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歡生命過於圓滿的人,不喜歡容顏完美無缺的人,不喜歡性格堅不可摧的人。人的生命應該是豐盛而有缺陷的,缺陷是靈魂的出口。
——安妮寶貝 彼岸花
5月1日晚,林允宋威龍的電視劇《彼岸花》首播,這部《彼岸花》原著來自風靡了大部分人青春的安妮寶貝。
千禧年初,網絡文學剛剛開始興盛,湧現出一大批網絡寫手,安妮寶貝就是其中脫穎而出的一個,即使後來新概念作文大賽興起,一大批年輕有才華的作家被挖掘,成為傷痛文學的代表,比如郭敬明,張悅然,七堇年……
但無論是誰都不會對安妮寶貝造成威脅,在天下圖書一大抄,網絡時代抄襲就是複製粘貼,根不需要成本的今天,從來沒有人說過安妮抄襲。
沒有人能威脅她的地位。
沒有人能抄襲她的文字,她也不不屑去抄襲別人。
她的文字獨一無二。
她的氣質獨一無二。
她營造氛圍情景的能力獨一無二。
她的小說很適合拍成文藝電影,傷痛又唯美,割裂又陳舊,冷漠、平淡、殘忍、鮮血、暴力、爭執……
用最平淡的語氣書寫最殘忍的人生,仿佛她只是一個置身事外的記錄者。
安妮寶貝早期的作品,我最喜歡的就是《七月與安生》和《彼岸花》。
即使過去十幾年了,我能記得的她的作品就是這兩部,《告別薇安》當初也喜歡,卻除了名字再也想不起其餘情節。
安妮的作品隨著年齡的增長,或許再也不會翻看,它靜靜地躺在書架上,和我們的青春一樣沉睡。
但那些曾經影射過我們心底陰暗潮溼的文字,也曾帶給我們獨特的審美視覺。
同是安妮寶貝的代表作,為什麼電視劇《彼岸花》差評無數,被人吐槽,而電影《七月與安生》卻實現票房與口碑雙贏?
1、選角的成功與否,是一部作品成功的基礎。
很明顯《彼岸花》是一個典型的反面教材。
林允根本就不是安妮筆下的喬蔓和南生。
喬蔓是個自由職業者,每天寫文寫到頭痛,卻以此為生。
她冷漠自私,對別人的事提不起半點興趣,她邋遢起來,就是睡衣拖鞋頭髮蓬亂的出門,不在乎別人的眼光。
她也很驕傲,面對愛情,她更珍惜她少得可憐的自尊。因為缺少疼愛和保護,她知道女人的自尊得自己給自己。
所以面對卓揚的追求,她答應去見他父母。
卓揚的母親只是幾句問話,就讓她潰不成軍,「你做什麼工作?」「我們卓揚就是太年輕,有些事他不懂……」
驕傲如斯的她聽懂了背後的暗示,她知道過了今晚,今生都與卓揚無緣。
如果說喬蔓只是遊走在社會邊緣,內向拒絕溝通,但還能在社會裡生存,算得上一個塵世中人。
那南生就是更邊緣化,更戲劇化的與社會格格不入。或者說是社會一次一次讓她擁有愛又一次一次拋棄,讓她對社會已經失望但絕望。
喬蔓的理智清醒、驕傲冷漠。
南生的破碎流離、為愛絕望。
都不是林允糟糕的演技能表達的。
那空洞的毫無感情的眼神,和鄭爽如出一轍,瞪眼、皺眉、噘嘴永遠是零演技下的矯揉造作。
2、糟糕的編劇,原著被改得亂七八糟,除了人名,幾乎是一部全新的作品。她根本不了解安妮寶貝,也不了解《彼岸花》
沒有邏輯也沒有內容的臺詞,讓人發笑想當然的劇情,都讓人想給編劇寄刀片。
安妮的小說本就適合電影,而不適合電視劇。
電視劇無法表現得特別藝術,它就是一地雞毛,劇情狗血的家長裡短,哪怕是諜戰劇情節緊湊,除了追劇,也無法在其中體驗到極致的美。
像顧漫的小說《何以笙簫默》,被改編成同名電視劇,顧漫親自操刀編劇,卻備受吐槽。
那些被同學們學生時代寫在日記裡的金句,那些略帶拗口卻別有韻味的經典語錄,一旦出現在電視劇男女主的口中就變得不倫不類。
電視劇重要的是接地氣,引人共鳴,出彩的不是語言,更重要的是劇情取勝。
而安妮的作品,文字特別美,情節比較弱,都是一小部分情節加上大段大段內心獨白和旁描。
這種作品拍成電視劇要成功其實很難。電視劇太長了,要把美的極致維持成電視劇商業的結局也很難。
3、回到電視劇本身,導演對整個作品的把控是失調的。相當於建房子一開始就請了一個不會好好畫畫的工程師。
好巧不巧,《彼岸花》裡喬蔓的小說被一個導演看上,說要翻拍。
喬蔓問,你看過我的小說嗎?
導演說,沒看過,我只看劇本。
我突然間有些失望,我總是能從別人的一句話或一個細節裡判斷出某種氣息。也許他不是我的同類。他的眼神和神情裡沒有敏感,及一個敏感的人所具備的緊張。敏感的人都需要某種逃遁。戴墨鏡,長途旅行,深居簡出……這都是方式。
我想拍《彼岸花》的導演一定沒看過原著,但劇本寫得那麼爛,就是借了一個IP的殼,到底怎麼入了你的眼,看簡介才知道編劇原來是你的姐姐。
原來審美如此統一,是因為血濃於水。
為什麼《七月與安生》能成功,首先它的主題並不像《彼岸花》那麼陰暗,暴力,有無數死亡,它講的是兩個小女孩跌跌撞撞的一生,她們真摯的友情,因愛情有了裂縫,又因為愛情的走失而重逢,引起人的共鳴。
我們也曾因為一些年輕的彎路和錯誤和朋友反目成仇,也曾因為一點點相同的愛好而情同姐妹。
《七月與安生》最適合拍成文藝電影的表現形式。
電視劇的情節要緊湊,接地氣。
但電影可以適度分散,轉折給人空靈悠遠的美感。
結語:學生時代,你有被安妮寶貝的小說操縱的恐懼嗎?第一次被這樣的文字驚豔,為這樣的才華沉迷,無論課上課下,都虔誠地翻閱。
記憶中的安妮寶貝永遠是棉布上衣,灰白的裙子,隨意髒髒的球鞋,那個不理會世俗,獨一無二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