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9月29日召開汙染防治「百日攻堅」推進會議。中秋國慶長假期間,全省生態環保人快速響應「攻堅集結號」,緊盯環境質量目標,假日不停歇,拼出「百日攻堅」加速度。
今年以來,我省環境質量繼續保持改善勢頭:截至10月4日,全省PM2.5平均濃度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6%;優良天數比率80.2%,同比上升10.5個百分點,兩項均暫達改善目標要求。國考、省考斷面和主要入江、入海河流水質優Ⅲ比例同比上升。
圍繞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完成國家約束性目標考核,我省還面臨「三個壓力」,即環境質量下滑壓力、區域環境對比壓力、治汙攻堅交卷壓力。雖然全省環境質量暫達國家下達的考核目標,但改善成果相當脆弱,一些地方管控放鬆問題愈發嚴重,完成約束性指標「保險係數」不足。
9月17日至18日,記者跟隨省生態環境廳工作組赴南通暗訪時看到,多個現場情況不容樂觀,暴露出很多汙染失管的問題。9月29日,省生態環境廳主要負責人在參加省政府汙染防治「百日攻堅」推進會議後,立即採取「四不兩直」方式,聚焦環境質量改善,趕赴徐州對大氣國控站點、重點產廢企業、揚塵治理工作等進行隨機檢查。
中秋國慶假日期間,我省各設區市領導、「點位長」、「斷面長」連續作戰,通過開展「四不兩直」、召開專題調度會、開展專項督查調研等方式,切實扛起責任,全面履職盡責。10月5日,淮安市委書記蔡麗新赴清江浦區、洪澤區等地對大氣、水汙染防治工作開展調研,要求全力打好「百日會戰」,確保今年水、氣汙染防治都能打贏,實現圓滿收官。南通市市長王暉每日關注PM2.5改善情況,調度管控措施落實情況和減排效果。「南通將以決戰決勝的姿態,全力衝刺,決戰100天,確保南通市空氣品質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王暉說。
為確保達成目標,「點位長」「斷面長」直面問題、精細排查,聚焦重點抓落實。本報9月19日頭版通報的8月江蘇大氣質量問題清單中,南通虹橋國控站點、城中國控站點位列優良天數比例改善後10位。國慶假日期間,南通市崇川區委副書記、區長黃衛鋒兩次督查大氣應急管控措施落實情況,南通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沈紅星多次調度施工工地和企業大氣管控落實情況。針對國考、省考斷面殷村港總磷指標波動大、達標任務重的情況,10月7日,宜興市副市長儲紅飆和相關工作人員來到殷村港。檢查組從入湖口逆流而上,對沿途每個排口、每個支浜進行詳細檢查,溯源組對每一個排水口和支浜進行採樣分析,對存在問題的支浜追蹤溯源。
江蘇環保鐵軍放棄休假,奔走在檢查、執法一線。蘇州高新區大氣國控站點8月優良天數比例改善位列全省後10位。10月6日,省生態環境廳副廳職環境監察專員王玉華帶領檢查組赴蘇州高新區進行「四不兩直」督導調研。在VOCs重點監管企業雷允上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檢查組發現企業存在廢氣綜合治理項目進度滯後、現有治理設施廢氣收集不到位、運行效果不佳,廠區異味較重等環境問題。暗查暗訪結束後,檢查組當即約見蘇州高新區分管負責人和高新區生態環境局主要負責人,反饋發現的環境問題。
常州市生態環境局提前制定長假值班檢查表,每天確保50%人員在崗,圍繞國控站點、重點企業園區等開展巡查檢查。嚴防死守不停歇,蘇州全市執法人員開啟「假期無休」「白+黑」執法模式,每日保持至少11個執法小組實施現場檢查,嚴查嚴管涉氣汙染源。淮安市堅持日查、夜查相結合,白天和晚上採取「四不兩直」對重點區域進行檢查,發現問題現場交辦整改。
國慶假日期間,江蘇生態環境系統共出動執法人員16384人次,檢查點位6602個,發現1490個點位存在2218個環境問題,305個點位存在393個環境違法問題。假日期間,每天約有千名執法人員堅守崗位,他們用忠誠履職守護藍天白雲、保衛綠水青山,用堅守和奉獻書寫生態環保人擔當有為的本色。
本報記者 許海燕
本報通訊員 李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