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活著》有感,《活著》想要告訴我們什麼?

2020-12-06 百家號

讀《活著》有感,《活著》想要告訴我們什麼?

餘華的《活著》,用簡練的語言,淡淡的文字,撰寫出平凡的故事,生動地刻畫出生活的真實,讀完這本書會讓人忍不住地去聯想自己的生活。從《活著》中我們看到這樣的兩個畫面,福貴牽著一頭買來的接近暮年的老牛在田壟上坐著眺望遠方,以及福貴一家那大大小小的幾座墳墓。那麼《活著》想要告訴我們什麼?我的想法是這樣的,請隨我往下看。

首先是活著的力量,《活著》並不是要告訴我們應該怎樣活著,只是在陳述活著這樣一個事實。「活著,好好活著。我們只能等待被時間和命運遺棄,而沒有權利拋棄生命。在命運面前,也許不能不感嘆人類的無力吧。改變不了活著的事實,就改變活著的態度吧,只要活著,總有希望,態度也許至少是可以改變活著的狀態,或者好,或者差。只是在生命的盡頭至少可以告訴自己,我們活過,也曾經努力過。」這是我最喜歡的解釋方法,我覺得這是最好的解釋,而活著正是想要告訴我們活著,就有希望。

第二個是活著的意義,也許看到這本書的人,都會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因此帶著這樣一個問題去看這本書,想必也是想要從這本書中找到「活著的意義」的答案,在餘華的這部小說《活著》中,初看時總覺得太悲慘,命運好像捉弄人一般,主人公福貴悲慘的命運,身邊的人一個個被奪走,只有一頭老牛陪伴。但是看完這本書之後就會明白,作者也是想要告訴我們一個這樣的道理,生活就是如此。而生活的意義就在於:即使奪走你身邊的一切,即便已經千瘡百孔,無法反抗,我們依然要默默承受,依舊努力的堅持活下去,這就是活著的意義。

而第三個想要告訴我們的是:體會到生命力的存在,我很喜歡這句話,我認為它說得很好,很多人體會不到生命力的存在,總是為了一點事尋死覓活的,而作者利用主人公福貴經歷的一切並沒有被打倒的故事告訴我們,生命力是多麼的堅強,活著就是隱忍、堅強的活著,活著看似殘酷的同時也是善良,更是美好的,因為它讓我們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你們說呢?

那麼你覺得活著想要告訴我們什麼?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一本好書】讀《活著》有感
    【一本好書】讀《活著》有感 2020-11-21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初中讀後感範文:讀《活著》有感700字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讀後感範文:讀《活著》有感700字,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他活著,身邊的親人朋友卻一一在這個故事裡死去。   餘華用一種平淡而近似於冷酷的筆調寫完了福貴的一生。主人公福貴是民國時期的地主少爺,因嗜賭成性輸光了家產,父親被氣死後,福貴一家成為了佃農。
  • 只有讀了餘華的《活著》,我們才能體會到活著的真諦
    我以前只看過《活著》原版,但我看了張藝謀電影《活著》。就像命運不可抗拒,這就是命運。我經常想,人活著是為了什麼?這本書回答說,人活著沒有理由,只是為了活本身,而不是為了任何事物而活著。一個人痛苦的一生可以用幾行字來概括,別人能做什麼?也許你能看到一些悲傷和嘆息兩次。事實上仔細閱讀後,福貴既不是紳士也不是壞人,年輕時不是東西,當他老了,他知道如何糾正和努力靠自己的雙手生活來保護自己的家庭,但他還是做不到。這正是普通人的生活,有起有落,浮浮的起伏。
  • 餘華的《活著》告訴我們,活著,就是在死亡與苦難中笑著感受幸福
    當代作家餘華的長篇小說《活著》,給我們展示了一幅殘忍的底層社會苦難人生的生存圖卷。閱讀這本書,可以說是一次心靈遭受苦難與死亡之旅的洗禮。這部小說展示給讀者的,是一個苦難與死亡的故事,是一個人在無法改變的苦難歷程中,面臨一次一次死亡而含笑活著的悲劇。閱讀這本書,帶給我們的是一次靈魂的震撼。
  • 暢銷國內外30年《活著》的真實意義: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
    凡是讀過《活著》的,至少是讀過兩遍。讀完餘華的《活著》剛好黃昏,黑暗一點點侵蝕,我仿佛在餘華筆中走完了富貴的一生,見證了他的滿目蒼夷,失無所失。讀完《活著》我們不禁思考活著的意義是什麼?人生太多無常,苦難才是常態。
  • 餘華的《活著》告訴了我們什麼?人生的3個層次,越早明白越好
    《活著》(餘華著)一書裡面的徐富貴出身富農家庭,是個富二代。他家有百畝良田、錢多的滿地都是,從小吃穿不愁、順風順水的徐富貴根本不懂什麼是珍惜。他拋妻棄女,每天滾在煙氣繚繞的聲色場所。最終在一夜之間,敗光了所有家產,跌落至人生谷底。
  • 讀餘華的《活著》:再一次讓我理解關於生命的意義
    文/八月以南沒有比活著更好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餘華01以前我們經常會說,「既然人都會死去,那麼我們活著的意義又是為了什麼?」。是啊,生命有始有終,既然結局已知,那麼我們現在存在的意義又是為了什麼呢?曾經我也為這個問題苦惱過,卻苦於找不到答案。直到有一天,一位朋友向我推薦了餘華老師的短篇小說《活著》。初次讀餘華老師的《活著》,用了四個小時的時間讀完了全文。
  • 《極地》:孤獨土地上的守望者,告訴我們認真活著就是活著的意義
    第一集跟隨鏡頭我們參與了三個人的極地生活故事,於他們是平凡生活中日常的一天,於我們這些帶著獵奇心理的看客是對孤獨土地的好奇和對淳樸的致敬和悼念。因為後者已經離我們太遙遠。鏡頭一開始出現的就是普若崗日冰川的主人-野犛牛狂暴的襲擊摩託車的畫面,野性是這廣袤天地間滋養的生命最獨特的特性,動物如此,人亦如此。
  • 《魔獸世界懷舊服》卡雅還活著任務怎麼做 卡雅還活著任務攻略
    導 讀 《魔獸世界懷舊服》卡雅還活著怎麼做?
  • 《活著》:活著的三個層次,人生在世要活得明白點,越早明白越好
    但是,縱然生活有一百個磨難,我們也得咬緊牙關堅持到底。也有人說,如果你已經體會過生命的無常,就一定要讀餘華的《活著》。這樣毫無尊嚴、不被尊重的活著,一點都不「體面」。我們所說的「體面」,並不是指一定要腰纏萬貫,有顯赫的地位,風風光光地接受別人的「朝拜」。我們所說的「體面」,不過就是活的安心,活的踏實,不坑蒙拐騙,不卑躬屈膝。
  • 活著的三種狀態(你屬於哪一個)
    至於活著,每個人活著的方式不同,追逐的東西不同,往往狀態也不同,但每個人都逃不過這三種狀態!為了物質而活,這個是最基礎的一種活著的狀態,之所以活著,是為了獲得更好的物質條件,享受這些帶給自己的刺激感和依附感。
  • 活著讀後感800字
    活著讀後感800字 2015-08-27 15:22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1000種死法》告訴我們:活著,就是成功!
    大千世界,只有我們想不到的,而在我們想不到的這些事情裡面,除了各種荒唐的古怪事情外,還有一樣也包括在內,它便是很嚴肅的話題:死亡!《1000種死法》劇照如果將大量的死亡案例,尤其是大量充滿荒誕色彩的案例,用一種調侃的口吻生動介紹,再加上科學的死因分析,那一部人類妙趣橫生的百態圖,就這樣展開了,它的名叫《1000種死法》,《1000種死法》告訴我們:
  • 談談我們活著的意義
    很多時候其實我都是在迷茫中度過的,在想,我們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我這樣的人,想得多, 做得少,典型的只想不做主義者,每每我發現自己的缺點,強迫自己改的時候,都會出現很多變故。是不是很多人都有拖延症,反正我是有的,有時候工作總是拖到迫在眉睫了再去做,這樣的習慣不好,可是我們又能改變嗎?好像是不能的,總想著這樣的自己不好,要改,可是,想著想著又順其自然了!究竟我們活著的意義何在?思前想後,發現,我們總是在嘲笑曾經的自己。
  • 【經典】《1000種死法》告訴我們:活著,就是成功!
    《1000種死法》劇照如果將大量的死亡案例,尤其是大量充滿荒誕色彩的案例,用一種調侃的口吻生動介紹,再加上科學的死因分析,那一部人類妙趣橫生的百態圖,就這樣展開了,它的名叫《1000種死法》,《1000種死法》告訴我們:活著,就是成功!
  • 人生活著的真正價值是什麼?
    分享給大家:「這是我父親日記裡的文字這是他的青春留下來的散文詩多年以後我看著淚流不止我的父親已經老得像一個影子」「在這個世上活著哪有輕鬆可言。」縱使人生的底色是悲涼,也總有溫暖能照亮歲月。多年前,韓國電影《牛鈴之聲》上映,感動了300萬觀眾。
  • 今天我們說說,人活著是為了什麼?這個的永恆的話題
    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走一回,都要想清楚自己為什麼而活,自己人生最終追求的目的是什麼,因為關於這個問題的不同思考和不同答案,直接影響你一生的生命走向和最終的人生價值的實現。記得,一次,一個學生即將高考,來自各方壓力,讓孩子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他找到我,我們站在海邊,孩子的眼睛望向遠處飄渺的大海,迷茫而失落的問我「老師,人活著為什麼?」
  • 閱讀《活著》(共餘華):讓我再了解一下生命的意義
    沒有什麼比活著更好,沒有什麼比活著更困難的了。--餘華01我們常說,「既然人都會死去,那麼我們活著的意義又是為了什麼?」。是的,生命有開始,也有結束,既然末日已經知道,我們現在的存在意義何在?直到有一天,一個朋友推薦餘華老師的短篇小說《活著》。我第一次讀餘華老師的《活著》花了四個小時讀完全文。這不僅僅是一部9萬字的小說。正是這短短的9萬字,讓人久久不能忘懷。不在於他的語言有多少華麗,也不在於情節有多精彩。
  • 生命的歸宿是死亡,那活著有什麼意義?看醒了無數人
    我們的城市從來不乏深夜還亮著燈的角落,以及電腦屏幕後落寞的身影。我們在早晚高峰時湧入人潮,然後行色匆匆地奔向工作崗位和家庭......人的一生總是不停地在追逐,在奔走,甚至有時候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在追逐什麼。
  • 餘華《活著》:有些人看到了悲傷,有些人看到了希望
    餘華的《活著》,有些人看到了悲傷,有些人卻看到了希望。餘華說:「我們會來到這個世界,是不得不來;我們最終會離開這個世界,是不得不離開。」這句話似乎是《活著》這部書的基調,整部書中充滿著這種悲涼的無奈,似乎在告訴你,命運面前,一切都是塵埃,你只能死去或者接受。福貴是《活著》的主人公,他的一生是悲涼無奈的一生。他不斷地在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