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廬陽區:3000支「生物特工隊」集結殲滅「天牛」蟲害

2020-12-04 金臺資訊

初夏已至,枝繁葉茂的法梧為人們帶來綠色和陰涼,此時很多法梧卻遭到天敵「天牛」的危害。4月29日,記者從合肥市廬陽區城管局獲悉,該區在全市率先試點採用生物防治法梧、國槐等行道樹的「頭號天敵」——天牛,引進3000支約30萬頭管氏腫腿蜂並投放至長江中路、徽州大道、六安路等老城區範圍內路段,吹響「生物治蟲」的集結號。

引入「生物治蟲」技術,守衛城市行道樹

29日上午,記者在六安路上看見,幾名園林綠化工人正在法梧的樹杆上釘小針,隨後將一支長約10釐米的玻璃試管倒掛在小針上,每個試管口用棉籤塞著,裡內約有100隻像螞蟻一樣的蟲子,工人待固定好試管後拔出棉花球,只見這些小蟲子迅速從管內爬到樹杆上,開啟「作戰」模式。

據廬陽區城管局綠地科負責人介紹,這些幼蟲名叫腫腿蜂,別看它小小身材,體型不到天牛幼蟲的1/10,卻是天牛害蟲的「剋星」。 它們爬到樹上之後,通過其靈敏的觸角,就能循著天牛散發的「氣味」,穿過蟲道「監控」到寄主天牛幼蟲並將其捉住,然後用尾部毒針刺入天牛幼蟲,同時分泌具有麻痺作用的物質將天牛「制服」,而後咬破其體表、取食體液,為產卵做準備,隨後哺育幼蟲,直至將天牛的體液吸食殆盡。

今年試點3000株法梧、國槐,明年有望推廣

「目前,老城區內長江中路、六安路、徽州大道、含山路等部分路段的法梧、國槐存在天牛、木蠹蛾病蟲害,每年到春夏交替之際,是天牛幼蟲孵化的高峰期,它們會啃食樹皮,鑽到樹杆裡面,滿滿會將樹幹吃空,導致樹木枯死,蛀空的樹杆遭遇風雨就可能被折斷,對城區交通造成很大安全隱患。」該負責人介紹,以往,我們主要採用人工掏蟲,或者利用帶有藥水的棉籤封堵蟲孔,用農藥噴灑樹杆和樹冠。「但天牛的隱蔽性強,不管是人工抓蟲,還是藥物殺蟲,都沒辦法深入到樹杆內部,防治效果都不明顯。」

為此,廬陽區城管局近日在全市率先以生物技術對天牛進行試點防治,此次試點範圍是在轄區長江中路、六安路、徽州大道、含山路等老城區內,共對3000株法梧、國槐投放約30萬頭腫腿蜂,同時採取分批分段進行,投放將持續到5月中旬。該負責人介紹,腫腿蜂只寄生於天牛害蟲,隨著天牛數量的減少,它們的數量也會下降,它們對自然環境和人體都沒有危害,相較於噴灑農藥的防治方法,既環保又經濟。

「如果此次效果顯著,我們明年還將進一步延伸這項新技術使用範圍,逐步在城區內其他路段的綠植病蟲害防治進行推廣。」該負責人說道。(楊賽君 鄭權 楊澤輝 肖倩)

相關焦點

  • 「蟲蟲特工隊」來了,你在天平山見到了嗎?
    小夥伴們有看過《蟲蟲特工隊》嗎?電影講述了一場螞蟻和蝗蟲之間的昆蟲大戰。天平山的主要蟲害天牛是一種嚴重危害樹木的蛀幹害蟲,常見的有光肩天牛幼蟲深藏於樹幹中,以樹木木質部為食,隱蔽性極強,僅靠常規的藥物防治手段,會將一些益蟲誤殺,且很容易使天牛產生抗藥性,防治效果有限,而生物防治法卻十分高效環保。
  • 原是生物防治蟲害
    合肥在線訊(鄭權  肖倩  戴小花  文/圖)這些天,在合肥市廬陽區道路兩旁綠化帶中,市民都能看到這樣一幕,法梧、欒樹等行道樹都被纏上綠色膠帶?12月4日,記者從廬陽區城管局獲悉,原來該區採用生物方法防治病蟲害,及時為行道樹貼上綠色「膠帶」,預防來年早春蟲害對樹木的傷害。
  • 2020年合肥廬陽區實施155項大建設項目
    2020年合肥廬陽區實施155項大建設項目 2020-03-31 15:47:28   來源:市場星報
  • 又到天牛「猖狂」時 南京鐘山風景區「以蟲治蟲」
    天氣漸熱,各類惱人的害蟲也開始大肆繁衍出沒,這當中天牛是最讓人頭疼的一種。園林專家介紹,每年5到8月是天牛的活躍期,在南京,目前共有十幾種天牛出沒,主要危害松樹、柳樹和法國梧桐等樹種,它們中多數是南京主打的行道樹。
  • 合肥市廬陽區四屆人大六次會議今日召開
    實施步行街西延,利用原市政府辦公樓打造城市記憶博物館;新建、擴建7所校園,新增學位5760個;完成26個老舊小區改造,新增綠化60萬平方米以上……1月6日上午,記者從合肥市廬陽區四屆人大六次會議上獲悉,2021年,廬陽區將緊抓大科學裝置集中區建設、合肥國際陸港建設和淮河路步行街入選全國第二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帶來的重大歷史機遇,在國家戰略疊加中找準自身定位,加快建設「一核一地一中心
  • 合肥廬陽區2020年比選擇優選配副科級領導幹部7人
    王 健,男,漢族,1986年5月出生,籍貫、出生地安徽六安,在職研究生學歷,農業碩士,中共黨員,現任廬陽區紀委監委組織宣傳部(紀檢監察幹部監督室)四級主任科員,擬任廬陽區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蔡蒙蒙,女,漢族,1989年10月出生,籍貫、出生地安徽固鎮,研究生學歷,管理學碩士,中共黨員,現任廬陽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四級主任科員,擬任廬陽區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
  • 合肥廬陽區出動「利器」鏟雪除冰 省時省力贏得環衛工人點讚
    人工輪式推雪鏟1月9日,合肥迎來降雪。雪後,廬陽區城管委及時行動,鏟雪除冰。在行動中,一款「鏟雪利器」——人工輪式推雪鏟發揮了大作用,鏟雪作業效率得到較大提升,也贏得了不少環衛工人的稱讚。》》》推薦閱讀:合肥包河區2000餘名環衛工人凌晨鏟雪除冰 全力保障道路通行順暢1月9日5時,在廬陽區北一環人行天橋可以看到,橋面已有少量積雪,兩名環衛工人並排推著人工輪式推雪鏟,所到之處,積雪立刻被推至兩邊,路面潔淨,在不到10分鐘的時間內,一段長30米、寬3米的橋面上積雪「一掃而空」。
  • 以蟲治蟲 生物防治 讓天牛在市北區「牛」不起來
    6月5日,在北嶺山森林公園內,記者跟隨市北區城管局綠化二公司園林養護工作人員一起,將管氏腫腿蜂放置到園內柳樹、櫻花樹幹等有天牛活動痕跡的蟲道附近  記者了解到,蛀幹害蟲作為園林蟲害中的一個大類,通常鑽蛀在樹幹中隱蔽生活,且可以蛀食樹木韌皮部、木質部,影響樹木輸導系統傳遞養分、水分,導致樹勢衰弱或死亡
  • 積極做好褐梗天牛生物防治學習培訓工作
    培訓班上,主講老師講解了松墨天牛(亦稱松褐天牛)作為重要的林業檢疫害蟲,其幼蟲生活在害衰弱松樹輸導組織的韌皮部及木質部,破壞水分和營養物質的運輸,造成樹木的枯死。成蟲在取食和補充營養過程中,通過啃食嫩枝,其體內攜帶松材線蟲侵入松樹,使松樹受到傷口感染而導致松樹長勢衰弱,最終大面積死亡,因此對松墨天牛進行有效的防治措施,是預防松材線蟲病的關鍵環節,對保護松樹資源、生態系統穩定和維護國家森林健康有積極作用。培訓班上,主講老師就松墨天牛的防治措施進行綜述。
  • 天牛怎麼防治才好?
    利用天敵 1、啄木鳥和天牛是協同進化的兩類生物,在15~20公頃林地內設 2、對粗鞘雙條杉天牛、紅緣天牛、擬吉丁天牛、多帶天牛、青楊楔天牛、家茸天牛等小型天牛,可於天牛幼蟲期在林間釋放管氏腫腿蜂的成蜂,放蜂量與林間天牛幼蟲數按3:1掌握。 3、花絨堅甲的幼蟲常寄生於光肩星天牛、刺角天牛幼蟲體上,天然寄生率最高達60%,平均40%,可以保護和輔助轉移擴散,對黃斑星天牛、雲斑天牛的幼蟲也有寄生能力。
  • 桃花的蟲害防治大全,蟲害的主要危害與防治方法
    在養殖桃花的過程中,植株難免會遭受蟲害的威脅,不僅會威脅植株正常的生長,對植株的花期、產量影響非常大。如果不及時進行處理,還會導致植株出現死亡的情況,下面就為大家詳細的講解桃花的蟲害防治大全。桃花蟲害的主要危害以及防治1,紅蜘蛛主要危害:在桃花的蟲害防治大全中,紅蜘蛛對桃花的危害非常嚴重。感染初期,葉片上回出現許多斑點,並且有網狀物出現,之後其症狀逐漸擴散,導致葉片枯萎、掉落。防治方法:在發病初期我們可以直接去除植株感染部分,並且第一代蟲害可以直接使用藥物進行防治,此時防治最直接有效,直接噴灑阿維菌素可。
  • 又到天牛「猖狂」時 南京鐘山風景區以蟲治蟲
    工作人員投放花絨寄甲卵塊,它們是天牛的天敵。天牛是毀滅性的蛀幹害蟲,最愛蛀食法桐等行道樹。隨著天氣越來越熱,馬上就要到天牛最「猖狂」的時候。近日,中山陵園管理局在紫金山森林及鐘山風景區景觀區域投放花絨寄甲,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對付天牛。
  • 黃埔海關截獲入侵淡綠天牛 為廣東口岸首次
    淡綠天牛。海關供圖 央廣網廣州1月29日消息(記者鄭澍)記者從黃埔海關獲悉,日前,黃埔海關隸屬老港海關查驗部門對兩批來自加納的刺蝟紫檀粗鋸枋和象牙海岸格木粗鋸枋進行查驗時發現,現場有大量色彩鮮豔的天牛,尤其是象牙海岸格木粗鋸枋整批木材蛀孔蛀粉十分明顯。經植檢實驗室鑑定,該兩批有害生物均為淡綠天牛(Philematium festivum),為廣東口岸首次截獲。
  • 合肥這些人被點名表揚啦,看看都是誰?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了解到,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合肥市各級團組織組建200餘支青年志願者突擊隊,發動1萬餘名團員青年投身志願服務,累計服務時長30萬小時,他們不畏艱險、真情奉獻,共同築起防疫青春長城。
  • 天牛、蚧殼蟲、紅蜘蛛、夜蛾、蠐螬……蟲害防治需要這樣做
    根據其危害方式及部位的不同可分為:(一)刺吸類,如蚧殼蟲、葉蟎、蚜蟲、木蝨、粉蝨、網蝽、葉蟬、薊馬;(二)食葉類,如刺蛾、蓑蛾、毒蛾、夜蛾、尺蛾、舟蛾、捲葉蛾、斑潛蠅、潛葉蛾、潛葉甲、椰心葉甲;(三)蛀幹害蟲:天牛、木蠹蛾、吉丁蟲、小蠹、白蟻、紅棕象甲;
  • 重慶去年阻止蜈蚣蜘蛛天牛等外來生物入侵
    重慶去年阻止蜈蚣蜘蛛天牛等外來生物入侵 2016-04-15 13:21:02國門生物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貿易全球化發展,外來有害生物入侵已經成為全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關注的重點。你知道在2015年,檢驗檢疫部門攔下了多少稀奇古怪的生物和可能危害國民安全的物品嗎?今(15)日上午,重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揭開了部分入侵生物和物品的面紗。
  • 小小外來蟲藏身天牛,40天殺死一棵樹!
    ,是頭號林業有害生物疫病。有關資料顯示,松材線蟲原產於北美洲,是國際檢疫性有害生物。「它屬於外來入侵生物,山東沿海的煙臺、青島、威海、日照沒有一個市倖免,現在內陸市也發現疫點(區),防治壓力不小。」據省自然資源廳有關人士介紹,1990年,山東在長島首次發現松材線蟲病,2005年開始,疫點由東到西擴散蔓延。
  • 合肥:樹幹上蟲子密密麻麻 蟲屎掉落如「下雨」
    經常往返於崗合路的王先生反映,廬陽區崗合路從六水廠到井灣路段兩邊的綠化樹木受蟲害侵蝕嚴重,現樹上幾乎已沒有樹葉,但樹上的蟲子卻全部順著自己吐的絲掉下來,很容易掉在行人身上,影響附近居民出行,他希望有關部門能及時對樹木進行防治。另外,市民穆先生也反映,包公園亞明藝術館附近不少百年老樹也正在被蟲子侵蝕。
  • 引進135℃高溫新設備 合肥市廬陽區全面開展衛生消毒
    央廣網合肥7月31日消息(記者梁明星 通訊員肖倩)合肥正經歷超長梅雨季,降雨量60年來最多,城區積水點及公廁、垃圾桶等環衛設施易滋生蠅蟲和散發異味。記者今天從合肥市廬陽區城管局了解到,該區引進135度高溫消毒新設備,「升級」公廁消毒力度,對全區路面輔道、下穿橋、窨井口等積水點,以及1420餘個垃圾桶和果皮箱、120餘個垃圾車進行每天消毒兩次,保證城區公共環境衛生整潔。7月28日上午,在合肥市宿州路三中公廁,公廁維保人員楊能昆正手持一種噴射水蒸汽的「新裝備」,對著公廁蹲位、門把手等進行細緻噴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