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核:小文
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相信很多朋友都看過,在第三部《死神永生》中,劉慈欣提到了一個叫做「曲率驅動」的概念,根據小說裡的描寫,當時主人公程心疊了一個小紙船,AA看到後,刮下了一小塊肥皂,插在了小紙船的尾部,AA將這個小紙船放在了裝滿水的浴缸裡,奇蹟發生了,小紙船竟然自行超前移動,並且抵達了浴缸的另一邊。
要知道,浴缸的前提條件是水面靜止,絲毫沒有任何的波瀾,那麼,這個放在水中的小紙船,為何會在沒有任何外力的作用下移動呢?這就是因為「曲率驅動」,劉慈欣在小說中,用這個小紙船,來比喻宇宙飛船,生動而又形象地表明了,曲率驅動對於宇宙飛船的發射,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和指導作用。
雖然「曲率驅動」這個概念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新名詞,但是在1994年的時候,就已經有物理學家在現實生活中找到了「曲率驅動」的概念,並且正式對它進行了闡述。墨西哥物理學家阿爾庫貝利認為,宇宙的空間存在曲率,並且從來不是平坦的,當曲率越大,宇宙的弧形就越大。
在這裡,我們可以將宇宙看作一個密封的肥皂泡,這個肥皂泡雖然局部看來是平坦的,但是它實際的狀況,卻是彎曲的,這也表明,在宇宙中,曲率無處不在,假設這個時候有一艘宇宙飛船,從宇宙的一個點出發,它通過某種高科技手段,將它後面的一部分弧形空間變得平坦,那麼這個飛船理論上就可以通過曲率驅動,去往任何一個想去的地方。
而在另一部著名的科幻電影《星際迷航》中,也曾明確提出過曲率驅動的概念,而科學家們經過多年的研究,也認為人類想要通過曲率驅動來進行時空旅行,或許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困難。只要我們可以將曲率驅動的模式進行合理的改造,同時讓它不需太多的能量消耗就可以運行,未來時空旅行,就可以在曲率驅動的幫助下,由科幻變成現實。
NASA方面在進行過曲率驅動的研究後,也承認未來如果借用「曲率驅動」的原理來進行星際旅行和時空穿越,人類的文明很有可能從一級的70%,直接上升到宇宙中最高級的星際文明,這對於人類來說,是非常令人欣喜和值得憧憬的事情。
其實,目前困擾人類最大的問題,就是人類飛行速度太慢了,所以沒有辦法離開地球,如果人類可以實現光速的20%,那麼人類就有可能離開太陽系,不過,想要在星際空間中旅行,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畢竟宇宙真的太大了,兩個星系之間的距離,即使是光速,最快也需要4-5年的時間,不過,如果我們可以成功實現「曲率驅動」,我們就可以超過光速的10倍,甚至更多,那個時候,我們飛出銀河系,或許也只需要幾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