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96賽季的多倫多猛龍在海外擴軍計劃中成為了NBA大家庭中的一員,像青澀美麗的少女一般的好奇的打量著聯盟裡的一切,而屬於她的王子並沒有遲到太久,1998年的選秀夜,他們得到了文斯·卡特,彼此迅速墜入了愛河。
21歲的卡特渾身散發著荷爾蒙的味道,自小在音樂上的造詣讓他多了幾分儒雅,而在球場上頗具觀賞性的球風則讓他迅速成為了這座城市的寵兒。1999年,卡特在職業生涯的第二年迅速成長為聯盟裡炙手可熱的球星,全明星票王和場均得分聯盟第四是卡特成長的最好見證。卡特的橫空出世以及他激情四射的球風、暴力美學的扣籃讓這支剛成立不到五年的異國球隊迅速走進了大眾視野;而對NBA聯盟來說,卡特的表現則是98-99停擺結束之後的一支強心劑,給了無數球迷一個熱愛籃球的理由。2000年奧運會上,卡特飛躍身高2.18米的法國中鋒魏斯的死亡之扣再度讓全美乃至全世界的籃球迷為之瘋狂。
在此後的比賽中,卡特成為了暴力美學的代名詞,在比賽中經常會看到這樣一幕,猛龍獲得快攻機會將球傳給卡特,前方空無一人的卡特轉過頭瞥了瞥滿眼期待的球迷,猛然起飛完成一次技驚四座的暴扣。「我知道球迷們喜歡這個,這是我送給他們的禮物。他們回贈我的則是他們的歡呼。我愛這種感覺。」卡特如是說道。
「我愛你。」「你愛我什麼?」「我愛你無所不能,想一直和你在一起。」「那我也愛你。」「我們永遠都不要分開。」
2000-2001賽季,卡特的場均得分從24分提升到27.3分,猛龍的球迷也在他一次又一次精彩的扣籃中慶祝著一場又一場的勝利。47勝35負的成績創造了猛龍隊史的最佳,全隊上下都渴望在季後賽更進一步,首輪擊敗紐約尼克斯則讓這份熱情空前高漲。但是他們下一輪的對手是費城76人。76人隊的核心阿倫艾弗森是當賽季的聯盟得分王、搶斷王、常規賽和全明星賽的雙料MVP。這輪系列賽可以稱之為永恆的經典,能飛善扣的卡特統治了天空,而身高不足180的小個子艾弗森則稱霸了地板。
第一場比賽艾弗森頻頻打鐵讓猛龍從客場偷走的一場勝利,而第二場比賽艾弗森一個人拿下54分幾乎是靠一己之力把大比分扳平。雖然卡特也有28分進帳,但相比艾弗森則顯得有些暗淡無光。第三場,回到主場的卡特仿佛受到了艾弗森瘋狂砍分的刺激,此役砍下50分再度幫助猛龍取得大比分領先,半場8個三分球的記錄更是前無古人。不甘示弱的艾弗森在此後兩場用一個30分和一個52分連扳兩局拿到賽點,讓壓力則全部來到了卡特這邊。大心臟的卡特見招拆招,第六場拿下39分,而艾弗森24投僅命中6球,猛龍在卡特的率領下把比賽拖入了搶七。
第七場比賽開始前,卡特回到母校北卡羅來納領取自己的學位證書,險些沒能趕上比賽,對面的艾弗森一改往日砍分狂魔的人設,頻頻為隊友輸送炮彈,交出21分16次助攻的大號兩雙,而卡特不知是否受到長途奔波的影響,僅僅拿下20分,更要命的是卡特錯過了在最後關頭絕殺對手的那次投籃,只能失落的目送對手挺進東部決賽。這輪系列賽成為了NBA永恆的經典,而艾弗森和卡特的王牌對決也成為了他們走向傳奇的有力註腳。兩支球隊分出了勝負,但兩位球星的對決並沒有輸贏。
「親愛的對不起,我盡力了。」「這就是你的解釋?」「嗯。」「你變了。」「我累了,不想解釋。」
或許猛龍和卡特都在後來感慨人生若只如初見,此後的幾個賽季裡卡特因為傷病缺席了不少比賽,而猛龍也在缺少卡特的日子裡又一次吞下了季後賽首輪出局的苦果,隨後很快就跌出了季後賽常客的行列。04-05賽季,不堪忍受球隊低迷戰績的卡特由於一時衝動,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希望自己能夠被交易離隊,而猛龍出人意料的果斷和他一拍兩散,不久之後就讓卡特穿上了新澤西籃網隊的戰袍,正式開始了圍繞波什的重建。
「我們分手吧。」「好。」「你這麼痛快的就答應了?」「嗯。」「好,你會後悔的。」
來到籃網後卡特和基德、理察傑弗森組成了三叉戟大殺四方,用單賽季場均27.5分刷新了籃網的隊史紀錄,甚至還創造了連續23場比賽得分20+和與基德在同一場比賽同時取得三雙的神跡。一改玻璃人形象的卡特自然引起了多倫多球迷的強烈不滿,自從離開猛龍後,每次卡特回到多倫多挑戰老東家,整座球館都會爆發出經久不息的噓聲,這噓聲比當初的掌聲還響,仿佛要掀開球場的頂棚,衝向安大略的天際。
2008年11月,新澤西籃網再度作客多倫多,在比賽常規時間最後44秒,卡特連突帶投超神般拿下十二分,包括比賽還剩2.9秒時的一個超遠三分,成功抹平9分分差把比賽拖入加時。在加時賽的最後時刻,卡特只用了0.5秒的時間接隊友空接發球用一記背扣絕殺了猛龍,39分9籃板6助攻的數據和NBA歷史上唯一一次背扣絕殺,讓整座球館的球迷啞然失聲。這就是那輪季後賽搶七投丟壓哨球的那個卡特,這就是被整座城市視為叛徒的卡特。賽後卡特蹦跳著從球員通道離開,留下全場茫然的幾萬名曾為他歡呼的球迷。
此後卡特並沒有停止他的腳步,魔術、太陽、小牛、灰熊也先後留下了他的身影,只是他的身份悄然從核心變成了助手,又變為了替補和角色球員。隨著時間推移,猛龍隊和多倫多這座城市也逐漸忘卻了和他的過節,開始感念當年的他為這座城市所做的貢獻。他們曾經互相成就、互相傷害,而如今他們終於又能彼此感恩、對過往一笑而過。2014年卡特以客隊球員身份來到多倫多時,猛龍為他播放了致敬視頻,而卡特看到視頻裡自己20歲出頭的歲月,霎那間淚流滿面。
「你還好嗎?」「挺好的,你呢?」「我也是,好久不見。」
一晃卡特成為了40歲的老將,也是聯盟中僅存的上世紀就進入聯盟的遺珠之一。2017年夏天卡特加盟國王,在全新的環境下繼續發揮自己的價值。當被問及猛龍時,卡特臉上早已沒有了怨恨。他說:「我希望終有一天會回到那裡,進入管理層也好,籤下一天合同也罷,他們說會為我退役球衣,那真的太棒了,那不是什麼人都能享受到的榮光。」
人隨風飄蕩天各自一方在風塵中遺忘的清白臉龐此生多勉強此身越重洋輕描時光漫長低唱語焉不詳
1971年的《紐約郵報》上刊登了一個名為《going home》的故事。長途車上的一位男子剛剛刑滿釋放,臨行前在監獄中他寫信告訴妻子,如果她已經另有歸宿,他不會責怪她,如果她還愛他願意接受他回去,就在村頭路邊的老橡樹上繫上黃絲帶。如果沒有黃絲帶他就會隨車而去永遠不再出現。目的地快要到了,車上的人都在好奇張望,男子卻緊張的不敢抬頭。突然間全車廂都沸騰了,橡樹上掛滿了黃絲帶,隨著風在舞蹈。
多倫多的加拿大航空中心球館,會有一天為卡特掛上黃絲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