2019年AR眼鏡產業現狀分析

2021-01-12 VR陀螺

文/VR陀螺

2019作為AR元年剛落下帷幕,AR市場卻依舊風起雲湧。相比VR蓬勃的發展,AR市場機遇雖多,但也布滿荊棘。VR陀螺將結合2019年AR市場的相關數據報告,在本篇文章分析AR頭顯眼鏡形態市場當下情況。(本文僅探討AR眼鏡形態,不包含基於手機AR)

硬 件

1、新品大幅增加,傳統企業入局

從2019年開始,AR硬體以「井噴」之勢襲來,除了微軟、谷歌等巨頭推出新的迭代產品,很多AR硬體創業企業也推出全新的產品,而最值得關注的是,在AR元年的影響下,大多原本並非AR公司的傳統企業也都紛紛開始入局,並發布旗下的AR眼鏡或概念產品。

例如Vivo和oppo等手機企業在2019年都發布了自己的AR眼鏡產品:Vivo在2019年6月在MWC上展示了Vivo第一款AR眼鏡;oppo則在2019年12月發布了自研的AR眼鏡。手機廠商入局並非巧合,蘋果將要推出AR硬體的傳聞已久,庫克多次在發言中提及對AR未來潛力:「AR是未來10年下一個劃時代的產品」、「AR將改變世界」……

國內手機巨頭華為也多次對外表態,正在大力研發AR。目前華為的AR硬體雖然尚未發布,但軟體算法的部分卻持續在更新,包括AR SDK,內容開發者生態等。

除了手機廠商之外,一些傳統領域的企業也陸續加入進來,針對各不同場景推出不同的形態。如汽車廠商寶馬也在2019年宣布推出AR智能眼鏡TSARAVision,用以提高汽車檢測維修效率。還有專門用於飛行員的SA Photonics Pilot Vision AR眼鏡,用於遊泳場景的Form Swim Goggles和Imaginationa Factory SwimAR。

由此可見,越來越多企業開始進入AR市場,硬體企業也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狀態。儘管AR眼鏡對於很對企業來說不是戰略布局,但是隨著他們的加入,AR眼鏡在市場上的聲音和關注度卻得到了大幅提升。

2019年至今AR產品一覽:

2、消費端AR的新一批「勇者」

2012年,Google第一款AR眼鏡原本計劃面向消費端,然而,當時的硬體形態和體驗、市場環境等證明消費端在那個階段並不可行,因此,谷歌也及時調整方向,轉向了行業端。

數年後,名聲大噪的Magic Leap第一款產品正式發布,同樣,Magic Leap也將重心放在了消費端,擁有數十億美元融資作為後盾,Magic Leap一直在致力於構建自己的消費端內容生態,除了硬體研發之外,在開發者支持、內容開發上都投入了不少精力,並成功聚集了一批優秀的AR內容開發者和IP作品,包括憤怒的小鳥、星球大戰以及weta工作室開發的《Dr. Grordbort’s Invaders》等。

當然,Magic Leap的消費端戰略並不順利,2295美元高昂售價、匱乏的內容生態,原計劃Magic Leap One第一年10萬銷量目標,結果上市半年銷量僅6000套左右,Magic Leap更是負面頻出,抵押專利、離職……昔日的明星光環在此時反而成為枷鎖,被牢牢鎖死,之後Magic Leap也不得不將戰略重心轉向企業,以求生存。

巨頭兩次在消費端的挑戰都以失敗告終,然而在2019年,藉助5G之風,AR眼鏡消費端硝煙再起,迎來了新一批「勇者」。

多家硬體廠商推出定位C端消費市場的AR產品,nreal、影創、太平洋未來、MAD Gaze等。與谷歌、Magic Leap不同的是,新一批面向消費端的產品形態發生了變化。

在高通的推進下,手機+AR眼鏡的分體式形態成為了如今的主流形態之一。分體式設計有效減輕了眼鏡的重量,而且使用手機作為載體,即插即用使入門門檻大幅降低,同時手機上龐大的內容生態也為AR眼鏡帶來了更豐富的體驗。

除了硬體形態變化之外,5G時代下運營商成為了最強的推動力,為AR提供了有力的宣傳推廣、銷售渠道,同時,運營商也致力於內容生態的建設。比如,日本通信運營商NTT Docomo向Magic Leap投資312億日元(約2.8億美元)資金,並取得該設備在日本的代理銷售權。Nreal Light在聯通400家線下5G體驗中心試點展示,此外,nreal還與日本KDDI、韓國LG Uplus、德國DT、英國EE等全球運營商合作,推出5G+AR應用方案。

資 本

2019年AR的資本市場表現也可謂相當活躍。根據VR陀螺的2019年度融資報告,2019年融資共204筆,其中81筆流入VR領域,佔比40%,融資額達53.2億。而76筆流入AR領域,佔比37%,融資額達到128.9億,遠遠超過VR。

相比2018年,市場對AR的投資出現了明顯的增長,儘管AR融資筆數略輸於VR,但是實際融資金額卻非常突出,大大超過了VR的融資額。其中,有28筆投資流入AR應用,在AR領域中佔比37%。13筆投資投給了AR技術,佔領域的17%,11筆投給了AR硬體,佔領域的15%。

2019年至今單筆額度超過1億元的AR融資事件:

亮風臺在AR營銷領域獲得1.2億元B+輪融資,MYEG Capital、活水資本等境內外美元和人民幣基金,老股東紀源源星資本、美圖公司追加。Niantic在AR遊戲方面分別融資1.9億美元和2.45億美元,由風險投資公司IVP領投,Axiomatic Gaming、Battery Ventures、Causeway capital Management、CRV和Samsung Ventures參投。全息技術方面,積木易搭獲得億元A輪融資,由投控東海、鍊金術聯合領投,睿鼎資本等聯合跟投。Light Field Lab獲得2800萬美元投資,來自博世風險投資及Taiwania Capital領投,其他投資方包括三星,Verizon Ventures,康卡斯特等。在AR眼鏡方面,RealWear獲得8000萬美元B輪融資,工業自動化廠商泰瑞達領投,投資集團包括Bose Ventures,Qualcomm Ventures LLC(QCOM),Kopin Corporation(KOPN)和來自摩根大通(JPM)的私人銀行。Magic Leap獲得312億日元來自NTT Docomo的投資。Nreal先完成1500萬的A輪融資,順為資本、華創資本、新松公司和愛奇藝參投。接著Nreal完成光大控股新經濟基金團隊領投,愛奇藝,華創資本,順為資本跟投的1600萬美元A+輪融資。智能眼鏡廠商North也得到亞馬遜,Fidelity和英特爾投資的4000萬美元(可轉換債券過渡性融資。)在光波導方面,WaveOptics獲得歌爾參投、Robert Bosch VC、IP Group、戈壁創投和新加入的投資方Hostplus金額為1300萬英鎊的C輪融資。DigiLens也在C輪獲得5000萬美元的UDC Ventures、三星創投、《Pokemon Go》開發商Niantic、大陸集團、索尼創新基金,以及三菱集團旗下Diamond Edge Ventures領投的融資。Mojo Vision在AR技術方面完成5800萬美元B輪融資,由Gradient Ventures、Advantech Capital、HP Tech Ventures、Motorola Solutions Venture Capital、Bold Capital Partners、LG Electronics、Kakao Ventures和Stanford StartX共同投資。杭州易現先進科技有限公司得到元禾原點領投,新湖智腦、頭頭是道等跟投,網易為原始股東持股億元首輪融資,用於開發AR+AI平臺。

AR在2019年無疑是投資熱點,而這背後的推動因素就是是5G技術的出現,這個信號讓資本對AR市場反應積極。

資本在2019年也明顯流向AR應用的開發,無論是B端C端的行業應用都在逐步落地。這意味著AR眼鏡開始正式應用於更多不同的場景。

應 用

1.消費端

儘管C端市場起步依舊艱難,但是手機的普及降低了消費端的入門門檻,推動AR頭顯產品普及。當下分體式AR眼鏡已經是主流形態,而手機不僅降低了消費端購買成本,同時也降低學習門檻。用戶只需要購買AR眼鏡便可以通過已有的手機串聯眼鏡進行AR體驗,而手機的操作並不複雜,因此體驗AR不是一個全新的操作模式,而是基於已有的技術上搭建的一套使用方案。

在內容方面,過去幾年發展中,智慧型手機已經擁有了完整龐大的內容生態,分體式能夠嵌入手機的內容生態,配合運營商線上線下渠道推進,用戶更容易接觸並使用AR產品進行體驗。

雖然手機為AR帶來了內容生態,但正如2016年蛋椅上體驗的過山車、大擺錘一樣,這些內容雖然能夠觀看或者簡單體驗,但實際上並不能將AR、MR應有的價值和魅力展現出來。

在C端內容生態投入比較大,且內容比較優質的,除了已經上線了19款內容的Magic Leap平臺之外,國內MR眼鏡企業nreal也聚集了數千名開發者構建內容生態。

而現階段較為完整的AR內容屈指可數,如《Invaders》、《Create》等,是筆者印象較深的產品,然而也是2018年的老產品。

《Invaders》視頻:

AR眼鏡在C端應用仍處於起步階段,2019年在內容產品上並沒有太大亮點,反而在軟體系統層開始有了一些新的發展。

海內外多家企業開始注重系統底層開發,嘗試打造一個更加標準化的AR眼鏡系統平臺。Facebook早前宣布自主研發VR/AR作業系統,並通過其硬體產品構建Facebook的生態模式。而國內AR眼鏡廠商Nreal在年初CES 2020上發布其3D作業系統「星雲」,亮風臺和影創也在投入開發AR平臺和軟體。

國內睿悅Nibiru則憑藉之前在VR硬體系統平臺的經驗,順勢在AR硬體中也搶佔了國內大部分份額,很多OEM、ODM的產品均為「Powered by Nibiru」。除了系統之外,還推出了一系列相關工具,如面向開發者的Creator、面向解決方案集成商的NRR、面向專業開發者的Studio等。

整體來看,消費端AR眼鏡市場成熟度遠不及消費端的VR,無論是硬體、系統、平臺、內容生態,都還在非常早期的階段。

從硬體和技術來看,目前兩者雖然仍在進步發展,但是眼鏡AR依然價格高昂,大部分僅適用於B端用戶。而且硬體光學方案在一年時間中有了不小的進步,然而面向消費端,必然需要在在顯示效果、視場角、便攜性、性能功耗、價格、內容等多方面達到平衡,至少現在看來,最基礎的光學顯示部分,仍然沒有一個真正合格且通用的方案。

而軟體層面,AR市場的應用也集中在教育、培訓、工業等B端場景,很多應用場景還未完全開拓,尤其是C端應用場景落地才剛剛開始探索,具有吸引力的內容並沒有開發出來,因此C端消費者用戶黏度並沒有很強,整個市場展開也稍有吃力。

今年HTC Vive新品Cosmos發布會上,HTC中國區總裁汪從青表示AR行業可能比VR要落後三年左右,而過去幾年AR的營業額甚至不到VR設備的10%。受限於目前的技術條件,AR眼鏡實現產品化和日常化佩戴至少需要5年左右時間。現有的AR產品交互方式各異,硬體量產仍舊存在困難,硬體基數無法完全滿足消費端市場健康循環要求。

2、行業端

AR市場經歷幾輪洗禮,在2018年和2019年目睹了眾多AR企業公走向消亡,而這些企業都面向行業市場。2019年AR眼鏡公司Daqri宣布破產,並進行財產清算。Daqri並不是近來第一家陷入困境的AR初創公司。Meta是Meta 2 AR頭顯的製造商,2018年9月宣布破產,隨後在今年早些時候出售給新成立的智慧財產權持有者Meta view。同年英特爾砍掉AR眼鏡Vaunt項目,不僅成立20年的老牌創企ODG宣布變賣專利及公司資產,英國創企Blippar 也宣布破產。

即使破產清算、賣專利的企業不少,但很明顯去年AR在行業的滲透率有了明顯的提升。

目前AR依然在各個B端行業投入應用,B端用戶也始終是AR公司目前最大的客戶來源,在教育、軍事、安防和工業領域,都有了更深的發展。繼2018年微軟獲得美軍價值4.8億美元的10萬臺HoloLens訂單合同後,去年美軍又加大需求,或將加購10萬臺HoloLens 2,訂單總價或超8.3億美元,相比「賣不出去」的問題,微軟似乎量產跟不上的問題更嚴重。

而國內影創去年開始聚焦教育市場,營收超過4億元,其AR頭顯產品進入了400多家學校,據了解,今年影創訂立了30億元的營收目標。

在文旅方向,去年太平洋未來邁出了重要的一步,2500臺AR眼鏡在深圳、北京歡樂谷落地,20天左右體驗人數超萬人,據了解今後還將進一步擴展到其他城市的歡樂谷中。隨著成功案例的出現,文旅方向也成為了眾多AR企業開始爭相搶奪的市場。

遠程協作作為其中最重要的場景,市場上相關的應用層出不窮,成為AR最常用的功能。如微軟Dynamics 365、Datamesh、Atheer ARMP、TeamViewer、AR Field Advisor、Nibiru Remote Rendering等。

安防、物流,AR眼鏡的滲透率也在提升,2019年的B端應用開始進入小規模起量階段,AR硬體作為生產力工具的作用愈發凸顯。

今年,B端依舊是AR企業的中心,無論是細分場景還是規模化應用,B端的需求比C端更加具體,並且存在真正的需求。而由B到C也是一個產品發展過程的必經之路。但是部分領域如今已經引起了一些傳統企業的注意,隨著他們的入局,AR市場的動態也會有新的變化,而原本入駐市場的創業公司們,也將面臨新的競爭對手的挑戰。

相關焦點

  • 2020年眼鏡行業前景分析 - 中國眼鏡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第三節 2020-2026年全球眼鏡產業發展趨勢預測C第三章 2019年中國眼鏡產業運行環境解析i  第一節 2019年中國宏觀經濟環境分析>8    四、眼鏡行業品牌現狀調研6  第二節 2019年中國眼鏡行業的品牌問題分析6    一、中國眼鏡行業的品牌危機8    二、中國眼鏡品牌陷入迷失困境
  • 2020-2026年中國隱形眼鏡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隱形眼鏡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認為,隱形眼鏡的替代品是普通眼鏡,截至**我國大多數需要配戴眼鏡的消費群體仍然選擇普通眼鏡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普通眼鏡更加安全可靠,並且價格上更實惠。所以,要替代普通眼鏡,得到消費者的認可最重要的是在安全性方面做到絕對的可靠,並且控制成本,使隱形眼鏡的價格符合大多數普通消費者的消費水平。
  • 可降解塑料產業的發展現狀以及分析了未來產業的發展趨勢
    打開APP 可降解塑料產業的發展現狀以及分析了未來產業的發展趨勢 新材料在線 發表於 2021-01-14 11:27:32 2020
  • LCD面板產業現狀及趨勢分析
    打開APP LCD面板產業現狀及趨勢分析 張進 發表於 2020-12-22 16:26:55 自2017年2季度電視面板價格達到周期高位之後
  • 2019-2025年中國汽車空調行業現狀全面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2019-2025年中國汽車空調行業現狀全面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在多年汽車空調行業研究結論的基礎上,結合中國汽車空調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汽車空調市場各類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汽車空調行業進行了全面調研。
  • 中國眼鏡行業發展回顧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年,在國家一系列政策密集出臺的環境下,在國內市場強勁需求的推動下,我國眼鏡成鏡產業整體保持平穩較快增長。隨著產業投入加大、技術突破與規模積累,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開始迎來發展的加速期。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眼鏡行業發展回顧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顯示,中國眼鏡市場具有一定的發展潛力。
  • 中國鉀鹽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19年版)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鉀鹽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19年版)認為,雖然全球鉀肥鉀鹽產能有所過剩,但是近年來實際並沒有出現供過於求的局面。未來幾年,由於全球糧食價格不斷上漲,中國、印度、巴西等農業大國對鉀肥的需求還會大幅上升。以我國為例,隨著農業結構的調整,經濟作物的耕種面積逐年增加,而經濟作物的生長需要大量的鉀肥養分。
  • 2019年中國靜脈產業園行業現狀研究分析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19年中國靜脈產業園行業現狀研究分析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顯示,靜脈產業一旦形成,就會成為循環經濟的主力軍和新的經濟增長點。但現實情況是,截至**我國對靜脈產業認識不足,缺乏統一規劃,對靜脈產業的認識還停留在"撿破爛"、"收廢品"的水平上,遠遠沒有達到循環經濟所要求的市場化、產業化的程度。
  • 中國再生金屬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19-2025)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再生金屬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19-2025)顯示,近幾年中國再生有色金屬產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四大品種(銅、鋁、鉛、鋅)總量連續**年突破1000萬噸,產業結構持續升級,產業體系逐步完善,產業地位日益重要,已成為我國再生有色金屬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節能減排、節約資源、增加就業做出了突出的成績和貢獻。
  • 全球及中國無花果產業市場現狀分析,無花果下遊加工產品領域廣泛
    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全球無花果產業市場現狀分析 從全球無花果產量來看,近五年全球無花果產量基本穩定在
  • 中國氯鹼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19年版)
    **年氯鹼產品產能及產量統計 單位:萬噸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氯鹼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19年版)顯示,危險與機遇往往是並存的,在巨大的經營壓力下,氯鹼行業產能擴張得到了有效控制,落後產能不斷被淘汰。產業鏈也從傳統的氯鹼產品領域逐步向氯的精細化工和新材料領域延伸。
  • 中國衛星通信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7-2021年中國衛星產業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諮詢建議報告》指出,2015年我國通信衛星數量34顆,低於美國、俄羅斯,我國通信衛星佔比遠低於國際平均水平。截至2015年12月31日,儘管我國衛星總量居前,但通信衛星數量僅為俄羅斯的44%、美國的15%。
  • 2019年版中國運動品牌連鎖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2019年版中國運動品牌連鎖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趨勢分析報告對我國運動品牌連鎖行業現狀、發展變化、競爭格局等情況進行深入的調研分析,並對未來運動品牌連鎖市場發展動向作了詳盡闡述,還根據運動品牌連鎖行 業的發展軌跡對運動品牌連鎖行業未來發展前景作了審慎的判斷,為運動品牌連鎖產業投資者尋找新的投資亮點
  • 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19年...
    基於北鬥系統的運營服務也在漁業、電力、通信、金融、測繪等領域逐漸推廣,北鬥產業規模不斷壯大。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19年版)認為,按照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的統計數據,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已超過1040億元,其中北鬥產值超過100億元,佔比達第八節 %。
  • 2019年生物質能發電產業資源結構佔比與裝機容量分析
    我的煤炭網>新聞>行業熱點>生物質能>2019年生物質能發電產業資源結構佔比與裝機容量分析 2019年生物質能發電產業資源結構佔比與裝機容量分析 發布日期:2020-04-24 23:58:58
  • 2020年中國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產業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2020年中國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產業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2020/8/30 9:37:5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列印】【關閉】核心提示:中國太陽能熱利用行業在黨和國家實施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和一系列宏觀政策調控下,堅持創新提質,堅持提升技術水平,堅持以成功案例引導技術創新
  • 2019年中國化工新材料行業技術現狀分析 石墨烯成為研究熱點、政策...
    中國化工新材料行業技術發展現狀分析近年來,我國出臺了多部政策鼓勵新材料行業的發展,化工新材料產業是新材料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將帶你了解我國化工新材料行業的技術發展現狀。
  • 中國產業園區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產業園區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認為,截至**園區經濟的發展日趨完善、日漸成熟,現已形成了產業園區建設與發展的特有運營模式,成為區域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今後的經濟建設中 將進一步發揮拉動區域經濟快速增長的巨大作用。
  • 2019年版中國聚乙二醇(PEG)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2019年版中國聚乙二醇(PEG)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主要研究分析了聚乙二醇(PEG)行業市場運行態勢並對聚乙二醇(PEG)行業發展趨勢作出預測。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19年版中國聚乙二醇(PEG)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給客戶提供了可供參考的具有借鑑意義的發展建議,使其能以更強的能力去參與市場競爭。
  • 2019-2025年中國生物質發電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19-2025年中國生物質發電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認為,**年我國生物質能產業規模穩步增長,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較上年增長 20.5%,其中垃圾焚燒發電裝機容量達 725.1 萬千瓦,較上年增長 32.1%;農林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達 7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