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僅次於北大、清華的中國科學院大學,真的算「大學」嗎?
提起中國科學院,可能很多人都不會陌生,作為我國最高的科研學術機構,中國科學院一直承擔著複雜而又宏觀的科學研究任務,我國的很多科學創新工程都是由中國科學院協商制定,而中國科學院下轄的各個科研院所研究的基本上都是目前最前沿最高端的科學研究。對於推動我國的科學發展,中國科學院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
他們,摘取2020年度「南開十傑」桂冠
「南開十傑」是南開授予科研能力最顯著、發展潛力最突出研究生的榮譽稱號日前,2020年度名單出爐,10位「研值」擔當榜上有名,讓我們一起認識一下他們吧!包括在《考古與文物》《南方文物》《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華夏考古》等C刊、中文核心期刊及其它學術期刊發表論文7篇;待刊論文包括北大核心期刊1篇、CSSCI來源集刊1篇。獲南開大學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公能獎學金一等獎、南開大學三好學生榮譽。趙丹將考古學研究視為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重要途徑,以高標準要求自己,潛心學術,並多次參與導師科研項目,個人成果豐碩。
-
微關注 | 成信大2020年研究生學術論壇來啦!
立足前沿,求實創新,築夢成信時 間:2020年11月27日(星期五)主 會 場:國際會議廳(校團委官方微博「青春成信」網絡直播)分 會 場:H4301、H4304、龍泉校區第二會議室四、論壇組委會學科召集人:張 宇 陳 麟 施 莉成 員:杜國宏 鄧志勇
-
在自由中創新:從科研小白到一篇nature十五篇SCI的北大博士
原標題:在自由中創新:從科研小白到一篇nature十五篇SCI的北大博士 學術十傑 張樹辰 2018年北京大學「學術十傑」榮譽稱號。回顧五年,憑藉著發表的幾篇不錯的文章,把不少獎學金收入囊中,甚至也斬獲了2018年北京大學「學術十傑」的稱號,這樣的我或許是別人眼中所謂的「優秀者」,但是在我看來,這種「優秀」是相當普遍的,而我只是僥倖成為一個代表而已。這種優秀無疑和學院,乃至學校的教育和培養是分不開的。那麼我從自身的角度來談一談,我從中學到和受益的方面。
-
院士評選若無信,嚴謹學術不可期
原標題:院士評選若無信,嚴謹學術不可期 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教授王正敏繼遭學生舉報其申請院士的論文涉嫌抄襲後,被媒體曝出四名院士推薦人「反悔」,聯名致信中科院,請求將其除名。
-
北大教授舉報武大醫學院院長學術造假?官方回應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研究員裴鋼等人學術造假的舉報信在網絡流傳。記者注意到,在這封實名舉報信中,饒毅舉報稱,武漢大學醫學院李紅良多年持續學術造假,而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研究員裴鋼1999年發表的論文中,有3張圖片不真實,存在造假嫌疑。此外,饒毅還在舉報信中提到,今年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耿美玉研究員作為通訊作者,發表的宣稱可治療小鼠阿爾茨海默症論文存在造假情況。
-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評選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由選舉產生。這一傳統從1863年延續至今。不僅美國,幾乎所有國家的評選都差不多是這個樣子的,不同的是,評選材料來自哪裡,由多少個字組成!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評選,先由現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發起提名,個人申請無效。
-
...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評選」揭曉 軍事醫學科學院「人工血液...
中國網北京1月6日訊 日前,由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和《中國醫藥生物技術》雜誌共同主辦,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承辦的「2016年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評選」結果揭曉活動在杭州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鍾世鎮、陳志南,杭州市委市政府有關領導出席新聞發布會。
-
北大研究生教育探索與實踐 | 豐富實踐手段,注重能力培養...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紮實推進新時代北大研究生教育發展,研究生院推出「北大研究生教育探索與實踐」系列報導,集中展示各院系在研究生培養方面的特色和成果,供相互學習借鑑交流,進一步推進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
-
首屆山東省十大名醫評選揭曉
,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經過推薦、初評、終評和社會公示等環節,評選結果業已揭曉。出版學術著作19部,發表學術論文60篇。先後獲「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第二屆中國醫師獎」、「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等多項榮譽稱號,曾記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牛軍 1952年12月生,山東大學教授,博導,齊魯醫院主任醫師。山東首位醫學博士,紐卡索大學醫學博士,終身享受國務院特貼專家。
-
2020達摩院青橙獎評選結果揭曉,10名青年才俊共獲千萬大獎
2020年阿里巴巴達摩院青橙獎評選結果揭曉,10位平均年齡不足32歲的硬核青年科學家獲獎,每人獲得100萬元獎金。硬核條件包括:35周歲以下,已經獲得博士學位,從事基礎科學和應用技術研究,學術及科研機構研究人員。
-
北大研究生教育探索與實踐 | 走向「一帶一路」——北京大學研究生...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紮實推進新時代北大研究生教育發展,研究生院推出「北大研究生教育探索與實踐」系列報導,集中展示各院系在研究生培養方面的特色和成果,供相互學習借鑑交流,進一步推進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
-
天才韋東奕:免試於北大數學科學院,曾代表北大數學系力壓清華!
韋東奕這位天才是一名保送生,出眾的數學能力讓他免試於北大數學科學院。要知道,北京大學的數學專業是從1913年開始面向全國的數學人才招生,作為我國最早的高等院校,北大的實力不容小覷。很多人都會有一種固有看法,認為"理清華,文北大。"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北大數學科學院,不是形同虛設的,它成立於1995年。
-
2021年中國中醫科學院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入學考試工作已經展開,新東方在線考博頻道將為廣大2021考博考生發布轉載各博士招生單位發布的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考博專業目錄、考博參考書目、及導師聯繫方式,以下是2021年中國中醫科學院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
搶發論文風波難平:張生家研究生疑群發郵件反擊清華北大教授
魯白利用行政權力,與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饒毅、謝燦聯合,誣陷張生家為搶奪他人科研成果者,讓張背了黑鍋。龍曉陽系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博士研究生,是張生家實驗室的研究生。他也是引發張生家與清華、北大之爭的那篇論文的第一作者,張生家是論文的通訊作者。張生家曾向包括國際學術期刊《自然》(Nature)網站在內的多家媒體表示,自己或可憑該論文中的磁遺傳學獲得諾貝爾獎。
-
答讀者問: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如何評選?
編輯同志:中國科學家高福和顏寧日前入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引發熱議。請問美國國家科學院是如何確定院士、包括外籍院士人選的?北京讀者劉聰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標誌著科學家個人學術成就獲得高度認可。目前,美國國家科學院有2347名院士(Members)和487名外籍院士(Foreign Associates)。
-
2019年內蒙古全區優秀博士和碩士學位論文評選揭曉
近日,經各單位推薦、全國同行專家通訊評審和網上公示,2019年全區優秀博士和碩士學位論文評選工作揭曉:包括《清代前中期歷算家書信整理與研究》等10篇論文獲得2019年全區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包括《幾類半導體材料熱載流子動力學的研究》等90篇論文獲得2019年全區優秀碩士學位論文。
-
北大數學天才,回國發展後出走美國,獲得榮譽大獎,出走原因揭曉
北大的數學實力一直處於國內領先水平,也為社會培養了大量的優秀數學人才。許晨陽便是其中之一。 留學美國,初露鋒芒 北大研究生畢業後,許晨陽並不打算停下自己求學深造的腳步,於是他便前往全球名校普林斯頓大學攻讀數學博士學位,這段留學經歷為他今後的科研學術道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第十二屆青年地質科技獎評選結果揭曉
第十二屆青年地質科技獎評選結果揭曉49名青年地質工作者獲獎;金錘獎9名,銀錘獎40名 2010年3月26日,經中國地質學會第38屆理事會第十七次常務理事會議審議批准
-
中國天才女科學家黃芊芊:28歲成北大博導,30歲獲世界級科技大獎
在高手如雲的北大,黃芊芊一刻不放鬆自己,繼續保持其良好的學習習慣,順利完成本科學業後,不少人都以為黃芊芊會選擇出國深造,也確實有很多國際知名院校朝她跑去橄欖枝,但黃芊芊統統選擇了拒絕,比起出國,她更想安心在國內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