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八大行星系列之三:地球

2020-10-18 地理沙龍

今天我們來聊聊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的第三顆:地球(Earth)。

太陽系八大行星位置圖

地球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是第三顆,距離太陽平均距離為1個天文單位,也就是1.5億千米。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時間為一年,也就是365天6小時9分10秒。地球自轉一圈就是一個恆星日,也就是23小時56分4秒。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地球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赤道周長大約為40076千米。地球照片

地球是一個呈兩極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的橢圓球體(三軸橢球體),但是由於赤道班級和極半徑相差太少,從太空中來看基本還是很接近正球體的。

地球衛星圖

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公裡,其中71%為海洋,29%為陸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藍色,主要是因為大氣對於太陽輻射的散射作用。地球磁場及內部結構

地球內部有核、幔、殼結構,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氣圈以及磁場。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的天體,是包括人類在內上百萬種生物的家園。

地球磁場的保護

為什麼只有地球上有生命呢?地球自身主要有以下幾方麵條件:

1、適宜的溫度

地球表面平均溫度為15攝氏度,而且溫差較小,保證了生命的溫度需求。其原因主要有一方面是地球離太陽距離適中,1.5億千米剛好,太近如水星、金星接受太陽輻射太強,溫度就高;太遠如天王星、海王星接受太陽輻射很弱,溫度就低。全球海洋和陸地表面溫度

另一方面,由於地球大氣的存在,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溫作用,使得地球維持較小的晝夜溫差,不會像月球那樣白天陽光照射,溫度達100多度,夜晚沒有太陽輻射,溫度降到零下100多度。

2、液態水的存在

有水的地球和抽乾水後的地球

水是生命之源,地球表面15攝氏度的平均溫度保證了液態水的存在,從而產生了孕育生命的搖籃。

3、適宜生物呼吸的大氣

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適中,從而剛好能夠吸附現在這麼厚的大氣,同時經過億萬年的演化,目前大氣的成分適宜生物的生存。太陽光線照射下的大氣層

我們在宇宙中尋找地外生命,其主要依據的條件也就是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以及地球的體積和質量。如果找到各方面數據很接近地球的,那麼就很有可能會有生命。地球和克卜勒452b星球

相關焦點

  • 太陽系八大行星系列之五:木星
    今天我們來聊聊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的第五顆:木星(Jupiter)。太陽系八大行星位置圖木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的第五顆,木星與之前介紹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都不同,前四顆行星可以歸類為類地行星,他們的性質與地球相似,都是巖石表面的固體星球。而木星是一顆氣體星球。
  • 太陽系八大行星
    太陽系八大行星太陽系是一個受太陽引力約束在一起的天體系統,包括太陽、行星及其衛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際物質。
  • 八大行星:太陽系進行曲
    與它們交流新知、分享創意、暢談古今、描繪未來,跟隨它們的腳步,在科技館觸摸科技吧~ 話不多說,趕緊進入今天的主題~ 本期主角:八大行星 所在地: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館
  • 太陽系八大行星之水星
    在太陽系八大行星裡,水星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中國稱之為辰星。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關於水星的一些有趣的知識。
  • 太陽系的八大行星
    原文寫的是「太陽系內另外七個行星兄弟姐妹從內至外分別是:水星、金星、火星、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 不對,不對,居然像用了上帝之手,調換了土星和木星的位置!常識性問題,怎麼會錯呢!!!似乎回到了小學的時候,每每的99分都是因為錯了那個最簡單不該錯的題目~~~下面我們嚴肅的重申下這個問題,以加深記憶,錯誤不再!!
  • 太陽系八大行星簡介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由內而外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前面四顆屬於類地行星,體積小、密度大、呈固態,而後面四顆屬於類木行星,體積大、密度小,呈氣態。按照最遠的海王星軌道半徑來算,這八大行星以及太陽都分布在一個半徑大約為30個天文單位的近圓形範圍內。
  • 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為何只有地球誕生了生命?
    地球是太陽系中距離太陽由近到遠排第三的行星。太陽誕生於46億年前,地球比太陽稍晚一些時間才誕生,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出現於35億年前,人類及其直系祖先已經在地球上生存繁衍了上千萬年。地球是目前已知太陽系中唯一擁有生命的天體,太陽系有八大行星,為何生命偏偏誕生於地球?地球又有哪些特別之處呢?●誕生生命需要哪些條件?
  • 太陽系八大行星之最:金星
    太陽系八大行星之最:金星最亮行星:金星是全天中最亮的行星,亮度為-3.3至-4.4等,比天狼星(除太陽外全天最亮的恆星)還要亮14倍。最長一日:金星的自轉周期是243天,是主要行星中自轉最慢的。金星的「一天」比金星的「一年」還要長。
  • 太陽系八大行星詳細資料和排列順序
    木星:木星按照距太陽由近到遠的次序為第五顆行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一顆行星,它是地球半徑的11倍,體積是地球的1316倍,質量是地球質量的318倍。此外,太陽系中還有很多較小的行星分布在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以及從柯伊伯帶延伸將近一光年遠的奧爾特星雲,都屬於太陽系的範圍,而八大行星中衛星最多的是木星,人類已發現木星擁有68顆衛星。
  • 以神話人物命名的太陽系八大行星,地位最高的是哪一顆?不是地球
    所以我們看太陽系主要的天體,比如著名的太陽系八大行星,國際通用都是英文名,對應的全是西方著名的古希臘、古羅馬神話中的人物名稱。神話也就是文化的體現,這從側面證明了西方文化的主導地位。所以這次「共工」上天的事件,我認為代表的意義十分重要,體現了我們中國文化的競爭力,在世界上影響力越來越大。
  • 八大行星:太陽系進行曲 | 在科技館觸摸科技
    由中國科學技術館原創策劃的《觸摸科技》系列創意科普紀錄片重磅來襲,第一季聯合山西省科學技術館、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館、遼寧省科學技術館、四川科技館共同打造,節目已陸續在央視一套閃亮登場,敬請持續關注!在這裡,主角只有一個,那就是科技館裡的展品!
  • 太陽系八大行星體積排名,木星是地球的1321倍,地球僅排第五
    在太陽系中,太陽的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地球與太陽相比就如同一粒塵埃。那麼太陽系八大行星中,它們的體積分別有多大?在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的是木星,其體積是地球的1321倍,八大行星體積排名如下:第一名:木星,直徑:142984千米。
  • 太陽系八大行星:哪顆行星最漂亮一目了然
    水星最接近太陽,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最小行星.行星直徑:4,880 千米。 金星是離太陽第二近,太陽系中第六大行星.行星直徑:12,103.6 千米 地球是距太陽第三顆,也是第六大行星.
  • 太陽系八大行星之最:天王星和海王星
    太陽系八大行星之最:天王星和海王星一、天王星最低溫度:天王星是太陽系內「躺著」自轉:天王星的自轉軸傾斜的角度高達98°,就好像躺在軌道上公轉一樣,是天王星最顯著的特徵,這使他的季節變化完全不同於其他的行星。關於自轉軸異常傾斜的原因,科學家們猜想是在當初太陽系形成的時候,天王星受到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而造成的指向歪斜。
  • 太陽系內成員新盤點:八大行星和五大矮行星
    [摘要]太陽系內除了八大行星之外,還有五大矮行星。按照新的定義,太陽系內總共有八大行星和五大矮行星。騰訊科學訊 在我們已經成長起來的這代人的心目中,太陽系內有九大行星已經根深蒂固。小時候,我們都會記憶九大行星的名稱,它們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2005年的時候,Mike Brown發現了鬩神星(Eris),這是一顆和冥王星體積差不多的冰冷天體,運行於冥王星軌道之外。這樣的話,就使得太陽系內行星的總數增加到10顆。為了平息爭論,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召開會議,質疑冥王星的大行星地位。
  • 太陽系八大行星名稱的由來
    在2006年8月24日於布拉格舉行的第26界國際天文聯會中通過的第5號決議中,冥王星被劃為矮行星,從太陽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所以現在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火星為距太陽第四遠,也是太陽系中第七大行星:火星(希臘語: 阿瑞斯)被稱為戰神。這或許是由於它鮮紅的顏色而得來的;火星有時被稱為「紅色行生」。(趣記:在希臘人之前,古羅馬人曾把火星人微言輕農耕之神來供奉。
  • 2021寧夏三支一扶考試公基備考:關於太陽系八大行星的誤區
    【導讀】華圖寧夏三支一扶考試網同步安徽事業單位招考公眾號發布:2021寧夏三支一扶考試公基備考:關於太陽系八大行星的誤區,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在我們的學習中,太陽系八大行星就是大家看似熟悉和簡單卻又容易忽略的知識點。今天就來梳理一下八大行星的誤區。
  • 太陽系九大行星為何變成八大行星 冥王星哪去了 專家:變「矮」了
    (說歷史的女人——第1361期)宇宙之大,幾乎無邊無際。人們為了方便研究宇宙,把它劃分成許多區域,比如銀河系、太陽系、地月系等。我們人類的地球是屬於銀河系中的太陽系的。長期以來,在太陽系這個大家庭中,一直被認為有九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教科書上也是這麼寫的。
  • 太陽系八大行星排列順序、大小、質量、亮度你清楚嗎?
    百科故事在太陽系裡,行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所有的行星圍著太陽打轉發光,除月亮這顆矚目的行星外,最為我們了解的是八大行星了。這八大行星中最亮的是那顆,最大的是哪顆呢?這八大行星排列順序是怎麼樣的呢?探秘志為你揭秘這八大行星從質量大小到亮度大小的具體排列順序。
  • 科技知識:太陽系八大行星之類地行星
    宇宙浩如煙海,而我們所熟知的太陽系只是銀河系當中一個小小的星系。太陽是整個太陽系的中心,圍繞著太陽運轉的有八大行星,而其中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主要是以矽酸鹽石作為主要成分的行星,被稱之為類地行星。類地行星的結構大致相同:一個主要是鐵的金屬中心,外層則被矽酸鹽地幔所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