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書單|社科學術有哪些好書值得期待?

2020-11-26 澎湃新聞

新年到,諸多出版機構的新年好書已在計劃之路上「奔跑」。在2020年第一個周末到來之際,澎湃新聞記者特按華語文學、外國文學、社科學術分別整理了新年書單,以饗讀者。

《逝物錄》原版封面

朱迪斯·莎蘭斯基《逝物錄》

《島嶼書》作者、「世界最美的書」金獎得主、德國作家朱迪斯·莎蘭斯基新作。《逝物錄》記錄12種地球上你所不知道的消逝之物:沉沒的島嶼、滅絕的動物、遺失的詩歌……通過這些記錄,探討存在與時間,重新審視人類文明的得與失。該書將由中信出版集團·大方出版。

《中國書寫:紫禁城600年》

《中國書寫:紫禁城600年》 是繼《中國書寫:二十四節氣》之後,又一部聚焦於故宮的中國傳統文化散文精品,由故宮專家、作家祝勇策劃編撰,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

這本書的出版正值故宮建成600周年,它結合當下的文化現象與文化熱點,用文學的方式深入闡釋中國文化。

許子東《20世紀中國小說》(暫名)

讀100年的小說,看100年的中國。中文系教授許子東在「看理想」的線上課程將以更豐滿的內容結集成書,從晚清,到「五四」,到總被爭論的「80年代至今」,為讀者系統解讀「不留空白」的20世紀中國小說。第一篇是梁啓超的《新中國未來記》。最後一篇計劃是劉慈欣的《三體》。從政治幻想,到科學幻想,100年過去了,未來何去何從?

泰居莫拉·奧拉尼央、阿託·奎森/編《非洲文學批評史稿》

該書由兩位活躍在西方學術界的非裔學者編纂而成,囊括了非洲文學批評與理論的最關鍵文本。既有非洲本土知識分子為民族獨立運動所激發的深入思考,也有於籠罩在非洲文學之上的後殖民、後現代理論裡,從非洲學者對日益破碎的西方理論話語的批判中,辨識出重建整體視野的可能。為中國的非洲文學研究提供恰切的「觀看之道」。該書即將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首次引進大陸出版。

常建華《清朝大歷史》

明清史著名學者常建華教授從國家一統與文化認同角度探討清朝歷史之作,回應新清史,以中國視角回望過去、總論歷史。該書即將由中華書局出版。

束景南《陽明大傳:「心」的救贖之路》(三卷本)

浙江大學教授束景南是研究宋明理學的著名學者,曾出版《朱子大傳》和《王陽明年譜長編》等,均獲得學界的肯定,並獲得中國圖書獎等重要獎項。束景南花了五十餘年的時間潛研王陽明,收集到大量關於王陽明的新資料,發覆抉疑,考證辨析,在王陽明的生平行事與思想上都有許多獨到的新發現、新開拓,特別是在對王陽明思想的研究上提出了十大新發現,顛覆了六百年來人們對王陽明的傳統認識與看法。該書即將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我們為何結婚,又為何不忠:性、婚姻和外遇的自然史》

開始交往之後,婚姻對大部分的人來說是愛情的終極目標。身為少數實行一夫一妻制的哺乳動物,我們大部分都在追求婚姻的穩定與承諾。然而,歷史上出軌和離婚的例子多如牛毛。而直到現代,我們仍然在面對同樣的問題。該書作者海倫‧費舍爾在此爬梳愛情最大的矛盾:既然做出承諾,又為何會出軌,甚而離婚?

海倫‧費舍爾是生物人類學家,也是歐美最大交友網站Match.com首席科學顧問。除了研究人類的性與愛情,她在TED上還有關於婚姻與戀愛的演講,已有超過一千萬人點擊。該書將由中信出版集團·文藝社於今年2月出版。

宗白華《宗白華講美學》

宗白華是「融貫東西藝術理論的一代大師」,其美學著述牢牢地把握了中國美學的精魂。本書合編了《美學散步》和《藝境》中的全部美文,匯集了宗先生所寫美學論著精品中的精品。在這些文章中,他構築了以藝術境界為核心的美學思想體系,在美的基本性質探討與中國傳統藝術所具有的美學思想意蘊方面,給人以深刻啟示。同時,宗白華的美學研究與個體美的生活完美統一,能夠切實提升讀者感受美、鑑賞美的能力。本書新增數百幅與主題相關的珍貴文物圖片,使讀者在閱讀時能夠得到身臨其境的美學感受。該書由後浪出版公司於今年2月出版。

白先勇《崑曲復興運動》

著名作家白先勇以小說《臺北人》《孽子》《紐約客》等最為知名。他還與友人一起將明代大家湯顯祖的代表作《牡丹亭》重新整編,全球巡演超過兩百場,掀起了崑曲在華人世界的復興浪潮。

2005年,青春版《牡丹亭》開啟了高校巡演,所到之處,場場爆滿,不少學生開始了解、接受、欣賞崑曲。本書再現了崑曲在當代的復興歷程,並記錄了崑曲進入北京大學等名校的傳承過程,同時也以圖文並茂的方式保存了諸多崑曲藝術的珍貴瞬間。該書計劃於今年3月由理想國出版。

槙原久美子《私立小學闖關記》

作者槙原久美子與美國籍丈夫在莫斯科擔任報導記者時,收養了一名哈薩克裔的孩子,並取名為「太郎(彌太郎)」。離婚後,她帶著孩子回到日本。太郎5歲時,槙原聽取朋友的建議,捨棄教學品質日益下滑的公立小學,而決定將太郎送到私立小學。

要進入頂尖私立小學,太郎必須上「考前衝刺班」,通過極其嚴苛和競爭激烈的入學考試。在順利入學後,槙原以為太郎的人生會就此步上正軌。他會穿上有傳承的深藍色校服,和其它「小愛因斯坦」們一起學習,而作為太郎的母親,自己則會像太郎同學的嚴苛父母們一樣,沉浸在自己孩子的天才成就之中。自此,他們將會過上日本成功精英式的生活。然而,事情並不如槙原想像的那樣。進入私立小學只是長期嚴酷競爭的開始。學校中有非常激烈的內部競爭,教育體系嚴苛,孩子與父母的壓力奇大。

這一現象不僅在日本,在全球其他國家也有多見。這為父母和教育者提出了一個問題——怎樣的教育方式,特別是對於那些有一點「與眾不同」的孩子來說,才是最好的?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激烈競爭還是耐心培養?在這些眾多紛紜的爭論中,父母又當如何做到保持平衡,保持一個健康的家庭關係?

《私立小學闖關記》是一部真誠而私密的個人記錄,它用一種溫暖的方式記錄了一對母子在東京一所頂尖私立小學中的經歷。該書由理想國計劃於今年3月出版。

陳正宏《時空:<史記>的本紀、表與書》

復旦大學教授陳正宏在復旦大學開設《史記精讀》課程近二十年,對《史記》研究頗有心得,後於2017年底又在喜馬拉雅推出音頻課,廣受好評。

本稿是在喜馬拉雅音頻課基礎上對內容做了大幅的補充和調整而成,為「陳正宏教授講史記」系列,共四冊,本書為第一冊。作者從三皇五帝寫起,用文學筆調敘事中國史,以風趣生動的語言講述《史記》的本紀、表和書,站在讀者立場,回答了他們是什麼、寫了些什麼、為什麼這樣寫和對後世有哪些影響等問題。該書由中華書局計劃於今年3月出版。

讓–保羅·昂託旺 拉斐爾·昂託旺《普魯斯特私人詞典》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六點私人詞典系列新作,一次關於普魯斯特的頭腦風暴。該書採用不拘一格的「私人詞典」形式,以首字母為順序,盤點了與普魯斯特和《追憶似水年華》有關聯的概念、人物、物件和地點等關鍵詞。在講述普魯斯特的生平往事、與當時法國文藝界的交往細節的同時,也用俏皮的文筆談及對其作品的獨特闡釋。該書計劃於今年4月出版。

昆廷·斯金納、查爾斯·施密特/主編《劍橋文藝復興哲學史》

由劍橋學派代表人物昆廷·斯金納和文藝復興研究巨擘查爾斯·施密特共同主編的一部全面論述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哲學的綜合性文集。從文藝復興哲學自身的具體歷史語境出發,呈現其不同側面的內在發展,勾勒這一時期哲學的主要面貌與特徵。該書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首次引進大陸,計劃於今年5月出版。

王德威/主編《哈佛新編中國現代文學史》

本書收錄王德威、宇文所安、馬悅然、陳平原、哈金、汪暉、王安憶、餘華、陳思和、莫言等一百多位各國學者作家撰寫的專題文章,打破了文學史書寫中固定的分類,從明代後期寫起,將墓志銘、演說、音樂、電影、報紙、黃梅調與舞蹈史詩、網絡文學等都納為考察對象,按照編年體系,以散點輻射的方式涵蓋了整個華語文學,重新思考「什麼是中國文學」、「什麼是文學」。

這是一部全新的中國現代文學史,它將中國文學史放在世界歷史脈絡之中,從17世紀的世界出發,抵達2066年的中國。王德威歷時十餘年,統領海內外學人150多人,完成這部曠世之作。它不是既定的「歷史陳述」,而是從特定的文學人物/事件入手進行分析,每一篇文章都集聚在具體的歷史時刻,並跟意義豐富的事件或作品連在一起,彼此提供背景,互相闡明,構成了一部百科全書式的現代文化史。該書由理想國計劃於今年6月出版。

凱博文《照護的力量》(暫名)

醫療技術不斷進步,醫療成本也隨之飆升,但對病人的關懷與照護似乎不再受到醫院或家屬的重視。哈佛大學著名精神病學家和社會人類學家凱博文在妻子被診斷出患有早發性阿爾茨海默症後,開始了對她的悉心照護。他帶著濃濃愛意踐行他的理論研究,強調「照護」才是醫學的核心。在這本書中,凱博文講述了他在醫學領域的人生歷程以及他和妻子的點滴故事,

在照顧生病的朋友、家人的過程中,「照護」究竟意味著什麼?我們為成為照護者而做好準備了嗎?我們能從照護中獲得什麼?作為照護行業的醫學為何越來越偏離其內涵?現代醫學的發展為何沒有帶來更好的醫患關係?我們如何才能改變這一現狀?

作為丈夫、醫生、研究者的凱博文從自身角色出發,對當代醫學倫理與「照護」問題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正如他在序言中所說:「這本書是我用一生的經歷所寫就的。」該書計劃於今年10月由中信出版集團·無界首次引進大陸出版。

託比·費伯《費伯-費伯出版社和作家們不為人知的故事》

本書以費伯-費伯出版社自1929年到1990年共60多年間的發展歷程為背景,藉助書信、日記、作家回憶錄和手稿、董事會會議記錄等珍貴的圖文資料,全面呈現出版人和作家之間共同締造的現代主義文學經典誕生史。

費伯-費伯出版社本身就是一個傳奇,在它90年的出版歷程中一共締造了13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6位「布克獎」獲得者。頂級編輯天團:理察·德拉馬爾、T.S.艾略特、弗蘭克·莫利和查爾斯·斯圖爾特等,他們與作家們共同決定了整個現代主義文學的發展方向。

作者託比·費伯憑藉大量的一手資料,展現了出版人、編輯和作家之間,諸多不為人知的溝通細節與合作內幕,精彩呈現了艾略特、威廉·戈爾丁、特德·休斯、塞繆爾·貝克特、謝默斯·希尼和石黑一雄等諾獎得主的文學傑作在誕生過程中發生的諸多趣事。該書計劃於今年12月由中信出版集團·無界首次引進大陸出版。

揚·保羅·舒騰,弗洛爾·李德《身體的秘密:從細胞到不可思議的你》

荷蘭著名科普作家揚·保羅·舒騰與青年插畫家弗洛爾·李德合作的第一本書《生命的秘密:從草履蟲到達爾文》曾在歐洲榮獲「荷蘭金鉛筆獎」「荷蘭金畫筆獎」等多項童書大獎。2019年,其中文版出版後也引起很大關注。

《身體的秘密:從細胞到不可思議的你》是揚·保羅·舒騰和弗洛爾·李德合作的第二本書,將由九久讀書人首次引進大陸出版。這本科普書用幽默風趣、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了關於細胞、大腦、血液、肺、身體裡的菌、皮膚和毛髮等知識,能夠讓讀者了解身體是如何運作的,了解身體結構是多麼奇妙,以及如何保持健康的身體狀態。

「田曉菲學術系列」

田曉菲是哈佛大學東亞系中國文學教授,曾兩度出任哈佛大學東亞地域研究院主任。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田曉菲學術系列」包括《塵幾錄:陶淵明與手抄本文化》《烽火與流星:蕭梁王朝的文學文化》《赤壁之戟:建安與三國》。

《塵幾錄》主要勾勒出手抄本文化中的陶淵明被逐漸構築與塑造的軌跡,並通過對早期抄本異文的分析,對陶詩作出新的解讀;《烽火與流星:蕭梁王朝的文學文化》不僅探討梁朝最具代表性的文學作品,提出梁代因佛教世界觀而形成的「觀照」詩學及其對中國古典詩歌寫作傳統的創新和影響,也檢視梁朝文學生產的文化語境,就此提出一系列文化史和文學史問題,重新評估和挑戰對這一時代文化史以及文學史的現行主流觀點,並探索究竟是何種原因導致了中國文化傳統中,直至現當代,對梁朝文學的忽視與貶低;《赤壁之戟:建安與三國》旨在對建安文學和三國文學在比較視角的觀照下作出新解。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書單丨可能是2月份國內最優秀的人文社科類圖書
    人文社科聯合書單,由全國人文社科領域優秀出版單位聯合發布,致力於推薦最優秀的人文社科圖書我們每月發出一期書單,這是我們的第17期書單。盼望熱愛人文社科書籍的讀者,持續關注我們。願人文社科好書的養分,滋潤我們的心靈,繁盛我們的思想。
  • 21世紀2020年度好書入圍書單發布,北大滙豐提供學術支持
    21世紀經濟報導、21世紀經濟研究院自2016年發起「21世紀年度好書」評選,到今年已是第五屆,共計30本著作入圍2020年度「21世紀年度好書」。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為書單的學術支持單位,北京大學滙豐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教授擔任終評評委,《北大金融評論》副總編、北京大學滙豐金融研究院秘書長本力擔任初評評委。
  • 慶祝無意義——「鳳凰好書榜」2014年度100本好書
    嗯,別懷疑,這確實是一份年度圖書書單報告的起筆,而非一份娛樂圈影音盤點的開頭。之所以想起這首歌,原因之一,是2014年閱讀和娛樂這原本殊途的兩大板塊,有了更深層的命運類同。2013年廣播電視電影總局和出版總署合併後的效果,在今年的出版行業得到了體現。我們都知道,廣電總局一向對影視審查保持著有效的管理。合併後的新局,擴展了新的範圍。
  • 2020商務印書館人文社科「十大好書」出爐 「家庭書架」(第一季)發布
    本網訊 (記者王坤寧)11月3日,2020商務印書館人文社科好書評選在京舉行。《北平學人訪問記》《醫學的溫度》《涂爾幹文集》《古音彙纂》《俄國文學史》《爵士樂史》《塞繆爾·貝克特——盛名之累》《法蘭西的特性》《西南中國行紀》《古代經濟》獲評2020商務印書館人文社科「十大好書」。
  • 那些因為疫情而憋在手裡的好書 |書單
    [英] 張夏準 著蔡佳 譯社科文獻出版社本書提出,當今的發達國家正在試圖踢開那個能使發展中國家爬到頂端的「梯子」,即向發展中國家介紹所謂的「好政策」和「好制度」,以此來阻止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對於中國經濟、金融及歷史領域的研究者、學習者、愛好者,本書不僅提供了重要參考,而且是十分值得珍藏的經典。
  • 「書單」想了解哲學,有哪些入門的好書推薦?
    沙牛提示閱讀本文需要3分鐘,為你推薦幾本入門哲學的好書。如果你喜歡本文,就分享給你的小夥伴!為什麼要讀哲學?哲學入門書單不幸的是,哲學對普通大眾來說,似乎一直都是高不可攀。今天的書單,就向你推薦一些入門的哲學類好書。1.
  • 好書搶先看 | 近期最值得期待的新書來了
    近期,有哪些最新鮮最值得期待的好書即將上市?快來看看我們為你準備的這份書單吧!透徹了再看筆下的人與事,就有憐憫和同情。葉彌的小說,總有妙處。妙在她的人物、故事甚至敘事系統,都是不走尋常路的。
  • 2018新京報年度好書88本入圍書單
    原標題:2018新京報年度好書88本入圍書單 又至一年歲末,我們的年度好書評選,如約而至。今年,《新京報·書評周刊》十五歲了。回頭望去,十幾份「年終總結」在一起,已然形成了一份關於文化和思想變遷的時代記錄。我們慶幸自己不曾缺席。
  • 「興·閱讀」 | 青年大學習,線上推好書~這份書單快快收好(一)
    「興·閱讀」 | 青年大學習,線上推好書~這份書單快快收好(一) 2020-04-23 16: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餘攀2020書單三:社科、家庭、醫療、農業
    歷史書單:2020書單之政治、經濟、網際網路、投資2020書單之書法篆刻      2019年書單     2018年書單     2017年書單      2016年書單     2015年書單自2015年開始發自己的書單,到今年是我分享書單的第5個年頭;2020年10月12日,餘之一滿6歲;2020年12月
  • 新年首場科技盛會將至 A股「智造」值得期待(附股)
    原標題:新年首場科技盛會將至,哪些黑科技會登場?A股「智造」值得期待!(附股) 摘要 【新年首場科技盛會將至 A股「智造」值得期待(附股)】新年剛剛到來,科技工程師、科技業高管、分析師、媒體記者和觀察家們已經摩拳擦掌,準備前往拉斯維加斯參加今年首場大型科技盛會——美國消費電子展。
  • 書單推薦:15本好書!讓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原標題:書單推薦:15本好書!讓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央視財經《財經周刊》)今天社長總編為大家推薦了哪些好書呢?小編這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它不僅重點分析了科斯廣為人知的最重要貢獻,如關於企業、交易成本、社會成本、邊際成本定價、燈塔等,更廣泛涉獵科斯在其漫長學術生涯中的很多生活和工作細節,以及其他重要卻鮮為人知的學術著作的深層含義,如科斯早年與其他學者一起進行的蘊含理性預期思想萌芽的生豬周期研究,以機會成本思想展開的會計實務研究,還有他長期跟蹤考察的廣播業壟斷問題及政府與市場關係的重大命題,等等。
  • 「名人堂·2020年度人文榜」之「十大好書」候選書單(共40種)來了!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由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主辦,「名人堂·2020年度人文榜」之「十大好書」候選書單(40種)來了!該候選書單將被送到國內五位資深評論家、讀書人、作家組成的專業評審團人士手中。他們分別是:中國作協副主席、著名文學評論家李敬澤,中山大學教授、著名文學評論家謝有順,四川省作協主席、著名作家阿來,人民日報海外版副總編、著名作家李舫,四川省圖書館研究館員、李劼人研究學會會長王嘉陵。最終綜合評選出「名人堂·2020年度十大好書」(10種)。過去一年,有哪些書令我們印象深刻?
  • 好書推薦~第61期|「超過100種小動物,就在你身邊」
    按:本欄目所推薦圖書有以下幾點說明:(1)均是個人喜好。不保證我喜歡的,你也會喜歡;(2)只是推薦,不代表我都看過——就像很多人說的,所謂的書單,其實是自己想看而未看,而希望別人去看的。(4)書單的編排基本上是這樣:自然文學/科普、海外中國研究、古代文學、雜項。(5)每期推薦數量不固定,但不會太多。推薦多了你我都會疲倦。不保證每天更新。
  • 你要的書單來了!2019"年度十大文學好書"30強書目出爐
    原標題:2019"年度十大文學好書"30強書目出爐深圳特區報2019年11月20日訊 2019年第二十屆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文學好書」評選剛剛評出了30強書目。格非、阿來等作家新作以及米沃什、布羅茨基等名家文集入圍30強。
  • 15本國際問題研究類好書推薦丨書單
    這一外交戰略整體形態的變化,無論對日本的榮辱與興衰,還是對東亞的繁榮與穩定,均有重要戰略意涵,值得人們長期關注。本書從歷史事實出發,基於文獻追蹤與赴日調研,把日本外交置於國際秩序變革大背景下,主要立足於單元層面考察日本外交轉型新動向,對日本外交戰略與決策體制的「雙轉型」結構進行系統剖析,並就日本外交理念變革、體制重構、智力支撐、精英引領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見解。
  • 西南交大校長「檢討」薦書單 15本書目被換掉
    原標題:西南交大校長「檢討」薦書單 15本書目被換掉  今年元旦,西南交通大學推出了新版「96本經典閱讀書目」。對比去年同期該校校長徐飛推出的「96本經典閱讀書目」,有15本書被「下架」,換上了另外15本。   西南交大推薦書單為什麼變化?校長徐飛有什麼樣的反思?晦澀的經典書籍到底該怎麼讀?
  • 書單|總編提前揭秘,2021年將要出版的12本書,不容錯過!
    前天晚上湛廬2020好書饕餮夜在湛廬live間開幕。現場除了百餘種好書38折起、湛廬周邊送不停等超值福利外,湛廬總裁陳曉暉、商業圖書總編董寰和人文社科總編季陽還提前為我們揭秘了湛廬2021年未來書單。今天,湛廬君就把現場發布的12本最值得期待的好書分享給你,助你輕鬆把握未來閱讀風向標!新商業篇1.
  • 推薦書單:社交和微信會怎麼發展?這些書值得一看
    每年社交網絡變化都非常大,每年微信釋放紅利的方式也不斷在調,我們在和創業者們深度討論的同時,同樣值得讀一讀經典。因為,好書往往能帶來不一樣的啟發。這些好書,有些是「見實」小編們早早看過的,有些是正在深讀的。如「鄧巴數」提出者羅賓 鄧巴「深度理解社群」的四部曲,其中小編看到「社群的進化」,和此前我們的《小群效應》就有很多呼應。
  • 您有一份價值2000元的主題書單寫作法,請查收(寫作成長第十天)
    在掌握寫作技巧的同時要做個有心人,持續去重複堅持,有創作能力的基礎上,好作品的誕生就順其自然水到渠成。今天主要是帶大家了解下如何做一款書單類的讀書產品,一篇合格的書單在市場上的價值高達2000元變現。書單從古至今一直都備受歡迎,過去有文化的人比較少,閱讀量普遍較低的情況下,就需要讀書人去幫忙選書;到如今這個社會,網際網路信息爆炸時代,書籍泛濫,很多人不知道該讀些什麼書,這個時候對寫書單的作者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提供內容價值的同時還需要提供篩選價值。書單寫作者不僅要有比較廣泛的閱讀量,還需要具備選書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