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在地球上能夠生存的前提是氧氣。而我們賴以生存在氧氣來自數量龐大的植物供給系統。
那麼需要多少植物,才能滿足一個人的呼吸需要?打比方說,在這一個密閉空間裡,如果有200盆植物,一個人可以活多久呢?
為了解開這些疑問,一位外國小夥柯蒂斯巴圖,決定親自做實驗來挑戰一下。
他先是在自己家後院搭了一個3米長的塑料棚子,然後將自己挑選的200株植物搬了進去,並且在棚內安裝了傳感器,用於測量氧氣以及二氧化碳的濃度,最後將自己和這些植物一塊封閉在這個塑料棚子裡。
最開始的幾個小時,他很輕鬆躺在吊床上,抱著自己的手機信誓旦旦的表示有了這些綠植,自己至少能在這個塑料棚裡存活3天。
BUT,打臉總是來得猝不及防,僅僅過去了15個小時,柯蒂斯巴圖就已經撐不住了,實驗被迫中止,塑料棚裡的二氧化碳濃度不斷上升,一旦達到10%的濃度,就可能給實驗者造成腦損傷,甚至昏迷或者死亡。
當然,如果我們假設在完美狀況下,一個人需要多少植物可以在密閉空間裡活下去呢?
大多數溫帶植物只在白天產生氧氣。晚上植物會吸收氧氣並釋放二氧化碳。
理想情況下,房間裡的燈需要每天24小時都開著。植物的工作方式不盡相同。
人類平均每分鐘呼吸約7-8升空氣。一天下來,大約需要1萬到11.5萬升的空氣。
一般成熟的室內植物大概有25片葉子,各種算下來總共需要672株。為了安全起見,最好是取整到700。
裡面至少有700株成熟的室內植物,它們都生長在相對溼潤的地區,每天24小時都必須有光照。這才有可能活下去。
完美情況下甚至可以靠這個呼吸幾年。
但是在更長的時間範圍內,就必須開始擔心房間裡的其他變化。
在20世紀90年代,有一群科學家和一個富商建造了歷史上最大的封閉系統。科學家在生物圈2號裡呆了兩年,想看看這個封閉的系統是否能完美的運行,維持生命。
最終的結果是科學家不得不向這個系統裡補充氧氣。
為什麼?土壤裡的細菌吸收氧氣產生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又於土壤結合與混凝地基發生反應,產生碳酸鈣和水。這意味著一部分二氧化碳沒有被植物吸收,沒有被轉化為氧氣。
總是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反應和循環,會將氧氣消耗到危險水平,不得不往裡面注氧氣。
上圖是生物圈2號,有史以來最大的封閉系統。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何嘗不是一個巨大的塑料棚呢?如果不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你們怎麼認為的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互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