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旅行號帶你遨遊太陽系八大行星!

2020-12-03 宇宙探索末解之謎

大家好!我是奎哥,歡迎乘坐太空旅行號!

我們人類宜居星球,目前除了地球,我們沒有別的歸宿,今天讓我們暫時離開地球,到八大行星的表面感受一下吧!下面就跟奎哥一起乘坐太空旅行號,到太陽系來段奧妙之旅吧!

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現在太空旅行號以光速前進,15秒後來到熾熱的太陽,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佔有太陽系總體質量的99.86%。太陽直徑大約是1392000(1.392×10)千米,相當於地球直徑的109倍;體積大約是地球的130萬倍;表面溫度 約 6000 ℃

離開太陽,我們來到太陽系最小的一顆美麗巖石星球,水星。水星直徑約為4878公裡,表面的空氣非常稀薄。正因為如此,水星表面的晝夜溫差非常大,白天陽面可達500 ℃,晚上陰面可達- 200 ℃。

讓我們繼續向前

全4冊 少年探索發現系列你不可不知的世界/宇宙/科學/外星人/之謎

54.9

度小店

購買

旅行,這一站是被中國古人稱為太白金星的金星,也稱「啟明」或「長庚」(傍晚出現時稱「長庚」,清晨出現時稱「啟明」)金星的質量略小於地球,直徑為12103公裡,是太陽系中唯一沒有磁場的行星,其軌道最接近完美的圓。金星表面溫度最高溫度485℃,最低溫度465℃,平均溫度475℃,金星有非常強的大氣層,大氣壓約為地球的90倍。

隨著太空旅行號的行進,我們離開金星,看到了一顆藍色的行星,我們共同的家園,地球。這顆充滿活力的行星是如此美麗。地球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赤道周長大約為40076千米,呈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的橢圓球體。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公裡,其中71%為海洋,29%為陸地,在太空上看地球總體上呈藍色。地球是目前宇宙中人類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體,是包括人類在內上百萬種生物的家園。最高氣溫為58.8℃。1967年初,俄羅斯人在南極站曾經記錄到-89.2℃的最低溫度。

我們帶著無限遐想離開地球,去了離我們很遠又很近的紅色星球——火星。最近距離約為5500萬公裡,最遠距離則超過4億公裡。直徑約為地球的53%,質量為地球的11%,表面重力約為地球的2/5。公轉一周約為地球公轉時間的兩倍。火星橘紅色外表是地表的赤鐵礦(氧化鐵),火星表面的晝夜溫差非常大。火星上的平均溫度大約為-55℃,即從寒冷的冬夜氣溫可達- -207 ℃到夏夜氣溫約為27 ℃跨度。儘管火星比地球小得多,但它的表面積卻相當於地球表面的陸地面積。也許是未來我們人類的第二個家園。

我們繼續前行,穿過柯伊伯帶,來到木星,木星是太陽系體積最大的一個液態氫星體。自轉最快的行星,距離太陽第五遠的行星。它的質量為太陽的千分之一,是太陽系中其它七大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它的直徑為142984公裡,是太陽系中最大氣體行星,木星的大紅斑可以容得下2至3顆地球。表面溫度 平均-148℃,

告別木星,我們來到擁有幽靜的冰環的土星,距日距離排太陽系第六位。土星主要由氫組成,還有少量的氦與微量元素,內部的核心包括隕石和冰,外圍由數層金屬氫和氣體包裹著。土星的風速高達1800公裡/小時,土星上表面溫度是-191.15℃,而該漩渦處的溫度則高達-130.15℃。

離太陽越來越遠,溫度也越來越低,出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顆淺藍色的行星,天王星!太陽系由內向外的第七顆行星,距離太陽18.37~20.08天文單位,其體積在太陽系中排名第三,質量排名第四,幾乎橫躺著圍繞太陽公轉,也是太陽系最懶的行星,天王星是太陽系內大氣層最冷的行星,最低溫度為-224℃。

我們現在到達最後一站,海王星。也是已知太陽系中離太陽最遠的大行星。海王星的軌道半長軸為30.1天文單位,公轉周期為164.8年,質量為17.1地球質量半徑為3.9地球半徑。海王星的大氣層的化學組成以氫分子和氦為主。此外,海王星大氣中還有微量的甲烷,這是使行星呈藍色的原因之一。海王星有著強烈的風暴,測量到的風速高達2100km/h。

迄今只有旅行者2號探測器曾經在1989年8月25日飛掠過海王星。

我們的旅程即將結束了,太空旅行號立即返航。回到我們美麗的家園,地球!

小夥伴們對於這次免費的旅行,你是不是應該點個讚呢?請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與看法,歡迎分享和轉發哦。我是奎哥!關注太空旅行號,有你更精彩!

本文由太空旅行號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漲知識!

相關焦點

  • 在八大行星上看太陽,將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完全超乎你的想像!
    歡迎乘坐太空旅行號!如果沒有太陽,我們無法想像地球上的生命會怎麼樣。我們每天只能在地球上看到了多麼難以置信的日出和日落,但你有沒有試過想像一下,從我們太陽系的不同行星的角度來看,將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現在奎哥邀請你去看看八大行星上的太陽。1、水星上看太陽!水星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最小且最靠近太陽的行星。
  • 太陽系八大行星
    太陽系八大行星太陽系是一個受太陽引力約束在一起的天體系統,包括太陽、行星及其衛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際物質。
  • 太陽系八大行星從遠到近排列,你有沒有記住?
    NO.10:冥王星百度百科:冥王星(小行星序號:134340 Pluto;天文代號:,Unicode編碼:U+2647)是柯伊伯帶中的矮行星。冥王星是第一顆被發現的柯伊伯帶天體。冥王星是太陽系內已知體積最大、質量第二大的矮行星。在直接圍繞太陽運行的天體中,冥王星體積排名第9,質量排名第10。
  • 太陽系的八大行星
    (如果你沒發現,就說明閱讀不夠仔細!!!)上面幾處是筆誤的話,第一段中的錯誤就有點低級和不可原諒了!原文寫的是「太陽系內另外七個行星兄弟姐妹從內至外分別是:水星、金星、火星、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 不對,不對,居然像用了上帝之手,調換了土星和木星的位置!常識性問題,怎麼會錯呢!!!
  • 太陽系八大行星排列順序與行星之間的距離
    太陽系八大行星,太陽系八大行星排列順序: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太陽系,指的是以太陽為中心的恆星系。
  • 太陽系八大行星排列順序、大小、質量、亮度你清楚嗎?
    百科故事在太陽系裡,行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所有的行星圍著太陽打轉發光,除月亮這顆矚目的行星外,最為我們了解的是八大行星了。這八大行星中最亮的是那顆,最大的是哪顆呢?這八大行星排列順序是怎麼樣的呢?探秘志為你揭秘這八大行星從質量大小到亮度大小的具體排列順序。
  • 八大行星:太陽系進行曲
    與它們交流新知、分享創意、暢談古今、描繪未來,跟隨它們的腳步,在科技館觸摸科技吧~ 話不多說,趕緊進入今天的主題~ 本期主角:八大行星 所在地: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館
  • 太陽系當中,八大行星的公轉方向,為何都是一致的?
    太陽系當中,八大行星的公轉方向,為何都是一致的?我們知道在太陽系當中存在八大行星,其中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四顆固態小行星,還有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四顆氣態巨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又由於溫度極低,表面覆蓋一層冰殼,也被定義為氣態巨行星下的冰巨星分類。八大行星圍繞著太陽公轉的同時也在自轉,同時太陽本身也在自轉。
  • 太陽系八大行星詳細資料和排列順序
    木星:木星按照距太陽由近到遠的次序為第五顆行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一顆行星,它是地球半徑的11倍,體積是地球的1316倍,質量是地球質量的318倍。此外,太陽系中還有很多較小的行星分布在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以及從柯伊伯帶延伸將近一光年遠的奧爾特星雲,都屬於太陽系的範圍,而八大行星中衛星最多的是木星,人類已發現木星擁有68顆衛星。
  • 太陽系八大行星之水星
    在太陽系八大行星裡,水星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中國稱之為辰星。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關於水星的一些有趣的知識。
  • 太陽系八大行星系列之五:木星
    今天我們來聊聊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的第五顆:木星(Jupiter)。太陽系八大行星位置圖木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的第五顆,木星與之前介紹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都不同,前四顆行星可以歸類為類地行星,他們的性質與地球相似,都是巖石表面的固體星球。而木星是一顆氣體星球。
  • 太陽系八大行星的遠近排列有什麼內在規律嗎?
    這些已經核聚變反應生成的重元素就會部分的隨著爆炸擴散到了太空,在爆炸過程中,更高的溫度和壓力會促成生成黃金等更重的元素,也會擴散到太空。這些擴散到太空中的元素還是以氫元素為主,其中重元素佔的比重也就是約1%。這些散布在太空的物質形成次生星雲,又漸漸聚集成為恆星的搖籃。
  • 太陽系發現「第九顆行星」蹤影?八大行星變成九大行星?
    在我們的常識裡,一直都會認為太陽系中只有九大行星,但其實當時科學家因為錯誤,把冥王星也算在內了,隨著科學家對宇宙的深入了解,漸漸的認為冥王星的體積太小,並且並不受制於太陽星系,就把冥王星降為矮行星,所以才有了現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依序為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 裸眼3D看八大行星
    想不想用裸眼3D看個太陽系八大行星的「實時轉播」?或者漫步星圖間與星空來場浪漫約會?北京天文館面向公眾試運行的「宇宙暢遊」新展,上述酷炫的心願都能讓您得到滿足。展覽負責人、北京天文館副館長景海榮介紹說,宇宙暢遊展覽於2013年開始策劃,第一期由七大展區組成,分別是月球漫步、隕石部落、太陽家族、星座顯形、宇宙之謎、挑戰島和宇宙風景,是北京天文館近10年來在布展改動上「動靜較大」的一次。
  • 太陽係為何由九大行星變為了八大行星,冥王星為什麼會被踢出去?
    在我們小的時候,上地理課的時候,老師會告訴我們我們生活的地球屬於太陽系,而在太陽系之中和我們一樣圍繞著太陽運行的行星還有八個,算上我們,太陽系正好是九大行星。按照距離太陽的距離由近及遠來說,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太陽系有九大行星的這種說法深深的印在了我們的腦海裡,以至於到今天為止,還有很多人認為太陽系仍然有九大行星,殊不知,距離太陽最遠的一顆行星,也就是冥王星,早就已經被踢出行星的行列了,我們的太陽系早就變成了八大行星。
  • 太陽系八大行星系列之三:地球
    今天我們來聊聊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的第三顆:地球(Earth)。太陽系八大行星位置圖地球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是第三顆,距離太陽平均距離為1個天文單位,也就是1.5億千米。地球照片地球是一個呈兩極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的橢圓球體(三軸橢球體),但是由於赤道班級和極半徑相差太少,從太空中來看基本還是很接近正球體的。
  • 太陽系八大行星簡介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由內而外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前面四顆屬於類地行星,體積小、密度大、呈固態,而後面四顆屬於類木行星,體積大、密度小,呈氣態。按照最遠的海王星軌道半徑來算,這八大行星以及太陽都分布在一個半徑大約為30個天文單位的近圓形範圍內。
  • 你知道嗎,曾經太陽系有許多行星,可為什麼現在只剩八大行星呢?
    你知道嗎,曾經太陽系有許多行星,可為什麼現在只剩八大行星呢?當今太陽系中算上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一共有八大行星。本來早些年我們還擁有第九大行星冥王星,可隨著科學的發展和進步,經過我們更精準的測量發現在我們太陽系中距離最遠,軌道最偏的就是冥王星了,而他較小的質量更是不能稱為第九大行星。其實在宇宙形成之初,我們的太陽系曾經擁有上百顆行星,而為什麼如今就只剩下八大行星了呢?想要知道這一切的原因,首先我們就需要先了解太陽系的形成。
  • 八大行星之金星的秘密
    據美國太空網報導,NASA的一個研究團隊提議建造帶有蒸汽朋克風格的太空飛艇,這種飛艇可漂浮在金星大氣層中。這一名為「高空金星操作設計」的任務讓太空人可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研究金星。隨著火星和月球已排在人類未來可探索甚至殖民的星球名單最前列,NASA認為,金星近年來得到的關注也出人意料地日益增多。金星作為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你又了解多少呢?
  • 太陽系內成員新盤點:八大行星和五大矮行星
    [摘要]太陽系內除了八大行星之外,還有五大矮行星。按照新的定義,太陽系內總共有八大行星和五大矮行星。騰訊科學訊 在我們已經成長起來的這代人的心目中,太陽系內有九大行星已經根深蒂固。小時候,我們都會記憶九大行星的名稱,它們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2005年的時候,Mike Brown發現了鬩神星(Eris),這是一顆和冥王星體積差不多的冰冷天體,運行於冥王星軌道之外。這樣的話,就使得太陽系內行星的總數增加到10顆。為了平息爭論,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召開會議,質疑冥王星的大行星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