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八大行星從遠到近排列,你有沒有記住?

2020-12-01 小魔神993

我們可以用一句話的諧音吧他們記住,就是「水晶的我不吐」!

NO.10:冥王星

百度百科:冥王星(小行星序號:134340 Pluto;天文代號:,Unicode編碼:U+2647)是柯伊伯帶中的矮行星。冥王星是第一顆被發現的柯伊伯帶天體。冥王星是太陽系內已知體積最大、質量第二大的矮行星。在直接圍繞太陽運行的天體中,冥王星體積排名第9,質量排名第10。冥王星是體積最大的海外天體,其質量僅次於位於離散盤中的鬩神星。與其他柯伊伯帶天體一樣,冥王星主要由巖石和冰組成。冥王星相對較小,僅有月球質量的1/6、月球體積的1/3。冥王星的軌道離心率及傾角皆較高,近日點為30天文單位(44億公裡),遠日點為49天文單位(74億公裡)。冥王星因此周期性進入海王星軌道內側。海王星與冥王星因相互的軌道共振而不會碰撞。在冥王星距太陽的平均距離上太陽光需要5.5小時到達冥王星。

1930年克萊德·湯博發現冥王星,並將其視為第九大行星。1992年後在柯伊伯帶發現的一些質量與冥王星相若的冰制天體挑戰冥王星的行星地位。2005年發現的鬩神星質量甚至比冥王星質量多出27%,國際天文聯合會(IAU)因此在翌年正式定義行星概念。新定義將冥王星排除行星範圍,將其劃為矮行星(類冥天體)。

2015年7月14日,美國宇航局發射的新視野號探測器飛掠冥王星,成為人類首顆造訪冥王星的探測器。

2016年3月4日,美國航天局「新視野」號探測器項目團隊最新發現冥王星的頂部也覆蓋著皚皚「白雪」。

NO.9:海王星

百度百科:海王星(Neptune),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的遠日行星。按照行星與太陽的距離排列,海王星是第八顆行星,直徑上是第四大行星,質量上是第三大行星。海王星的亮度僅為7.85等,只有在天文望遠鏡裡才能看到它。由於它那熒熒的淡藍色光,所以西方人用羅馬神話中的海神——尼普頓(Neptune)」的名字來稱呼它。在中文裡,把它譯為海王星。

海王星在直徑和體積上小於天王星,但質量卻大於天王星,大約是地球的17倍,而它的姊妹行星天王星因密度較低,質量大約是地球的14倍。

海王星的大氣層以氫和氦為主,還有微量的甲烷,大氣層中的甲烷,是使行星呈現藍色的原因之一。海王星有著太陽系最強烈的風暴,測量到的風速高達2100km/h。海王星雲頂的溫度是-218 ℃(55K),因為距離太陽最遠,是太陽系最冷的地區之一。儘管如此,海王星卻有著一個熾熱的內部,海王星核心的溫度約8000℃,和大多數已知的行星相似。

海王星在1846年9月23日被發現,是唯一利用數學預測而非有計劃的觀測發現的行星。天文學家利用天王星軌道的攝動推測出海王星的存在與可能的位置,迄今只有美國的旅行者2號探測器曾經在1989年8月25日拜訪過海王星。

2018年7月,歐洲航天局的甚大望遠鏡採用新的自適應光學技術拍攝出了一幅清晰銳利的海王星圖像。

NO.8: 天王星

百度百科:天王星(Uranus),為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陽系由內向外的第七顆行星(18.37~20.08天文單位),其體積在太陽系中排名第三(比海王星大),質量排名第四(小於海王星),幾乎橫躺著圍繞太陽公轉。

天王星大氣的主要成分是氫、氦和甲烷。據推測,其內部可能含有豐富的重元素。地幔由甲烷和氨的冰組成,可能含有水。內核由冰和巖石組成。天王星是太陽系內大氣層最冷的行星,最低溫度為49K(-224℃)。

天王星的英文名稱Uranus來自古希臘神話中的天空之神烏拉諾斯(Οραν),是克洛諾斯的父親,宙斯的祖父。與在古代就為人們所知的五顆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相比,天王星的亮度也是肉眼可見的,但由於亮度較暗、繞行速度緩慢並且由於當時望遠鏡觀測能力不足,未被古代的觀測者認定為是一顆行星。直到1781年3月13日,威廉·赫歇耳爵士宣布他發現了天王星,首度擴展了太陽系已知的界限,這也是第一顆使用望遠鏡發現的行星。

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內部和大氣構成和更巨大的氣態巨行星木星土星不同。同樣的,天文學家設立了冰巨星分類來安置它們。

NO.7:土星

百度百科:土星(英文Saturn,拉丁文Saturnus),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距太陽系依次距離第六位,質量、直徑僅次於木星,並與木星同屬氣態巨行星,歐洲古希臘把土星稱之為卡爾星,在中國古代叫勵星。

土星主要由氫組成,還有少量的氦與微量元素,內部的核心包括巖石和冰,外圍由數層金屬氫和氣體包裹著。最外層的大氣層在外觀上可以看出發亮的磁場光環,雖然有時會有長時間存在的現象,土星的風速高達1800公裡/時,明顯的比木星上的風速快,土星的行星磁場強度介於地球和木星之間,空氣流非常之快,土星有別的星球曾沒有的幽靜發亮行星光環,主要的成分是冰的微粒和較少數的巖石以及等離子,已經確認的土星的衛星總共有82顆,其中,土衛六是土星系統中最大和太陽系中第二大的衛星(半徑2575Km)(太陽系最大的衛星是木星的木衛三,半徑2631Km),天文學家通過分析紅外線影像發現土星頂部是一個「神秘」的六邊形漩渦,這種現象在太陽系內是獨一無二的。天文學及科學家認為這個點是土星上溫度最高的點,土星上其他各處的溫度是-185 ℃,而該漩渦處的溫度則高達-122 ℃。 [1] 天文學和科研組至今難以解釋這種超乎尋常的氣象。

NO.6: 木星

百度百科: 木星(Jupiter)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自轉最快的行星,從內向外的第五顆行星。它的質量為太陽的千分之一,是太陽系中其它七大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由於木星與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皆屬氣體行星,因此四者又合稱類木行星(木星和土星合稱氣態巨行星)。木星是一個氣態巨行星,佔所有太陽系行星質量的70%,主要由氫組成,佔其總質量的75%,其次為氦,佔總質量的25%,巖核則含有其他較重的元素。人類所看到的通常是大氣中雲層的頂端,壓強比1個大氣壓略高。

木星由於自轉快速,(自轉一周為9個地球時)而呈現扁球體(赤道附近有略微但明顯可見的凸起)號稱「靈活的胖子」。外大氣層明確依緯度分為多個帶域,各帶域相接的邊際容易出現亂流和風暴,最顯著的例子是大紅斑。環繞著行星的是松弱的行星環系統和強大的磁層(木星磁場十分強大,其背對太陽一面的磁場甚至延伸至土星軌道)。木星至少有79個衛星。 [1]

2018年2月,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由「朱諾」號衛星拍攝到的一組木星南極的圖像,醒目的藍色漩渦以華麗的圖案扭曲變幻,創造了令人驚嘆的奇觀。 [2]

2018年,天文學家發現了12顆新的木星衛星 [3] ,使得這顆氣態巨行星的已知衛星數量增加到79個。科學家在觀測更遙遠的柯伊伯帶天體時拍攝到了它們。新增的兩顆衛星被命名為「S/2016 J1」和「S/2017 J1」,分別距木星2100萬公裡和2400萬公裡。

NO.5:火星

百度百科:火星(Mars)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屬於類地行星,直徑約為地球的53%,質量為地球的14%。自轉軸傾角、自轉周期均與地球相近,公轉一周約為地球公轉時間的兩倍。橘紅色外表是地表的赤鐵礦(氧化鐵)。我國古書上將火星稱為「熒惑星」,西方古代(古羅馬)稱火星為「瑪爾斯星」,是十二星座白羊座的獨一守護星,並非天蠍座的守護行星。

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礫石遍布且沒有穩定的液態水體(2015年9月28日,美國宇航局公布火星上有少量的水。據法新社2018年7月25日報導,歐洲航天局(ESA)的研究員稱,火星上發現了第一個液態地下水湖)。二氧化碳為主的大氣既稀薄又寒冷,沙塵懸浮其中,每年常有塵暴發生。火星兩極皆有水冰與乾冰組成的極冠會隨著季節消長。

與地球相比,火星地質活動較不活躍,地表地貌大部分於遠古較活躍的時期形成,有密布的隕石坑、火山與峽谷,包括太陽系最高的山:奧林帕斯山和最大的峽谷:水手號峽谷。另一個地形特徵是南北半球的明顯差別:南方是古老、充滿隕石坑的高地,北方則是較年輕的平原。

火星有兩個天然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形狀不規則,可能是被隔離的矮小行星。在地球,火星肉眼可見,最高亮度可達-2.9等,八大行星中比木星、金星暗。2015年9月28日,美國航天局宣布火星存在流動水。

2018年7月25日,法新社消息稱,火星上發現了第一個液態水 [1] 。2019年10月,美國「好奇」號火星車發現火星曾存在鹽水湖

NO.4: 地球

百度百科:地球(Earth)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距離太陽1.5億公裡。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同時圍繞太陽公轉。現有40~46億歲, [1] 它有一個天然衛星——月球,二者組成一個天體系統——地月系統。46億年以前起源於原始太陽星雲。

地球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赤道周長大約為40076千米,呈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的橢圓球體。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公裡,其中71%為海洋,29%為陸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藍色。

地球內部有核、幔、殼結構,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氣圈以及磁場。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的天體,是包括人類在內上百萬種生物的家園。

NO.3: 金星

百度百科:金星(Venus)是太陽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是第二顆,距離太陽0.725天文單位。它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火星有時候會更近)。古羅馬人稱作維納斯,中國古代稱之為長庚、啟明、太白或太白金星,古希臘神話中稱為阿佛洛狄忒。公轉周期是224.71地球日。

夜空中亮度僅次於月球,排第二,金星要在日出稍前或者日落稍後才能達到亮度最大。它清晨出現在東方天空,被稱為「啟明」;傍晚處於天空的西側,被稱為「長庚」。

2018年9月2日,天宇上演行星金星「合」恆星角宿一的美麗天象,這兩顆亮星將近距離接觸,為公眾上演一幕浪漫的「星星相吸」。

NO.2: 水星

百度百科:水星(英語:Mercury,拉丁語:Mercurius),在太陽系八大行星裡,水星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中國古時稱為備星,有著八大行星中最小,比冥王星更小的軌道偏心率。它每87.968個地球日繞行太陽一周,而每公轉2.01周同時也自轉3圈。水星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也是體積和質量在太陽系最小的行星。

水星有著太陽系行星中最大的軌道傾角。水星軌道的近日點每世紀比牛頓力學的預測多出43弧秒(角秒)的進動,這種現象直到20世紀才從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得到解釋。

水星是一顆類地行星,由於其非常靠近太陽,所以光還是能夠透射進去,這個星球幾乎是不能有生命可以進化或者延續下去的。

NO.1:太陽

百度百科: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佔有太陽系總體質量的99.86%。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體以及星際塵埃等,都圍繞著太陽公轉,而太陽則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公轉。

太陽是位於太陽系中心的恆星,它幾乎是熱等離子體與磁場交織著的一個理想球體。太陽直徑大約是1392000(1.392×10)千米,相當於地球直徑的109倍;體積大約是地球的130萬倍;其質量大約是2×10千克(地球的330000倍)。從化學組成來看,現在太陽質量的大約四分之三是氫,剩下的幾乎都是氦,包括氧、碳、氖、鐵和其他的重元素質量少於2%,採用核聚變的方式向太空釋放光和熱。

太陽目前正在穿越銀河系內部邊緣獵戶臂的本地泡區中的本星際雲。在距離地球17光年的距離內有50顆最鄰近的恆星系(與太陽距離最近的恆星是稱作比鄰星的紅矮星,大約4.2光年)。

太陽是一顆黃矮星(光譜為G2V),黃矮星的壽命大致為100億年,目前太陽大約45.7億歲。 在大約50至60億年之後,太陽內部的氫元素幾乎會全部消耗盡,太陽的核心將發生坍縮,導致溫度上升,這一過程將一直持續到太陽開始把氦元素聚變成碳元素。雖然氦聚變產生的能量比氫聚變產生的能量少,但溫度也更高,因此太陽的外層將膨脹,並且把一部分外層大氣釋放到太空中。當轉向新元素的過程結束時,太陽的質量將稍微下降,外層將延伸到地球或者火星目前運行的軌道處(這時由於太陽質量的下降,這兩顆行星將會離太陽更遠)。

小夥伴們記住了嗎,歡迎評論區留言加關注。感謝閱讀!

相關焦點

  • 太陽系八大行星排列順序、大小、質量、亮度你清楚嗎?
    百科故事在太陽系裡,行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所有的行星圍著太陽打轉發光,除月亮這顆矚目的行星外,最為我們了解的是八大行星了。這八大行星中最亮的是那顆,最大的是哪顆呢?這八大行星排列順序是怎麼樣的呢?探秘志為你揭秘這八大行星從質量大小到亮度大小的具體排列順序。
  • 太陽系八大行星詳細資料和排列順序
    我們所在的太陽系有八個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具體數據如下:土星:土星按照距太陽由近到遠的距離排列是第六顆,是太陽系裡的第二大行星,它有七個美麗的光環,它的光環鮮豔奪目,因此有人把土星稱為「星中美人」。
  • 太陽系八大行星排列順序是如何確定下來的
    太陽系八大行星,太陽系八大行星排列順序: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太陽系,指的是以太陽為中心的恆星系。這種恆星系包括8顆大行星和它們的衛星、5顆目前能夠觀測到的矮行星和難以計數的小行星以及其他天體。這些天體都受到太陽的引力作用,圍繞太陽運動。
  • 太陽系八大行星排列順序 海王星最遠水星最近
    我們生活的太陽系本來有九大行星的,但是在2006年8月24日的時候,冥王星被劃為矮行星,從太陽系九大行星中除名,因此太陽系從九大行星變成了八大行星,而這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 太陽系八大行星排列順序與行星之間的距離
    太陽系八大行星,太陽系八大行星排列順序: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太陽系,指的是以太陽為中心的恆星系。
  • 太陽系八大行星的遠近排列有什麼內在規律嗎?
    當然有一些規律,排得近的叫內行星,都是類地行星;排得遠的叫外行星,是氣態行星。這些行星的排列與太陽系的形成關係密切。一般認為,太陽系是由一個第二代或第三代星雲形成的,因為在我們太陽系,重元素佔有一定的比例。宇宙大爆炸後的第一代星雲是沒有這些重元素的。
  • 太陽系的八大行星都在哪個位置?這個遊戲能幫你記住
    遊戲目的 今天這個天文小遊戲來自為家長朋友們設立的公眾號「狂丸開心學」,遊戲環節包括上色、排序、匹配等,目的是幫助你認識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以及它們各自的位置和排序。遊戲紙狂丸已備好,下面我們來說說具體玩法。
  • 八大行星最冷的行星 八大行星哪個星球最冷
    八大行星最冷的行星是海王星,因為它離太陽最遠,海王星表面的溫度最低只有-218℃,是最冷的一顆行星。  八大行星簡介  八大行星指的是太陽系的八個大行星,人們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將它們進行排列,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 太陽系的八大行星
    按照距離太陽從近到遠的順序分別是:八大行星軌道半徑示意圖。http://joshworth.com/dev/pixelspace/pixelspace_solarsystem.html有興趣可以點開這個網頁看下模擬真實比例的八大行星距離,甚至會懷疑是不是顯示屏壞了,因為大片大片的只有黑暗和空白,偶爾偶爾會冒出來一個一個小點點,那才是行星,當你的手酸的快拖不動滑鼠的時候,差不多有機會看到天王星!!!
  • 太陽系八大行星排列順序 揭露宇宙行星的「神秘面紗」
    讓我們先從太陽系中的八個行星開始觀察是否有生命的跡象。八個行星他們按照距離太陽從近到遠的距離,依次分別是:水星(英語:Mercury,拉丁語:Mercurius),在太陽系八大行星裡,水星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中國古時稱為備星,有著八大行星中最大,比冥王星小的軌道偏心率。
  • 你知道嗎,曾經太陽系有許多行星,可為什麼現在只剩八大行星呢?
    你知道嗎,曾經太陽系有許多行星,可為什麼現在只剩八大行星呢?當今太陽系中算上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一共有八大行星。本來早些年我們還擁有第九大行星冥王星,可隨著科學的發展和進步,經過我們更精準的測量發現在我們太陽系中距離最遠,軌道最偏的就是冥王星了,而他較小的質量更是不能稱為第九大行星。其實在宇宙形成之初,我們的太陽系曾經擁有上百顆行星,而為什麼如今就只剩下八大行星了呢?想要知道這一切的原因,首先我們就需要先了解太陽系的形成。
  • 太陽系八大行星
    太陽系八大行星太陽系是一個受太陽引力約束在一起的天體系統,包括太陽、行星及其衛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際物質。
  • 巧記太陽系八大行星距離太陽遠近順序
    太陽系八大行星很多學生在識記太陽系八大行星時,因為單純行星名稱之間沒有特別的聯繫,所以不太容易記憶或者容易記混。首先給出太陽系八大行星距離太陽由近及遠的順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 太陽系八大行星連成一線的概率有多大
    太陽系圍繞太陽運行的大行星共有八個,他們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八大行星都在繞太陽做公轉運動,他們的公轉具有一些相似特徵,具體來說公轉具有同向性,都為自西向東繞太陽公轉;公轉軌道具有共面性和近圓性的特點。
  • 太陽系八大行星你都了解嗎?
    水星:離太陽距離最近 水星和太陽的平均距離為5790萬公裡,約為日地距離的0.387倍(0.387天文單位),比其它太陽系的行星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過比水星更近太陽的行星。金星:金星的天空是橙黃色的。金星上也有雷電,曾經記錄到的最大一次閃電持續了15分鐘。
  • 太陽系八大行星簡介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由內而外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前面四顆屬於類地行星,體積小、密度大、呈固態,而後面四顆屬於類木行星,體積大、密度小,呈氣態。按照最遠的海王星軌道半徑來算,這八大行星以及太陽都分布在一個半徑大約為30個天文單位的近圓形範圍內。
  • 太空旅行號帶你遨遊太陽系八大行星!
    我們人類宜居星球,目前除了地球,我們沒有別的歸宿,今天讓我們暫時離開地球,到八大行星的表面感受一下吧!下面就跟奎哥一起乘坐太空旅行號,到太陽系來段奧妙之旅吧!」(傍晚出現時稱「長庚」,清晨出現時稱「啟明」)金星的質量略小於地球,直徑為12103公裡,是太陽系中唯一沒有磁場的行星,其軌道最接近完美的圓。
  • 太陽系八大行星名稱的由來
    在2006年8月24日於布拉格舉行的第26界國際天文聯會中通過的第5號決議中,冥王星被劃為矮行星,從太陽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所以現在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水星的英文名字Mercury來自羅馬神墨丘利。火星為距太陽第四遠,也是太陽系中第七大行星:火星(希臘語: 阿瑞斯)被稱為戰神。
  • 太陽系八大行星,有的行星沒有衛星,最多的行星擁有超過69顆衛星
    宇宙有兩個基本的特性,一是物質性,宇宙是有各種天體組成的,包括恆星、行星、衛星、彗星、星雲、星際物質等等;二是運動性,宇宙是在不斷的運動之中的,運動是絕對的,而靜止是相對的,宇宙中的各種天體相互吸引、相互繞轉,從而形成了天體系統。
  • 太陽系行星排列為啥是巖質行星在內氣態行星在外?不只是因為密度
    太陽系八大行星的排列有一種現象,就是巖質行星(類地行星)都排列在內側,而氣態行星(類木行星)都排列在外側,比如距離太陽最近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都是巖質行星,而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都是氣態行星,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排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