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刷到了,就收藏起來吧!以備不時之需!
浩瀚的可觀測宇宙生成於一百三十億年前,環繞著我們所居的星系,約有2萬億的星系。而光是我們所居的星系&34;中,科學家們就找出了適居帶中約略四百億個類地行星。從這個數字去推測的話,很難想像銀河裡沒有任何其他鄰居。
如果科學家找到了其他的生命體,將顛覆我們對於自己的認知,光是知道這個巨大的空間不是只有死寂,就能增加我們對於外在的認知。但在尋找我們的太空鄰居之前,該解決的問題是:我們到底該由何找起?
在這樣一個古老又浩大的宇宙中,我們得假設文明生成之間都差了千萬載,以不同的速度,朝著截然不同的方向發展。所以我們的搜索範圍不僅涵蓋相距千百光年的眾行星,也包含了從石器時代到超高科技文明社會
所以我們需要有一套理論、系統來有計劃性的搜尋。
宇宙中的智慧生命體是否皆遵守某種通則?
由於目前我們的樣本只含自己,由此所推斷或許會有一些偏差,但總比沒有好!
我們已知人類文明始於有創造能力的手與腦
我們已知人類有競爭資源、擴張棲息地的天性。有著越多這些特質的人種,就越有可能在這場文明遊戲中勝出,依天而存的自然之道或許聽起來不錯,但其終究不是通往農業,火藥,或現代文明的道路。因此,我們可以合理的假設,能在其他星球稱霸的外星生物也有這些共同特質,而在進一步假設我們的物理法則也適用於他們。那麼我們便可以用&34;來分類他們的文明。
人類的社會可以由能源的來源、使用方式來準確分類發展階段,我們使用體能,到掌握火焰,接著我們製造機器利用起了風和水的動能,隨著對機器的改進和知識領域不斷的擴張,我們盯上了從地底下挖出的古老植物屍體,而隨著從消耗能源的能力快速成長還有的是我們的文明。
1800至2015之間,世界人口倍增六倍。然而,能量的使用量卻增長至25倍,這樣的人口-能量消耗成長模式很有可能在未來繼續出現,由此成長模式,科學家Nikolai Kardashev(尼古拉·卡爾達肖夫)發明出了一套方法來分類山頂洞人到神級文明的卡爾達肖夫指數。由一個文明的能源使用狀況來進行分類,這個分類表經數十年不段的改良、進步,總的來說有四個文明的等級:
等級一的文明,能使用自身星球的能源;
等級二的文明,能利用恆星、和恆星系內所生成的能量;
等級三的文明,能使用其星系內的能量;
等級四的文明,能掌握多個星系能量。
每一個等級之間的差距極大,在不同等級之間相比,就好像拿螞蟻社會來跟都市人類社會相比。對螞蟻來說人類的複雜度與力量遠大於他們,宛若他們的神明。為了讓這個分類系統能有用,我們需要再去切割出更小的間隔,繼續分類。
在分類表小的那端有著零級到一級的文明,代表著從狩獵撿採社會,到我們未來數百年的發展。而銀河中就可能有好幾個這樣程度的文明。但一個文明並不是隨時都在向外發射信號,即使外星人位在很近的鄰星系Alpha-人馬座,我們也幾乎沒辦法得知他們的存在。但即使他們就像人類一樣向外發射信號,可能也沒辦法幫助讓我們探測到。以星系的尺度而言,人類所發散出的信號幾乎等同於不存在,我們的信號或許可以發射到驚人的200光年外,然而對於整個銀河系來說,這就好像沙粒般微小。這種狀況下,即使對方收到了,在經過幾光年後我們的信號就可能會衰變為噪聲,變得不可能被辨識出這是一個由智慧生物發出的信號。
今日的人類文明社會大約位在0.75級,我們對地球做了很多的改變,我們創造了巨大的建築、開鑿地下資源,伐去了雨林,抽乾了池塘,我們創造了河流和人工湖,改變了大氣層的成分和溫度。如果我們持續進步,而且我們也沒有毀了地球,在接下來的幾百年內我們就能成為一個真正的第一級文明。任何一個第一等級的文明,一定會持續探索外在,因為他依然好奇貪婪而且渴望擴張。
下一個合理的升級為第二等級的方式,是試著開採和改變其他星球。這會促使原先單純的太空前哨站,逐漸轉為建立鄰近母星的基礎設施和工業設施。接著成為殖民地,最終藉由改變大氣組成或旋轉軌道完成地球化。
隨著一個文明空間不斷的擴張,能源的需求也在快速上升,或許到了某個時間點,他們開始了一個二級文明能夠建造的最大設施,建造戴森網來利用整個恆星的能量。
一但這個巨構建築完成,就能夠獲取看似無窮無盡的能量,來驅動他們的家鄉星系。如果它們依然好奇,貪婪地想要擴張,現在他們已經完全掌握了母星系的所有能源,下一個目標將是數個光年外的另一個星系。對於一個等級二的文明來說,這個距離或許就和我們今天感受到地球到冥王星的距離一樣
雖然看似伸手可及,但必須要投入巨量的時間、資源、和創新性。這開啟了他們通往第三級文明的道路。
到了這個階段對我們來說是如此遙不可及,讓我們無法想像他們會遭遇甚麼困難,還有它們是如何解決的。它們究竟是否會找到方法,穿越巨大的空間並旅行數百上千年,它們還能和數光年外的殖民地溝通,並分享文化和生物學知識嗎?還是它們會分裂成數個等級二的文明?甚至成為一個完全不同的物種?在星系之間有甚麼隱藏的死亡挑戰嗎?
當一個物種越接近等級三,越難以猜測出他真正的程度,或許它們發現了新的物理原理
或許理解並運用了暗物質和暗能量,或許它們能以超光速行進,我們可能無法猜測到它們的動機、科技還有活動。人類就像那時的螞蟻一樣,試著了解宇宙超級都市群。
一個二級的文明,可能已經認為人類是如此原始以致於不屑溝通,一個三級的文明看待我們,可能就像我們看待於蟻丘上面的細菌一般,他們可能不會考慮我們的感受,或是我們的生存條件。我們只能祈禱,他們是一個善良的神明。
但是等級分類表並不止步於此,有些科學家認為還有等級四甚至等級五的文明,他的影響力遍布星系團,甚至是那個由上千個星系和上兆的恆星系所組成的超星系團。
最終,或許有一個等級Ω的文明
能夠操縱整個宇宙,或甚至其他的宇宙。Ω文明可能是那個真正的創造我們宇宙的造物主,為了一個我們不能理解的理由。可能他們只是無聊了!
就算這個分類表可能有缺陷,這個思想實驗已經告訴我們一些有趣的事,如果我們對於自然生物所創造的跨星系文明的假設是正確的,我們可以確定在銀河系附近沒有三級和更高的文明存在,因為他們的影響會如此巨大,還有他們的科技會凌駕於我們以至於我們不會忽略。星系中的上千個恆星系應該會閃爍著它們的活動痕跡,我們應該能在它們的帝國各處看見或偵測到他們的作品或活動。
就算過去曾經存在一個三級文明,並結束於一場謎團,我們也應該能發現他們帝國的遺蹟,但是當科學家們進行觀測時,並沒有發現被挖掘過的行星,破損的巨構建築,或巨大的星系戰爭遺蹟。所以它們很有可能不在那裡,也不曾在那裡。這可能令你難過,但也同時令人放心,這代表銀河系的空間留給了我們和發展度相似的外星人,所以最應該尋找的是位於某處的1.5級到2.5級的文明,他們對於人類來說不會太過於先進以致於無法理解,他們可能剛剛完成第一個巨構建築
而且可能正在恆星之間轉移他們的工人,並正在轉譯大量的信息並發送至宇宙深處中。「意外地」或是「故意地」,它們可能也正在看著星空並尋找其他的存在。
當然,也有可能我們全都搞錯了,或許進化到第二等級不代表著向外擴張,而人類還是太不成熟來想像其他的存在。至於現在,我們知道我們還未遇見其他人。
但,我們才剛開始與其等友善的外星人來跟我們解釋宇宙的原理,我們最好還是先充實自己!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如果喜歡此文,請記得點讚、轉發哦!關注,第一時間了解更多優質APP、軟體、網站、及系統應用技巧,精彩內容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