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銷國內外30年《活著》的真實意義: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

2021-01-15 歷史研習室

凡是讀過《活著》的,至少是讀過兩遍。

讀完餘華的《活著》剛好黃昏,黑暗一點點侵蝕,我仿佛在餘華筆中走完了富貴的一生,見證了他的滿目蒼夷,失無所失。

讀完《活著》我們不禁思考活著的意義是什麼?人生太多無常,苦難才是常態。

書名為《活著》,可主人公富貴的一生卻在目睹親人的一個個離去。讀完之後,內心恐懼與蒼涼各佔一半:恐懼的是,你不經意地翻開書的那一頁就會是富貴的誰因為什麼不幸去世了;蒼涼的是,書的結尾,只剩富貴跟名叫富貴的牛相依為命,字裡行間都吐露著年邁的他們被孤獨侵蝕著,被痛苦滋養著。

故事的開頭,福貴對著牛喊:"二喜、有慶不要偷懶,家珍、鳳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

起初以為他只是哄牛隨意起的外號,讀到後面才知道,全是福貴家人的名字,不僅淚目,這麼多年,他還是惦記著他們。

福貴出身於地主家,他的一生擁有很多,也失去很多。他不是一般的頑固子弟,他的頑固是家庭所致,品性並沒有敗壞。

年輕時因賭博敗光所有家產;父親被氣死,母親也患上重病,他在買藥途中被抓了壯丁,差點死在戰場;解放了回到家,母親早就離開了人世,女兒鳳霞變得又聾又啞。所幸,媳婦家珍還是那麼善良。福貴幡然醒悟,兩個人開始靠著自己的努力過日子。

好景不長,兒子有慶給縣長女人獻血是去世;家珍患上軟骨病,生命逐漸消失;接著就是他的女兒鳳霞,難產大出血,不久家珍也離世;幾年後女婿二喜死於意外,外孫苦根7歲被豆子撐死。

短短幾年,福貴變成一個孤寡老頭,最後只有一頭老牛陪他。

《活著》是一部悲劇小說,但很多人讀完才發現,餘華的筆下並沒有太多悲傷的描寫,更多的是旁白的描述。福貴無比平靜地講述著他的一生。

"隨著富貴走在灑滿鹽的路上,習慣於接受失望,等時間淡了悲傷,蒼涼難耐嗎?儘是人生。"——易烊千璽

你問福貴"活著"的意義?福貴一定會這樣回答你:"活著"的意義就是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

餘華告訴你:""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裡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南韓,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這是福貴的勇敢:接受命運的安排,忍受現實,勇敢的活著。

其實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在經歷富貴走貴的路,生而為人,活著,我們要積極面對,戰勝人生大大小小的困難。

讀餘華的《活著》,看福貴的一生,學習福貴的精神。面對生活低谷坦然度過,對於生離死別不要過分悲傷。

生活再苦再難也有甜的時候,人生在世就是要好好活著並找尋自身存在的意義,然後好好活下去。

讀餘華的《活著》,探索活著的意義,理解活著的含義。

想要了解更多,點擊下方連結即可

相關焦點

  • 《活出生命的意義》:活著並不是要轟轟烈烈,而是超越自我
    大多數時候,我們並不覺得為什麼要尋找生命的意義?因為這個問題的高度太高,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少會去想這個問題,好好活著不就好了,憑啥要去「尋找生命的意義」呢?這和我們普通人沒什麼太大的關係啊,這些問題不都是那些哲學家去思考的問題嗎?
  • 《活著》中最引人深思的幾句話,看完就會明白活著的意義
    「活著」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2.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內心的憤怒漸漸平息,我開始意識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尋求的是真理,是一種排斥道德判斷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發洩,不是控訴或者揭露,他應該向人們展示高尚。
  • 《活出生命的意義》:一本書解決你有關生命意義的所有困惑
    先來看一個有關作者的真實故事:1942年,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燒到奧地利的時候,弗蘭克爾一家因為猶太人的身份也上了納粹的黑名單。因為想留下陪家人,弗蘭克爾放棄了逃往美國的機會,與家人一起被關進了集中營。他的人生也從做研究、教學生變成了與死神賽跑。
  • 【一本好書】讀《活著》有感
    【一本好書】讀《活著》有感 2020-11-21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生的意義很簡單,就是讓自己活著
    人活著就是面臨選擇哪一類角色,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如偉人之類絕對是有意義,關係到人類歷史的進程,往小處說,對家庭和事業的傳承作用。文化傳承和家庭生命的延續所謂意義,只是人類自己賦予的一個抽象概念,生和死都不由人,可知人的生命是多麼渺小。
  • 105歲老人的生命智慧:預知死亡,才能感悟活著的意義
    正因為活著,才能開始新的一天;正因為活著,才能有不期而至的邂逅。即使活到了105歲,對他來說,依然存在許多未知的自己,所以會無比興奮地期待與未知的自己相遇。沒有必要逃避死亡的話題,但也不需要整天只盯著死亡這件事,需要做的就是抱著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當下的生活,不要讓時光白白荒廢,拼盡全力的活著就好。
  • 談談生命的意義與成功的標準
    哲學家說,成功的標準,就是活出生命的意義!那什麼又是生命的意義呢?我們來看下面幾個問題:●我們明知自己終將死去,為什麼還要這麼認真地活著?人活著是為了什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生物學說是為了繁衍生息,不斷進化;哲學說是為了無限接近自已的目標與理想;基督教說是為了行善與履行使命;佛教說世界本無相,生命與世界的本質乃為空。
  • 既然人都會死,那為什麼還要活著?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今天我要分享給大家的書是《活出生命的意義》,會給你答案。這本書是「意義療法與存在主義分析」的創辦人維克多·弗蘭克爾寫的。你或許要問,他是誰?他憑什麼能來給我們的生命意義下結論?弗蘭克爾是醫學博士,是神經與精神病學教授,被29所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他擔任維也納神經綜合醫學院首席專家25年,是奧地利科學院榮譽會員;他出版的著作多達39部,被翻譯成34種語言。
  • 因為疫情讓我對活著的意義又有了新的理解
    因為疫情的原因,天天閒在家的我看了日野原重明的原著《活好》讓我對生命活著的意義又有了新的理解。書中提到如何活出真實的自己第一,不在乎身外之物。這句話最打動我,讓我不禁感嘆那些百歲老人頭腦清醒,思緒表達清晰的智者們對生命的悟性如此不凡……靜思時常追問自己:人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什麼是活好?幸運在此書中找到了我想要答案,愛是生活的終極目標。帶著愛去做事,這才是活好的源泉。只有被愛滋養和包圍的人生才會感覺到幸福充實和存在的價值,不枉來過人間一趟。愛,看不見。
  • 畢淑敏:人生,本沒有意義,是我們賦予了它意義
    等學生們暴風雨般的掌聲響過之後,畢老師繼續說道:人生是沒有意義的,但是——我們每個人要為自己確立一個意義。是的,人和動物的不同,就在於,人有思想!動物活著的目的就是生存,並將基因延續下去。而我們人類,生存和基因延續的問題(很多人甚至不考慮基因延續)解決後,要快樂地活下去,必須給人生一個意義啊!02 人生意義教育說實話,來自家長、學校的教育,給我們都是批發一種人生意義:好好學習,將來考個好學校,找個好工作,才能有個舒坦的人生路。
  • 讀餘華的《活著》:再一次讓我理解關於生命的意義
    或許就像我們的生命本身,褪去各種華麗的外衣,名利權貴,留下的才是生命的最初模樣。也正是因為這樣,讀完後才讓我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是否與「活著」的意義一樣。讀餘華的《活著》:再一次理解不同的人生意義。但是如果有一天,當愛你的父母先離你而去;當你的愛人子女逐漸消亡;當你在窮困潦倒時被疾病厄運纏身。當生命的依託漸漸跨掉,跌入深淵,那麼是否代表我們生命的意義,也毫無色彩呢?03每個人的生命回歸本質,其實就是自己。
  • 90年代影片《活著》,詮釋活著的意義,你怎麼理解今天的活著?
    一、經典影片回顧《活著》是一部由張藝謀執導,葛優、鞏俐等主演的劇情電影,於1994年6月30日在中國香港上映。影片以中國內戰和新中國成立後歷次政治運動為背景,通過男主人公福貴一生的坎坷經歷,反映了一代中國人的命運。
  • 活著,是生命意義的前提——災難視角下的人性
    《車諾比的祈禱》這本書帶我們重新回到了那個震驚世界的事件當中,書中這樣描述那次事故所帶來的災難:衛國戰爭使白俄羅斯被毀六百一十九座村莊及其村民,車諾比之災使國家失去了四百八十五座村莊,其中七十座已永遠葬於地下;每四個人就有一個在戰爭中死去,而如今每五個人就有一個住在汙染地區。在這本書的歷史背景部分,還有很多組數據,每一組都駭人聽聞。
  • 讀《活著》有感,《活著》想要告訴我們什麼?
    讀《活著》有感,《活著》想要告訴我們什麼?餘華的《活著》,用簡練的語言,淡淡的文字,撰寫出平凡的故事,生動地刻畫出生活的真實,讀完這本書會讓人忍不住地去聯想自己的生活。從《活著》中我們看到這樣的兩個畫面,福貴牽著一頭買來的接近暮年的老牛在田壟上坐著眺望遠方,以及福貴一家那大大小小的幾座墳墓。那麼《活著》想要告訴我們什麼?我的想法是這樣的,請隨我往下看。首先是活著的力量,《活著》並不是要告訴我們應該怎樣活著,只是在陳述活著這樣一個事實。「活著,好好活著。我們只能等待被時間和命運遺棄,而沒有權利拋棄生命。
  • 閱讀《活著》(共餘華):讓我再了解一下生命的意義
    沒有什麼比活著更好,沒有什麼比活著更困難的了。--餘華01我們常說,「既然人都會死去,那麼我們活著的意義又是為了什麼?」。是的,生命有開始,也有結束,既然末日已經知道,我們現在的存在意義何在?也許他就像我們的生活本身,脫下華麗,名利權貴的外衣,留下生命的原貌。正因為如此,我不得不重新思考「生命」與「活著」的含義是否相同。讀餘華的《活著》:再認識不同的人生意義。
  • 談談我們活著的意義
    很多時候其實我都是在迷茫中度過的,在想,我們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我這樣的人,想得多, 做得少,典型的只想不做主義者,每每我發現自己的缺點,強迫自己改的時候,都會出現很多變故。是不是很多人都有拖延症,反正我是有的,有時候工作總是拖到迫在眉睫了再去做,這樣的習慣不好,可是我們又能改變嗎?好像是不能的,總想著這樣的自己不好,要改,可是,想著想著又順其自然了!究竟我們活著的意義何在?思前想後,發現,我們總是在嘲笑曾經的自己。
  • 《殺死一隻知更鳥》|最光輝的人性是堅守內心、賦予生命積極意義
    而阿迪克斯的這份勇氣不僅是來源於是職業賦予的神聖使命,更多的是出於本性對生命的尊重,對正義的自我堅守,是希望通過自己微薄力量能夠去改變別人的看法,哪怕我知道會失敗,但我保持初心,一往無前,賦予人生積極的意義。02那屬於我們的人生意義是什麼?
  • 請珍惜生命,用心灌溉生命之花,描繪生命藍圖
    生命,是神奇而又珍貴的,每個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再也沒有了。不論是對於自己還是親人朋友而言,我們都應該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有些人,特別是年輕人,在遭受一些困難挫折時,可能會想不開而去輕生,死並不可怕,但是以死來結束,這根本解決不了問題,還會給我們的家人帶來痛苦,也是對生命不負責任的表現。人活一世,都不容易。
  • 兩種賦予生命意義的方法
    人生主題就像遊戲規則,參加者一定要按照規則行動才能體驗到心流,這可視為生命樂趣的泉源。有了人生主題,所有事情都會有意義 ——不盡然是好的意義。這兩種人生主題都有助於賦予生命意義,但兩者也都有缺點。03The accepted life theme works well as long as the social system is sound; if it is not, it can trap the person into perverted goals.
  • 書海無涯‖餘華《活著》:向死而生,一個人和他的命運之間的友情
    「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裡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苦哈哈地承受生活賦予他的各種責任,苦哈哈地歷經命運給予他的各種不幸與磨難。2、福貴,一個能夠看到自己過去模樣的人毋庸置疑,苦,貫穿著福貴人生的後兩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