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活著,一直活著《永生的海拉》

2021-01-15 呆呆的吳霄雄

海瑞塔拉克絲,這名六十年前就因癌症早逝的黑人婦女,她的腫瘤細胞因具有無限增殖能力,多年來被生醫界拿來作為研究標的,並命名為「海拉細胞」。但她遺留下來的家人和子女,卻從未曾因此得到一絲一毫的經濟回饋。她的故事2010年撰寫成書,並在2017年被HBO製作團隊拍成電影。

一九五一年某日,一位名叫拉克絲(Henrietta Lacks)年輕婦女,在內衣上發現血跡。數個月來,拉克絲一直感覺到子宮像打了結一樣的疼痛,類似的症狀在她的第五個小孩出生後,仍未獲得緩解,因此家庭醫師便建議她求助專科醫師。

由於拉克絲是黑人,當時能夠收容她的醫院,是離家三十公裡、馬裡蘭州巴爾的摩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院的隔離病房。婦科醫師在拉克絲的子宮頸上,發現一個約與二十五分錢硬幣一般大、凸起的傷口,表面平滑有光澤、呈紫色。醫院婦科主任特林德(RichardTeLinde)認為這個傷口是侵入性子宮頸癌的徵兆,而拉克絲打結似的疼痛,正是腺癌的轉移所造成。八個月後,她就因癌症病逝。

然而命運弄人,她的癌細胞—以拉克絲姓名前綴命名的海拉(Hela)卻存活至今,同時也是第一個大量製造的人體細胞株。科學作家思科魯特(RebeccaSkloot)首部令人驚豔的非小說類文學作品《永生的海拉》,就以真實發生的偵探故事,沿著拉克絲一家的艱苦生活、以及海拉癌細胞株的研發過程兩者為主軸,交互呈現,深入探討醫學領域的種族與道德議題。

海拉這類的不死細胞,由於缺少限制分裂次數的機制,具有無限繁殖的能力。小兒麻痺疫苗與人類乳突病毒等關鍵的醫學進展,都是從海拉細胞株的實驗而得。近年來,海拉還應用於發展化療藥物、單克隆抗體的研究,以及奈米材料環境對於人體組織的影響。儘管這個具黏性的飽滿細胞,經過冷藏、複製,或以伽瑪射線照射測試原子輻射,或注入老鼠DNA,甚至被送上外太空進行研究,大多數研究海拉細胞的科學家,對於細胞背後這位婦女的了解,卻十分有限。

一九八六年葛德(Michael Gold)所寫的《陰謀》(A Conspiracy of Cells),同樣以海拉的歷史為主題。然而此書對於拉克絲的著墨十分有限,反而是以發表一系列遭受海拉汙染細胞株的細胞基因學者尼爾森裡森(WalterNelson-Rees)為主角。思科魯特藉由將拉克絲家族納入海拉的故事中,凸顯解救了無數生命的醫療進展背後,牽涉的社會力量及人性關懷。

經過染色之後,海拉細胞呈現出奇異的瑰麗造型。但她的女兒直到母親身亡二十年後,才得以一窺堂奧。

特林德和長年研究細胞體外存活之道的細胞培養學家蓋依夫婦(George and Margaret Gey),共同研發出一種培養液,不僅能使海拉細胞成功在存活,更能使其以每二十四小時增加一倍的速率快速繁衍,短時間內細胞數量便可超過百萬。

蓋依夫婦將海拉細胞免費送至世界各地的實驗室作為研究材料。其後,為了測試沙克(JonasSalk)的小兒麻痺疫苗,科學家採用蓋依夫婦的培養方法並進一步擴大培養規模。生技公司萊富(Invitrogen)與生物信賴(BioReliance)則均以大量生產海拉細胞起家。然而同一時間,拉克絲在巴爾的摩的五個小孩,仍然很窮,甚至買不起醫療保險,對於母親的「不死細胞」更是一無所知。在那個「知會同意」未重視的年代,尤其病人又是住公共病房的黑人,醫師未徵求同意即採集細胞的做法十分普遍。

書中思科魯特巧妙地將那個細胞研究快速發展的時代,生活艱苦、貧病交加的拉克絲一家,與意圖藉由海拉癌細胞獲利的有心人對比並陳,格外扣人心弦。

拉克絲的女兒戴波拉,一直到一九七○年後才從記者那裡得知母親的部分細胞仍然活著。在拉克絲踏進約翰霍普金斯醫院隔離病房的半個世紀後,戴波拉在實驗室的顯微鏡下首次看到母親的細胞,忍不住為它的美麗而讚嘆,思科魯特書中的兩個世界,此刻,終於合而為一。

相關焦點

  • 永生的海拉,不朽的海瑞塔
    自此以後,永生的「海拉」成了世界各地實驗室裡無與倫比的研究工具。它促進了脊髓灰質炎疫苗的研發,讓癌症治療技術突飛猛進,使得綿羊多莉的克隆成為現實,為渴望孕育孩子的家庭帶來希望,基因圖譜因它而完善,結核病因它而得以抑制……沒有「海拉」,許多近現代生命科學的突破無從談起。它是「幾百年來最重要的醫學成就之一」。
  • 她死了,65年後,她的癌細胞還活著
    但從她身上提取到的癌細胞卻被稱為永生細胞,能夠無限存活下去。她的細胞在今天被不斷複製、銷售、購買、打包,幫助科學家攻克了一個個醫學難題,但她的真名卻一直被人忘卻。她的名字叫海瑞塔·拉克斯(Henrietta Lacks)。但大部分人,把她叫做海拉細胞(hela cell)。
  • 永生不死的女人
    我們需要感謝很多生命,譬如在實驗室裡死去的成千上萬沒有胸腺細胞的裸鼠,譬如沒有收到一分錢卻為全世界的癌症研究作出巨大貢獻的海拉。她已經死了,她的細胞還活著,總重量相當於一百座帝國大廈,現在還在繼續繁衍。向海拉致敬,向裸鼠致敬。 海拉照片。
  • 海拉」,在實驗室裡「永生」
    然而,20多年後,她的後人被告知:「拉克絲還活在實驗室裡,25年來我們一直用她做實驗。」在拉克絲被切除的腫瘤中,繁衍特別迅速的癌細胞成為了人類歷史上首例可以無限制複製的「永生」細胞。半個世紀以來,它成為生物學家使用最多、最為知名的細胞。它去太空參加過零重力測試。它幫助科學家取得過許多重要突破。
  • 有的人死了,可細胞還活著
    你真偉大,只是別人都不知道罷了     相比之下,主人拉克絲一直默默無聞。直到2010年2月,一本記錄這個傳奇故事的書籍《拉克絲的不朽生命》在美國出版,這位細胞之母才真正進入公眾視野。     作者瑞貝卡·斯克魯特在書中記錄了拉克絲生命的最後歲月。
  • 我們為什麼活著?AI:為了永生
    對於生命的探索,長時間以來都存在與歷史的各個階段,從最開端的三皇五帝再到秦始皇,都曾經幻想著有朝一日自己可以長生不老,其實從歷史的夾縫當中細細的看,任何朝代都沒有逃脫掉這個桎梏,煉丹、修煉等各種方式都有很大一撥人來追捧,甚至直到最近一段時間,很多商業人士也在苦苦探索著那理論上似乎能夠永生的生命形式
  • 科學現場:有的人死了,可細胞還活著
    另一個統計數據也許更能說明海拉細胞對人類科學的推動作用:進入21世紀以來,已經有5個基於海拉細胞的研究成果獲得諾貝爾獎。   目前,人們已經很難計算,世界上到底存在著多少個海拉細胞。美國一家專門出售海拉細胞的公司,每周產量有兩萬盒,裡面有超過6萬億個細胞。
  • 「海拉細胞」為什麼「永生不死」?電影《永生的海拉》告訴你
    美國「脫口秀女王」奧普拉·溫弗瑞主演的電影《永生的海拉》4月22日上映,再次掀起一股討論海拉細胞的熱潮。
  • 90年代影片《活著》,詮釋活著的意義,你怎麼理解今天的活著?
    一、經典影片回顧《活著》是一部由張藝謀執導,葛優、鞏俐等主演的劇情電影,於1994年6月30日在中國香港上映。影片以中國內戰和新中國成立後歷次政治運動為背景,通過男主人公福貴一生的坎坷經歷,反映了一代中國人的命運。
  • 海拉細胞:電影《永生的海拉》中的現代醫學故事
    近日,美國「脫口秀女王」奧普拉·溫弗瑞主演的電影《永生的海拉》即將上映,再次掀起一股討論海拉細胞的熱潮。海拉與海拉細胞主人公原型的真名是海瑞塔·拉克斯,科學家們都叫她「海拉」。她是出生於美國南方的貧窮黑人,在1951年僅31歲時,死於宮頸癌。
  • 動物活著就是為了找對象生孩子嗎?為什麼不能永生?
    對於人類來說,活著可能有很多意義,比如:追尋夢想,體驗人生,光宗耀祖,但對於動物來說活著就是為了生存和繁殖。 動物為什麼要生存和繁殖?
  • 講書 |《永生的海拉》當細胞可以永生不死,它對人類意味著什麼?
    來源 | 菁宇閱讀(ID:read52314)       本文主要是語音版,請大家點擊上面的語音收聽哦~今天的講書是《永生的海拉《永生的海拉》當細胞可以永生不死,它對人類意味著什麼?認識海瑞塔·拉克斯,及她身後的醫學奇蹟與爭議。
  • 海瑞塔·拉克斯:以癌細胞的形式得到「永生」
    她雖然死於癌症,並且去世前痛苦萬狀,但從她身上提取到的癌細胞卻被稱為永生細胞,能夠無限存活下去。她的細胞在今天被不斷複製、銷售、購買、打包,幫助科學家攻克了一個個醫學難題,但她的真名卻一直被人忘卻。  她的名字叫海瑞塔·拉克斯。但大部分人,把她叫做海拉細胞。
  • 死於癌症後,她的細胞得到永生:總重5000萬噸
    也多虧了喬治·蓋醫生一次擅自主張地將病人的奇特癌細胞留了下來,才有如今研究價值巨大的海拉細胞系。喬治·蓋醫生蓋一直苦心試圖在實驗室中培養人體細胞,但就連頑強的普通癌細胞也無法試驗成功。染色體分離錯誤直接造成的數目異常是突變癌細胞的誘因海拉細胞不淪為普通細胞,在體外的培養環境中也絲毫不影響它的繁殖與生長。這都得歸功於它過度活化的端粒酶*。普通細胞在每次增殖後端粒的長度會有所損失。通常增殖約50次後細胞端粒無法繼續使用,達到海佛列克極限,細胞隨即進入程序性死亡。而海拉細胞突變出了一個超能力:它的端粒不會因增殖而減短。因此它能夠無限制地增殖生長,實現人類羨慕的「永生」。
  • 永生不死的海拉細胞,或將為人類長生不老不死圓夢
    一、永生不死的海拉細胞由美國脫口秀女王奧普拉·溫弗瑞主演的電影《永生的海拉》相信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當中的海拉細胞非常感興趣,不死的細胞讓人聯想到人類的長生不老的夢想。很多人都覺得電影中不死的海拉細胞是虛構的,但實際上卻是真實存在的。
  • 霍金去世前預言秦始皇還活著,這事是真的?
    然而,還是有腦洞大開的人認為秦始皇還存活著,並且將其存在的原因與曾經霍金所說的預言聯繫在了一起。之所以能把兩者聯繫到一起,是因為有人認為秦始皇曾經獲得過來自外太空的隕石,而這隕石中蘊含著可以延緩人體新陳代謝的物質。甚至,這一隕石可以將人的意識變成某種介質,存活在宇宙中。
  • 發現海拉細胞,人類真的可以長生不老嗎?
    電影《永生的海拉》上映,為我們展現了海拉細胞背後的故事。科學家們口中的「海拉」,其實是根據人名演化來的。1920年,一個名叫海瑞塔·拉克斯(Henrietta Lacks)的女孩出生在美國南部一個貧苦的非洲裔菸農家庭。
  • 只有讀了餘華的《活著》,我們才能體會到活著的真諦
    我以前只看過《活著》原版,但我看了張藝謀電影《活著》。就像命運不可抗拒,這就是命運。我經常想,人活著是為了什麼?這本書回答說,人活著沒有理由,只是為了活本身,而不是為了任何事物而活著。他讓我想起了《老人與海》裡的老人,他們非常相似,福貴一直在與生命的「鯊魚」抗爭,並且沒有被摧毀。世界變化無常,沒有人知道下一個災難。仍有很長的路要走,這鼓勵人們像福貴,活下去,一直活下去。富人過著像牛一樣的生活,而牛卻比富人過著幸福的生活,活著,只要你活著就是美好的人生!
  • 喪屍電影《活著》解讀:末日下的另類溫情,活著就是最好的安排
    近日,《活著2020》的上映佔據熱搜話題榜,題材並不新穎,依舊是韓國喪屍片的統一套路,不知名的病毒席捲城市,男主,女主成了為數不多的倖存者。故事一開場,男主就是一副宅家遊戲男的形象,正帶著團隊開黑呢,突然手機收到緊急災難通知,男主走到陽臺往下一看樓下滿是尖叫聲,居民四處逃竄,畫面中有一個小女孩一直在往回走不停叫著媽媽,女孩的媽媽拿著菜刀跟女兒相擁在一起,但是小女孩突然開始撕咬母親,不一會就把母親推倒在地,這把男主嚇得連連後退。
  • 讀《活著》有感,《活著》想要告訴我們什麼?
    讀《活著》有感,《活著》想要告訴我們什麼?餘華的《活著》,用簡練的語言,淡淡的文字,撰寫出平凡的故事,生動地刻畫出生活的真實,讀完這本書會讓人忍不住地去聯想自己的生活。從《活著》中我們看到這樣的兩個畫面,福貴牽著一頭買來的接近暮年的老牛在田壟上坐著眺望遠方,以及福貴一家那大大小小的幾座墳墓。那麼《活著》想要告訴我們什麼?我的想法是這樣的,請隨我往下看。首先是活著的力量,《活著》並不是要告訴我們應該怎樣活著,只是在陳述活著這樣一個事實。「活著,好好活著。我們只能等待被時間和命運遺棄,而沒有權利拋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