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用真心化解民憂、用真情服務民需、用腳步丈量民情﹔
他們投身脫貧攻堅「主戰場」、沖在鄉村振興「最前沿」、堅守基層治理「第一線」﹔
他們聚焦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目標,緊盯農牧民的「煩心事」「揪心事」「難心事」,肩負讓老百姓過上幸福美好生活的重擔﹔
……
2018年以來在鄂爾多斯市烏審旗的溝灣梁峁、河湖草原、田間地頭……,總有這樣一群人在活躍,他們就是被全旗2.1萬農牧戶親切稱呼為「辦事員」「貼心人」「領路人」的包聯駐村幹部。
包聯駐村工作開展以來,烏審旗堅決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黨委、市委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引領發展、服務群眾、轉變作風、鍛煉幹部」包聯駐村工作目標,注重嚴「選」、精「派」、適時「調」,針對61個嘎查村派駐61支駐村工作隊,選派497名包聯駐村幹部,讓包聯駐村幹部挑起最重的擔子,啃下最硬的骨頭,成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助力助推鄉村振興的「主力軍」,烏審旗的農村牧區因包聯駐村發生著巨大變化。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三年來,全旗包聯駐村工作從「引領發展」到「服務群眾」、從「轉變作風」到「鍛煉幹部」,不僅「留住」了綠水青山,更是「收獲」了金山銀山。
——三年來,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將「引領發展」作為包聯駐村的落腳點
抓黨建,助推產業發展「顯實效」。建強基層黨組織班子,61支包聯駐村工作隊以加強「兩委」班子建設作為幫扶工作的突破口,共組織開展「三會一課」7000餘場次、主題黨日活動2200餘次、召開聯席會議500餘次,嘎查村基層黨組織「星級化」程度顯著提高、「兩委」班子結構更加合理、服務基層能力明顯改善﹔搞活嘎查村集體經濟,積極探索推行嘎查村集體經濟「1+N」發展模式,目前全旗61個嘎查村集體經濟經營性總收入達2498.2萬元,平均每個嘎查村為41萬元,預計2020年底所有嘎查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均達到10萬元﹔優化嘎查村產業項目,各包聯單位、駐村幹部大力培育增收產業,遠謀近施、長短結合,培育壯大玉米種植、鄂爾多斯細毛羊和草原紅牛養殖等傳統產業,因地制宜發展有機水稻、中藥材、小雜糧等多元富民產業,同時幫助嘎查村發展農村電商、鄉村旅遊、休閑農業、觀光農業等新興業態產業,全旗61個嘎查村產業發展勢頭迅猛強勁。
強包聯,織密駐村幫扶「責任網」。靠實包聯駐村工作領導小組責任。成立由烏審旗委副書記任組長,旗委組織部長、分管副旗長任副組長,組織、宣傳、農牧、財政、扶貧等部門「一把手」為成員的全旗包聯駐村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全旗包聯駐村幫扶工作的統籌協調、調度指導﹔配強包聯駐村幫扶幹部。堅持把政治素質好、發展意識強、熟悉農牧區工作、有較強組織協調能力作為選派包聯駐村幹部的首要標準,共選派包聯駐村幹部497名,確保全旗包聯駐村幹部不掉隊、包聯單位不缺位、幫扶工作不斷線、幫扶成效不降低﹔完善包聯幫扶責任體系。全旗34名縣處級領導、10個市級包聯單位和86個旗級包聯單位對全旗6個蘇木鎮61個嘎查村349戶847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開展包聯幫扶,構建起旗委政府統籌、領導小組主抓、包聯部門參與、蘇木鎮嘎查村落實、駐村工作隊幫扶的包聯駐村工作大格局。
助脫貧,瞄準合力攻堅「突破口」。夯實脫貧基礎設施,按照缺什麼補什麼思路,積極協調對接項目、多方籌措幫扶資金,完成自來水入戶795戶、完成「戶改廁」9755戶、幫助貧困戶改造危房205戶,落實幫扶資金6685萬元、協調爭取幫扶項目332個,嘎查村基礎設施條件顯著改善﹔聚焦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鄉村振興的底線任務,朝「小康路上一個也不掉隊」的目標奮進,至2019年6月底,全旗349戶847人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2個自治區級貧困嘎查村全部摘帽退出﹔牽頭推動企地合力助消費扶貧工作,成立黨建領航企地合力助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組建6個蘇木鎮合作服務組織,與建檔立卡貧困戶簽訂產供銷合同218份。與各駐地企業簽訂長期框架協議19份,簽訂穩定購銷協議24份,合同總金額616.39萬元,採購各類農畜產品101.28萬公斤、礦泉水10萬噸,實際完成採購金額687.57萬元。連續三年成功牽頭參展全市農產品展洽會,與各大駐地企業簽訂合作意向6463萬元,現場銷售各類農產品45萬餘元,將「烏審出產」農產品推向更遠、更大、更高的市場。
——三年來,堅持紮根基層、用心用情,將「服務群眾」作為包聯駐村的著力點
引領人居環境「大變樣」。主動靠前擔當、精心謀劃推動,通過教育引導、細化舉措、規範管理推動全旗人居環境「大變樣」。主動靠前擔當、精心謀劃推動,通過教育引導、細化舉措、規範管理推動全旗人居環境整治見實效。圖克鎮10個嘎查村建立「戶清潔、村收集、鎮轉運、鎮處理」的人居環境整治保潔模式﹔烏蘭陶勒蓋鎮巴音高勒嘎查設立環境衛生整治「積分超市」,實行「星級」激勵措施,形成全民參與、共治共享的環境衛生整治新局面﹔無定河鎮水清灣村以「五戶聯評」模式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形成由駐村工作隊牽頭組織村「兩委」、網格幹部、各社社長、包聯單位為主的「四方聯評」小組……包聯駐村幫扶通過清理庭院、清運垃圾、打掃房屋、拆除危房等,全旗人居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培育文明鄉風「上臺階」。立足民俗文化、草原風貌、鄉村特色,堅持在鄉村「美麗」上做文章,在鄉風「文明」上下功夫,帶領農牧民群眾積極探索文明建設新模式。共幫助建立6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通過理論宣講、流動宣講、主題黨日、大型集會等方式,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200餘場次﹔幫助成立61個志願服務團隊,開展義務植樹、文化演出、環境整治等志願服務活動1000餘場次﹔幫助建立規範村規民約,引導農牧民遵守《村規民約》從「上牆」向「上心」轉變。全旗嘎查村培育鄉風文明的新模式井噴式湧現,無定河「婆姨」志願服務隊、烏蘭陶勒蓋鎮「初心小喇叭」、蘇力德蘇木「圍爐夜話」、烏審召鎮巴嘎淖爾嘎查「暖巢行動」、浩勒報吉村巾幗志願服務……探索走出了一條條培育鄉風文明的「烏審路徑」。
蘊育鄉村治理「新氣象」。以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為目標,構建起「多主體參與、多機制聯動、多要素發力、多模式推進」治理模式,有效破解地域治理難題、打通服務群眾堵點,為鄉村治理探索出了新路徑。無定河鎮「一網多格」、圖克鎮「三治融合」等模式,通過評選表彰穩步推進德治、普法宣傳教育穩步推進法治、村規民約約束穩步推進自治,全旗鄉村治理效果明顯。
——三年來,堅持真蹲實駐、真抓實幹,將「轉變作風」作為包聯駐村的切入點
做好服務保障,優化駐村幹部幹事創業「硬環境」。創新包聯駐村工作思路,先後提出了「實現一個目標、用活三項載體、當好八大員」和「一統兩制三聯」工作思路,提出建立嘎查村「小支部、大黨委基層組織架構」、嘎查村集體經濟「1+N」發展模式、「一個思路、一套解說詞、一位解說員」「三個一」工作舉措等,讓思路創新、舉措創新引領全旗包聯駐村工作﹔完善包聯駐村工作機制,先後制定了《烏審旗包聯駐村工作辦法》《烏審旗包聯駐村工作考核細則》《烏審旗派駐第一書記五項制度管理辦法》《烏審旗包聯駐村聯席會議制度》《烏審旗包聯駐村公開承諾制度》等一系列日常服務、管理、考核辦法,促使包聯駐村工作更加規範化、制度化。
做好監督管理,提升駐村幹部履職盡責「軟實力」。強化日常管理,實行駐村幹部「釘釘打卡」手機簽到考勤管理制度,嚴格落實差旅報銷與考勤打卡掛鉤結合辦法。推行駐村幹部掛牌上崗亮身份、接受監督亮去向工作機制,嚴格做到吃住在村、工作在村、服務在村﹔從嚴從實督查,堅持隨機抽查、專項督查、踏查暗訪相結合,採取「聽、看、查、訪」等方式,就駐村工作隊派駐到崗、履職盡責、工作生活保障、紀律作風落實、群眾滿意度以及包聯單位發揮作用等情況開展督查,多次深入蘇木鎮嘎查村,實地調研、實地督查、實地指導,有效保障了包聯駐村工作「十項制度」的執行和「十項任務」的落實。
做好典型選樹,營造包聯駐村輿論宣傳「好氛圍」。表彰獎勵更加明確,對包聯駐村一線表現突出、成績顯著的個人和集體予以表彰獎勵,共表彰獎勵96名駐村幹部,其中市級20人、旗級31人、鄉鎮級45人﹔宣傳報道更加新穎,通過好媒介、好欄目、好專題加強主題宣傳、政策解讀和成效展示,全面反映出包聯駐村好經驗、講述出包聯駐村好故事、凝聚起包聯駐村正能量,累計被國家級媒體採用120餘篇、自治區級媒體採用180餘篇、被市級媒體採用310餘篇。
——三年來,堅持科學選派、嚴管厚愛,將「鍛煉幹部」作為包聯駐村的出發點
注重「一線錘煉」,培育駐村幹部優秀品質。堅持把包聯駐村一線作為幹部砥礪品格、積累經驗、增長才幹的「大熔爐」,把熟悉黨群工作的幹部派到基層組織軟弱渙散嘎查村,把熟悉經濟工作的幹部派到經濟基礎薄弱嘎查村,把熟悉社會工作的幹部派到矛盾糾紛突出嘎查村,讓幹部在包聯駐村一線增其幹、盡其力、展其能。注重在包聯駐村一線培訓幹部,針對「幫什麼、怎麼幫」的問題,採取以會代訓、集中培訓、外出學習、交流研討等形式,分級分批圍繞「兩不愁三保障」「七個一批」、鄉村振興、農村實用技術、扶貧政策等內容開展業務培訓,累計組織駐村幹部培訓17場次、受訓2800餘人次,發放各類學習資料3400餘冊。
注重「一線選任」,搭建駐村幹部成長平臺。注重把幹部在包聯駐村工作中的表現作為考察識別的重要基礎,制定印發《烏審旗包聯駐村幹部選派管理工作方案》,大力選拔使用在包聯駐村一線敢拼敢幹敢擔當的好幹部,以鮮明的用人導向匯聚幹事創業正能量,累計提拔使用有包聯駐村工作經歷的幹部29人。
注重「一線關愛」,調動駐村幹部工作活力。注重包聯駐村幹部的關心關愛,印發出臺了《包聯駐村幹部激勵保障制度》,從強化培養鍛煉、注重能力提升、加強駐村保障、關心身心健康、體現人文關懷、突出正向激勵、實施容錯糾錯七個方面鼓勵動員廣大幹部在包聯駐村一線安身置業、提振信心和決心。
藍圖繪就,正當揚帆破浪﹔重任在肩,更須策馬加鞭。烏審旗駐村幹部俯下身、沉下心、扎住根,心無旁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以實幹譜寫了包聯駐村華章。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站在新的起點上,烏審旗將緊盯目標、壓實責任、創新舉措,聚焦鄉村振興、聚力脫貧攻堅,以忠誠堅定的信念、能打硬仗的本領擔負起攻堅克難的使命,以敢於擔當的勇氣、抓鐵有痕的幹勁邁向全面小康的徵程。(貟建霞 劉志斌)
(責編:張雪冬、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