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讓我們的目光所及不再局限於地球,當人類看到浩瀚無垠,絢麗多彩的宇宙時,一個新的問題便環繞在人類腦海中:地球之外的廣闊宇宙中有外星文明的存在嗎?
早在1995年,著名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就曾經做過一個同一方向連續十天曝光觀測實驗,而就是在這僅僅十天裡,哈勃望遠鏡就觀測到了3000千個像銀河系一樣的星系,要知道,僅在銀河系中,已觀測到的恆星就有數千億顆。當人類在真正了解宇宙的浩瀚後,才會逐漸相信外星文明的存在。
而尋找外星生命最常見的方法就是向地外行星發射宇宙探測器了,離地球最近的一顆地外行星,也是地球的衛星——月球,距離地球約38萬千米,目前世界上最快的太空飛船『朱諾號』最高時速可以達到26.5萬千米每小時,也就是說,在全速情況下,人類到達月球最快都需要一個半小時,這似乎還能接受。
但是我們要知道,目前已經確定的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包括月球都不存在地外文明或地外生命,我們勢必要將尋找外星生命的目標地轉向太陽系以外的星系。而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是比鄰星,雖說是最近,但比鄰星和太陽之間的距離高達4×10^9萬千米(4.2光年),還是以最快的太空飛船『朱諾號』(26.5萬千米每小時)為例,它要到達比鄰星需要將近1.7萬年。這樣看,似乎是由於宇宙太大,導致星系間距離太遠,使我們難以尋找地外文明了。但真的是這樣嗎?
比鄰星
我們先來看看目前人類所能達到的速度極限——光速,光速高達30萬千米每小時,從地球發射一束光到月球只需不到兩秒,而到最近的比鄰星也就需要4年多一點。光也是電磁波的一種形式,如果我們利用電磁波向外發射地球信號,是否可以尋找到地外文明呢?這種方法科學家早就已經試過了,但關於地外文明依然一無所獲,其原因就在於光速太慢了。
為什麼說光速慢是限制我們尋找外星生命的主要原因呢?因為這是相對宇宙尺度來說的,我們先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方便大家理解;人與地球相比可以說連一顆塵埃都算不上,在沒有發明高鐵、飛機、汽車等高速交通工具前,人類第一次環遊地球足足花了三年的時間,而現在依託高速飛機,只需幾個小時就可以到達地球任何一個角落。地球的大小相對於人類不知大了多少,但是只要速度夠快,即使是塵埃又如何,環遊地球根本不是問題。
現在我們再把目光轉向宇宙,衡量宇宙大小的基本單位是光年(光走一年的距離),我們的太陽系直徑大約2光年左右,距離地球最近的仙女座星系與地球間隔了220萬光年,目前人類觀測到的宇宙最遠距離更是高達為930億光年。從這個角度看,地球相對於宇宙同樣是連塵埃都算不上。對於人類來說,光速可能已經是極限,但從宇宙維度來看,光速可能真的不夠看,甚至可以說是龜速。以這樣的速度探索宇宙,即使有朝一日發現地外文明,人類也不知還在否。
既然光速太慢了,那麼還有比光速更快的手段來幫助我們探索宇宙,尋找外星人嗎?答案肯定是有的,比如宇宙膨脹速度,科學家認為現在宇宙誕生至今大約只有138億光年,但人類可觀測的宇宙大小已經達到了930億光年(實際上宇宙可能還更大),這就說明宇宙膨脹速度是遠遠大於光速的,如果人類能夠以宇宙膨脹速度探索宇宙,發現地外文明的機率則會大大提升。
此外,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此前也提出過人類探索宇宙的另一方法——蟲洞,蟲洞是連接宇宙中兩個不同時空的隧道,從一個時空可以很快的跳躍到另一個時空。但是目前蟲洞還未真正觀測到,關於蟲洞也只是停留在理論階段。
雖然不管是宇宙膨脹速度還是蟲洞,以目前人類的科學技術都難以實現,但是只要人類心懷夢想,砥礪前行,終有一天會到達那樣的水平。而那時候當人們再回想起光速,腦海裡只有一句話:真的太慢了!總之讓我們拭目以待,期待那一天的到來吧。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