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龐貝末日》和那些災難片

2021-01-21 口袋文藝



口袋文藝微信號: koudaiwenyi

電影、話劇、讀書、音樂、讓你的生命從此變得豐盛而寬廣!———————————————

引:人們為什麼喜歡看災難片,其心理學機制大概是有跡可循的。幾千年來與大自然艱難博弈戰天鬥地的歷程,讓我們在基因中留下了深深的憂患意識的烙印。尤其在今天這個後工業時代,貌似無所不能的人類其實也面臨著無比巨大的危機。災難片可以使我們重新審視自身以及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畢竟,我們不能狂妄到忘了起碼的謙卑和心中的信仰……

《龐貝末日》

《龐貝末日》國內上映9天收穫8000多萬的票房。對於這樣一部帶著強烈商業企圖的野心之作,多少有點不及格。坦率的說,如果你看得是3D場的話,最後火山傾城的特效還是基本能抵得回票價。電影最大的失敗在於老套而狗血的劇情。說穿了,就是一個英雄美人的老掉牙故事披了一層災難大片的外衣而已。對於今天的觀眾,這樣中規中矩的設計顯然缺少誠意。尤其男女主人公最後在漫天飄零的雪山灰中深情一吻,亦因為這樣的畫面太過程式而喪失了感動的耐性。


事實上龐貝末日題材的各種影視作品在歷史上拍過不止一次,叫人印象最深的倒是央視以前播過的一部紀錄片,最後一條在大海中逃亡的破船頗有新意。


《2012》

《2012》的故事取材於前幾年傳得沸沸揚揚的瑪雅人的預言。這裡插一句,瑪雅真是個神秘的民族。在所有以大河為給養的古文明中,他們獨樹一幟的選擇了茂密的叢林,並且對天文學有著痴迷的熱愛,他們留下的曆法至今無法破解。所以我們有理由認為他們曾經掌握著一些這個星球甚至整個宇宙的秘密。


電影投資超過2億美元,由災難片大師羅蘭•艾默裡奇親自打造。大體講述了在瑪雅預言即將實現的末日,人類如何通過相互協作,以及愛與犧牲渡過難關的故事。


這部09年的電影在宏大而震撼的場景製作方面絕對對得起它的預算,尤其最後湧上世界之巔的滔天的洪水,真讓人有一種深深的陷入絕望的恐懼。其中關於中國元素的加入,雖然正面但多少還是有些刻板。不過作為一部合格的商業片,《2012》已經做得足夠好的了,好萊塢從來都是正面價值的倡導者。無論如何,在人類面臨共同的災難時,個體的犧牲都是動人和偉大的。


《後天》

災難片一定是大熒幕的藝術,因為只有在聲光電等特效共同作用的情況下,才能將我們帶入電影預設的情景之中,讓我們有所警醒和領悟。


同樣是艾默裡奇的作品。故事講述了溫室效應引發的一場波及全球的氣象災難。由於北極冰川的融化,颶風、冰雹、洪水、嚴寒等極端氣候不期而至。劇情並不新鮮,同樣是美國至上的文化沙文主義,但主人公的兒子一行人被困在曼哈頓的圖書館裡一場戲頗耐人尋味。當大家不得不靠燒書生火來維持體溫時。我們不得不去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生命的延續和文明的延續到底孰輕孰重?


《後天》是一部典型的帶有警世情懷的藝術作品。涉及的也是人類最迫切的生存難題。面對資源的過度消費,我們是否真的能逃過「後天」的懲罰?的確值得反思……


《鐵達尼號》

這部拍攝於1998的,開啟了中國人大片意識的電影已經作為世界電影史的一個奇蹟被永遠記錄下來。


有趣的是,本來是一部反映人類歷史上最著名海難的災難片,由於傑克和露絲的動人愛情刻畫的太過跌宕和細膩。使得這部電影在世界愛情片排行榜上亦位居高位。以至於我們一談到「泰坦尼克」,首先想起的就是那一段催人心腸的愛情輓歌。


無論畫面還是故事,《鐵達尼號》的表現都是史詩級的。那條代表著上世紀大工業時代最偉大成就的號稱永不沉沒的遊輪,他的驕傲,他的輝煌,他的悲情,以及最終無可奈何的沉沒於大西洋冰冷海底的命運。所有這一切,都讓我們自省,人終要為自己的狂妄付出代價。但即便這樣,在偉大的愛情面前死亡亦不可懼。或者恰是因為世事的無常與無所不在的錯漏,才讓愛情有了超越的理由。


怎麼說,如果災難是永恆的,人性的幽暗或明媚亦是永恆的。看了這麼多災難片可能我們還是無法避免災難的降臨,但我們的心靈或許能夠多一些容納苦難的空間,也是好的。

———————————————

今日文藝調查:

———————————————

今日詩歌:


異鄉人


滿街都是月亮的影子

滿天都是歸家的雲彩

我找出了身份證

它根本插不進這個城市

任何部位

拐彎處的女子

和我打聲招呼

很想告訴她

其實彼此彼此

只不過我出賣靈魂


——鄧貴清

(註:來自口袋文藝網友鄧貴清投稿,喜歡最後一句!)

———————————————

今日文學:


惠理站起身,走到櫥子上那個小型音響之前,從疊起來的幾張專輯中取出一張,放在了音響的盤上。從外放器中流淌起「郷愁 Le mal du pays」。一隻手靜靜彈出了單音的主旋律。兩人又隔著桌子坐下,默默的傾聽著那旋律。

在芬蘭湖畔所聽到的那音樂的迴響,與在東京公寓裡的一室裡所聽到的,有著很為迥異的風味。但無論在哪裡聽,即便CD和老唱片有所區別,音樂本身仍舊是不變的那麼美。作腦海中浮現出柚在自己家中的接待室裡坐在鋼琴前,合上眼睛,微啟薄唇,探尋著不成聲的語言。那樣的她離開了她自己,她所在的是其他的地方。


不久那首曲子終了,中間隔了一會兒,就開始了下一首曲子。「」

不久那首曲子終了,中間隔了一會兒,就開始了下一首曲子「日內瓦的鐘」。惠理用遙控器把擴音器的音量調小了。

「這和我一直在家聽的演奏,感覺有些不一樣呢。」作說道。

「你聽的是誰演奏的?」

「拉扎爾貝爾曼Lazar Berman的。」

惠理搖了搖頭。「我沒有聽過他的演奏。」

「他的演奏也許稍微更唯美一些。這個演奏十分優秀,但與其說是李斯特的音樂,卻總帶著些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格調啊。」

惠理微微笑了。「因為是Alfred Brendel 阿爾弗雷德?布倫德爾,可能說不上那麼唯美吧。但是我很喜歡。但可能是因為從以前開始聽的就是他演奏的, 所以耳朵習慣了吧。」

「柚彈這首曲子彈得極美,充滿了感情。」


「是啊,她彈得是這種長度的曲子的話,是彈得十分之好的。要是更長的曲子的話,就會遺憾的彈到中途便氣力用勁了。但每個人有各自的風格,她的生命直到現在仍舊鮮活地蘊藏在在這種閃光的曲子中。」

在學校裡時,當柚在教幾個孩子彈鋼琴時,作和青大抵就在小小的操場上和男孩子們踢足球。他們分成兩組,互相朝對方的門框(差不多就用紙箱子來湊合)踢進足球。作一邊傳著球,一邊不經心的聽著從窗那邊傳來的鋼琴音階練習。


流逝去了的時間變成了尖銳的長叉,刺穿了他的心臟。一陣無聲的銀色疼痛襲來,變幻成了凍徹脊骨的冰柱。那份疼痛無論何時都那麼強烈頑固的殘存在那裡。他屏住呼吸,緊閉雙眼,使勁的忍住痛。Alfred Brendel 阿爾弗雷德?布倫德爾仍舊繼續著嚴謹的演奏曲集從第一年的瑞士Swiss到了第二年的Italia。


那一刻,他終於接受了這一切。多崎作靈魂最底層的部分理解了。不單單是人心和人心之間協調的系在了一起,而是通過傷口和傷口更緊密的連接在了一起。是用傷痛和傷痛、脆弱和脆弱維繫著的。不是缺失了悲痛尖叫的平靜,不是無需血淌地面的寬恕,不是不必經歷痛苦喪失的接納。那是真正的協調之下所根植的東西。


「作,她真的在很多的地方都繼續活著的呢。」惠理從桌子那邊,用沙啞的嗓音擠出了這句話。「我能感覺到她。在我們身邊各處聲響之中、光之中、形狀之中,還有所有的………」


接著惠理用兩手把臉埋了起來,再也說不出其他的話了。作不知道,她是不是在哭。如果再哭的話,那就是完全不發聲音的默泣著。


當青和作在踢球時,為了阻止幾個想要去打擾柚上課的孩子,紅和黑不管做什麼都好只是儘可能地去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到其他地方,讀書給他們聽、和他們玩遊戲,或是到外面唱唱歌。但是大多數情況下他們所做的努力都沒能奏效,孩子們毫不厭倦的跑去打擾鋼琴課,因為相比做別的事,這個要來的有趣得多。從旁看著他們兩個陷入苦戰,就已經很有樂趣了。


作近乎是無意識的站起身來繞到桌子的對面去,把手默默地放在了黑的肩膀上。黑依然把臉深埋於兩隻手中。用手觸碰到她時,發現她身體在微微顫抖著,一種眼睛所看不見的震顫。


「作,」惠理的聲音從雙手的縫隙中傳了出來。「還有一件事想要拜託你。」

「好啊。」作說道。

「如果可以的話,能抱我一下麼?」

作把黑從椅子上扶起來,從正面抱著她。一對豐滿的乳房像某種證據一般緊緊貼上了他的胸膛。背心上可以感受到她兩手溫暖的餘溫,柔軟而被淚打溼了的臉頰觸碰到了他的頸項。

「我是不會再回日本了的。」惠理小聲細語道。她溫暖而溼潤的氣息靠上了作的耳邊。「因為不論看到什麼,我一定會想起柚的。還有我們的——。」


作什麼都沒說,只是把黑抱得更緊了。


兩人站在那裡相擁的樣子,應該能從開著的窗被人所瞧見的吧。也許有人正巧路過也說不定。愛德華他們也許馬上就回來了也說不定。但這些都隨便它們去了,別人怎麼想都無所謂。這一刻,他和惠理要繼續盡情擁抱下去。他們必須肌膚相貼,才能擺脫惡靈長長的影子。也許自己正是為此才來到這裡的呢。


他們擁抱了很久——不知過了多少時間。湖面吹來的風繼續不規則的吹揚起白色窗簾的一角,她的臉頰繼續被淚打溼著,Alfred Brendel 阿爾弗雷德?布倫德爾繼續彈奏著「第二年?義大利」的曲集。「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詩第47號」之後是「彼特拉克十四行詩第104號」。作把這些曲子的細節都記得很清晰,足以能夠隨口哼出曲調。他第一次恍然大悟,自己有多麼用心去傾聽著這音樂。


兩個人在也沒有開過口。在這時語言已經沒有力量了。就像不再有動作的舞者那樣,他們只是靜靜的相擁著,讓時間兀自流逝。這大概是過去、現在還有未來都混雜在一起了的時間吧。他們身體之間毫無間隙,她溫暖的氣息有規律的間隔了一會兒地打在他脖子上。作閉上眼,沉浸在音樂聲中,傾聽著惠理的心跳聲。那心跳和堤岸邊繫著的小船發出的啪嗒啪嗒的聲響重疊在了一起。

——摘自村上春樹《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
(評論:人生一定要有這樣的相會,而這樣相會亦真是美好!)


———————————————

今日音樂:


關喆——重度寂寞(滿滿都是虛空,重度寂寞的患者)

PS:收聽歌曲點擊底部標籤「孤獨時光」/「是日音」

———————————————

◢ 投稿郵箱:yhhj116@qq.com

合作諮詢請加口袋文藝小編微信

◢ 看見私號: qishengshiji

◢ 好酒私號: yhhj116

———————————————

使用【搜狗微信搜索】,查看更多【口袋文藝】文章

如果您喜歡口袋文藝,請不吝惜的將它分享到您的朋友圈,如果您有什麼話想對口袋文藝說,請直接回復,口袋文藝珍惜每一個與朋友們交流的機會。

相關焦點

  • 「龐貝末日」世紀壇開展 放映電影《龐貝末日》片段(組圖)
    展廳劃成三大主題 放映電影《龐貝末日》片段設置觀眾閱覽區信報訊(記者孫玉潔)昨天下午,《龐貝末日——源自火山噴發的故事》展在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隆重開幕。除了精彩絕倫的展品、令人動容的罹難者遺骸模型,別具特色的展陳設計也是近幾年展覽中所不多見的。
  • 《龐貝末日》本月將映 3D災難特效獲一致好評
    此前,影片在北美及海外40多個地區同時上映,同期還有《樂高大電影》等強勁對手競爭,首周末海外票房勁收2300萬美元,並在俄羅斯、韓國、比利時等地獲得了當周的票房冠軍,影片令人震撼的3D災難特效,獲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驚豔3D特效震撼觀眾 獲得一致好評影片改編自真實事件,公元79年的維蘇威火山大爆發,造成了龐貝古城的落幕。曾經輝煌的古羅馬文明被掩蓋在火山灰之下。
  • 《龐貝末日》首曝電影片段 海嘯蝕古城動魄驚心
    《龐貝末日》首曝電影片段 海嘯蝕古城動魄驚心 時間:2014.02.08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coie 分享到:
  • 《龐貝末日》曝電影片段 超級海嘯毀天滅地
    搜狐娛樂訊 (文/耷子)由《生化危機》系列電影導演保羅-W-S-安德森(Paul W.S. Anderson)執導的災難大片《龐貝末日》(Pompeii),今日曝光了1分30秒的電影片段。該片段直接從電影中截取,展示了災難場景中最駭人的一段:火山爆發之後,引發的地震導致了超級海嘯的產生,海嘯撲向龐貝的景象,比《2012》和《後天》中的類似場景更為逼真和恐怖,瘋狂奔跑的人群和衝向街道的航船,意味著這座城市很快就將變成一座鬼城。《龐貝末日》將是今年春季好萊塢最值得期待的災難恐怖電影之一。  《龐貝末日》講述了一個名叫邁洛的船王奴隸,愛上了船王的女兒。
  • 末日降臨過的城市—龐貝
    不知大家有沒有看過保羅.安德森執導的電影《龐貝末日》。影片中,富家小姐Aurelia愛上了奴隸角鬥士Milo,但無情的自然將兩人掩埋,直至十八世紀的某日,已經在火山灰下相吻了兩千餘年的二人才重見天日。這橋段也讓我的睡對床的那一一米九幾的哥們哭了個稀裡譁啦。
  • 【電影資訊】《龐貝末日》明日公映 史詩災難巨製點燃暑期檔
    這部融合了災難大場面、史詩愛情、動作等多種元素於一身的3D大片,講述了公元前79年,龐貝古城被維蘇威火山吞沒的全過程,以及發生在其間的動人愛情故事,該片視覺特效蔚為奇觀,情節爆點十足。看點一:3D震撼火山特效 體驗末日驚魂
  • 《繡春刀》vs《龐貝末日》 兩部電影免費看!
    ✪《龐貝末日》劇情簡介公元79年8月24日,沉睡的維蘇威火山突然甦醒爆發!瞬息之間,火山噴出的火焰遮天蔽日,熔巖四處飛濺,夾雜著炙熱的火山灰,鋪天蓋地降落到龐貝這個城市!想看的就來報名,說說對電影有什麼期待,就有機會獲得電影票2張。地點待定。《龐貝末日》8月15日登陸全國院線,#悅影團# 首映日觀影召集令又來了!如何報名點擊頁面左下角「閱讀原文」填寫選擇哪部電影和個人信息即可。
  • 《龐貝末日》8.15公映 超前揭幕豪華災難史詩
    而《龐貝末日》正是其在生化危機之後又一次推出的全新3D力作。在安德森的電影生涯中,利用3D和數位技術創作充滿張力的故事的開拓性嘗試一直沒有停息。為了拍出史上最龐大的災難巨片,安德森攜團隊進行了長達6年的調研和準備。「我從小就對羅馬帝國充滿了興趣,龐貝古城和龐貝居民被時間凍結的想法深深地吸引了我。」在《龐貝末日》中,安德森用對古城畢生的迷戀精心塑造出了一個宏偉的舊日世界。
  • 《龐貝末日》影評:愛情戲狗血 古城布景華麗
    《龐貝末日》海報   電影網專稿 投資超過一億美元的史詩片《龐貝末日》近期在北美院線公映。這部災難大片劇情薄弱,男女主角的飾演者--基特·哈靈頓和艾米莉·布朗寧的氣場偏弱,無法駕馭史詩題材,令影片遭遇吐槽,影片中的服裝設計也遭到質疑。目前,影片在美國、加拿大、韓國等十幾個國家上映,票房僅收3千萬美元,成本回收都成為大問題。
  • 《龐貝末日》曝殺戮片段 真實還原古羅馬場景
    考古學家加盟指導 力圖復原千年古城導演安德森曾表示,《龐貝末日》「是一部真實反映當時人們生活的現實主義電影」。秉承這一理念,道具團隊為影片搭建的30多個場景,皆是精打細磨,真實復古。以別墅的製作為例,為了再現龐貝城主塞維魯的豪宅,美術監督奧斯特伯裡參照了兩座現存的龐貝別墅建築結構和細節,建造而成,其中已經有了獨立的飲用水供應系統和二層的管線布局。
  • 一群「石頭人」背後的故事《龐貝末日》真實發生過的「末日」
    隨著時間的推移,關於這座城的故事也慢慢被人們發現,並用各種推測、演繹出來,最後搬上了熒幕,成就了一部轟動一時的災難片《龐貝末日》。2003年,著名英國暢銷書作家羅伯特·哈裡斯推出了自己的長篇歷史小說《龐貝》。書中描繪的就是公元79年發生在義大利的維蘇威火山及摧毀龐貝城的突發事件和這場災難前後,不同階層,不同人的各種表現。
  • 3D災難片《龐貝末日》將公映 揭秘五大看點
    而《龐貝末日》正是其在生化危機之後又一次推出的全新3D力作。在安德森的電影生涯中,利用3D和數位技術創作充滿張力的故事的開拓性嘗試一直沒有停息。為了拍出史上最龐大的災難巨片,安德森攜團隊進行了長達6年的調研和準備。「我從小就對羅馬帝國充滿了興趣,龐貝古城和龐貝居民被時間凍結的想法深深地吸引了我。」在《龐貝末日》中,安德森用對古城畢生的迷戀精心塑造出了一個宏偉的舊日世界。
  • 《龐貝末日》曝競技場殺戮片段 角鬥士為自由而戰
    真實還原的古羅馬競技場,行雲流水般的打鬥動作,讓觀眾提前感受了電影中刺激的角鬥  考古學家加盟指導 力圖復原千年古城  導演安德森曾表示,《龐貝末日》「是一部真實反映當時人們生活的現實主義電影」。秉承這一理念,道具團隊為影片搭建的30多個場景,皆是精打細磨,真實復古。
  • 《龐貝末日》曝新片段 基特·哈靈頓角鬥場殺戮
    《龐貝末日》將於8月15日登陸中國大銀幕。以別墅的製作為例,為了再現龐貝城主塞維魯的豪宅,美術監督奧斯特伯裡參照了兩座現存的龐貝別墅建築結構和細節,建造而成,其中已經有了獨立的飲用水供應系統和二層的管線布局。導演安德森表示,這些人類文明消失了近一千七八百年,在展現龐貝的毀滅前,要好好展示一下這些龐貝的美麗之處。
  • 韓國票房:《龐貝末日》登頂 勝《危險的傳言》
    共10張     電影網訊 新片《龐貝末日》和《危險的傳言》終於結束了《奇怪的她》和《冰雪奇緣》連續幾周佔據票房榜榜首的局面。
  • 《龐貝末日》今日上映 史詩災難巨製點燃暑期檔
    《龐貝末日》在如何呈現影片災難大場面方面可謂不遺餘力看點一:3D震撼火山特效 體驗末日驚魂    作為一部以3D視覺特效為主打的災難大片,《龐貝末日》在如何呈現影片災難大場面方面可謂不遺餘力影片從頭到尾籠罩在一片末日來臨前的緊張和末世感當中,不時顯露的火山噴發前的徵兆,空中的異象、瞬間裂開的地表等等,都在暗示著接下來會有一場驚世駭俗的大災難降臨人間。
  • 災難片《龐貝末日》首曝海報 吻在火山爆發時
    《龐貝末日》(Pompeii)悲壯悽美的海報  搜狐娛樂訊 (文/耷子)由《生化危機》系列電影導演保羅-W-S-安德森(Paul W.S.Anderson)執導的災難大片《龐貝末日》(Pompeii),今日曝光了第一張正式海報:基特-哈靈頓和艾米莉-布朗寧扮演的男女主角,在火山爆發的時刻緊緊相擁激吻,場面看上去無比悲壯悽美。海報上還特別強調了宣傳語:「毫無預兆,無處可逃」,透露著絕望氣息。  《龐貝末日》講述了一個名叫邁洛的船王奴隸,愛上了船王的女兒。但悲劇的是,他心愛的女人最終被許配給了一個腐敗的羅馬議員。
  • 《龐貝末日》再現災難原貌 奴隸貴婦戀情唯美(圖)
    -安德森執導、《權利的遊戲》男星基特-哈靈頓以及長壽美劇《24小時》男主角基弗-薩瑟蘭領銜主演的3D史詩大作《龐貝末日》將於8月15日在中國內地公映。影視史上,有關龐貝覆滅的作品並不少見,比如有記載的最早一部是義大利1908年的黑白短片《龐貝城的最後一天》,以一種幻想的方式來追述被火山掩蓋的龐貝的最後一天, 1913年義大利製作了長片《龐貝城的末日》,1984年義大利又製作了迷你劇《龐貝城的末日》,2003年BBC製作了紀錄片《龐貝古城:最後的一天》,等等。
  • 《龐貝末日》:時間定格出重見天日的奢華
    電影《龐貝末日》改編自此,向我們還原了歷史上這場著名的災難。詩人歌德曾說過:「在世界上發生的諸多災難中,還從未有過任何災難像龐貝一樣,它帶給後人的是如此巨大的震撼」。再次二刷《龐貝末日》,影片雖過多拖泥帶水的描述災難來臨時奴隸角鬥士與年輕女貴族之間愛情的悽婉,但深入人心的卻是:透過影片所能被震撼到的,那火山灰掩埋下的古羅馬文明與繁華。
  • 好萊塢災難片拍成劇情片,《末日逃生》票房慘敗,《除暴》3天2億
    上周五,同樣有一部好萊塢災難片《末日逃生》在中國內地上映,首周末三天卻僅拿到2140萬元票房,豆瓣5.7分,堪稱票房口碑雙撲街。國產警匪片《除暴》以3天2億的票房成績,成為周末票房冠軍。》災難片變老套劇情片,票房撲街  進入11月以來,中國內地電影市場持續低迷,上周一至周四連續四天單日票房不到3000萬元,僅在2000萬元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