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2時,溫度計顯示張家室內溫度只有9℃
室外-7℃,室內只有9℃。這樣的溫度你在家能待得住嗎?家住大東區望花安居小區的張先生今年就經歷了這樣的「寒冬」。「在家玩電腦和在大馬路上感覺是一樣的,養的小烏龜因為家裡溫度太低都凍死了。」2月10日,市民張先生投訴,「今年這春節過得憋屈,暖氣拔涼,找鍋爐房多次也沒修好,這溫度讓人怎麼待?」
案例1:2歲孩在家得穿棉襖羽絨服
昨日下午,記者剛來到張先生所住的小區,幾名居民就跟記者投訴小區裡的7號樓2單元和13號樓2單元的暖氣不熱。
記者首先來到7號樓2單元3樓的徐大娘家,屋裡的暖氣冰涼,一點熱乎氣都沒有。記者穿著羽絨服待在屋裡也沒覺得暖和。
徐大娘告訴記者,這個冬天,可把他們一家人給坑苦了。「大人在家裡穿棉襖尚可忍受,但我家還有個不到2歲的孩子,在屋裡也得棉襖、棉褲、羽絨服『全副武裝』。」徐大娘很苦惱,找了鍋爐房很多次,暖氣也沒熱起來,只有11℃左右。
案例2:下午2時室溫9℃ 凍死小烏龜
張先生告訴記者,他和父母搬來小區已經7年了。前幾年暖氣一直燒得不錯,從去年開始,小區換了新的供熱公司,暖氣也算熱乎。但從今年供暖的第一天開始,家裡的暖氣就拔涼。張先生特意買了溫度計,每天測室溫。「從供暖第一天到今天,家裡最高溫度只有14℃,我家的小烏龜都凍死了。」
張先生住在7號樓2單元的6樓,由於是頂樓,記者明顯感到,他家比徐大娘家還要冷。下午2時,一天氣溫最高的時候,家裡溫度計顯示室內溫度只有9℃,張先生的母親楊女士穿著棉襖在屋內走來走去。「家裡這麼冷,我老伴兒半身不遂,可遭了罪,但因為他小便失禁也不敢用電熱毯。」她告訴記者,如果是自己一個人,白天出去逛逛街也可以,但很多人得留在家照顧小孩和病人,只能在家挨凍。張先生說,還有電費的問題,太貴了,一個月八九百元的電費實在承擔不起。
記者介入 供暖公司有了回信
楊女士與記者找到小區的鍋爐房,工作人員只是對楊女士家裡的情況進行了登記。隨後,記者第一時間聯繫了大東區供熱辦。得知此事,區供熱辦相關負責人十分重視,很快聯繫到了負責望花安居小區供暖的瀋陽華暖供暖公司負責人馬總經理,他表示會馬上派人去楊女士家裡了解情況,及時解決此事。
對於暖氣冰涼的原因,鍋爐房的工作人員稱,楊女士家的情況比較特殊,她家在頂樓,本身就比其他樓層溫度低。另外,小區其他單元都換了管道,而楊女士所在的單元仍用的鐵管。據他們了解,楊女士所在單元的低樓層住戶經常放水,導致暖氣不熱。
在等待維修時,楊女士又改變了主意。「從開始供暖到現在,家裡一直就沒熱乎過,這馬上就要到正月十五了,天兒也漸漸暖和了。就算現在修好了,供暖期也要過去了。我的費用交了1700多元,即使現在維修上了,我們家也已經凍了一冬了,實在太不合算,不如直接申請測溫退費。」對於楊女士的要求,鍋爐房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理解,約定今天進行退費登記。(瀋陽晚報、瀋陽網主任記者 張曉寧 見習記者 蕭林熙 攝影記者 聶焱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