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李曜)近年來,貴陽朗瑪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朗瑪信息)在「網際網路+醫療」領域深耕細作,積極投身精準醫療扶貧,致力於推動「大數據」、「大健康」和「大扶貧」相結合,以改善貧困地區群眾就醫狀況,為解決貴州省低收入人群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貢獻了企業力量。
搭建平臺送便捷
2015年6月,貴州省衛計委和朗瑪信息攜手打造了貴州醫療健康雲的健康雲公眾服務平臺—— 「貴健康」。該平臺覆蓋全貴州遠程醫療服務網絡體系,匹配來自全國的醫療專家、為患者提供優質健康服務。目前,手機端「貴健康」APP已與省內200餘家醫院的掛號平臺實現對接,為用戶提供了便捷、高效、優質的醫療健康服務。
與此同時,2015年以來,朗瑪信息充分發揮網際網路醫療資源優勢,組織建成覆蓋全省300餘個基層醫療機構的遠程問診點,提供普通病問診和慢病管理服務,截至目前,累計視頻問診量近400萬例。
隨後,自2017年12月起,朗瑪信息全面投入建設「網際網路+醫療」精準扶貧項目,對貴陽市20個貧困村提供網際網路醫療服務,使當地群眾在村裡就能向省級專家問診看病,當地村醫也能夠獲得及時的線上醫療培訓服務,切實提升村級診療水平。
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朗瑪信息已累積投入3000餘萬元,在貴州省貴陽市、遵義市、畢節市、黔西南州等地區定點為130餘個貧困村免費提供「網際網路+醫療」服務。
此外,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朗瑪信息聯合中國志願醫生協會和各專科專業協會,打造了「39健康抗擊COVID-19(新冠肺炎)問診平臺」,為群眾提供免費遠程問診服務,累計瀏覽量近500萬人次,有效拓展了線上醫療服務空間,緩解了線下門診壓力,降低了其他患者線下就診交叉感染的風險。
聚焦痛點送服務
2017年,朗瑪信息聚焦「看病難、看病貴」的痛點,由公司旗下39網際網路醫院與民進中央科技醫衛委員會、同盟中央社區服務工作委員會對西部十個貧困縣開展「名醫同心@基層」活動,為西部地區群眾提供疑難疾病遠程會診服務,實現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目前,39網際網路醫院每年向該項目贊助價值100萬元的遠程醫療會診費用,在全國範圍幫扶500例疑難重症病人,累計服務近400萬人次,間接為低收入群體節省支出16億元。
2018年,朗瑪信息「網際網路+醫療」扶貧模式入選工信部網際網路精準扶貧典型案例,2019年入選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全國網絡扶貧典型案例。
精準扶貧送健康
一直以來,朗瑪信息積極發揮網際網路醫療企業在健康扶貧中的作用,分別在遵義市習水縣、畢節市納雍縣、黔南羅甸縣等地開展扶貧工作,由公司執行副總裁、黨支部書記任隊長建扶貧先鋒隊,並從部門中層中挑選了8名同志為隊員,夯實幫扶力量,統籌推進公司幫扶項目的落實。
2016年底至2018年7月,朗瑪信息在遵義市習水縣永安鎮永和村定點開展扶貧工作,從2016年12月派駐扶貧專員在永和村開展扶貧工作,從思想、醫療、產業、教育、捐贈等多個方面進行幫扶。期間共幫扶42戶貧困戶,167人順利脫貧,人均純收入新增2000多元,助推習水縣順利完成國務院評估,於2018年9月正式退出貧困縣。
2018年下半年起,朗瑪信息繼續在畢節納雍縣進行幫扶。朗瑪信息在納雍縣貧困村將39健康醫療服務平臺作為示範點,向村衛生室投入基礎醫療設備及視頻問診終端,為村醫提供全科醫生幫扶及遠程培訓,幫助提升困難村的醫療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同時,39網際網路醫院平臺與納雍縣醫院合作,搭建疑難重症二次診斷的遠程會診服務讓疑難重症病人看病變得簡單。
目前,朗瑪信息已在定點幫扶的昆寨鄉治溝村建立了網際網路醫療遠程問診點。在納雍縣新橋村、大包包村、黃泥衝村、梯子巖村、發大噶村建立了5個網際網路醫療遠程問診點,並開展多次義診活動。在納雍新增貧困村免費建立網際網路遠程問診點、現場義診,通過常見病藥品發放、捐贈等方式進行扶貧,並在納雍縣大包包村捐贈1萬元。
此外,朗瑪信息向貴州省貧困地區兒童捐贈助學金10萬元,向赫章縣貧困村捐贈2萬元、向羅甸縣茂井鎮捐贈2萬元用於危房改造,向納雍縣捐贈2萬餘元修建「便民橋」。據統計,近年來朗瑪信息已累計向貧困地區捐款超過200餘萬元。
下一步,朗瑪信息將聚焦「39」網際網路醫療品牌的建設,形成網際網路醫療產業集群,堅持以滿足人民群眾的醫療健康需求為發展的核心動力,將網際網路作為優質醫療資源的連接器和放大器,運用「網際網路+醫療」和大數據等技術,為廣大群眾提供優質、普惠的醫療健康服務,讓免費的遠程醫療服務深入鄉村,切實幫助解決農村醫療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為全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