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
全國大部分地區都遭遇了
多年不遇的寒潮,
但更讓人揪心的是疫情反覆、散發。
河北拉響警報
全省立即進入戰時狀態
石家莊、邢臺兩市8日晚宣布
廣大群眾繼續居家7天。
而在河北之外,
國內多地也接連出現散發病例。
12月26日北京市順義區進入戰時狀態,
大連出現超級傳播現象,
上海、廣東、山東等地發現
新冠變異毒株感染的輸入病例。
當前,
我國本土疫情呈
零星散發和局部聚集性疫情
交織疊加態勢,
防控形勢嚴峻複雜。
臨近春節和春運,
疫情的發展跟我們每個人
可能都有關係。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
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曾益新表示,
要引導錯峰出行和線上消費,
優化和錯峰安排學校寒假放假、
春季開學的時間,
倡導在工作地過年,
儘可能減少人員流動,
嚴控交通客流,
提高人員通行的效率,
對會議活動、景區參觀旅遊等各種公共場所
都要嚴格遵守各地的相關規定
以及對人員控制的要求。
今天,
小編為大家認真總結了
《新民冬季防疫12問》
最近大家超關心必掌握的
都在這裡了,趕緊看看↓↓↓
1、近期多地新冠確診病例數上升,上海頂得住壓力嗎?我需要再囤點口罩和酒精嗎?
答:日前,張文宏醫生在接受上海電視臺採訪時表示:上海的防疫措施是緊張有序的。上海接收了中國50%以上的國際航班,每一天境外輸入病例都佔全國一半以上。病毒傳播風險一直存在,防控壓力很大,但我們的閉環管理做得很好。
前段時間,上海浦東機場出現本土病例,上海第一時間便將病毒來源調查清楚,通過精準防控把疫情控制在早期可控範圍。我們要儘量做到常態化管理,這對各個環節管理要求要非常高,一點都不能出錯。
現在市場上各類防疫產品供應充足,價格穩定,上海市民按需購買就行了,無需囤積。
位於金山工業區的玉川衛生用品(上海)有限公司內,300多名員工在井然有序地進行口罩生產作業,確保新年伊始的口罩市場供應。 新民晚報記者 陶磊 攝
2、國內已發現新冠變異毒株的輸入病例,是否更危險?會引發新一輪疫情嗎?
答:近期出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株,它的傳播力更強了,但是病人症狀、重症率、病死率基本沒有變化,當前研發的疫苗仍然有效,絕大多數診斷性檢測試劑仍然有效,市民不必恐慌。
發現變異株,說明中國如今檢測能力已經增強,及時發現,及時開展相關研究,及時完善應對措施,基本能避免大規模的傳播。但大家也要隨時保持高度警惕。
3、大連有病例11次檢測才顯陽性,是否病毒變得更狡猾了?我們如何加強防範?
答:可能與試劑盒檢測性能有關,還與個體新冠病毒載量、採樣部位、採樣量、採樣水平以及實驗室檢測條件和人員操作有關,原因非常複雜。也不排除個別特殊病例,病毒載量非常微量,可能檢測不出來,結果一直是陰性。
為了避免「陰轉陽」,增加7天的自我隔離時間,就非常關鍵。
4、過幾天我要去外地出差,萬一路過中高風險地區,回上海後需要隔離14天嗎?
答:途經中高風險地區的,返滬後都要第一時間向所在居村委和單位報告。
途經國內疫情高風險地區的,回來後一律實施14天集中隔離健康觀察,實行2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途經國內疫情中風險地區的,回來後一律實施14天嚴格的社區健康管理,實行2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5、國產新冠病毒疫苗可以保護多久?哪些人應優先考慮打疫苗?
答:對於新冠滅活疫苗的免疫持久性仍在持續觀察中,目前證據提示,疫苗保護期可以達到至少半年以上。
進口冷鏈物流、口岸、國際和國內交通運輸等感染風險較高的人群應優先考慮接種疫苗。春節前需要因私出國的現在也可以預約接種了。
不建議發熱患者、慢性病發作期患者、急性病發作患者、孕婦等群體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1月7日下午,上海市部分社區開啟因私出國疫苗應急接種。新民晚報記者 陳炅瑋 攝
6、我已接種了新冠疫苗,外出還要戴口罩嗎?
答:到目前為止,任何疫苗的保護效果都不能達到100%,少數人接種後仍可能不產生保護力或者發病。目前,人群免疫屏障尚未建立。因此,接種疫苗後仍需要做好戴口罩、勤洗手、開窗通風、保持社交距離等個人防護措施。這既是保護自己,也是對他人健康負責。
出入地鐵公交、商場、醫院、電影院等公共場所,也依然要按規定戴口罩。
7、現在去商場超市購物,有什麼注意事項?買回家的東西要消毒嗎?
答:1月5日,商務部辦公廳印發《商場、超市疫情防控技術指南》等4個防控指南,其中明確顧客不戴口罩時,應拒絕其進入商場、超市、市場。
提示要求,顧客及其他人員進入商場、超市、農貿市場(批發市場、菜市場),應佩戴口罩,主動配合體溫檢測、出示健康碼,保持安全距離。提倡顧客自助購物、非接觸掃碼付費;提倡顧客在商場、超市挑選冷鏈食品和在農貿市場挑選商品時佩戴手套。
目前來說,商場超市中的商品被汙染的機率較小。相較於消毒超市裡購買的商品,正確的保持手衛生更重要。
家樂福真北店,工作人員拒絕不戴口罩的顧客進入商場。 新民晚報記者 王凱 攝
8、冷鏈食品為何頻頻中招?進口冷凍食品還能買來吃嗎?
答:新冠病毒喜歡低溫環境,溫度越低,存活時間越長。國外很多國家正處於新冠疫情暴發期,各種物體的表面包括食品及其外包裝都有可能被新冠病毒汙染。
上海堅持「天天有採樣,周周有重點,月月全覆蓋」,繼續做好全市冷鏈食品及相關環境常態化監測,在正規渠道可以放心購買。
核酸檢測人員需要隨機抽取樣品,並對樣品的產地等信息進行標註。新民晚報記者 陳炅瑋 攝
這裡有幾點請大家注意:
①選購冷鏈食品時最好佩戴口罩,避免徒手接觸食品及包裝表面。可以隨身攜帶小包裝免洗消毒液或酒精棉球、棉片,用於購物後手部和物體(手機、錢包等)表面消毒,有條件的用流動水加肥皂或洗手液清洗雙手。
②網購食品時請查看進口冷鏈食品檢驗檢疫情況,並做好外包裝預防性消毒。
③處理進口生鮮產品時,不要在水龍頭下直接衝洗,可用浸泡搓洗方式。接觸了生鮮食材,避免用手直接接觸口眼鼻。處理完畢後,要規範洗手。
④烹調食用冷凍冰鮮食品時應燒熟煮透。儲存食物時,要注意將生熟食物分層、分隔存放。
9、多地官宣鼓勵「在外打工人就地過年」,買了春運期間的火車票,還能退票嗎?
答:臨近年關,人員流通量大,最近國內多地出現了疫情感染者。為配合各地疫情防控要求,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已推出了免費退票措施。
自2021年1月7日0時起,旅客在車站、鐵路12306網站(含手機客戶端)等各渠道辦理2021年1月6日24時前已購列車的有效車票退票時,均不收取退票手續費,購買的鐵路乘意險一同辦理。
10、為什麼國慶節全國大規模流動都沒事,到了春節就不行?
答:因為季節不同。國慶天氣沒這麼冷,病毒在環境中存活時間沒這麼長,那時大家都在室外玩;春節出行活動主要集中在室內,增加了風險。而且,國慶時中國基本沒有本土病例,現在多地出現本土病例,對春運風險敲響了警鐘。
2021年開始到2月底被認為是疫情防控關鍵期,只要這兩個月挺過去了,等天氣轉暖,配合疫苗的接種,到時候疫情防控形勢基本會有大的好轉。因此希望大家春節期間少聚集,在沒有特殊情況之下,儘量不要安排外出旅遊。
11、臨近年關,公司要舉辦年會,我能不去參加嗎?
答:今年春節,希望大家堅持原來一起抗疫的策略,正視風險。能避免的聚集儘量減少,不要舉辦人員過多的聚會。
如一定要參與年會,建議大家在活動期間要全程佩戴口罩,儘量避免握手、擁抱等密切接觸行為,咳嗽打噴嚏時要注意遮擋,實行公筷制、分餐制,養成勤洗手的良好衛生習慣。
12、我已在飯店訂了年夜飯,聽說聚餐人數要求10人以下,是真的嗎?
答:日前,廣州發布了春節餐飲防疫指引,要求聚餐需控制在10人以下。上海目前暫無硬性規定。
但不扎堆、不聚集,是必須要遵循的防控措施。在外訂好大餐,取回家享用,也是一種兩全齊美的選擇。
顧客及其他人員進入餐飲場所,應科學佩戴口罩,主動配合體溫檢測、出示健康碼。在餐飲場所內外候餐區、取餐區、結帳區等人員易聚集區域,保持安全距離。提倡顧客預約就餐,就餐時使用「公筷公勺」,就餐時間不超過兩小時;提倡顧客非接觸式點餐、結帳。
除了公勺公筷,不少餐廳還用一次性溼紙巾代替了毛巾。新民晚報記者 陳夢澤 攝
疫情尚未結束,
對於我們每個人,
仍然提倡堅持防護措施不鬆懈!
戴口罩、勤洗手
保持社交距離
不扎堆不聚集
大家都切記切記
來源:上海奉賢
原標題:《本土病例接連散發!年會還要辦嗎?春節能不能動?上海人關心的12個問題,戳進來看!》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