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來自於炎熱潮溼的大吃省,很小的時候住在老市區的老房子裡,每到夏天,最害怕的事情之一就是晚上去陽臺。且不說小編怕燈光照不到的地方會有鬼,主要怕的是循著燈光飛來的小強啊!!!
南方的小強還有一個特別洋氣的學名,叫「美洲蟑螂」,個子大,不怕生,見著人就往你身上飛啊啊啊啊啊啊(小編光是回想一下都已經要奔潰)。當時小編就在內心祈禱,要是哪一天能生活在一個沒有蟑螂的世界該有多幸福啊!
所以你可以想像當小編在奧地利安頓下來後,發現這邊沒有蟑螂的這個事實後是怎樣的一番狂喜~
但是時間長了,小編內心的疑問越來越大:蟑螂大軍裡不是有一個著名品種叫德國小蠊嗎?所以奧地利的鄰居德國是有蟑螂的。既然德國有蟑螂,奧地利也不是乾淨到像天上人間,為什麼這邊完全看不到蟑螂呢?不合理呀!
本著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小編決定求助萬能的谷歌,結果發現,谷歌對於「為什麼歐洲看不到蟑螂」這個問題的幫助也是很有限,因為搜索首頁靠前的結果竟然是這個:
「歐洲要死啦」,歐洲人比蟑螂還糟糕! —— 搜索首頁靠前的結果竟然是這種自黑的文章。
不過小編嘗試了用3種不同語言、數種不同的問法進行搜索後,總算稍微搞懂了為什麼奧地利(或者說歐洲)看不到蟑螂,以下為小編整理的答案。
一,德國小蠊並不來自德國。
維基百科上關於德國小蠊原產地的註解顯示,德國小蠊並非歐洲土著,是從非州東北部傳入,而最新的研究證據顯示,德國小蠊最最正宗的產地是東南亞(怎麼小編一點都不覺得驚訝。。。)。
好吧,既然德國小蠊並非產自德國,那為什麼會被冠以「Made in Germany」的榮譽稱號呢?
Quora(美國著名的問答網站,國內高逼格的「知乎」就是山寨它的)上已經有專業人士給出答案。簡單來說就是有兩種可能:
當初給德國小蠊做物種命名和分類的昆蟲學家Carolus von Linnaeus第一次發現德國小蠊是在德國(答主備註說這種可能的真實性比較小);
第二種可能是Carolus von Linnaeus這個人本來就有「很情緒化」的名聲,他有一個很不專業的習慣:用仇人的名字給不討喜的物種命名。很不幸,德國是Carolus von Linnaeus討厭的一個國家,於是被用到了這款蟑螂的命名上(這麼真性情的昆蟲學家也是夠了)。
二,現在的德國已經看不到蟑螂
小編不僅在奧地利沒見過蟑螂,之前幾次去德國旅遊也都沒見過蟑螂。為了證實這不是小編的幻覺,我在谷歌上也搜了一下「德國有沒有蟑螂」,隨手甩幾個結果給大家看看。
德國人已經不知道什麼是蟑螂
Quora網友不解為什麼明明德國沒有蟑螂還要給蟑螂命名「德國小蠊」
好吧,既然德國也沒有蟑螂,那就不存在「為什麼德國蟑螂不會蔓延到奧地利來」這種偽命題了~~~
三,那究竟為什麼德國和奧地利沒有蟑螂?
小編找了好久,也沒看到什麼非常權威的解釋,以下的答案僅供參考哦~
百科上關於蟑螂習性的描述
維也納每個月份的平均氣溫
綜上所示,維也納一年裡就3個月的平均氣溫有超過15攝氏度,而蟑螂在低於15攝氏度的情況下是不動或微動的,如果蟑螂生活在維也納,一年裡面有9個月要躺著不能動,其中還有7個月是處於過冬的狀態。。。(蟑螂的內心是奔潰的)所以奧地利看不到蟑螂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氣候不適合蟑螂生存。
除了氣候,reddit(歐美版天涯)的奧地利網友們還給出了以下原因:
袋鼠把它們吃了哇~
我們奧地利人吃蟑螂噠,尤其是腹部吃起來疙瘩脆,那個爽喲~烤一下當零食吃簡直停不下來!
嗯,小編也覺得一定是因為這樣。
- THE END -
(以上內容由歐洲時報中東歐版Simon原創,轉載請註明微信公眾號Euro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