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6 21: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疫情期間,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侏儒山街道鎮寧堡村貧困戶的大米、黃鱔、小龍蝦等農產品一時銷售無門,對該村進行結對幫扶的武漢市郵政管理局和武漢市郵政分公司得知情況後,急村民之所急,通過組織線上銷售讓滯銷的農產品直達市民餐桌。
4月22日,新華社CNC英語臺對郵政駐鎮寧堡村精準扶貧工作隊當起「銷售團長」,為貧困戶滯銷的農產品找到出路,緩解了村民燃眉之急進行了報導,郵政精準扶貧工作贏得了世界聚焦!
新華社CNC英語臺報導
4月4日下午,蔡甸侏儒山街道鎮寧堡村貧困戶周顯軍來到村委會,和駐村工作隊、村兩委一起,商量流轉村裡土地,擴大特色農產品種植養殖。「這幾天工作隊幫著把家裡的幾千斤大米、黃鱔都銷售了,今年我得更努力加把勁,把日子過好。」
鎮寧堡村由武漢市郵政管理局和武漢市郵政分公司對口幫扶。根據武漢市扶貧辦統一部署,3月中旬,工作隊及時返回駐村,和村兩委一起深入到貧困戶家中了解疫情對貧困戶農業生產、外出打工、日常生活的影響,當來到貧困戶周顯軍家中時,他反映去年豐收的稻穀還沒來得及銷售。
張斌幫貧困戶想辦法銷售農產品
駐村工作隊隊長張斌說,當時得知周顯軍和村裡部分貧困戶家裡農產品滯銷後,他們非常著急,「我們要為貧困戶農產品銷售當好『團長』。」3月28日,工作隊利用網際網路,在中心城區多個社區群開展新米、小龍蝦、黃鱔網上銷售,通過小程序網上接龍在居民小區徵訂,不到一天時間就幫助周顯軍等貧困戶銷售大米2550斤、小龍蝦48斤、黃鱔16斤,銷售金額達9240元。村黨支部書記陳立永當起了「送貨司機」,第二天上午及時將農產品按訂單送達江岸區勞動街公園社區黃埔雅苑等小區。
農產品通過駐村工作隊牽線送到市民手上
4月1日,工作隊又通過網上銷售了大米4800斤,加上小龍蝦、黃鱔、泥鰍等,當天總銷售額達13842元。鎮寧堡村綠色農產品被口口相傳,東西湖祥生柏景灣等多個小區居民也加入了團購。
據了解,一周時間,鎮寧堡村已銷售大米近萬斤,小龍蝦、黃鱔、泥鰍等100多斤。有單位食堂和中心城區小區表示,希望和鎮寧堡村達成長期供貨協議,讓該村綠色農產品直達居民、職工餐桌。
市民領取購買的扶貧大米
鎮寧堡村農產品從滯銷到暢銷,鼓舞了貧困戶產業致富的信心。周顯軍說,2020年在種好自家責任田的基礎上,他準備流轉村土地30畝,聯合3家貧困戶分工協作,開展甜玉米、香瓜、菜薹等特色農產品種植,「大家爭取一起邁向小康」。
來源:「湖北郵政」微信公眾號
原標題:《新華社CNC英語臺報導!郵政精準扶貧工作贏得世界聚焦》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