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張圖帶你看人類家園——在太空遙望,遇見遠方藍色星球的模樣

2021-01-08 天文在線

讓我們用以下10張太空中拍到的地球照片來慶祝世界地球日!

美國宇航局的月球軌道器1號在1966年從緊鄰月亮的角度拍下了地球的第一張照片。42年後,NASA公開了這張解析度更高的版本,它是由原始資料庫中找到的相似圖片重製而成的。圖源:美國宇航局/ 月球軌道器圖像恢復項目(LOIRP)

本文最初由美國宇航局科學在線發表;作者是菲爾·戴維斯(Phil Davis)

「我突然意識到那個美麗的藍色小豌豆就是地球。我舉起我的拇指,閉上一隻眼睛,此時我的拇指就覆蓋住了一顆行星——地球。但我並不感覺自己是個巨人,而是感到非常,非常渺小。」

——阿波羅11號,尼爾·阿姆斯特朗。

圖源: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

圖源: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

1.旅行者一號:在720萬英裡和40億英裡處

旅行者一號在遠方捕捉到了這兩張著名而獨特的地球照片。第一張是在1977年,旅行者一號距地球730萬英裡(1170萬公裡)時拍攝的。這是歷史性地第一次在一幅畫面中同時展示了完整的地球和月球。

第二張是在1990年,距離地球40億英裡(64億公裡)時拍攝的,是太陽系全家福中的一部分。它展現了地球只是一縷陽光中微小的藍點。這就是那張因卡爾·薩根名垂千古的"暗淡藍點"(Pale Blue Dot)。薩根去世後,他的妻子安·德魯伊安這樣評價道這張照片:

「我們心甘情願地承認地球確實是浩瀚宇宙中十分渺小的一員。這份謙遜是科學賜予我們的,促使我們丟棄那像孩童般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旅行者號展示的那張地球照片深深觸動我們的心靈,因為你無法看著那張照片,卻不去思考我們的世界到底有多麼,多麼脆弱;思考共享這一切的人們到底有多少共同之處;思考在這微小星球之上的每一個人之間的聯繫。」

克卜勒(Kepler)視角下的地球,拍攝於2017年12月10日。圖源:美國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

2.克卜勒:昏暗星海中的光明

美國宇航局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在飛行了9400萬英裡(1.51億公裡)後,拍攝了一張地球圖像。圖像中的反射光非常明亮,以至於在儀器的傳感器上出現了一道像劍一樣的飽和光帶,遮蓋了鄰近的月球。

右圖,卡西尼號於2013年捕捉到的圖像。左圖,卡西尼號於2017年捕捉的土星環之間的圖像。 圖源:美國宇航局

3.卡西尼號:你好呀,再見啦

在這張美麗的快照上,土星環下有一個圓點,那就是地球。這張照片拍攝於2013年,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將相機對準了我們的家鄉,當時成千上萬的人們正從地球揮手致意。後來,在2017年卡西尼號光榮退役前,圍繞土星運行最後一圈時,在土星環之間捕捉到了這張與地球的最後告別。

美國宇航局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LRO)於2015年10月12日在月球軌道有利位置捕捉到了一張視角獨特的地球照片。圖源:美國宇航局/戈達德航天中心/亞利桑那州立大學

4、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簡直令人驚嘆」

「這是張美的令人驚嘆的照片!讓人想起了阿波羅17號航天員哈裡森·施密特(Harrison Schmitt)著名的「藍色彈珠」(Blue Marble),那張照片也突顯了非洲地區。」

——美國宇航局「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任務的項目代理科學家諾亞·佩特羅(Noah Petro)說。

作為工程測試環節的一部分,美國宇航局的奧西裡斯號小行星探測器捕捉到了這張地球和月球的圖片。圖源:美國宇航局

5.OSIRIS-REx:再見了——從現在起——時速1.9萬英裡

作為工程測試環節的一部分,2018年1月,距離地球3950萬英裡(6360萬公裡)的地方,美國宇航局的奧西裡斯號小行星探測器捕捉到了這張地球和月球的圖片。攝像機拍攝這張照片之際,探測器正以每小時1.9萬英裡(每秒8.5公裡)速度遠離我們的星球。地球是圖片中心部分最大最亮的。而較小較暗的月球出現在右側。四周的空間裡還能看到幾個星座。

由美國宇航局好奇號漫遊車拍攝的火星黃昏的天空和地平線,可以看到地球是火星夜空中最亮的一顆星。

圖源: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MSSS/德克薩斯A&M大學

6、好奇號:從火星上看

一個視力正常的人類觀察者,站在火星上,可以輕鬆看到地球和月球這兩顆清晰明亮的「夜晚的星星」。

在一百萬英裡外觀賞地球和月亮。圖源:美國宇航局/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

7. 深空氣候天文臺:月球實力搶鏡頭

「2015年,深空氣候天文臺(DSCOVR)衛星拍攝的這張圖片捕獲了月亮經過地球亮面的獨特視圖。它提供了在地球上無法直接觀測的月球背面的圖像。這樣的視角令人感動非常,而且只有通過我們的衛星,這樣的景色才能被分享出來。」

——美國宇航局地球科學分部部長麥可·弗裡裡奇(Michael Freilich)

伽利略號宇宙飛船離開地球時拍攝的景象。圖源:美國宇航局

8.伽利略號:離開的第八天

距伽利略號和地球最後一次相遇已經八天了——第二次藉助地球引力以駛向木星——當伽利略號回望地球的時候,捕捉到了我們的地球和月球的非凡景象。這張圖片是在距離地球約390萬英裡(620萬公裡)地方拍攝的。

羅塞塔號視野下的地球。圖源:歐空局

9.羅塞塔號:生命片段

2009年,飛往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的歐空局羅塞塔號太空飛行器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飛越我們的星球。在此期間,它在距離地球約39.3萬英裡(63.3萬公裡)的地方拍攝到了這幅圖像。

信使號飛離地球的景象。圖源:美國宇航局/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華盛頓卡內基研究所

10.信使號:再見,地球

準備飛往水星的信使號在2005年8月2號飛越地球以進行引力助推的過程中,捕獲了幾張令人驚訝的地球圖像。

結語:10張從太空拍到的地球照片。

作者:EarthSky Voices

FY:Astronomical volunteer team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暗淡藍點》:科學研究與實驗下,是探尋人類的太空家園
    「暗淡藍點」象徵著我們地球的家園,在探索宇宙的飛船上遙望地球,就是一個暗淡藍色的球體,因為我們地球「七分海洋三陸地」,在太空中看到的便是蔚藍的大海,於是本書被命名為《暗淡藍點》。書中包含了大量對生命形式的審視,根據已掌握的資料,對未來人類將走出太陽系,向更加遙遠的星球進發的大膽預測,為我們探索宇宙提供了一個新的方向,具有研究價值。但是,要想了解這本書,首先得先認識這本書的作者——卡爾·薩根。
  • 50年前人類登月第一眼看到的地球啥模樣?這顆「藍色星球」亮相外灘源
    圖說:「發光體」公眾藝術展 新民晚報記者 周馨 攝(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楊玉紅)走進外灘源,體驗一次人類站在月球上、回望地球的情景。昨晚,在外灘源,出現一枚神秘的藍色星球。50年前,人類成功登月,是探索太空的重要裡程碑。
  • 人類都被衛星圖騙了,地球在太空的模樣,如同大型「垃圾場」
    筆者-小文 即使我們沒有上過太空,通過衛星傳回的圖片,我們也能想像出地球大概的模樣,地球是一顆美麗的藍色星球,表面被超過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海水所覆蓋著,而除了藍色以外,地球的表面還布滿了翠綠的顏色,這是因為我們的陸地上都種滿了大片的森林。
  • 從太空中看地球,如此渺小,我們卻連這麼渺小的空間也沒照顧好
    直到上世紀40年代,人類才通過火箭攜帶的相機,拍攝到了地球的圖片。雖然不是完整的地球,但至少讓我們能夠有了新的視野去看看自己的家園。不過,這張照片說到底,還是太空飛行器拍攝的,而不是人類親眼見證的。隨著載人航天技術的發展,我們終於可以送太空人升空,親眼看看這一顆蔚藍的星球。
  • 如果只能帶一件私人物品太空旅行,你會帶什麼?
    去年我們舉辦了一場「地球回憶+太空漫遊」的主題派對,用音樂和視覺藝術致敬未來主義。剛好有些到場的人問何時再辦一場跟宇宙旅行相關的派對,就做了一個小回訪。問題剛好是標題所說:如果你有機會前往太空旅行,只能帶一件私人物品,你會帶什麼。
  • 太空旅行號帶你遨遊太陽系八大行星!
    我是奎哥,歡迎乘坐太空旅行號!我們人類宜居星球,目前除了地球,我們沒有別的歸宿,今天讓我們暫時離開地球,到八大行星的表面感受一下吧!下面就跟奎哥一起乘坐太空旅行號,到太陽系來段奧妙之旅吧!隨著太空旅行號的行進,我們離開金星,看到了一顆藍色的行星,我們共同的家園,地球。這顆充滿活力的行星是如此美麗。地球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赤道周長大約為40076千米,呈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的橢圓球體。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公裡,其中71%為海洋,29%為陸地,在太空上看地球總體上呈藍色。
  • NASA最受歡迎的10張照片,看看有沒有你愛的那張
    Connie Moore在NASA的工作涉及到處理公眾使用照片申請,她在Google Arts and Culture分享了她工作的30多年間最常被人申請的10張照片,並講述了這些照片背後的故事,來看看NASA最受歡迎的照片吧。
  • 100張關於宇宙的照片
    《三體》作為一個中國科幻小說的裡程碑,為更多的人提供了關於太空的想像空間。太空對於人類而言總是有著莫大的吸引力,隨著各種技術的發展,人類總是在不斷地探尋宇宙的邊界。△《星際穿越》中飛船穿過黑洞而人們對宇宙想像的步伐也從未停止,他們知道歷史會記得,第一次太空熱出現在20世紀60年代,而第二次太空熱正是當下。站在過度的中央,我們在流行文化中觀看著宇宙的模樣。
  • 我們的地球藍色家園
    水泡中的地球(美國宇航局提供的這張圖片的元素)Planet earth inside a water bubble (Elements of this image furnished by NASA)3D渲染元素從太空觀看地球深空中的地球,遙遠的星團和銀河系,日出照耀在地平線上-美國宇航局提供的這張照片的元素
  • 星球畫畫、復古海報、每日天文圖……NASA的科普如此浪漫!
    星球畫畫4月5日,NASA上傳了一張美妙的木星照,這是一張仿若油畫的照片,深邃、靜謐裡洶湧著強勁的生命力。這是環繞木星的太空探測器朱諾號拍攝的木星北部地區的景致,公眾科學家Gerald Eichstdt對原照片進行了加工。
  • 揭開宇宙的奧秘,這外太空中獨特的藍寶石星球,是人類永恆的家園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而我們的科學家正致力於在宇宙中尋找第二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雖然也發現了幾個與地球類似的宜居的星球,但僅僅只是猜測。所以,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地球是宇宙中唯一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不僅如此,地球還是宇宙中唯一擁有生命的行星。
  • TOP10十張從未見過的地球經典照片-2020
    關於地球的照片,大多是從高空或國際空間站拍攝的,那你見過在遙遠太空中或其他星球看地球的樣子嗎?就如同我們看天上的星星那樣,圖1 著名的「藍色大理石」,它是由阿波羅17號太空人於1972年拍攝的。但是,廣受歡迎的「藍色大 理石」只是地球上為數不多的令人驚嘆的照片之一。
  • 人類唯一的家園「地球」,已經在茫茫太空中漂泊了約46億年
    邢崇作為目前人類唯一的家園,我們的地球已經在茫茫太空中漂泊了約46億年之久,許多年前,當人們第一次把目光轉向浩瀚星空,便開始了生命與宇宙的無盡遐想……今天,小星就來帶領大家審閱一下我們對人類唯一的家園--地球的認識歷程。
  • 太空網遊新星際家園 預祝嫦娥探月成功
    「一輪皓月萬裡霜,飛天幾時還故鄉……」  2007年10月24日傍晚「嫦娥工程」首發星「嫦娥一號」月球探測衛星即將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飛向月球。這是我國第一次大規模探月活動,為以後登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聯眾和紛騰在此共同預祝「嫦娥一號」發射成功!
  • 25張圖,從小到大,從近到遠,帶你領略真實宇宙,必看!
    什麼是小,是看不見,還是視而不見?或許你根本從未想見?宇宙,好似在生活之外,不經意時你才發現:這裡,大和小,遠和近,早已超越你我能理解的範圍!本篇展示了25張宇宙圖片,從大到小,從近到遠,帶你去到宇宙最深處。
  • 看到衛星圖:這還是我們的家園嗎?
    看到衛星圖:這還是我們的家園嗎? 如今人類早已成為地球上的霸主,足跡遍布全球,陸地早已被徵服,就連海洋和天空都開始隨著人類的探索而逐漸揭開神秘的面紗。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工業化的發展,我們所居住的環境卻越來越差,甚至已經開始威脅到我們人體的健康。
  • BBC紀錄片《從太空看地球》:帶孩子以全新視角看地球
    想必很多家長都給孩子們看過從地球看太空的BBC經典紀錄片,各種星球所展示的美感和帶來的震撼會增長孩子的見識,讓他們對我們的宇宙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探索欲望
  • 在太空外看地球,17張空間站照片帶給你「人眼難以承受」的美麗
    你從太空中看過地球嗎?那顆蔚藍色的星球是如此的美麗!2000年11月2日,人類第一次抵達了國際空間站的軌道實驗室,20年來,生活在國際空間站上的人們已經拍攝了數百萬張地球的照片。而下面這17張在空間站拍攝的照片,將帶給你不一樣的震撼!1961年4月12日,蘇聯航天員尤裡-加林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類。加加林這樣描述他看到的景象:「天空非常的幽暗,而地球是藍色的,看起來一切都非常清澈。」這也是人類第一次在地球之外看到地球。在這之後,航天技術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人類甚至建立了在「太空的房子」——空間站。
  • 5張圖帶你看地球變化,從繁華到「落魄」,和人類行為有關!
    人類發展科技的同時,從未停止對地球破壞,5張圖看地球變化!地球上出現人類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然而在幾十億年前,地球並不像現在一樣充滿各種綠色植物,就連氧氣在幾十億年前都是稀有物,因為一場變化讓地球逐漸出現了氧氣,慢慢從微生物演變出多樣化生物,一直到5萬年前地球的氣候才慢慢穩定,這時候的生物們開始繁衍,人類出現後讓地球徹底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人類僅僅用了幾百年時間改變了地球,通過以下這5張照片,更能感覺到人類對地球的破壞。
  • BBC紀錄片丨《從太空看地球》9.5分神級力作紀錄片,給孩子不一樣的...
    BBC又一神作《從太空看地球》豆瓣9.5分!它不僅藉助了地面和高空攝像機,還利用了遙感衛星觀察這個星球,甩開了其他紀錄片不止一個身位。這部紀錄片,顛覆了我們以往看待世界的方式,以一個「上帝視角」,從太空上觀察、記錄地球上所發生的的變化,城市擴張、動物變遷、氣候變化、人類活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