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洗牛仔是牛仔褲製作的一道重要工藝。其功能是,一方面可以使牛仔更軟,便於穿著;另一方面,可以對牛仔褲進行美化處理,如貓須、馬騮、雪花洗等。褲和休閒褲不一樣,牛仔褲的布料是要水洗才可以穿的。原生牛仔上有一層漿料,如果不洗的話,牛仔布很硬,穿在身上不舒服,對身體也有影響。
但水洗牛仔褲是什麼時候發明的呢?一開始使用了什麼技術?靈感來自於什麼?如今的水洗行業是如何發展的?
來看看三位牛仔行業權威KOL怎麼說
受嬉皮士運動的啟發,很多品牌開始製作水洗牛仔褲。
就在那時,成衣加工廠開始大量湧現。「因為牛仔褲需要水洗加工」,Giovanni 說。
水洗技術的出現,令消費者能輕易買到令他們稱心滿意的「個性化」牛仔褲。最早一批使用水洗加工技術的人有牛仔教父Adriano 。
「預先處理牛仔褲的想法其實是偶然產生的」,牛仔教父回憶道,「我的靈感來自於嬉皮士牛仔褲上的漂白斑點」。
Adriano很快意識到,水洗的牛仔褲比未洗過的牛仔褲更受歡迎。「每天都有顧客在我的店外排隊,爭著買我做舊的幾條牛仔褲。」這是在1972年左右。
第一個水洗時代:「石器時代」(70-80年代)
70年代初,一名機器維修專家Osvaldo Tonello與客戶一起改裝工業洗衣機。
1975年,他製造了第一臺Tonello洗衣機,RC 60-120。這標誌著水洗牛仔革命的開始。
Tonello製造的第一臺工業洗衣機。
當時,水洗牛仔褲只有普洗和漂白兩種加工方法。牛仔教父說,直到70年代末,Giovanni才把一種新的水洗技術帶到義大利,這就是石洗。
Giovanni是牛仔教父水洗廠的合伙人,他很清楚記得故事是如何開展的。
「Adriano告訴我們,他在日本看到用白色石頭洗過的牛仔褲,效果非常棒。」Giovanni便提議挖出河流中的石頭洗牛仔褲,但當他們把石頭和五條牛仔褲一起放進洗衣機洗時,悲劇發生了。
由於石頭太重,洗衣機發出很大的噪音,並且30分鐘後,牛仔褲上滿是破洞,洗衣機的滾筒也變得不靈敏了。
第二次嘗試中,他們使用了浮石,終於取得了成功。Tonello的圓柱形石磨洗衣機開創了牛仔褲的革命性變革,Osvaldo的侄女、負責家族企業營銷和研發的Alice Tonello將這稱為牛仔褲的「石器時代」。
Tonello G1 300洗衣機和石洗牛仔褲。
Levi’s前設計總監Stefano解釋說,這種機器只能使用水和石頭,並且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夠獲得舊化效果。
第二個水洗時代:工匠與複製品(80-00年代)
經過這些開創性的年代,設計師和水洗廠開始嘗試在牛仔褲上進行局部的磨損處理。
目的是複製自然磨損牛仔褲的貓須、蜂窩,以及手工製作汙漬、劃痕、破洞、磨爛等。吊色、套色、刷色也在這個時期開始出現。
左邊是自然色落,右邊是模擬蜂窩
為了創造出局部色落,例如大腿刷白,Tonello開發了配有大刷子的自動設備。1990年第一臺機器正式運營,Giovanni回憶說,他們花了大約一年的時間進行測試,才獲得了逾期的效果。
酸洗技術的發明則顯得有點戲劇化。一名在義大利的工人,在一次夜班中進行石洗漂白時忘記打開水閥,創造出了新的水洗紋理,隨後,這一技術被稱為「酸洗」。
噴砂處理技術也在同一時期被發明。受工匠打磨木頭和鐵塊的手法所啟發,發明了噴砂技術,並被應用於牛仔工業水洗。不過,這對工人來說有點難度,Giovanni在當時很難找到能夠熟練掌握技術的員工。
在牛仔褲上噴塗漂白劑和氧化化學物質,如次氯酸鹽或高錳酸鉀,也能獲得相似的效果。
1993-1994年左右,由於義大利紡織業危機,大部分義大利牛仔褲的生產都外包出去了,特別是在土耳其和突尼西亞。就在那時,Giovanni和他的團隊用砂紙製作了第一條手擦磨白的牛仔褲。「為了慶祝Gap成立25周年,Adriano設計了手擦牛仔褲系列Gap 1969。」
1996年,手擦貓須、蜂窩牛仔褲出現。
不斷創新的技術豐富了牛仔褲的外觀。設計師和牛仔褲品牌專注於重現復古牛仔褲,儘可能精確地模擬自然磨損的效果。
與此同時,牛仔褲的零售價格不斷攀升,高端和奢侈品牌主導了市場。Giovanni稱,2000年到2008年是牛仔褲的「黃金時代」。
第三個水洗時代:技術輔助(00年代到現在)
Tonello的Brush Robots、手工刮擦和最近的雷射技術極大地增加了設計師創作的空間。隨著水洗質量的提高,需求也隨之增加。
在千禧年之際,牛仔褲整理行業的技術呈指數增長。Giovanni和他的團隊在2000年左右率先嘗試了雷射技術,這使得水洗房能輕鬆完成牛仔褲的加工處理,並且由於是機械化操作,大大地降低了質量問題。
早期的雷射設備
後來大家開始意識到,加工牛仔褲浪費了太多水,整個行業都在慢慢向可持續發展轉變。
三位KOL一致認為,雷射技術和臭氧處理技術的應用是牛仔褲後整理行業最大的進步。
臭氧水洗是一項革命性的技術,利用臭氧發生器產生臭氧氣體與機器滾筒內的牛仔服進行充分接觸,以達到消毒、防氧化、脫色、漂白等工藝。由於臭氧水洗機無需使用化學品,可節省大量水資源,且臭氧為純淨物,無汙染,在常溫下易分解為氧氣和氧原子,可減少操作工人的健康風險,因此符合生態環保的要求。
並且縮短了生產時間,提高了效率,改善了牛仔褲的外觀,通過調節臭氧發生量,可實現不同程度的舊化效果。
2010年,雷射機器引入了新的設備和軟體,成為牛仔業界最重要的加工技術之一。
牛仔雷射技術是通過高能量雷射束使牛仔布表面的染料瞬間汽化或顏色褪掉。簡單來說,就是用雷射技術代替手擦、噴藥劑等工藝,並可在牛仔面料上形成不會褪色的水洗效果。雷射技術可確保成品有統一的外觀,同時減少消耗大量的人力資源和時間成本,從而提高生產效率。
更重要的是,以光、機、電為加工手段的牛仔雷射,徹底摒棄了噴砂、氧化、印染等各種高汙染源,大大降低了水洗廢水的排放,使加工環境更清潔安全、生產過程更環保。
過去需要數小時、經歷10多種不同的步驟才能加工完成的牛仔褲,採用雷射技術,只需僅僅90秒,便可自動完成。
雷射技術能夠快速高效地打造出牛仔褲的舊化外觀,甚至是藝術化的抽象圖案,並且減少生產過程中水資源、化學品的使用,達到節約水能源和減少汙水排放的目標。
左為Levi's 的 Vintage 牛仔褲,右為Project F.L.X.項目複製的牛仔褲
具體的水洗方法有哪些?
普洗
GARMENT WASH
【普洗即普通洗滌】,只不過將我們平日所熟悉的洗滌改為機械化而已,【其水溫在60°-90°C 左右,加一定的洗滌劑,經過15分鐘的左右普通洗滌後,過清水加柔軟劑即可,使織物更柔軟、舒適,在視覺上更自然更乾淨】。通常根據洗滌時間的長短和化學藥品的用量多少,【普洗又可以分為輕普洗、普洗、重普洗。通常輕普洗為5分鐘左右,普洗為15分鐘左右,重普洗為30分鐘左右,】(這個時間是不精確),這三種洗法沒有明顯的界限。
石洗石磨
STONE WASH STONE MILL
【石洗即在洗水中加入一定大小的浮石,使浮石與衣服打磨】,打磨缸內的水位以衣物 完全浸透的低水位進行,以使得浮石能很好地與衣物接觸。在石磨前可進行普洗或漂洗,也可在石磨後進行漂洗。根據客戶的不同要求,可以採用黃石、白石、AAA石、人造石、膠球等進行洗滌,以達到不同的洗水效果,洗後布面呈現灰濛、陳舊的感覺,衣物有輕微至重度破損】。
酵素洗
ENZYME WASHING
【酵素是一種纖維素酶,它可以在一定PH值和溫度下,對纖維結構產生降解作用,使布面可以較溫和地褪色,褪毛】(產生「桃皮」效果),並得到持久的柔軟效果。【可以石頭並用或代替石頭,若與石頭並用,通常稱為酵素石洗(ENZYME STONE WASH)】。
砂洗
SAND WASHING
【砂洗多用一些鹼性,氧化性助劑,使衣物洗後有一定褪色效果及陳舊感,若配以石磨,洗後布料表面會產生一層柔和霜白的絨毛,再加入一些柔軟劑,可使洗後織物鬆軟、柔和,從而提高穿著的舒適性。】
化學洗
CHEMICAL WASHING
【化學洗主要是通過使用強鹼助劑(NaOH,NaSiO3等)來達到褪色的目的,洗後衣物有較為明顯的陳舊感】,再加入柔軟劑,衣物會有柔軟、豐滿的效果。【如果在化學洗中加入石頭,則稱為化石洗(CHEMICAL STONE WASH),可以增強褪色及磨損效果】,從而使衣物有較強的殘舊感,化石洗集化學洗及石洗效果集於一身,洗後可以達到一種仿舊和起毛的效果。
漂洗
RINSE
【為使衣物有潔白或鮮豔的外觀和柔軟的手感,需對衣物進行漂洗,即在普通洗滌過清水後,加溫到60°C,根據漂白顏色的深淺,加適量的漂白劑 (bleaching agent),7-10 分鐘時間內使顏色對板一致】。操作時,加漂劑的方向應與轉缸的轉向一致,以免漂白劑因不能儘快的與水稀釋而直接落在衣物上,出現局部漂白。漂白前,缸內水位要稍高,以便漂水稀釋。衣物漂白對板後,即以大(小)蘇打( Na2CO3,NaHCO3)對水中的殘餘漂白水進行中和,使漂白完全停止。待過清水後,在50°C水溫中加洗滌劑,螢光增白劑,雙氧水等作最後的洗滌,中和PH值,螢光增白等,最後進行柔軟處理即可。
【漂洗可分為氧漂和氯漂】。氧漂是利用雙氧水在一定PH值及溫度下的氧化作用來破壞染料結構,從而達到褪色,增白的目的,一般漂布面會略微泛紅。氯漂是利用次氯酸鈉的氧化作用來破壞染料結構,從而達到褪色的目的。氯漂的褪色效果粗獷,多用於靛蘭牛仔布的漂洗。漂白對板後,應以海波對水中及衣物殘餘氯進行中和,使漂白停止,漂白後再進行石磨,則稱為石漂洗(BLEACH STONE WASH)。
鹽水洗
SALT WATER TO WASH
深色牛仔如果是買回來第一次下水,那需要在水中倒一些白醋,同時把褲子翻轉過來浸溼大約半小時,用來鎖住顏色。因為深色的褲子必定會有少許的退色,而白醋可以讓那種湛藍色儘量保持原有的光澤。請千萬別用熱水浸泡褲子,那會有很大程度的縮水現象,一般水溫在45度左右。如果條件允許,請不要用洗衣機洗牛仔褲,那樣會破壞褲子的褶皺感,碰到原色褲子,那褲身的自然磨白也會變的不自然。
為什麼要進行水洗?
做退漿和洗浮色處理
是機織布都要做退漿處理,牛仔布也不能例外。一般的機織面料會在染色或者是印花時做退漿處理,但早期的牛仔布是先紗線染色後直接織造,沒有布染色或印花這道工序,所以成品牛仔布是沒做退漿處理的,只能在洗水時再做退漿。而目前所流行的牛仔布是做絲光處理和塗層加工的,在加工之前有的已做退漿處理,所以也可不必退漿。牛仔褲上染的色,是靛藍為主,它是一種非堅固色,靛藍是不能直接溶於水也不能直接跟棉紗上染的,只能通過先氧化再還原的方式來達到上染的目的。這樣就決定了靛藍在上染的過程中,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上染率,會造成大量的浮色,這部分浮色在漿染的過程中在過漿槽之前通過數道清水缸洗掉部分,但還有許多殘留在紗線上,所以在經過織造、後整理的成品布中,還是含有大量的浮色。現在除了靛藍,也有用硫化染料的,一樣也有浮色現象。通過洗水廠,洗掉牛仔褲的浮色,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有些玩牛的朋友會提到「原布牛仔褲」這名詞,以為牛仔褲不用洗水直接就可以穿,這是不科學的。其實應該叫原色牛仔褲更準些,因為通過洗水退掉漿後,對牛仔褲的色不做任何化學和物理的方式處理而保持原色,通過自然穿著來達到陳舊的效果(玩家也叫「養牛」),但原色牛仔褲也是一定要做洗水來去掉浮色和退漿的,不然牛仔褲根本無法穿。
人工做舊
這也是牛仔褲洗水最主要的一個目的。通過各種物理的、化學的方式,讓新做出來的牛仔褲像是自然穿舊了的感覺一樣。洗水的風格非常之多,而且新的洗水方式在不斷地被人創造出來,深受廣大年輕人喜愛。牛仔褲的附加值,常常也是通過洗水來體現的。通常手工越複雜,做的效果越自然的洗水,越高檔。
高溫定型最終確定尺寸
牛仔布因為其特別厚重的原因,所以其縮水率較一般的面料要大許多,在製衣之前的織造廠的後整理車間,已經對牛仔布進行過一次預縮水和定型處理,但這只是第一步縮水處理。製衣廠在放紙樣之前,還要再次對成品布做縮水率測定,以決定放紙樣時的各裁片尺寸,一般全棉牛仔布在製衣後還會有2%左右的縮率(視不同的面料不同的組織結構而言),彈力牛仔布就更大了,通常高達10%甚至更多。牛仔褲要具有穿著性,洗水廠最終縮水定型這一關相當重要。我們在外面買的牛仔褲,常常會發現碼數不太準,主要也是洗水廠定型沒做好造成的(面料,打版效果,紙樣有沒有放對等原因也會影響到尺碼準確性)。
改善風格和穿著性能
比如固色、加柔軟劑、做塗層、樹脂整理、防皺處理等等。
來源:色尚坊布博士整理知乎、丹寧筆記、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