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臺界杯」土木工程材料作品設計大賽舉辦

2021-01-07 澎湃新聞
第五屆「臺界杯」土木工程材料作品設計大賽舉辦

2021-01-05 15: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日前,第五屆「臺界杯」土木工程材料作品設計大賽在同濟大學嘉定校區德才館舉辦。該活動由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東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重慶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主辦,由上海臺界化工有限公司、同濟大學本科生院、上海市混凝土行業協會、先進土木工程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上海市矽酸鹽學會、上海市土木工程學會、上海市建築材料行業協會、中國混凝土與水泥製品協會超高性能水泥基材料與工程技術分會、上海市綠色建築協會綠色建材專業委員會、《建築材料學報》編輯部共同協辦。

據了解,土木工程材料作品設計大賽自2016年由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土木工程材料系倡議發起並舉辦以來,歷經5屆,受到越來越多學生的關注和參與。此次比賽吸引了來自全國30多所高校,近300名本、碩、博學生報名參賽。大賽秉承「宣傳材料知識,交流學習心得,打通專業界限,激發創新意識」的精神,為廣大土木工程材料學子提供一個充分展示才華與交流的舞臺。同學們通過作品設計、製作與展示,不僅加深了對土木工程材料的認識,也加強了對多學科交叉應用的能力,在充分享受比賽樂趣的同時收穫了豐富的材料學、土木工程、機械、能源和生物學等方面的知識。

本次大賽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組委會為了響應各級疫情防控指示精神和儘可能保障所有人的安全,採取了同濟參賽小組線下答辯、其他高校參賽小組線上、線下答辯相結合的比賽形式,克服重重困難,使所有隊伍都得以參賽展示,比賽按計劃順利舉行。

本次大賽分為上午的預賽和下午的決賽兩個部分。預賽共設有5個分會場,各分會場有14至15支隊伍參與競爭,通過分會場競賽,各分會場產生4組優勝隊伍進入下午的決賽環節。水熱方式實現的無廢城市模型、結合光伏路面和壓電發電技術的武漢長江大橋模型、智能城市路面模型等,72支隊伍在規定的時間內展示了土木工程材料的前沿技術和應用於土木工程的無限可能性,向評委會專家們陳述各自作品的重要理念、創新點、製作過程和特點等,特別是在技術、功能、綠色、環保、節能、利廢和低碳等方面的具體體現為重大工程領域帶來的重大變革。評委會專家們在各組參賽隊伍展示答辯後,與同學們深入交流並給出非常中肯的指導性意見。

圖為評委會專家到展架處實地觀察參賽作品並聽取講解

經過一上午的激烈角逐,共有20支隊伍脫穎而出,進入下午的決賽環節。決賽環節的答辯和提問更是精彩紛呈,各隊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實力。

比賽按部就班地進行,各隊展示、評委點評、最終評分等,最後產生出4項單項獎、4項三等獎、2項二等獎與1項一等獎。

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孫振平教授指導的莊嚴(碩士生)、金惠玲(碩士生)、王聰(碩士生)和孫一傑(本科生)四位同學組成的團隊完成的作品《戰疫一道橋》,綜合採用了耐酸腐蝕砂漿技術、高性能混凝土技術和可再生清潔能源技術,得到專家一致認可,從72組參評作品中脫穎而出,眾望所歸地摘得本屆大賽一等獎。

同濟大學的《3D列印同濟體育中心》和《「砼」築一帶一路》獲得本屆大賽的二等獎,中山大學的《玲瓏珊瑚巖-人工珊瑚礁構件》、浙江工業大學的《初·始——一座綠色環保的裝配式停車大樓》、寧夏大學的《沉默是金》和同濟大學的《水熱築城》作品獲得本屆大賽的三等獎。除此之外,《水熱築城》和《詩意蘭亭》作品並列獲得「最佳創意獎」;《砼創灣》精緻而簡明的展板為團隊贏得了「最佳展板獎」;《玲瓏珊瑚巖——人工珊瑚礁構件》組的同學現場表現令人眼前一亮,斬獲「最佳表現獎」;綜合線上線下投票結果,《綠色屏風》摘得「最佳人氣獎」。

委會專家組組長,中國建築業協會混凝土分會副理事長、上海市混凝土行業協會秘書長鍾偉榮教授級高工對本屆大賽進行了點評,他非常讚賞本屆比賽取得的突出成果。他說,相比於以往4屆比賽,本屆參賽同學在作品質量、作品精細度、作品創新性和作品內涵等方面都有了大幅提升。

圖為蔣正武副院長代表主辦方向上海臺界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邵田雲先生贈送書法作品

本項賽事的連續贊助方上海臺界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臺界化工)董事長邵田雲在致辭中則表示,他和評委會專家們對同學們作品中所展現的綜合素養、學科交叉性和創新性等都留下了極深印象,大家給予本屆競賽極高的讚譽。同時,他對參加比賽的全國高校同學也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並對同濟大學各部門、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老師和同學們的精心組織和辛勤付出予以感謝,期待臺界化工與同濟大學在現有良好合作基礎上,未來在高層次人才培養、產學研融合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績。

孫振平教授作為土木工程材料知識競賽和土木工程作品設計大賽倡議發起人,代表主辦者向參賽選手和評委會專家表示祝賀和感謝。他表示,賽事自創立以來得到了同濟大學和兄弟高校的大力支持,參賽隊伍和人數越來越多,作品水平日漸提高,許多獲獎同學目前都已成為土木工程材料領域的中堅力量,歡迎今後能夠有更多的高校承辦此項賽事。(袁嵐)

責編:孔文雄 張文齋

校對:和新龍

監審:王怡潔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第五屆」植物藝術作品設計大賽決賽
    為進一步深化美育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營造以美育人的校園文化氛圍,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和西農精神,11月17日,由校團委主辦,園林學院承辦的「第五屆」植物藝術作品設計大賽決賽在風景園林藝術學院A307報告廳舉辦。
  • 安徽省第五屆工業設計大賽「華熊杯」專項賽啟動
    7月12日上午,安徽省第五屆工業設計大賽「華熊杯」專項賽在合肥學院啟動。 「華熊杯」智能鋼琴工業設計大賽是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主辦的安徽省工業設計大賽中的專項賽事,由安徽省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批准,安徽華熊科技有限公司主辦,合肥學院承辦的國際性高規格賽事,旨在推動安徽省智能鋼琴行業工業設計的進步與發展
  • 第五屆全國高校木結構設計競賽收官及第六屆木結構新進展論壇召開
    上海2020年12月24日 /美通社/ -- 第五屆全國高等學校木結構設計競賽近日圓滿落下帷幕。本屆競賽由同濟大學、教育部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主辦,廣州大學及同濟大學承辦,加拿大木業協辦。競賽收到了來自東南大學、廣州大學、南京工業大學、西南交通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等23所高校的37件作品。
  • 西南交通大學第五屆H5設計大賽開始了!
    01 活動簡介 第五屆西南交通大學H5製作大賽開始了!為繼續增進我校同學對H5的認識和應用,培養創新思維與能力,挖掘我校青年學生在新媒體傳播形勢下創造作品的潛力,提升大家對於各種傳播形式及其豐富內容的認知和接受能力,在國際創新創業學院、黨委宣傳部的指導下,西南交通大學菁蓉協會將舉辦第五屆西南交通大學H5製作大賽。
  • 第九屆海洋文化創意設計大賽作品徵集圓滿收官
    大賽徵稿工作於2020年1月底啟動,原計劃從三月份開始,大賽將陸續在國內一些高校進行宣講及大賽獲獎作品巡迴展覽等活動。由於受到當前新冠疫情的影響,臨時取消宣講和作品巡迴展覽等安排。在疫情期間大賽秘書處的老師們克服各種困難,利用大賽網站、微信公眾號、QQ平臺及線上直播交流等方式來宣傳推廣第九屆海洋大賽。
  • 機械工程學院成功舉辦第十三屆本科畢業設計大賽
    本站訊(通訊員 曾一偉 許媛欣 攝影 馬天明) 6月12日,第十三屆本科畢業設計大賽(機械大類)在天津大學北洋園校區舉行。本科生畢業設計大賽的舉辦,有助於推動學生之間、學院之間、高校之間的深入交流,同時也有助於產學研結合、形成市場與學校人才培養的合力。本屆大賽的參賽高校除京津冀三省市外,擴大輻射範圍到華中和華東等地區,吸引了來自北京、天津、河北、江蘇、山西、安徽等省市14所高校參加,共收到121份參賽作品。本屆大賽以「強工固本,守正創新」為主題,彰顯新工科教育理念,突出融合創新。
  • 第四屆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物理實驗設計大賽圓滿舉行
    6月21日,第四屆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物理實驗設計大賽在弘毅樓HE402舉行了最終答辯,本次比賽邀請到了符五久教授、湯照副教授、胡毅副教授等老師擔任比賽評委。作為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大學物理和大學物理實驗第二課堂活動的重要抓手,同時也為「第二十屆廣東省大學生物理實驗設計大賽」選拔參賽選手,本屆大賽的基礎題是熱透鏡效應,應用題是流體渦旋。自四月份公布題目以來,共有來自數理與土木工程學院、信息學院、工業自動化學院、航空學院等學院五十多支隊伍報名,物理教學部老師們舉辦講座為學生審題解題,物理協會也多次舉辦交流活動。
  • 全國大中學生第九屆海洋文化創意設計大賽 平面設計獲獎作品選(1...
    全國大中學生第九屆海洋文化創意設計大賽以「資源海洋」為主題,作品形式涵蓋平面設計、景觀設計、產品設計、媒體動漫、營銷策劃等。由於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本屆大賽組委會,克服種種困難,採用線上宣講、線上提交、線上評審的方式,開展大賽相關工作。本屆大賽參賽學校990餘所,共收到參賽作品61568件。大賽初審評選出入圍作品5483件,終審評選出獲獎作品488件,其中,大學組420件(金獎8件、銀獎21件、銅獎50件、優秀獎341件);中學組42件(銀獎2件、銅獎6件、優秀獎34件)。
  • 關於舉辦第二屆廣西青少年創意編程與智能設計大賽終評活動的通知
    關於舉辦第二屆廣西青少年創意編程與智能設計大賽終評活動的通知 2020-10-21 12: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大中學生第五屆海洋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獲獎名單公布
    2016年5月29日上午8時,國家海洋局宣傳教育中心、中國海洋大學、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關於共同舉辦全國大中學生海洋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的合作協議籤字儀式暨全國大中學生第五屆海洋文化創意設計大賽作品評審會在中國海洋大學舉行。 經國家海洋局宣傳教育中心、中國海洋大學、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協商,就大賽事宜達成協議。
  • 第七屆全國大中學生海洋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獲獎作品揭曉
    中新網廣西新聞9月20日電(鍾欣)9月20日,全國大中學生第七屆海洋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獲獎作品頒獎典禮暨2018創意設計(奉賢)論壇舉行,大賽組委會宣布了本次大賽的獲獎名單,其中,廣西藝術學院陶雄軍、吳紅梅,北海藝術設計學院雲曼等21位老師獲得教師獎,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林潔、桂林理工大學劉堅等
  • 會同縣林城一完小舉辦第五屆「校園杯英語現場書寫大賽」活動
    12月3日下午,會同縣林城一完小第五屆「校園杯英語現場書寫大賽」在該校多媒體會議室拉開帷幕,全校三至六年級近150名學生參加了此次比賽活動。此次比賽旨在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規範學生的英語書寫,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豐富他們的課餘生活。
  • 第四屆「方正獎」中文字體及海報設計大賽作品徵集開始
    前言舉辦「方正獎」中文字體設計大賽,意在將古老的漢字文化與現代設計理念、手法相結合,以促進中文字體的創新,豐富中文字體的種類。大賽至今已成功的舉辦了三屆,第四屆「方正獎」中文字體及海報設計大賽增加了兩項內容:在中文字體設計類中增加了「書法中文字體設計」,意在將中國古代書法如「顏、柳、歐、趙」等書法藝術融合到現代藝術中,並適合印刷、網站、電視、手機等使用;增加了以漢字為主題的海報設計,參賽者可以海報的形式展現漢字的魅力。希望能引起廣大平面設計師、學生及書法愛好者對中文字體及相關設計的關注和參與。
  • 匠心無邊,創意無限 |「鼎承杯」 第五屆深圳國際茶器原創設計大賽...
    △  由國家一級社團組織  ——中國工藝美術協會主辦的  「鼎承杯」 第五屆深圳國際茶器原創設計大賽  正式啟幕!    △第四屆深圳國際茶器原創設計大賽    △ 第四屆深圳國際茶器原創設計大賽  ① 對具有良好產業化和市場前景的優秀設計,組委會評估並推薦有關部門、機構以各種形式開展產品化和商品化孵化;  ② 促進已產品化的優秀設計根據需要對接商業資源,加速其商品化過程;  ③ 連結製造、品牌和商業資源,為有意向出讓或合作的優秀設計牽線搭橋;  ④ 獲獎作品推廣增值服務,通過大賽活動對接成功的設計作品,為期開展優先推廣市場渠道。
  • 第五屆全國大學生生物醫學工程創新設計大賽落幕
    第五屆全國大學生生物醫學工程創新設計競賽閉幕式暨頒獎典禮日前在電子科技大學舉行。本次大賽由教育部高等學校生物醫學工程專業類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電子科技大學承辦,旨在鼓勵廣大學生在醫療健康領域的創新探索,展現當代大學生、研究生在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的創新實踐成果。
  • 蘭州市第四屆中小學生手工藝作品大賽參賽作品評審完畢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宋菲菲 攝每日甘肅網蘭州11月9日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宋菲菲)一身「盔甲」的動力車、塑料可樂瓶和水管「鑄造」的工藝品、廢塑料「縫製」的演出服、暢想環保未來科技的粘土畫……,蘭州市第四屆中小學生「綠色環保」手工藝作品製作大賽所有參賽作品於今日評審完畢,本次大賽優秀作品將於11月22日在蘭州市美術館展出。
  • 黔西南州舉辦第五屆「普安紅」杯制茶大賽
    中工網訊 近日,貴州省黔西南州普安縣第五屆「普安紅」杯採茶制茶技能大賽在茶源街道天下普安·古茶城舉辦,來自普安縣的35名職工參加。大賽分為工「普安紅」功夫紅茶、手工扁形綠茶、手工捲曲形綠茶等三個項目。比賽中,選手們全身心投入,整個制茶過程一氣呵成,展現了嫻熟的制茶技藝。
  • 第二屆中國海洋工程設計大賽全國總決賽在線上舉辦
    第二屆中國海洋工程設計大賽全國總決賽日前在線上舉辦。本屆大賽以「海洋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為主題,共有來自中山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等全國12所高校的242支隊伍報名參加。
  • 貴州省第二屆科普作品創作大賽獲獎作品揭曉
    由貴州省科技廳牽頭,與貴州省委宣傳部、貴州省教育廳、貴州省科協、當代貴州傳媒集團共同舉辦,大眾科學雜誌社承辦的「貴州省第二屆科普作品創作大賽」獲獎作品12月28日在貴陽揭曉。
  • 生態海洋——全國大中學生第八屆海洋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獲獎作品選
    由自然資源部宣傳教育中心、中國海洋大學、自然資源部北海局共同舉辦的「全國大中學生海洋文化創意大賽」,曾分別以「海洋·人類·和諧」「美麗海洋」「海洋強國夢」「絲路海洋」「創意海洋」「智慧海洋」和「透明海洋」為主題連續舉辦了七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