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正好去鄉下的婆婆家去,發現院子裡的菊花不知道什麼時候都已經盛開了,而此時此刻,有些花朵在外界雨雪的折騰下,已經逐漸的變了顏色,看著有點醜。
其實菊花的品種非常多,尤其是在秋冬的時候,開花的菊花品種甚至達到上百種,而且其花色非常的豐富,但是需要注意在花朵盛開之後要精心的呵護以下幾個環節,保證後續開花又美又颯,否則開出的花朵並不美,甚至還會在短時間內就陷入凋零的狀態,越來越醜,導致其整體的觀賞效果大打折扣。
多曬太陽
想要菊花葉子翠綠,花朵色澤鮮豔就需要多進行光照。只有充足的光照才能夠滿足光合作用的需求,而如此才能夠合成足夠的色素,讓其呈現最佳的效果,否則其色澤暗淡無光。
因此到了秋冬時節,養殖菊花只要是孕育出花蕾了,我們就儘量維持每天六個小時以上的光照,千萬不要將其擱置在陰暗的地方。尤其是盆栽的情況下,一定要跟緊太陽的腳步,時不時的換個地方,確保光照充足。而若是地栽的情況下,最好是儘早的撤掉遮擋光線的東西。
捨得修剪
眾所周知,菊花是一類十分狂野的花卉植物,尤其是地栽的情況下,往往一次能夠開花上百朵,所以此時此刻其根部攝入的營養物質就會過分的分散,導致開出的花朵又小又醜。
因此,若是想要避免這一弊端,就要在花芽分化的階段將一些發育不良的花蕾修剪掉,這樣營養物質分散的比例少了,自然而然花蕾獲取的營養物質就會相對多一些,開花狀態就越好。
與此同時,處於主幹底端的老花的葉子也要儘早的修剪掉,避免不必要的營養消耗。另外,時不時的摘心打頂,可以有效的抑制住菊花徒長的趨勢,讓主幹萌發出更多的側枝,變得更為豐滿圓潤。
水肥管理
菊花喜歡溫暖潮溼氣候環境,所以我們在日常想知道期間若是有條件,當儘量的維持環境溫度處於10℃以上,這樣即使身處於寒冬階段,依舊能夠一茬接著一茬的開花。
另外我們需要在花朵凋零之後及時的追加肥料。如動物的糞便,內臟,骨頭等等,將它們曬乾磨粉,然後掩埋在遠離花根的位置上,這樣,每一次澆水都相當於將這些肥料稀釋一遍,促使其更快的滲透到土壤裡,被菊花的根部吸收和利用。而它們裡面富含的豐富的磷鉀等微量元素則可以有效的促使菊花的花芽分化和發育,間接的提升菊花開花的數量和品質。
綜述
上述的幾點主要是為了提升菊花的數量和色澤度。但若是想要菊花年年花開不斷,呈現最美的姿態。那麼則可以在菊花徒長之後直接將其剪掉。只保留裸露在土壤上方大約10cm的主幹即可,此後精心的呵護,時刻注意其成長的變化,就可以打造出美麗的盆景或者是花叢。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