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密閉的空間裡,多少株植物產生的氧氣能供一個人呼吸?

2020-12-05 遂平零距離

我們都知道,在地球上能夠生存的前提是氧氣。而我們賴以生存在氧氣來自數量龐大的植物供給系統。

那麼需要多少植物,才能滿足一個人的呼吸需要?打比方說,在這一個密閉空間裡,如果有200盆植物,一個人可以活多久呢?

為了解開這些疑問,一位外國小夥柯蒂斯巴圖,決定親自做實驗來挑戰一下。

他先是在自己家後院搭了一個3米長的塑料棚子,然後將自己挑選的200株植物搬了進去,並且在棚內安裝了傳感器,用於測量氧氣以及二氧化碳的濃度,最後將自己和這些植物一塊封閉在這個塑料棚子裡。

最開始的幾個小時,他很輕鬆躺在吊床上,抱著自己的手機信誓旦旦的表示有了這些綠植,自己至少能在這個塑料棚裡存活3天。

BUT,打臉總是來得猝不及防,僅僅過去了15個小時,柯蒂斯巴圖就已經撐不住了,實驗被迫中止,塑料棚裡的二氧化碳濃度不斷上升,一旦達到10%的濃度,就可能給實驗者造成腦損傷,甚至昏迷或者死亡。

當然,如果我們假設在完美狀況下,一個人需要多少植物可以在密閉空間裡活下去呢?

大多數溫帶植物只在白天產生氧氣。晚上植物會吸收氧氣並釋放二氧化碳。

理想情況下,房間裡的燈需要每天24小時都開著。植物的工作方式不盡相同。

人類平均每分鐘呼吸約7-8升空氣。一天下來,大約需要1萬到11.5萬升的空氣。

一般成熟的室內植物大概有25片葉子,各種算下來總共需要672株。為了安全起見,最好是取整到700。

裡面至少有700株成熟的室內植物,它們都生長在相對溼潤的地區,每天24小時都必須有光照。這才有可能活下去。

完美情況下甚至可以靠這個呼吸幾年。

但是在更長的時間範圍內,就必須開始擔心房間裡的其他變化。

在20世紀90年代,有一群科學家和一個富商建造了歷史上最大的封閉系統。科學家在生物圈2號裡呆了兩年,想看看這個封閉的系統是否能完美的運行,維持生命。

最終的結果是科學家不得不向這個系統裡補充氧氣。

為什麼?土壤裡的細菌吸收氧氣產生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又於土壤結合與混凝地基發生反應,產生碳酸鈣和水。這意味著一部分二氧化碳沒有被植物吸收,沒有被轉化為氧氣。

總是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反應和循環,會將氧氣消耗到危險水平,不得不往裡面注氧氣。

上圖是生物圈2號,有史以來最大的封閉系統。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何嘗不是一個巨大的塑料棚呢?如果不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你們怎麼認為的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互動哦!

相關焦點

  • 160株植物 只夠一個人呼吸
    植物提供氧氣 我提供二氧化碳按照計劃,斯圖爾特15日攜帶一張吊床、一臺筆記本電腦和一輛健身自行車,進入康沃爾植物園「伊甸園項目」一個透明密封箱。箱子長6米、寬2米、高2.5米。英國報紙聯合社19日援引他的話說:「我15日晚上10點進入箱子,之後我們立刻做的是把箱內氧氣水平從通常的21%降至12.5%。」
  • 一畝樹林究竟能放多少氧氣?
    但也有人認為,這並不意味著樹木的固碳釋氧量毫無邊界,最起碼應該有一個大概的範疇或者一個靠譜的數量級?針對這些疑惑,《中國綠色時報》記者通過諮詢專家、查閱文獻等方式,試圖驗證三個問題:1畝樹林放出的氧氣真的可供65人呼吸一輩子嗎?1畝樹林1天可吸收多少公斤二氧化碳?釋放多少公斤氧氣?
  • 汽車門窗緊閉,車內的氧氣夠一個人呼吸多久?夠睡一晚嗎?
    車內的氧氣夠一個人呼吸多久?夠睡一晚嗎?現在很多家庭都有小汽車,有時使用時不注意安全,就會造成不幸。如果把車門緊閉,車窗玻璃全部關死,在這種情況下,車內的氧氣夠一個人呼吸多久?眾所周知,人活著就要呼吸。呼吸是指人體與外界環境交換氣體的這麼一個過程。人呼吸是為了吸收空氣中的氧氣,並排出體內的二氧化碳。
  • 如果太空人在外星球居住,需要種多少棵樹,才能產生足夠的氧氣
    而氧氣則是保證生物和植物存活的必要條件,氧氣的含量在空氣中的比重為百分之二十,儘管氧氣的比重不大,但對於地球上生物而言已經足夠了。而地球之所以是富氧星球,植物是最大的功臣,植物會通過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排出,那麼,是否只需將植物搬移到外星球,就可以解決人類的氧氣需求了呢?科學家做了以下實驗。
  • 氧氣供應量,一個人一天到底需要多少氧氣?
    氧氣(oxygen)是地球中最為豐富的元素,我們生存的環境也依賴於現在的大氣環境。我們作為地球中的重要一份子,那麼我們每天到底需要多少氧氣呢?現在來假設一個人80kg,我們就來計算下1:攝氧量 攝氧量身體組織攝取的氧氣的量,一般人安靜時候的攝氧量的預估值為3.5ml/kg/min。
  • 潛水艇是密閉的空間,如果下潛後船員放了一個很臭的屁,會怎樣?
    潛水艇是密閉的空間,如果下潛後船員放了一個很臭的屁,會怎樣?人類有很多非常偉大的發明,潛水艇就是其中一個。人們可以通過潛水艇到深海之中進行海底的探尋,也可以利用潛水艇進行海下的防衛與戰鬥等。要保證潛入深海之中的潛水艇的正常運作,整個潛水艇必須是完全密閉的,那麼跟隨潛水艇到海底之中的船員們的一切生活都要在這個完全密閉的空間中進行。我們的身體有很多排除身體內不必要物質的機制,例如放屁就是我們在吃飯的時候消化道相關菌群進行作用而排除氣體的自然生理反應。那麼在密閉空間的潛水艇中,如果在潛水艇中的船員不小心放了一個很臭的屁,會怎麼樣呢?
  • 國際空間站如何獲得可供呼吸的氧氣?
    電解水:電解水示意圖 這樣的制氧方式並不僅僅是在國際空間站上——想想看,在地球表面供我們呼吸的氧氣實際上也是形成於這樣類似的過程 美國航空航天局設計了一個氧氣製造系統(又稱OGS)就通過電解水製造氧氣。這樣製造出的氧氣被排進國際空間站的艙內。因此,這個氧氣製造系統是國際空間站上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系統的一部分(ECLSS)。
  • 美國火星車攜帶先進「鞋盒」,每小時造氧10克,供一個成年人呼吸
    如果火星上能有可供生命呼吸的氧氣,那麼人類殖民火星就變得簡單得多,儘管火星大氣濃度只相當於地球大氣1%,但是二氧含量總比達到95%,比地球大氣含量要高得多,如果能將火星大氣中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生命呼吸這個難題就迎刃而解。
  • 把藻類放入血管,人就能自主產生氧氣,再也不用呼吸了
    而神奇的是,藻類和陸地上的植物根本性區別在於,衙門沒有真正的根莖,可以不用受到束縛在水裡自由地飄蕩而最近,科學家對於藻類不需要根莖也能自由地存活這一特性有了新的看法,一位科學家甚至提出將藻類放進人的血管裡,讓人類可以做到自己自主,不再需要呼吸來獲取氧氣。
  • 把藻類放入血管,人就能自主產生氧氣,再也不用呼吸了
    而神奇的是,藻類和陸地上的植物根本性區別在於,衙門沒有真正的根莖,可以不用受到束縛在水裡自由地飄蕩,這也是藻類能夠自由繁殖並且數量眾多的原因之一。部分藻類和其它真核生物一樣有細胞核,並且擁有夜跑和細胞器,比如說線粒體等等,而藻類在生存的過程中是需要氧氣的,它們也利由葉綠體來進行光合作用,並且,據資料顯示,地球的光合作用超過九十都是由藻類來進行的。
  • 把藻類植入放進血管,人類是不是就能自己產生氧氣,不用呼吸了?
    把藻類植入放進血管,人類是不是就能自己產生氧氣,不用呼吸了?在自然界當中,所有的植物都可以通過光合作用的方式呼出氧氣,為周圍的生物提供最基本的生命需求,而動物則不同,它們本身都無法進行光合作用,氧氣也無法被製造,所以只能依靠植物來進行呼吸。
  • 臥室裡的植物別亂放,這幾種才可以在夜間釋放氧氣!
    很多人都喜歡在臥室裡放很多綠植,覺得能夠淨化空氣,但這其實是有一定誤區的。事實上,我一般是不建議在臥室放太多植物的,因為植物在夜間進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氣,釋放二氧化碳。太多植物會導致室內氧氣含量下降,會一定程度上影響睡眠。
  • 狹小的房間裡,關上窗戶之後,房裡的氧氣會消耗完嗎?
    日常生活中,對於一般家庭的臥室,有門和窗戶,但都是關著的(不進行刻意的密封)屋子裡面沒有植物等可以進行製造氧氣的植物,當然也不包括喵星人,旺旺狗等動物,僅僅有一個正常呼吸的人,那麼,正常情況下這樣的房間裡的空氣狀況隨著時間會呈現什麼樣的變化?
  • 空間站裡,太空人呼吸的氧氣是哪裡來的?難道是從地球運上去的?
    對於我們人,動物以及植物來說以及一切有生命的東西而言氧氣都是必不可少的。而空氣中其他的氣體成分則是輔助我們平時對氧氣的吸收以及代謝。所以進入外太空的那些太空人也需要氧氣的供給,有許多網友就好奇怪外太空離我們地球這麼遠,他們根本就沒有氧氣,那麼他們平時的呼吸氧氣是靠什麼來完成的。小編接下來就解釋下這個問題。
  • 臥室到底適不適合多養幾盆植物,在晚上的時候,還能增加氧氣麼?
    上圖為窗臺上的各種多肉盆栽提到植物搶走人們氧氣的問題,我突然想到一個段子,有個人衣服覺得脖子老是被勒著,感覺呼吸困難,就去看醫生,結果一生跟他說,你衣服穿反了。在臥室裡養花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你覺得呼吸不順暢,感覺像是要窒息了,不是植物搶走了你的氧氣,而是因為臥室要通風,避免空間密閉。
  • "月宮一號"示意圖 首次完成多人長期密閉實驗
    人類生活所必需的物質,如氧氣、水和食物,可以在系統內循環再生,為人類提供類似地球生態環境的生命保障。  劉紅說,「月宮一號」由1個綜合艙和兩個植物艙組成,總面積為160平方米,總體積500立方米。其中,綜合艙包括居住間、工作間、洗漱間、廢物處理間等。每個植物艙分隔為2個植物種植室,可以根據不同植物生長需要獨立控制環境條件。
  • 如果藻類注射人體內,是否能產生氧氣?未來星際移民或不是問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樣的問題,如果有一天我們不用說話,腦子可以知道我在想什麼,並且把它翻譯成文字,然而最近幾天有科學家提到了一個新想法,如果把藻類放進血管後,人類以後是否再也不用呼吸了呢?如果藻類進入人類的血管後,或許能夠隨意去到其他星球上生存,再也不用因為其他沒有氧氣而感到苦惱,到底可不可行呢?
  • 大氣中有多少氧氣和二氧化碳?全球氣候變暖是因為二氧化碳排放?
    一個成年人假定每分鐘吸入空氣7-8升,其中20%為氧氣,呼出空氣中15%為氧氣。則一天吸收氧氣:7.5*60*24*(20%-15%)=540升,合計540*1.4=756克,即大約一斤半。同時產生二氧化碳540*1.997=1078克,即大約一公斤。
  • 海洋裡這種不起眼的植物,卻製造了地球上90%的氧氣!
    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地球上包括人類在內的無數動植物每天通過呼吸消耗氧氣,自然火災燃燒消耗氧氣,人類生產也在大量消耗氧氣因為陸地上的森林、草原等所有綠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下一直在生產氧氣,但是它們生產的氧氣只佔10%左右,而90%的氧氣卻是由海裡這種不起眼的植物製造,它就是藻類植物。
  • 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植物也要「呼吸」,這幾種方式你了解嗎?
    說到植物的呼吸,大家是否都想到了光合作用是陽光釋放出氧氣這種東西,但是你是否知道太陽其實也會吐出二氧化碳,也會吸收二氧化碳,但是吐出的氧氣會遠遠大於它所吸進去的二氧化碳,所以人們便說植物可以製造氧氣!其實對於植物的呼吸來說,最主要的還是它在陽光下進行光合作用,因為它所需要的二氧化碳,其實遠遠的已經超過了它呼吸作用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所以因此人們就會認為植物在白天好像只有光合作用,只吸進二氧化碳呼出我們所需要的氧氣,到了晚上如果陽光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