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一小區居民家裡溫度極低 室溫9℃凍死小烏龜

2020-12-07 中國新聞網

瀋陽一小區居民家裡溫度極低 室溫9℃凍死小烏龜

下午2時,溫度計顯示張家室內溫度只有9℃

  室外-7℃,室內只有9℃。這樣的溫度你在家能待得住嗎?家住大東區望花安居小區的張先生今年就經歷了這樣的「寒冬」。「在家玩電腦和在大馬路上感覺是一樣的,養的小烏龜因為家裡溫度太低都凍死了。」2月10日,市民張先生投訴,「今年這春節過得憋屈,暖氣拔涼,找鍋爐房多次也沒修好,這溫度讓人怎麼待?」

  案例1:2歲孩在家得穿棉襖羽絨服

  昨日下午,記者剛來到張先生所住的小區,幾名居民就跟記者投訴小區裡的7號樓2單元和13號樓2單元的暖氣不熱。

  記者首先來到7號樓2單元3樓的徐大娘家,屋裡的暖氣冰涼,一點熱乎氣都沒有。記者穿著羽絨服待在屋裡也沒覺得暖和。

  徐大娘告訴記者,這個冬天,可把他們一家人給坑苦了。「大人在家裡穿棉襖尚可忍受,但我家還有個不到2歲的孩子,在屋裡也得棉襖、棉褲、羽絨服『全副武裝』。」徐大娘很苦惱,找了鍋爐房很多次,暖氣也沒熱起來,只有11℃左右。

  案例2:下午2時室溫9℃ 凍死小烏龜

  張先生告訴記者,他和父母搬來小區已經7年了。前幾年暖氣一直燒得不錯,從去年開始,小區換了新的供熱公司,暖氣也算熱乎。但從今年供暖的第一天開始,家裡的暖氣就拔涼。張先生特意買了溫度計,每天測室溫。「從供暖第一天到今天,家裡最高溫度只有14℃,我家的小烏龜都凍死了。」

  張先生住在7號樓2單元的6樓,由於是頂樓,記者明顯感到,他家比徐大娘家還要冷。下午2時,一天氣溫最高的時候,家裡溫度計顯示室內溫度只有9℃,張先生的母親楊女士穿著棉襖在屋內走來走去。「家裡這麼冷,我老伴兒半身不遂,可遭了罪,但因為他小便失禁也不敢用電熱毯。」她告訴記者,如果是自己一個人,白天出去逛逛街也可以,但很多人得留在家照顧小孩和病人,只能在家挨凍。張先生說,還有電費的問題,太貴了,一個月八九百元的電費實在承擔不起。

  記者介入 供暖公司有了回信

  楊女士與記者找到小區的鍋爐房,工作人員只是對楊女士家裡的情況進行了登記。隨後,記者第一時間聯繫了大東區供熱辦。得知此事,區供熱辦相關負責人十分重視,很快聯繫到了負責望花安居小區供暖的瀋陽華暖供暖公司負責人馬總經理,他表示會馬上派人去楊女士家裡了解情況,及時解決此事。

  對於暖氣冰涼的原因,鍋爐房的工作人員稱,楊女士家的情況比較特殊,她家在頂樓,本身就比其他樓層溫度低。另外,小區其他單元都換了管道,而楊女士所在的單元仍用的鐵管。據他們了解,楊女士所在單元的低樓層住戶經常放水,導致暖氣不熱。

  在等待維修時,楊女士又改變了主意。「從開始供暖到現在,家裡一直就沒熱乎過,這馬上就要到正月十五了,天兒也漸漸暖和了。就算現在修好了,供暖期也要過去了。我的費用交了1700多元,即使現在維修上了,我們家也已經凍了一冬了,實在太不合算,不如直接申請測溫退費。」對於楊女士的要求,鍋爐房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理解,約定今天進行退費登記。(瀋陽晚報、瀋陽網主任記者 張曉寧 見習記者 蕭林熙 攝影記者 聶焱鑫)

相關焦點

  • 家裡冷得穿棉衣棉褲 「小裡幫忙」介入後溫度升5度
    」、「家裡冷的都穿得毛襪暖鞋」……近日,家住榆林學院家屬院的不少市民向華商報-二三裡《小裡幫忙》欄目反映小區供暖溫度不達標,多次給榆林市紅山熱力有限責任公司反映,但是多次反映都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家裡的溫度還是低於標準溫度。
  • 瀋陽居民家中室溫卻才15℃,換熱站站長稱:和我沒關係
    隆冬時節,瀋陽市最低氣溫約為-29℃,而鐵西區滑翔六小區不少居民的室溫只有15℃,有的甚至12℃。居民多次撥打投訴電話,但一直沒有改變。久而久之,他們懶得抱怨,屋涼心更涼。惠天熱電回應稱,供、回水溫度沒有統一標準,換熱站按公司要求運行。不達標的原因是用戶家中的管道汙垢過多,管徑變小。如果加熱溫度升高,設備負荷就會增加,肯定會發生故障。
  • 熱力公司工作人員到居民家中探訪 測了兩家室溫不達標 向居民道歉
    鄭州市熱力總公司紀委書記王國義(右二)到居民家裡查看供暖情況,測了兩家室溫不達標後,他向市民道歉 河南商報記者 鄧萬裡/攝河南商報記者張晶晶 鄭超連日來,《河南商報》對鄭州市民反映的暖氣不熱一事進行了連續報導。報導發出後,引起網友熱烈討論。
  • 「家裡溫度才9度」眉縣三個小區暖氣不足,物業和天然氣公司稱沒辦法
    12月4日,多位網友向華商報-二三裡資訊反映,眉縣泰旭花園、雅合花園以及寶深家屬院三個小區自11月28日起到現在家裡暖氣一直不足,有的14度,有的才9度,在家必須要穿厚棉襖。物業表示是天然氣公司給氣不足,天然氣公司則表示天然氣被限量,只能給這麼多氣。
  • 【轉載】 綏化市區世紀方舟小區家裡涼颼颼 居民挺鬧心
    11月24日上午,綏化市區世紀方舟小區居民給我們節目打來電話反映,進入供暖期後,家裡的溫度始終比較低,甚至經常出現溫度不達標的情況,我們的記者對此事進行了採訪。
  • 北京今天正式供暖 釋疑:室溫標準18℃具體指哪裡溫度
    本報訊(記者 王斌)昨夜北京最低氣溫創下今年入冬以來的新低。與此同時,今天零時,本市開始正式供暖。這意味著,即便室外溫度僅有-4℃,居民家裡室溫也需要達到18℃標準。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自上周二開始,本市已經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試供暖,不少居民家裡已經有了熱乎氣兒。
  • 十堰184個單位和小區已通暖 記者入戶走訪「探暖」感溫度
    開通暖氣後,柳中園一居民家室溫達18℃。11月28日以來,十堰城區許多小區陸續啟動供暖。截至12月1日,城區已有184個單位和小區開通暖氣。昨日城區最高氣溫6℃,居民家的暖氣效果如何?記者走訪多個供暖小區,居民普遍反映供暖效果比較好。
  • 鄭州300多個小區的業主稱暖氣不熱,一物業稱進水溫度不到35℃
    12月10日,河南商報記者走訪鄭州多個小區,實測業主家中室溫,並開放熱線電話供居民反映供暖情況。11日,河南商報的熱線電話幾乎未曾間斷,一分鐘甚至有五六個電話打進來,經不完全統計,至少有300個小區的業主反映家中暖氣不熱。
  • 烏龜在冬天不會被凍死嗎,為什麼?
    問題:烏龜在冬天不會被凍死嗎,為什麼?答案:烏龜是一種變溫動物,水溫15℃以下時,就停止攝食,當水溫下降到10℃以下時,在自然水域裡就會躲藏在水底淤泥沙土中伏蟄冬眠。在冬季,烏龜棲息地,只要有液體水存在,烏龜就不會死亡的。有了液態水,就是給烏龜加蓋了一層保溫被。
  • 長春市規定小區入住率低造成不熱熱企可不負責
    朱女士說:「一回到家,熱寶要時刻不離身,睡覺要2層棉被。」2014年12月18日,朱女士聯繫了淨月熱力公司的維修人員檢查,經過維修人員的檢查,維修人員分析朱女士家室溫不達標的原因主要在於朱女士家的自身原因:一是朱女士家房子是把山的位置;二是朱女士居住的樓層低;三是小區的入住率低,朱女士家的樓上、樓下和隔壁無人居住;四是朱女士家的客廳是地板,導熱比較慢,不像其他住戶家內的瓷磚地面導熱比較快。
  • 冬季溫度低烏龜不愛吃食,加溫飼養時有溫差,怎樣才能養好烏龜?
    但是總有些朋友經不住誘惑,在冬季買了烏龜,面臨飼養難題。最近就有幾位朋友,向鶇龜先生反映他們新買的烏龜不願吃東西,例如「地圖買回來一周多了,一直待在水裡從不上岸,也沒看到它們吃過東西,該怎麼辦?」、「在三亞買個小烏龜,帶回來也不咋動,也不咋吃東西」、「小龜現在不進食,也不冬眠」等。其實不願吃食,僅僅是冬季養龜中面臨的常見問題之一,除此之外的其他問題也非常多。
  • 家裡的溫度不超20℃到底冷不冷?實測西安市民在家都穿啥
    2017年12月28日,西安市政府提倡全民節約用氣,對冬季室內採暖溫度進行嚴格控制:全市各公共場所和居民小區室內溫度嚴格控制在20℃以下。大型集中供熱企業天然氣鍋爐減限用氣,控制用戶供熱區域室內溫度不得高於20℃。無人場所要及時停止供熱。
  • 北京老舊小區「保暖」有妙招:安裝室溫採集器
    所以,給老舊小區升溫,必須打出充足的提前量,有一個緩慢升溫的過程。「我們會根據每個小區的不同實際情況,設定不同的供熱指標。保溫不好的老舊小區,供熱指標就會設得高一些,而保溫相對較好的新小區,供熱指標則會設定得相對低一些。」吳佳濱介紹,供熱指標無需工人上門設定,在指揮調度平臺上通過電腦系統就能立刻精準調節。
  • 大連明察暗訪供熱單位 讓居民家裡暖心裡熱乎
    當晚,檢查組對市民投訴室溫低的,均安排供熱單位立即派人入戶測溫。昨日上午,市住建局明察暗訪檢查組來到市熱電集團供熱服務中心對市民供熱投訴處理情況進行回訪。家住鞍山路沈鐵龍畔錦城小區8號樓的王女士投訴:家裡溫度低,夜間感覺冷。檢查組現場聯繫王女士,詢問目前家中暖氣情況及熱電集團處理投訴情況。
  • 184個單位和小區已用上,他們怎麼說
    開通暖氣後,柳中園一居民家室溫達18℃。11月28日以來,十堰城區許多小區陸續啟動供暖。截至12月1日,城區已有184個單位和小區開通暖氣。昨日城區最高氣溫6℃,居民家的暖氣效果如何?記者走訪多個供暖小區,居民普遍反映供暖效果比較好。
  • 瀋陽供暖:把山、把頂、孤島戶咋能熱?get下面這些知識點 趕緊對號...
    這兩天小北風颼颼地刮,外面一走,著實有些瑟瑟發抖。令人暖心的是,咱瀋陽已經正式供熱,家裡的暖氣都熱乎起來了。可是每逢供暖季都是有人歡喜有人憂,有些家庭就是不咋熱,比如把山、把頂、孤島戶家庭,對於這些家庭暖氣不熱咋辦?有人提到可以考慮申請添加散熱器!這種方法可行嗎?針對不少指尖瀋陽粉絲在供熱直通車中的發問,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了解。
  • 徐州暖氣入室測溫,居民家中開窗溫度超25度
    11月27日,徐報融媒記者隨同西城熱力對西區部分正常供暖小區進行入室測溫,發現部分居民家室溫高達25℃。    翠湖御景小區80歲的王祥榮老人家中近25℃  翠湖御景:居民家裡20℃以上  「暖氣我覺得還行啊。
  • 河北傾力打造城鎮居民小區供暖監控「一張網」
    記者從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了解到,河北省推進城鎮供熱智能化建設,建立起省級供熱監管信息平臺,實現全省主要熱源、熱力站和居民小區室溫的在線監測,實時採集城鎮居民小區室溫數據,主動發現和解決室溫偏低的情況,提高城鎮供熱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適性。
  • 鶴壁一小區業主暖氣屋裡穿棉襖:多花錢卻沒有買來溫度
    家住某單元一樓的王先生告訴記者,他家的室溫一般都在16℃,偶爾會升至18℃。記者通過近1個小時的觀察發現,衛生間溫度顯示為17℃,臥室溫度不到16℃。在該小區的業主張先生家,臥室溫度同樣低於16℃。「別人在家露著腰,我們在家穿著貂」張先生用當前比較流行的話比喻紫臺小區暖氣不暖的境遇,「我很多朋友家的溫度都很高,他們在家不開窗戶都感覺到熱。」張先生說。次日,記者隨機走訪了中鶴國際、清華園、鶴鳴花園等多個小區的業主,經實時測量,室溫均在21℃以上。
  • 老舊小區暖氣不熱?大興3000臺室溫採集器「上崗」,遠程監控溫溼度!
    資料圖 圖片攝影:京報集團記者 劉平/北晚新視覺供圖11月17日下午兩點左右,副中心最大的供熱企業京能集團北京熱力華源通州分公司提前開始提升鍋爐負荷,增加了供熱量,提前向居民家中蓄熱。華源熱力通州分公司供熱面積達2000萬平方米,集中供熱面積覆蓋了副中心70%的範圍,其中八成是老舊小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