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結果與討論該怎麼寫?

2021-03-04 智蟬科學前線

論文的核心部分就是數據。在論文中這部分稱為「結果」(Results)。結果部分不應該用於描述在材料與方法部分遺漏的內容。

結果部分通常有兩方面的內容。首先,對所做實驗給出總體描述,但不要重複描述材料與方法部分已給出的實驗細節;其次,給出實驗數據。描述實驗結果時採用的一般都是過去時態(參見第30章中「科技寫作中的時態」部分的內容)。

撰寫結果部分並不容易。怎麼樣把實驗數據展現出來呢?簡單地把實驗室筆記本上的內容搬到論文上顯然行不道。

最重要的是,在結果部分應該展示有代表性的數據,而不是重複性的數據。如果科技人員重複相同的實驗100遍,並且取得的實驗數據沒有什麼大的出人,那麼項目負責人對此還可能頗為欣賞。但是,期刊編輯和期刊讀者還是希望只看到有代表性的數據。Aaronson(1977)是這樣說的:「把所有數據都寫到論文裡並不意味著作者掌握了大量信息;相反,這意味著作者缺乏鑑別能力。」一個世紀前的地理學家John Wesley Powell(曾於1888年擔任美國科學進步協會的主席)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庸才羅列事實,智者甄別材料。」(「The fool collects facts; the wise man selects them.」)

結果部分如果只有幾個數據,可以逐個給出這幾個數據。但是,如果數據很多,應該用表格或圖片來給出這些數據。

結果部分給出的數據應該都是有意義的。假設在一個特定的化學實驗裡,科技人員逐個測試了一些變量,那些能影響化學反應的變量就是有意義的數據,並且如果這些變量為數眾多,應該用表格和圖片的形式給出這些變量;而那些對化學反應沒什麼影響的變量就不用在結果部分給出。結果部分也可以指出實驗結果不盡人意的地方,或是在一定實驗條件下該實驗未能產生預期的結果。而其他科技人員很有可能在別的實驗條件下得到不同的實驗結果。

如果在結果部分要使用統計學方法來描述實驗結果,就應該使用得恰如其分。Erwin Neter是 Infection and Immunity期刊的總編,他經常跟人講述這樣一個故事來強調要正確使用統計學方法。他嘲諷說某篇論文裡居然有這樣的話:「實驗中1/3的老鼠可以被該測試藥劑治癒;1/3的老鼠對該測試藥劑沒有反應,病得奄奄一息;還有1/3的老鼠在實驗過程中跑掉了。」

描述實驗結果時應力求簡潔清楚而沒有廢話。Mitchell(1968)曾引用愛因斯坦的話:「在描述事實真相的時候,把修飾工作留給裁縫去做吧。」結果部分是論文中最重要的部分,但是這部分也經常是論文中最短小的部分,尤其是之前的材料與方法部分和之後的討論部分都寫得很好的時候。

因為實驗結果就是作者的科研工作所要貢獻的新知識,所以結果部分要敘述得簡潔清楚。論文的前面幾部分(引言,材料與方法)將告訴讀者,作者為什麼開展這項科研工作,以及作者是如何開展科研取得實驗結果的;論文的後面部分(討論)則告訴讀者這些實驗結果有什麼意義。顯然,論文全文都是因為結果部分的內容才得以立足。所以,結果部分務必要做到意思清楚。

如果結果部分寫得十分囉嗦,那麼也不必覺得過分內疚。事實上,結果部分最常見的錯誤,就是對已用圖片或表格表徵的數據用文字重複描述一番。更糟的是對圖表中的大多數或全部數據都用文字敘述出來。因為許多作者都會犯這樣的錯誤,本書在第16章和第17章探討如何製作表格和圖片時,將會詳述如何避免贅述實驗結果。

相比論文的其他部分,討論部分難以定義清楚。所以,討論部分也是論文裡最難寫的部分。或許大家知道,許多投稿的論文,其中的數據正確也很有意義,但最後還是被期刊編輯退稿,原因就在於糟糕的討論部分。在很多情況下,討論部分掩蓋甚至歪曲了實驗數據的意義,當然最後也只能導致投稿被拒。

許多論文(即使不是大多數)的討論部分都拖沓冗長。(「有時我會遇到類似烏賊的障眼法的情況:作者不是很確信自己論文中的事實或論證,所以乾脆就用一大堆不知所云的結論來『保護』自己。」)(Tableau , September 1972)

正如Allen Drury在Advise and Consent (Doubleday&Co.」,Garden City,NY,1959,P.47)一書中描述的那樣,有些論文的討論部分讓人讀後會聯想起工於辭令的外交官,他們給出回答的時候經常玩文字的擦邊遊戲,玩到最後就慢慢不知所云了,留給聽眾的只是一頭霧水和客套的微笑。

好的討論部分具備什麼特點呢?如果作者在撰寫討論部分時能夠注意以下規則,這個問題也就自然有了答案:

1.儘量揭示結果部分說明的原理、關係和普遍性意義。務必牢記的是,討論部分重在討論結果而不是重述結果。

2.指出結果部分的特例或無法用關係描述的情況,說明尚未解決的問題。不要試圖掩蓋或規避不理想的數據。

3.說明實驗結果與分析同文獻中的工作一致的地方在哪裡、不同的地方在哪裡。

4.不要畏縮;大膽指出科研工作具有的理論意義和可能的實際應用價值。

5.儘可能清楚地陳述結論。

6.為結論部分的每個論點總結論據。

「不要想當然地設想任何事情。」正如資深科學家所說,材料與方法部分同結果部分互相呼應;同理,引言部分與討論部分也是如此。引言部分要或明確或含蓄地指出文獻未解決的一個或幾個問題;討論部分應該指出論文的科研結果對解決這一個或幾個問題提供了什麼幫助。如果在引言部分沒有指出待解決的問題,撰寫討論部分時就難度頗大。如果引言部分指出了待解決的問題,撰寫討論部分就要記得對這些問題給出合理解答。

簡單來說,討論部分的主要目的就是揭示作者觀察到的事實間的聯繫。為了充分認識這一點,我們來看看以下這個關於生物學家訓練跳蚤的故事。

一位生物學家在訓練跳蚤好幾個月後發現跳蚤能對他的命令做出反應。最令他高興的是,他每次喊「跳」的時候,跳蚤都會跳起來。

這位教授打算將此驚人發現寫成論文投稿到科學期刊以絕後人。不過,他就像真正的科學家一樣,打算將實驗做得更深入一些,於是他試圖確定跳蚤身上接收聲音的器官。在一項實驗中,他一次扯掉跳蚤的一條腿。跳蚤還是在他每次喊「跳」命令時跳起來,但每被扯掉一條腿,跳蚤都跳得要低些。最後當所有的腿都被扯掉後,跳蚤一動不動了。一次又一次地,這位教授對著跳蚤喊「跳」,跳蚤都沒反應。

教授認為他終於可以把自己的偉大發現發表出來了。他著手撰寫論文,不厭其煩地描述了他在前幾個月所做實驗的細節。他的結論震驚學術界:「When the legs of a flea are removed , the flea can no longer hear.」(「去掉跳蚤的所有腿後,跳蚤就沒法聽到聲音。」)

加拿大科技編輯界的泰鬥Claude Bioship也講過類似的故事。一位科學課老師設計了一個實驗,用以向班上的學生說明酒精的危害性。她放好兩個杯子,一個裝水,一個裝酒。她再往每個杯子裡放條小蟲。水裡的小蟲遊得可歡快了,而酒裡的小蟲很快就死了。老師問學生,「這個實驗說明了什麼?」班上後排的小Johnny回答,「這說明只要喝了酒肚子裡就不會長蟲子。」

一個常見的問題是沒有討論結果的意義或對結果討論得不充分。如果讀者在讀完論文的討論部分後還不由自主地要問:「這些科研結果有什麼意義?」那麼論文作者就很有可能過分關注數據,而忽略了闡釋數據的意義。

在討論部分的結尾應對論文工作的重要意義做一個總結。我們贊同從Anderson和Thistle對討論部分的看法:「Finally, good writing, like good music , has a fitting climax. Many a paper loses much of its effect because the clear stream of the discussion ends in a swampy delta.」(「同好的音樂一樣,好的作品也要有一個適時的高潮。許多論文沒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就是因為討論的清流最終迷失在汙濁含混的沼澤地裡。」)或者用 T.S.Eliot 的話來說,很多科技論文的結尾都綿軟蒼白,而沒有做到鏗鏘有力。

揭示所觀察到的事實之間的聯繫時,不必給出一個面面俱到的結論。作者很少能揭示全部真理;更多情況下,只能揭示某一方面的真理。所揭示的真理要有實驗數據作為證明;如果推斷出的結論沒有令人信服的實驗數據,就會顯得很滑稽,以致那些由數據得出的結論也要受到別人的懷疑。

Richard Burton男爵在詩歌The Kasidah中表達了這樣一個重要思想:

All Faith is false , all Faithis true;

Truth is the shattered mirror strown

In myriad bits; while each believes

His little bit the whole to own.

所以,還是只揭示自己確信的那部分真理為妙。「揭示全部真理」這一妄想就留給那些每天都宣稱有重大發現的無知者去做吧。

對想揭示的那部分真理,應該儘量用簡潔的文字來描述。最簡潔的話語能蘊含最深遠的智慧,囉嗦的語言和花哨的字句展示的卻是淺薄的思想。

相關焦點

  • 論文是什麼?該怎麼寫?
    它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 論文該怎麼寫?摘要一般以第三人稱語氣,說明研究工作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等,重點是結果和結論。 常見的摘要寫作不規範現象有兩種:一是混同於「編者按」,對論文進行自我評價、說明或解釋,使用「本文」、「作者認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進行了粗淺的探討」等詞語。二是太長或者太簡短。文字篇幅過長,內容不濃縮、不簡練;太短,往往只有一兩句話,沒有反映出論文的主要信息。
  • 醫學碩士論文的論證部分怎麼寫?
    醫學碩士論文的論證部分怎麼寫?在醫學碩士論文中的論文內容是我們經常說的論文正文。但是因為醫學碩士論文的格式非常特殊,基本上它是採用實驗法進行論證,所以完成寫作並不容易。除此之外,醫學論文還涉及到了統計學和計量單位的應用以及儀器的操作與倫理學等諸多方面的應用,需要有一定的寫作經驗才能完成。接下來,我們將以醫學論文的結構為標準,討論材料和方法、結果兩個方面的寫作方法。
  • 什麼是論文?應該怎麼寫
    每個論文,無論是碩士論文還是博士學位論文,都必須講述有關重要的原始研究的令人信服且令人興奮的故事。在講述該故事的過程中,您必須清晰,準確地回答以下關鍵問題:您的論文著重於什麼問題/問題/問題?為什麼重要?
  • 論文選題意義怎麼寫
    作者:新風學術網 第一,論文選題意義怎麼寫,重點在於表示明白論文選題的對理論研究有哪些貢獻,或者對實踐具有哪些幫助和指導。
  • 職稱論文結尾怎麼寫吸引人?
    職稱論文結尾怎麼寫吸引人?論文結尾也就是文章的結論部分,結論是對文章中心思想的總結,文章前言、討論部分的寫作就是為了引出最終的結論,如果文章沒有結論,前面各部分的寫作也就毫無意義了,因此,結論是文章的總結與升華,結論部分也是論文的關鍵構成部分,結論的寫作應該準確、完整、明確、精煉,所以好的結尾與好的開始同樣重要不容忽視,結論部分是作者業績成果的最終體現,可以說結論是文章的點睛之筆,
  • 教你臨床醫學的討論部分如何寫
    醫學論文是醫療、科研、教學等人員在實驗和調査研究中所取得的結果的總結分析。臨床醫學論文的討論部分要求我們以研究的結果為依據,圍繞主題,進行有針對的討論,避免過於冗長的文字進行描述。如何寫好討論部分,首先應該知道臨床醫學論文的討論部分的組成,再對其進行有針對性地描寫。
  • 論文引言何時寫&怎麼寫?
    引言的撰寫所需工作量最大,也最能表現出水平,就像綜述類論文最難寫一樣。我覺得它的精髓在於掌握好「火候」——簡述(背景+前人成果)-指出不足(理性)-突出自己的contribution[重點是創新性、實用性的乾貨](內容、方法、意義),必須把「吹牛」做到恰到好處,一般這樣就會牢牢「勾住」審稿者!今天,打算拋出2個寫引言的關鍵問題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和拙見,完了作為科研筆記。
  • 學術論文要怎麼寫?
    撰寫學術論文是求學生涯、職業晉升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想要有更好的發展,必須要發表論文或者撰寫職稱論文。那學術論文要怎麼寫呢?我們按部分來進行講解。一、論文主旨:1. 撰寫論文貫穿於整個研究工作,論文工作與研究工作相對應2.
  • 第一次接觸學術論文,到底該怎麼寫?
    關鍵詞關鍵詞是從論文的題名、提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表述論文的中心內容有實質意義的詞彙。關鍵詞是用作計算機系統標引論文內容特徵的詞語,便於信息系統匯集,以供讀者檢索。每篇論文一般選取3-8個詞彙作為關鍵詞。
  • 前研乾貨丨英語科技論文寫作技巧-結果與討論
    寫作一篇科技論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個結構化寫作的過程,又或者像是電影的腳本,有開幕,有起承轉合,有高潮,有謝幕,有套路可尋。一般的科研論文包括摘要、引言、方法(儀器)、結果描述與討論、結論等,其中結果和討論的作用是對利用所描述方法或使用相關儀器得到的結果進行描述或者討論,進而對引言中提出的科學問題做出回應。
  • 要怎麼寫好討論部分?
    ;(4)表述科學研究的局限、有沒有什麼難題沒被回應;(5)擴展論文結果的應用性。引言和討論天生一對:引言會告知讀者你一直在研究什麼難題,及其為何做這種工作中來科學研究它;討論則告知讀者,對於這一難題,你的試驗算出了哪些依據。想像把你論文中的結果講給朋友聽,後面一種疑惑地詢問道:「它哪兒厲害或是趣味了?」這時候你的回應類似就是說討論部分的內容。
  • 論文引言怎麼寫?
    建議的規則前面介紹了與論文相關的基礎知識,現在來談談論文正文。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標題和摘要放在論文正文前面,一些有經驗的科技寫作人員還是在寫完論文正文後才準備標題和摘要。不過即使不寫在紙上,也要在心裡給待寫的論文設定臨時標題和大綱。
  • 什麼是預期目標,畢業論文的預期目標要怎麼寫
    為了完成此次美好的旅程,畢業論文預期目標要怎麼寫便成了,必不可缺的部分。畢業論文預期目標要怎麼寫第一步要把在準備工作之中收集的資料分類整理,包括研究課題名字、研究課題內容、研究課題的理論依據、參與人員、組織制定和分工、大約需要的時間、經費預算的估算等。
  • 第一次寫論文應該怎麼寫?
    大家第一次接觸寫論文,一般都是大學即將畢業,需要寫畢業論文,但是對於第一次寫論文的同學來說,可謂是兩眼抹黑,腦子一片空白,不知該怎麼寫。下面就為第一寫論文的同學,寫一些經驗及注意事項,希望能對同學位有所幫助!1、注意論文選題及題目擬定選題是論文寫作關鍵的第一步,在這面要下些功夫和時間,不要隨意盲目,因為這直接關係論文的質量。
  • 不知道論文怎麼寫?看完你就會了!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準畢業生的寫論文的時間了,很多學生對自己如何寫論文都是一頭霧水,所以今天我就為大家詳細講講論文到底是怎麼寫的,以及怎麼才能寫好一、關於選題首先第一步就是選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這與你之後的研究將如何進行,論文將如何攥寫都有很大的關係。談到怎麼選題,一般會有這樣幾種情況。
  • 我自己寫的論文,只是在網上查重!投稿之後怎麼成了抄襲?
    所以,很多學生都會在投論文之前或者畢業答辯之前,先用一些比較權威的資料庫查重,這樣自己心裡也有個底。小王就是自己寫了一篇小論文,可在網上查重以後重複率合格,但是投稿卻被編輯判定重複率太高,並給出了查重報告。編輯回復的查重報告,並不是假的,原來跟自己重複率比較高的文章中,其中一篇連最後的計算結果數據都跟自己現在的論文完全一樣。
  • 【論文寫作】畢業論文的英文摘要怎麼寫?
    摘要就寫三四句話,總的邏輯是:「前人是怎麼研究的-對論文中的幾個關鍵詞適當解釋一下-我論文的結果,大致說一下」。比如說,你要寫小分子RNA的激活作用。那麼你就可以先介紹前人對於小分子RNA的研究,都是在RNA的幹擾作用層面來研究的,而我們自己團隊研究出來這個小分子RNA具有轉錄激活作用(第一句結束)。
  • 畢業論文的標題該怎麼選
    當我們選擇好研究方法後,開始寫論文,首先得想好怎麼寫標題,好的標題代表一張好看的臉,給到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標題,那麼我們論文的標題該怎麼寫呢?畢業論文的標題該怎麼選選題是對作者學術素養、直覺和經驗的多重考驗,它是一個循序漸進,厚積薄發的過程。
  • 自考論文不會寫該如何選題?這五大點你不能錯過!
    那麼,很多自考生就憂慮,沒有寫過自考畢業論文,畢業論文到底怎麼寫?其實選題是很關鍵也是很頭疼的一步,對於畢業論文選題,5大要點供大家參考! 01、選題儘量與日常工作結合起來 一是便於收集數據,二是通過論文寫作,對考生今後工作也有幫助,一舉兩得。反之,選一個與工作毫不相干的題目,從頭開始,只能落得個事倍功半的結果。
  • 本科畢業論文該不該取消?本科生四年學習怎麼測量合適
    「論文過了嗎」,成為此時的大學校園內最流行的一句問候。  從「題目定了嗎」到「寫得怎麼樣了」,從「老師讓改了幾次」再到「查重了嗎」,畢業論文,貫穿了大學生校園生活最後一年,常常念叨、時時記掛。畢業論文能否通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與學業相關,更與人生相關。  而與此同時,關於本科畢業論文要不要取消,也會成為大家討論的熱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