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宇宙間的交通,依靠的不是光速,而是空間跳躍
我們在科幻電影中,經常會接觸到宇宙間的航行問題,在那些作品中,人類要麼是依靠著光速飛船,要麼就靠著超越極限的某種空間,那過程看起來非常的炫酷,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科學家都把希望寄托在光束之上,但可惜的是我們離光速還有十分遙遠的距離,並且光速在宇宙中也是一個捉襟見肘的速度。
我們仔細算筆帳就會很清楚的,宇宙有著930億光年的範圍,光的速度只有這麼快,他想要走完整個宇宙需要930億年,這麼漫長的時間,估計人類整個文明都已經成為了歷史的遺蹟,而我們根本不可能做到利用它來航行宇宙,並且在現實生活中,物理學理論也認為光速不可超越。
剛開始的時候,很多科學家認為,既然光速不可超越,而且達到光速以後,我們也無法順利的遨遊整個宇宙,那麼我們暢遊整個宇宙的目標可能會成為一句空談,在當時很多科學家還甚至因此而沮喪過,難道我們人類文明就要永遠的被關死在這一畝三分地裡面嗎?
其實不然我們還有其他的方法,並且這種方法更加快速,但是卻頗具有顛覆性,它就是空間的跳躍。
所謂的空間跳躍,其實是根據宇宙的基礎模型來設計的,眾所周知宇宙是一個弧面,如果我們在它的表面運行,一般都會使得運行的速度和實際的距離不相符合,而當年曲速飛船的設想就是對空間進行張力擠壓,這樣使得飛船走直線行駛來獲得巨大速度。
因此我們可以換種想法,那就是把宇宙給摺疊,原本兩個遙不相及的點,但由於宇宙摺疊重合,所以他在一瞬間能夠到達宇宙的另一個鏡頭,這可以說是最快速最理想的狀態,我們都知道宇宙的摺疊根本不是人類能夠做到的,就連那簡單的曲速飛船也是一種天方夜譚,不過我們也不要氣餒,其實我們還有其他的手段,那就是借力打力。
在不久前引力波被證實,暗示的那些引力強大的天體能夠扭曲宇宙的空間結構,甚至是一些大質量的天體,還能讓宇宙的結構被扭曲到極致,甚至出現重合的現象,因此也就產生了蟲洞,也就是說,那些大質量天體,例如像黑洞,它們的正中心很有可能隱藏著宇宙的穿越之門,因為那裡就是一個空間的扭曲點,透過它我們就能實現超光速的飛行。
在阿西莫夫的小說中也曾經進行描繪過,在銀河帝國裡面,跨越10萬光年的航行距離,都是通過繁星點點的空間跳躍來實現,那其實就是,類似於利用引力波現象,對空間扭曲重疊的點進行穿越,只不過他利用的是恆星,而我們利用的是黑洞,甚至是更大的引力天體。
從技術難度來看,我們要靠近大質量的天體,並且還要穿越那個位置的衝動,這需要極為強悍的宇宙飛船的質量,而且還需要非常強悍的太空衣,確保人體不會被瓦解,但技術擺在那裡,只要我們能夠找到破解的辦法,這一切都將會被實現,並且效率遠比光速要快,不過這一切要實現起來,可能還需要很漫長的時間,甚至未來都不一定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