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細胞被視為不死的細胞,這對於一個正常的生物學來說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一般的人體細胞經過多數分裂之後,就會衰老致死,然而根據研究發現,海拉細胞卻不會衰老致死,並可以無限分裂下去,雖然是癌細胞,但是科學家發現這種不死細胞有可能會造福人類。
一、永生不死的海拉細胞由美國脫口秀女王奧普拉·溫弗瑞主演的電影《永生的海拉》相信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當中的海拉細胞非常感興趣,不死的細胞讓人聯想到人類的長生不老的夢想。很多人都覺得電影中不死的海拉細胞是虛構的,但實際上卻是真實存在的。
海拉細胞是源自一位美國黑人婦女海瑞塔·拉克斯的宮頸癌細胞的細胞系。當初拉克斯發現自己的腹部出現一個硬塊,隨即前往醫院接受治療,結果是患上了子宮頸癌,沒想到的是一位外科醫生從她的腫瘤上取下組織樣本,而該樣本至今仍在不間斷的培養,要知道正常的人體細胞是不可能做到的。
正常的人體細胞在分裂50次後會異常死亡,然而海拉細胞卻能夠無限增殖,不會衰老致死,而且增值異常迅速,這是實驗室培育的首個人類細胞株。這些看似默默無聞的海拉細胞,被世界各地的研究機構用於研究癌症和藥物,甚至貢獻出5個諾貝爾獎成果,最讓人興奮的是,人類可能從中尋找真正的長生不老不死之謎。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這些海拉細胞不死的原因,在於引發子宮頸癌的人類乳頭瘤病毒(HPV)。人類乳頭瘤病毒基因,能任意改變與正常細胞的壽命及分裂有關的「開關」,從而使得細胞能夠「長生不死」,無限增殖,但如果人為可以控制正常細胞的壽命,那麼人類的不老不死將有可能到來,而不僅限於細胞層面。
2006年獲準上市的世界第一種癌症疫苗——HPV(人乳頭瘤病毒)疫苗,其誕生離不開海拉細胞。上世紀80年代,德國病毒學家哈拉爾德·楚兒·豪森發現,海拉細胞內含有大量HPV-18,並證實其是導致海拉罹患宮頸癌的「元兇」。海拉在感染HPV病毒後,其體內正常抑制腫瘤形成的基因表達被關閉。基於這些認知,科學家們開發出預防宮頸癌的HPV疫苗,現已在100多個國家使用。
科學家還利用海拉細胞開發出脊髓灰質炎疫苗。上世紀50年代初,喬納斯·索爾克發現海拉細胞擁有其他細胞沒有的、既能感染脊髓灰質炎病毒又不會被病毒殺死的能力。他與其他科學家合開了一家工廠,專門生產海拉細胞,供其成功研發出疫苗,從而在後來60多年內,幫助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成功抑制住脊髓灰質炎的流行。
多年來,科學家們還一直在利用海拉細胞研究愛滋病、皰疹、寨卡、麻疹、腮腺炎等病毒,並找到戰勝它們的辦法。比如,通過向海拉細胞加入CD4蛋白後再用愛滋病病毒感染,研究人員創建出測試愛滋病藥物的海拉細胞模型。研究人員還發現,麻疹病毒在感染海拉細胞後會不斷變異,找到該病難以治癒的原因。最近,生物學家們發現,寨卡病毒在海拉細胞內無法擴增,進一步找到原因後,將幫助研製出對付寨卡流行的藥物或疫苗。
除用於研究病毒和疫苗,科學家們還從海拉細胞中首次分離出端粒酶,找到細胞「永葆年輕」的秘訣。但對現代生物學來說,最有意義的當屬海拉細胞在基因檢測領域的貢獻。
上世紀60年代中期,科學家將海拉細胞與小鼠細胞融合,首次創建出跨物種雜交細胞。利用這些基因混合技術,科學家們逐漸繪製出人類基因組的部分圖譜,催生了全球科學家參與的人類基因組項目。科學家還利用海拉細胞研製出細胞克隆技術,為動物克隆、基因療法和幹細胞技術等極端生物醫學奠定了基礎。
後來,歐洲科學家成功為海拉細胞進行了基因組測序並在網上公開,但由於海拉家人的抗議,這些基因組序列從網站刪除。2013年,美國國立衛生院和海拉後人達成協議,制定了一系列對海拉基因組進行規範管理的規定。
美國2010年為海拉樹立紀念墓碑時鐫刻了這樣一句話——「海拉細胞,將永遠造福於人類。」對海拉細胞為人類科學做出的貢獻進行了完美註解。
關注寒子微信公眾號:hanziclub,及時獲取世界奇聞、社會、商業、人文最新動態,讓您開拓視野,升華人生格局!
(掃碼關注寒子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