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經常要寄信、跟郵局關係十分「密切」的人。在沒有出國之前,我以為全世界的郵局、郵箱都跟中國一樣,是綠色的。
到了美國,寄信到中國,找不到綠色的郵箱,我才注意到,美國的郵箱是藍灰色的。
於是,我開始注意各國郵箱的顏色。每到一個國家,看見郵箱,我就順手拍一張照片。我發現,選用紅色或者黃色作為「郵政專用色」的國家頗多,可能是因為這兩種顏色十分醒目。
比如,義大利、澳大利亞、加拿大的郵箱是紅色的,奧地利、烏克蘭的郵箱是黃色的,墨西哥的郵箱很特殊,是咖啡色的。
墨西哥郵箱
應當說,中國選用綠色作為「郵政專用色」,也很特殊,因為我沒見到別的國家的郵箱也是綠色的。
細細追溯,中國曾經用過紅色作為「郵政專用色」,中國自古設有驛站,用來傳遞軍事情報、公文書信,驛遞——以騎馬送遞公文——是中國最早的郵政。漢朝時,驛卒戴紅頭巾,穿紅袖衣服,而信袋為紅白兩色相間。當時用如此鮮明的顏色,為的是老遠就能見到縱馬飛奔的驛卒,大家為驛卒讓路。
烏克蘭郵箱
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外國勢力進入中國,在租界設立郵局。
1896年3月20日,光緒皇帝正式批准開辦大清郵政官局。總理衙門委任總稅務司英國人赫德負責大清郵政官局事務。赫德規定,信差穿海軍藍馬褂,胸前有「大清郵政」4個紅色大字。也就是說,這時中國的「郵政專用色」改為藍色和紅色。
法國人帛黎從1874年開始進入中國海關工作,1901年取代了英國人赫德,被任命為大清郵政局總辦。他在1911年辛亥革命之後,擔任中國郵政局總辦,直至1928年。
帛黎在1905年提出,採用黃綠兩色為大清郵政專用顏色,以綠色為主要基色。從此,大清的郵箱為綠色,鑲著黃邊。1914年3月 1日,中國正式加入萬國郵政聯盟,便以綠色作為中國郵政專用色。從此,中國的郵局、郵箱、郵車、郵政工作服均為綠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在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國郵政會議上,討論了郵政專用顏色問題,決定仍然採用綠色,理由是「綠色象徵和平、青春、茂盛和繁榮」。
我到中國臺灣,在街頭拍攝了這樣一張照片:一個穿著綠色工作服的郵差(大陸叫郵遞員)正從綠色的郵箱裡取信,旁邊停著一輛綠色的郵車。這張照片清楚表明,中國臺灣的郵政專用顏色同樣是綠色。
中國臺灣郵箱
在1945年之前,臺灣被日本佔領了半個世紀。那時候臺灣地區的郵箱跟日本一樣,是紅色的。1945年抗戰勝利之後,臺灣回歸祖國,理所當然採用綠色作為郵政專用色。綠色作為郵政專用色在臺灣地區一直沿用至今。小小的郵箱的顏色也表明,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都用綠色作為郵政專用色。
在臺北,我見到航空郵件、限時郵件的郵箱是紅色的,以區別於投寄本市郵件的綠色郵箱。
香港的郵箱在1997年回歸前是紅色的,有的郵箱上還有英國女王頭像的標誌。這是因為香港當時被英國租借,所以沿用英國郵政專用顏色,即紅色。
英國作為一個四周被海水包圍的島國,國人喜歡鮮豔的紅色。英國的電話亭、加油站都是紅色的,英國商店的櫥窗、酒吧的門臉、賓館的廳堂也往往以紅色為主色調。正因為這樣,英國選擇了紅色作為郵政專用顏色。所有大英國協國家,也都採用紅色作為郵政專用顏色。我在澳大利亞、加拿大見到的郵箱都是紅色的,便因為它們是大英國協國家。
澳大利亞郵箱
香港在1997年回歸祖國之後,採用中國的郵政專用顏色——綠色。這樣,我在香港街頭拍攝到的郵箱均為綠色,只是跟內地相比,那綠色更嫩些。
至於澳門,原本是被葡萄牙租借,而葡萄牙的郵政專用顏色是紅色,所以澳門在回歸之前的郵箱是紅色的。我在澳門回歸之前前往澳門,不僅拍到了高高飄揚著葡萄牙國旗的總督府,也拍到了紅色的郵箱。
澳門在回歸之後,仍然沿用原先的郵政專用顏色,所以我在澳門回歸後幾度去澳門,見到的郵箱都是紅色的。2008年6月30日,我在澳門關閘還見到一個比公用電話亭還大的紅色郵箱,趕緊拍了一張照片留念。
透過郵箱看世界,世界是那麼豐富多彩,有著那麼多歷史可以探尋。
《現代閱讀》雜誌推薦
天地出版社《鏡頭看世界》|作者:葉永烈|原題:小小郵箱看世界
更多精彩書摘,請關注
《現代閱讀》雜誌訂閱方式
● 全國各地郵局訂閱,郵發代號:18-16
●打開微信「我」→點擊「支付」→城市服務→郵政服務→中國郵政報刊訂閱→搜索「現代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