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地表發現疑似城市遺蹟,為什麼不上去看看?比探索火星難多了

2021-01-15 燕山小春秋

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只有地球、火星和金星是類地行星,並且環境最為相似,同時處於太陽系宜居帶上。

但是,在人類探索太空計劃中,科學家相信,可以把火星改造成一顆宜居星球,卻早早把金星淘汰出局……

早在上世紀60年代,前蘇聯向火星發射了第一枚探測器,人類邁出了奔赴火星的第一步。

美國、俄羅斯、歐盟、日本、印度等等國家,前前後後進行過數十次火星探測計劃,可惜成功率並不高。

今年7月20日,日本向火星發射不著陸的探測器,只在預定運行軌道上收集信息;7月23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將「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入太空,並且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天問一號」將在2021年登陸火星。

實際上,人類探索金星的歷史,並不比探索火星時間短。

1961年,蘇聯就向金星發射探測器,然而,科學家們發現,如果探索火星是普通難度,那麼向金星挺進,就是地獄級難度!

從結構上看,金星和地球有不少相似之處。

45億年前,金星和地球同時誕生,金星半徑約為6073公裡,只比地球半徑小300公裡,體積是地球的88%,質量是地球的80%,平均密度略小於地球。

而且,從絕對距離上來說,金星是距離我們最近的行星,金星軌道和地球軌道之間,最短距離只有差不多4000萬公裡,甚至比火星還要近差不多1000萬公裡,顯然掌握金星探測窗口更加容易。

而且,在太陽系中,金星也是唯一一顆沒有磁場的行星,軌道最接近圓形,偏心率也是最小。

正因為金星與地球如此「孿生」,自古以來,人們把金星想像得溫柔又浪漫。

燦爛而醒目的金星,在我國古代稱為「太白」,又叫「啟明」、「長庚」。

古希臘人稱之為阿佛洛狄忒(Aphrodite),是愛與美的女神,羅馬人把金星看做美神維納斯(Venus)。

為了和女神近距離接觸,從1960年到1981年,冷戰時期的美國和蘇聯,連續向金星發射了將近20個探測器,全部無功而返。

儘管美國航天技術領先世界,但是,蘇聯才是全人類開拓太空的領路人。

無論是發射衛星、載人航天、太空行走,還是登月計劃、探索金星和火星,都是蘇聯人一馬當先,為全人類攢經驗值。

1961年,蘇聯進行人類史上第一次金星探索,但是衛星到達距離目標756萬公裡時,就與地面失聯;1965年,蘇聯發射的金星探測器,成功在金星表面軟著陸,不過通訊系統失靈沒有任何信息傳回,所有努力前功盡棄。

在此之後,美國也多次進行金星探測,卻始終無法穿透金星厚厚的大氣層。

雖然數次「叩問」金星大門,都以失敗告終,但是,努力並沒有白費,金星的真實面貌開始慢慢地顯露了出來。

金星比火星更像地球,但是,它的自然環境要比火星更惡劣。

金星表面溫度可達500度,大氣中二氧化碳佔到90%以上,大氣壓是地球的100倍,這也是探測金星始終無法順利進行的原因。

即便穿過大氣層,金星地面也不具備生存條件,天上經常落下毀滅性的硫酸雨,時常捲起特大熱焰風暴,比地球上的12級颱風還要猛烈數倍。

但是,科學家們推測,原始狀態的金星並非如此,這顆星球上曾經擁有大量液態水,至少在金星表面有過海洋覆蓋的痕跡,而這些水卻神秘地消失了。

特別是在1989年1月,蘇聯發射金星探測器,僥倖穿過金星表面濃密的大氣層,用雷達對地表進行掃描,竟然在金星上發現了貌似城市的大型建築群,總數超過2萬座!

和地球相似的體積和質量、神秘消失的液態水,和疑似2萬座城市遺址,金星上到底發生了什麼?

在匯總分析來自金星的信息後,科學家做出了推測,大膽又科幻——

金星在過去,確實是個宜居星球,地表有海洋、大氣層中富含氧氣,兩極和地球相似被冰雪覆蓋。由於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日漸積聚,在金星表面形成溫室效應,太陽光進入大氣層後,不能有效向外散發,導致地表溫度繼續增高,氧氣越來越少、二氧化碳比重越來越高,生態環境徹底惡化,兩極冰雪融化、海洋蒸發、河流消失、地面日漸沙漠化……

至於金星地表的2萬座城市,有可能是智慧生命留下的文明遺蹟,他們在生態災難中走向毀滅,除非有能力遷移到其他星球。

早在成立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時,埃隆·馬斯克毫不掩飾自己的野望,第一步開發大型火箭和飛船,接下來打造完整星際運輸系統,他的終極目標是將人類送往火星開展星際移民,建立火星殖民地。

當人類有能力移民火星時,地球會成為下一個金星嗎?

相關焦點

  • 金星地表發現疑似城市遺蹟,為什麼不上去看看?比探索火星難多了
    美國、俄羅斯、歐盟、日本、印度等等國家,前前後後進行過數十次火星探測計劃,可惜成功率並不高。今年7月20日,日本向火星發射不著陸的探測器,只在預定運行軌道上收集信息;7月23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將「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入太空,並且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天問一號」將在2021年登陸火星。
  • 在金星疑似發現兩萬座城市廢墟,若是文明遺蹟,它們又為何滅絕?
    星際探索一直是科學家們的研究主題之一,如果我們的航空航天技術發展順利,那麼在未來是能夠實現星際探索的。到時候不只是太空人,普通人也能夠遨遊太空。星際探索的目的之一,就是發現宜居星球,實現星際移民。就目前來看,最有可能實現的還是金星和火星,畢竟太陽系裡面我們比較熟悉情況,外面的就不知道了。先來說說金星的基本情況,金星是類地行星,在古代被稱為啟明星或者長庚星。質量只有地球的0.8倍,擁有一個直徑3千米的鐵質內核,所以它的內部構造和地球差不多。除此之外,金星上最常見的就是火山,大部分地表都有火山分布,保守估計超過100萬,火山群噴發的景象極為壯觀。
  • 金星疑似發現大量金字塔遺址,科學家:或許地球只是金星的延續!
    人類之所以對月球,金星,火星等多顆行星充滿好奇心,也是因為人類的太空探索工程才剛剛開啟,人類能力有限,也無法立即離開太陽系,去登陸宇宙中的任何一顆行星。也正是此時,人類才真正認識到了自己的渺小,人類可能幾千年、幾百萬年也不一定能離開地球。
  • 金星疑似發現大量金字塔遺址,科學家:金星真的有生命存在嗎?
    不過其實早在上個世紀,美國和前蘇聯都往金星上發射過探測器,只不過這些探測器才剛剛登陸金星地表,沒幾日時間就走到了生命的終點。久而久之,人類逐漸才將目光聚焦到了火星上。人類之所以對月球,金星,火星等多顆行星充滿好奇心,也是因為人類的太空探索工程才剛剛開啟,人類能力有限,也無法立即離開太陽系,去登陸宇宙中的任何一顆行星。
  • 金星上發現城市遺蹟,連街道都能看清,金星文明真的存在?
    那麼我們常說金星是一枚存在文明的星球,那麼其上面會不會有城市的遺蹟存在呢?其實這個文明,很早科學家就考慮過,並作出實質性的研究行動。
  • 金星發現生命痕跡,這與1989年發現的金星城市遺蹟有關嗎?
    近期歐美科學家宣布,發現了金星可能存在生命的有利證據,曾經前蘇聯發射的1枚探測器穿過金星表面濃密的大氣層用雷達掃描時,也驚奇地發現金星上竟然分布有兩萬座城市的遺蹟,難道那些遺蹟真的是金星人曾經活動過的痕跡?
  • 金星離地球如此近,科學家為什麼不去金星反而去更遠的火星呢?
    而在地球的歷史上,有關金星的傳說也是不少的,是真是假就不知道了。既然金星離地球又近,又有很多和地球相似的地方,那為什麼科學家不去探索登陸金星,反而跑去更遠的火星呢?人類探索宜居帶內的金星和火星,目的是為人類未來移民做準備,太陽系處在宜居帶內的除了地球,只有金星和火星,可是金星之所以讓科學家放棄,是它的環境太惡劣了,把金星形容成一個地獄之星一點都不為過。
  • 前蘇聯在曾金星發現過城市遺蹟?科學家:很久以前或有可能!
    太陽系之中地球是人類目前已知的唯一一顆具有生命的星球,但是在人類走出地球之後,在好奇心的促使下人類不斷的探索周圍行星。人類在宇宙之中人類最先探索的星球就是地球的衛星月球。接下來就是距離地球比較近的火星和金星。
  • NASA在冥王星上發現大量城市遺蹟,或為外星人遺留,他們去哪了?
    ,它的質量足足比冥王星多了27%,IAU便在2006年剝奪了冥王星行星的身份,將它定義成一顆矮行星。離遠看的話,這些細微的東西好像是冥王星表面的一道道裂縫,可是離近了看,就會發現非常像是城市遺蹟。有觀點認為,或許冥王星曾經是外星人的基地,畢竟,雖然在我們眼中冥王星的環境非常的惡劣,可是宇宙中顯然不可能只有人類這一種文明存在,所以,曾經有外星人到訪太陽系,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 為什麼金星更近,但是人類卻更愛探索火星呢?
    從地球飛往金星需要100天左右,而從地球飛往火星則需要180天左右的時間。實際上從距離上來看金星遠比火星更接近地球,但是火星確實人類探索最深入的行星,這是為什麼呢?19世紀70年代,蘇聯成功在金星實現了軟著陸,向地球提供了金星相關的內部數據,但是「金星七號」也只在金星的表面短暫地停留了一下就徹底故障了。返回的數據顯示金星的地表溫度為475°C,壓力為地球的92倍,在如此高的溫度和氣壓之下,這顆星球顯然是不適宜人類生存的,人類也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登陸的。
  • 這才是探測器拍到的最真實的金星,所謂的「城市廢墟」並未被證實
    自1970年蘇聯朝著金星發射了第一顆探測器以來,陸陸續續的傳回了多張金星的生態環境照片。證實這是一顆沒有生命生存孕育的星球。至少在將近一億年的時間內。金星是荒蕪的。然而不知道從何時起,有關於前蘇聯在金星發現到城市廢墟的消息愈演愈烈。
  • 金星上真的有過生命?大量城市遺蹟?雲層之下仍難探測!
    金星上真的有過生命?大量城市遺蹟?雲層之下仍難探測!,就派出了多架的探測器去看一看行星,並且他們也報導金星當中有很多的城市,也就是說他們那裡有一個類似於我們地球的星球,難道這是真的嗎?大量城市遺蹟?雲層之下仍難探測!只能說藉助雷達才能簡單的看一下他的樣貌,雖然在上個世紀90年代的時候,前蘇聯也是成功的到達了金星,但是進入它的大氣層之後也就失去了聯繫,這也導致金星的好奇程度越來越重。
  • 天問一號即將抵達火星,明明金星近在咫尺,為什麼不探索金星呢?
    一直以來,我們人類對宇宙的嚮往從未停止過,隨著科學的發展,我們知道了天上的星星其實就是在宇宙中的星體,也了解到在太陽系中有其他行星的存在,對於這些與我們比鄰的行星,我們想去探索的欲望也開始越來越大了,如今我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就即將抵達火星軌道了。
  • 月球、金星和火星上多處史前遺蹟,這代表太陽系存在超級文明嗎?
    關於月球、火星和金星上的超級文明活動跡象存在可不是一天兩天了,月球上的飛碟和外星人的警告,還有火星上動物與人面像,更有金星上的史前城市等等,無一不是代表了超級文明活動過的痕跡,那麼這些痕跡都是真的嗎?是否意味這太陽系裡還有其他文明的存在?為什麼他們不來和我們接觸?
  • 金星表面的「城市遺蹟」:或許20億年前,這裡曾經存在金星文明
    目前我們人類主要的太空探尋方向是月球和火星,月球是地球的衛星,而火星和地球一樣,也是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之一。但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探索的行星卻不是火星,而是距離地球更近的金星。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的時候,前蘇聯科學家就曾經對金星進行過一系列的探測,還發射了「金星車」登陸金星,對金星表面進行了探索。
  • 為何只探索火星,金星卻無人問津?看看科學家怎麼說
    經過長時間的研究科學家們發現,地球之所以能夠誕生生命,這跟地球在太陽系的位置有著極為重要的關係,在分析了各項數據之後科學家們在太陽系中劃出了一道「宜居帶」。在宜居帶這個說法被提出之後,金星、火星開始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因為這兩顆星球雖然不是跟地球一樣同處於宜居帶內,但是它們卻處於宜居帶的邊緣。
  • 金星上現上萬座「城市遺蹟」,或孕育著生命?科學已有解釋
    蘇聯的宇宙飛船發現金星表面散布著大量的城市遺蹟,這些遺址的形狀類似馬車輪,而中間的輪軸很有可能就是繁華的大都市,甚至還能看到一個龐大的公路網,將這2萬座城市連接在一起。蘇聯科學家之所以有這樣的觀點,他的依據就是蘇聯宇宙飛船飛過金星表面所拍攝到的圖像,但是因為當時這些照片並不清晰,也很難區分出這些建築的具體形狀,所以金星上現城市廢墟的消息不久之後也被人們淡忘。後來直到20世紀八十年代,美國向太空發射的探測器發回來的照片中也顯示出金星上確實有廢墟,看起來像是城市文明遺蹟,經過仔細分析也有2萬多個。
  • 金星究竟有沒有城市遺蹟?有沒有生命?科學家有不同的看法
    也有許多科學家一直在致力於探索地外生命的存在。於是,便產生了許多傳說和故事。金星上的兩萬座城市一個故事的版本是,蘇聯解體之後,一名前蘇聯科學家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一個研討會上披露,在1989年,蘇聯曾向金星發射過一顆金星探測器。
  • 重大發現!金星上發現城市遺蹟,連街道都能看清,金星文明真的存在?
    很遺憾在墨西哥看到了原始瑪雅文明的廢墟,導致了文明的毀滅和它生前建造的城市的毀滅。在義大利西南海域也有亞特蘭蒂斯文明的水下遺址。由於沉入大海,許多人看不到它的真面目。 文明的誕生會給一個地區帶來繁榮,但文明的衰落也會給一個地區帶來徹底的衰落。以上兩個文明就是最有特色的例子。所以我們經常說金星是一個文明的星球,那麼它上面會有城市的痕跡嗎?
  • 金星上的城市廢墟
    金星上的金字塔說明了什麼?金星上曾有過文明嗎?20世紀80年代,美國發射的探索器向地球發回了金星地表的圖片。當人們帶著好奇心觀察圖片時候,發現了圖片中的金星表面竟然存在著大量的城市廢墟。科學家們經過大量的統計,金星上的城市多達兩萬多座。這些城市廢墟呈三角形金字塔狀。每座城市實際上是一個巨大的金字塔,門窗皆無,可能在地表以下設有出入口;這兩萬座巨型金字塔擺成一個很大的馬車輪性狀,其圓心處為大城市,呈輻射狀的大道連著周圍的小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