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夏,西寧綠意滿滿,市民在享受美景的同時,也有不少煩惱。最近,西寧不少人發現了這樣的「雨樹」:它會下「雨」,會下「蜜」,還會下「膠」。
5月11日,西寧市民小春路過一棵大榆樹時,突然有水滴落下掉在臉上,她抬頭一看,天空萬裡無雲,樹上也沒有小鳥飛落。水滴是從哪裡來的?小春發現,樹底下有很多水點,樹下一大片泛黑。
5月10日,正值周末,榮榮開車和家人出門遊玩,因為天氣較熱,她專門把車停在了一棵大樹底下,不想等她返回時,發現車身全是膠狀的斑點。
張芳也遇到了同樣的事,穿著一身皮夾克的她,發現身上有很多凝固的斑點,用溼毛巾擦洗才能收拾乾淨。衣服上的不是雨點,張芳猜想可能是樹葉掉落的液體,因為她也發現樹葉「滴雨」。
樹木會下雨嗎?去年4月份,西海都市報社記者就採訪過青海省農林科學院退休專家王樹林。王樹林說,樹上滴下來的蚜蟲啃食樹木後分泌的排洩物。蚜蟲繁殖能力特別強,它們吸取嫩葉汁,然後分泌含有葡萄糖、蔗糖等甜性物質的蜜狀黏稠液體掉落地面。這種液體叫蜜露,對人體無害。
5月11日,記者又諮詢了西寧市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副站長張京峰說,除了蚜蟲吸食樹枝汁液分泌出的蜜露外,還有葉片自然吐水的現象,樹葉也在呼吸,呼吸過程中會流出水分。另外,楊樹發芽長出樹葉時,芽孢會掉落。掉落的芽孢上有膠,膠如果掉到車上、衣服上難以清洗。
張京峰說,根據監測和預報的時間,西寧市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會提前向各部門、單位發布林業有害生物防治信息,有效控制病蟲害。今年,截至目前,他們已經向各單位、各部門發布了3期林業有害生物防治信息。
【來源:西海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