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的海拉,不朽的海瑞塔

2020-12-07 新華網客戶端

海瑞塔·拉克斯夫婦合影。

  馮新平

  當你在博物館裡看到玻璃盒子裡的人體標本時,吸引和排斥的情緒可能會不安地混合在一起,而那根同情的線卻早已磨損和斷裂。它們只是你眼中一件石化的物品而不是一具曾經鮮活的肉體。但海瑞塔·拉克斯(Henrietta Lacks)的醫學標本卻另當別論。世界上沒有一個死人像她一樣給活人做出如此多的貢獻,世界上也沒有一個死人像她一樣同時具備無人不曉卻又湮沒無聞的特點。我們從她生前的照片可以看出這個31歲離世的女人活潑開朗又受人愛戴。她不但留下了一個丈夫和五個孩子,她還留下了從她的原發腫瘤上切下的一個組織樣本。

  在此之前,讓脆弱的人類細胞存活較長時間是很難的一件事。然而,殺死海瑞塔的癌細胞不但健壯,而且能夠無限增殖。「欣喜萬分」的喬治·蓋伊醫生及其團隊在電視節目中向大眾公布他們的發現成果,並從海瑞塔的姓名中分別「提取」了兩個首字母將其命名為HeLa。自此以後,永生的「海拉」成了世界各地實驗室裡無與倫比的研究工具。它促進了脊髓灰質炎疫苗的研發,讓癌症治療技術突飛猛進,使得綿羊多莉的克隆成為現實,為渴望孕育孩子的家庭帶來希望,基因圖譜因它而完善,結核病因它而得以抑制……沒有「海拉」,許多近現代生命科學的突破無從談起。它是「幾百年來最重要的醫學成就之一」。這個神奇的細胞自誕生之日起已繁殖18000代,相當於人類繁衍了45萬年;她的子代細胞重達5000萬噸,相當於100幢帝國大廈;而如果將它們連接起來,長度將達到1億多米,可繞地球三圈。

  然而,世人只知有「海拉」,無人識得海瑞塔。她的細胞是無價之寶,她的家人卻毫不知情地生活在貧困當中。他們即便是在經濟最繁榮的時期也買不起醫療保險。當二十年後海瑞塔的女兒黛博拉驚聞母親還「活著」時,她質問道:幾十年來科學家都把她關在地下室做實驗嗎?像《侏羅紀公園》裡那樣把她克隆了嗎?她的細胞在核試驗中被炸碎她能感到疼痛嗎?這個被「黑暗」遮蔽的故事,在非虛構作品《永生的海拉》中大白於天下。這本集科普、傳記、偵探等創作元素於一體的紐約時報暢銷書,是有著豐富經驗的科學記者麗貝卡·斯克魯特根據海瑞塔的檔案材料、相關的法律文件以及數千小時的調查採訪,歷時十餘年以文學性的敘述手法寫作而成。

  斯克魯特在1988年的一次中學生物講座中第一次聽到具有非凡特質的海拉細胞。進入大學專攻理科學位的她進一步了解到風靡全球科學界的海拉細胞像小白鼠一樣是實驗室的標配。在醞釀這本書的過程中,她清楚地意識到海瑞塔的家人受到了外界的傷害。母親的死,造成了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無法彌補的缺失與遺憾,而得知她在某種意義上還活著,讓他們再次遭受損失和侵犯。研究人員為進一步了解和培育海拉細胞,鼓動他們獻血。他們以為這是為了檢驗他們是否患上了殺死母親的癌症。這些白人醫生和研究人員從這個黑人家庭獲取了豐厚的利潤,卻沒有給出任何回報,甚至沒有給出任何解釋。他們沒有告知海瑞塔的兒子和女兒們:宮頸癌是不會遺傳的;他們母親的細胞正在世界各地的實驗室中繁衍生息;他們更沒有被告知母親的細胞催生了大型生物醫藥行業,主導著當時的醫療景觀。

  敘事從海瑞塔生命的最後幾天向外盤旋,來回編織。1951年巴爾的摩慈善醫院約翰斯·霍普金斯(Johns Hopkins)是大多數像海瑞塔這樣的病人的最後選擇。它也是治療非裔美國人少有的診所之一。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無法為診所提供的服務支付費用,而從不知情的黑人病人身上抽取樣本,被醫務人員理所當然地視為醫療補償的一種形式。斯克魯特將他們的經歷,與塔斯基吉研究所和俄亥俄州立監獄更不道德的做法並列起來。在那裡,患有梅毒與癌症的黑人在沒有得到治療的情況下痛苦地死去。他們與海拉細胞一樣只是被用來研究的工具。不受監管的科學實驗和不人道的科研人員,與科學上的發現和人道主義的進展悖論式地一起出現。

  與科研人員的「粗心」相對應的是新聞報導的「客觀」。1985年,科學記者麥可·戈爾德(Michael Gold)在關於阻止海拉細胞汙染運動的一本書中,在沒有獲得海瑞塔家人同意的情況下,廣泛引用了海瑞塔的醫療記錄。還有新聞報導中不時出現的偏頗和錯誤,如,混淆家庭成員的姓名和諸多其他細節。凡此種種,讓這個疲憊的家庭不禁疑慮叢生。他們覺得自己被科學家和記者利用了。而每一條關於海拉細胞的新聞,都讓他們感覺到他們的母親仍然在某個地方,仍然活著,正在被克隆,被實驗,被折磨。

  斯克魯特沒有讓自己變成整個事情的旁觀者,而是以深度參與的方式成為《永生的海拉》中的一個主角。她與海瑞塔女兒黛博拉這個「最不可能成為朋友」的人建立起「最深厚的友誼」。這使得這場發現之旅充滿跌宕起伏的故事,同時也給這本書的敘述創造了一個核心視角。儘管作者把自己寫進故事成為一名主人公的做法,多少會分散讀者對事實的注意,但她的介入又在很大程度上幫助這個支離破碎和負擔過重的家庭獲得了一些物質上的幫助與心理上的安寧。其中一個感人的細節是:當黛博拉在實驗室通過顯微鏡觀察她母親細胞的彩色圖像時,這個一歲時就失去母親的孩子低聲說:「它們很漂亮,」然後又默默地盯著幻燈片。最後,她不由自主地說:「天哪,我從沒想過我會在顯微鏡下看到我的母親……這是我的母親。似乎沒有人明白這一點。」可以說,海瑞塔的家人和斯克魯特共同完成了《永生的海拉》。這是對這個家庭最大的敬意,也是他們能夠得到的最大安慰。

  斯克魯特在書的結尾對人體組織的商業化進行了反思。她承認,我們生活在一個市場驅動的社會,科學是市場的一部分。人們支持科學,希望能夠幫助科學進步。但是這種支持的基礎是知情同意和尊重信任。在這本書出版前不久,海瑞塔的兒子告訴斯克魯特,黛博拉不會採取法律行動:「而且,我為我的母親以及她為科學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我只是希望霍普金斯和其他一些從她的細胞中受益的人能做些什麼來尊重她,讓她的家人不再受到傷害。」就此而言,《永生的海拉》不僅僅是關於醫學史的,也不僅僅是關於科學的,甚至也不僅僅是關於海瑞塔的。它是一本關於真相的書,一本關於個體尊嚴和權利的書。

  海瑞塔的身體被濃縮成一小塊可以攜帶在玻璃瓶裡的細胞,為科學家所使用。它們是永生的。海瑞塔的生命被濃縮成一個動人的故事和一本特別的書,讓讀者沉浸其中。她是不朽的,其意味一如她新墓碑上鐫刻的那一行字所言:「她的細胞,將永遠造福於人類。」

相關焦點

  • 講書 |《永生的海拉》當細胞可以永生不死,它對人類意味著什麼?
    來源 | 菁宇閱讀(ID:read52314)       本文主要是語音版,請大家點擊上面的語音收聽哦~今天的講書是《永生的海拉《永生的海拉》當細胞可以永生不死,它對人類意味著什麼?認識海瑞塔·拉克斯,及她身後的醫學奇蹟與爭議。
  • 海瑞塔·拉克斯:以癌細胞的形式得到「永生」
    海拉細胞讓她得到了「永生」  海瑞塔已經死了,可她的癌細胞還活著,並且遍布世界上所有的醫學或生物實驗室。這些細胞裡都有她的DNA,因而,她從某種意義上,得到了「永生」。  有的科學家,用她來試驗某種化學物質對人體細胞的作用,最終研製出了化療方法。
  • 這個女人只活了31歲,但她的細胞卻永生不死,還拯救了上億人
    2018年,《永生的海拉》一書在美國出版,作者麗貝卡·思科魯特耗時十年為用人類揭露了細胞之母海拉的真實由來。海拉細胞系至今仍活躍在生物學和醫學研究中,它改變了人類醫學史,造福了全人類。但很多人不知道海拉細胞的主人究竟是誰,今天讓我們走近海拉細胞背後的故事。1920年,海瑞塔·拉克斯出生於美國的一個非洲裔菸農家庭,由於家境貧寒,她從小就開始做起了菸農生意。
  • 這個女人只活了31歲,但她的細胞卻永生不死,還拯救了上億人!
    2018年,《永生的海拉》一書在美國出版,作者麗貝卡·思科魯特耗時十年為用人類揭露了細胞之母海拉的真實由來。海拉細胞系至今仍活躍在生物學和醫學研究中,它改變了人類醫學史,造福了全人類。但很多人不知道海拉細胞的主人究竟是誰,今天讓我們走近海拉細胞背後的故事。
  • 有永不消失的電波,就有永生不死的細胞,還拯救了數億人
    2017年,美國上映了一部以這件事為原型的電影《永生的海拉》。 2018年,《永生的海拉》一書在美國出版,作者麗貝卡·思科魯特耗時十年為用人類揭露了細胞之母海拉的真實由來。之後,海瑞塔的細胞切片被送到了喬治蓋伊博士的手上。蓋伊的助手瑪麗發現細胞還在生長。
  • 海拉」,在實驗室裡「永生」
    在拉克絲被切除的腫瘤中,繁衍特別迅速的癌細胞成為了人類歷史上首例可以無限制複製的「永生」細胞。半個世紀以來,它成為生物學家使用最多、最為知名的細胞。它去太空參加過零重力測試。它幫助科學家取得過許多重要突破。如今,幾乎每個醫學院裡都藏有拉克絲的一小部分身體———海拉細胞。拉克絲也因此成為科學史上最重要的女性之一。
  • 這個女人只活了31歲,但她的細胞卻永生不死
    她不朽的細胞將繼續永遠幫助人類。」美國莫爾豪斯醫科大學的羅蘭德教授,每年都會舉辦紀念會,以此來歌頌海瑞塔為人類作出的貢獻。 歐洲科學家成功為海拉細胞進行了基因組測序並在網上公開,但由於海拉家人的抗議,這些基因組序列從網站刪除。2013年,美國國立衛生院和海拉後人達成協議,制定了一系列對海拉基因組進行規範管理的規定。
  • 一個「永生不死」的人,細胞能夠無限分裂,如今細胞可繞地球3圈
    「永生不死」的人海拉細胞的發現還要從1951年美國維吉尼亞州的一個家庭主婦說起。1月的時候,一個菸草種植家庭的婦女海瑞塔·拉克絲在洗澡的時候發現自己腹部有一個硬塊,她淡定地讓丈夫把她送到醫院檢查。檢查的結果卻是陰性,海瑞塔並沒有就此放下心來,她的體內的硬塊在慢慢長大!
  • 她在31歲去世,卻獲得"永生",留下的遺產正在造福我們
    8個月後,隨著癌細胞侵蝕全身,年輕的海瑞塔去世了。  她不知道,自己的細胞不僅沒有死,還將獲得永生,在生物醫學研究史上留下深遠影響。    蓋伊夫婦很快發現,海瑞塔的細胞與他們見過的任何細胞都不一樣:它們不僅活了下來,而且在以驚人的速度變多,每20~24小時就會數量翻倍,沒過多久就從幾百個變成了上百萬個!科學家們按照慣用的方式,以海瑞塔·拉克斯姓名的前兩個字母給這些細胞取了名字:HeLa(海拉)。
  • 「海拉細胞」為什麼「永生不死」?電影《永生的海拉》告訴你
    美國「脫口秀女王」奧普拉·溫弗瑞主演的電影《永生的海拉》4月22日上映,再次掀起一股討論海拉細胞的熱潮。
  • 海拉細胞:電影《永生的海拉》中的現代醫學故事
    近日,美國「脫口秀女王」奧普拉·溫弗瑞主演的電影《永生的海拉》即將上映,再次掀起一股討論海拉細胞的熱潮。海拉與海拉細胞主人公原型的真名是海瑞塔·拉克斯,科學家們都叫她「海拉」。她是出生於美國南方的貧窮黑人,在1951年僅31歲時,死於宮頸癌。
  • 媽媽活著,一直活著《永生的海拉》
    科學作家思科魯特(RebeccaSkloot)首部令人驚豔的非小說類文學作品《永生的海拉》,就以真實發生的偵探故事,沿著拉克絲一家的艱苦生活、以及海拉癌細胞株的研發過程兩者為主軸,交互呈現,深入探討醫學領域的種族與道德議題。海拉這類的不死細胞,由於缺少限制分裂次數的機制,具有無限繁殖的能力。小兒麻痺疫苗與人類乳突病毒等關鍵的醫學進展,都是從海拉細胞株的實驗而得。
  • 人類在69年前就提取出「永生」細胞,拯救千萬人生命,如今怎樣
    而千百年來,人類也始終沒有放棄過對「永生」的追求。中國古代的許多帝王也都痴心於長生不老,希望自己和自己的王朝永世長存。在69年前,就有一位醫生從一名黑人婦女身上提取出了「永生」細胞。而如今幾十年過去了,當初的「永生」細胞分裂出了多少呢?又到底為現代醫學帶來了怎樣的變化呢?
  • 永生不死的海拉細胞,或將為人類長生不老不死圓夢
    一、永生不死的海拉細胞由美國脫口秀女王奧普拉·溫弗瑞主演的電影《永生的海拉》相信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當中的海拉細胞非常感興趣,不死的細胞讓人聯想到人類的長生不老的夢想。很多人都覺得電影中不死的海拉細胞是虛構的,但實際上卻是真實存在的。
  • 海拉細胞,揭開人體實驗的黑歷史與倫理審核的起源
    海拉細胞,來自海瑞塔·拉克斯的癌症細胞,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可以無限制複製的「永生」細胞。海拉細胞像雨後春筍似的在世界各地的實驗室不斷增殖,病毒學家切斯特·索瑟姆(Chester Southam)的腦海裡突然冒出一個可怕的念頭:要是科學家被海瑞塔的癌細胞感染了可怎麼辦?蓋伊和其他科學家已經證明,大鼠注射了活的海拉細胞會長腫瘤,人難道不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