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可之後再看羅海燕,同樣是「漂著」,差距在哪兒?

2020-11-30 骨朵網絡影視

文 │ 劉肉英

陳可喝多了,一口吐在LV包裡並成功吸引了富二代客戶注意時,羅海燕第一次出場了。

逆光的酒吧裡,她抬手接聽電話,畫面中的羅海燕成了一道剪影,回身,她和正準備慶祝的同事說,「我們的客戶被搶了。」這也許是唯一一次陳可和羅海燕的正面交鋒,同樣是「漂著」,漂在北京和漂在上海,差距有多大?

陳可大學畢業之後,自認為與眾不同的她一頭扎進北京,羅海燕則在上海上了4年大學,選擇留下,更像是羅海燕的順勢而為,「羅海燕留在上海是自然而然的選擇,可能就是覺得,是一個機會,想試一下。80後的陳可和羅海燕,她們受到的家庭教育和環境教育都不會清晰地告訴她要去哪兒,有時候還是得自己對未來做出抉擇。」阿里文娛大優酷劇集中心總經理,也是女子圖鑑系列劇的監製馬筱楠肯定的說。

北京、上海,兩個國際性的大都市,同樣繁華,但各有各的特點,就像在北京問路會說東南西北,而在上海只能說某某路的名字是一樣的,北京沒有上海的柔軟,而上海也沒有北京的硬朗。這也是為什麼,同樣是在職場打拼並最終都會是女強人的設定在陳可身上,觀眾會看見些許「戾氣」,而在羅海燕身上卻是「溫柔刀」。

羅海燕的「功能性」

和陳可集萬千北漂經歷於一身的人設不同,羅海燕更像是一個「人」,經歷沒有那麼多,標誌性的事件也很少,沒有時間節點的強調,整個人物的情感和事業走向都那麼滿,觀眾也不會時不時地被羅海燕的「進步」速度震驚,相比陳可,羅海燕走的要慢一些。

從畢業時的淳樸、懵懂,到在工作中逐漸略有心機,羅海燕的成長其實是她自己的故事,而不是為了尋找觀眾的共鳴而存在,「這個女孩挺好的,是我們這個年齡段的男人要防著的那種女孩兒。」馬筱楠的朋友這樣評價王真兒,「需要提防」的距離感反而讓王真兒更適合「職場女性」略有霸氣的人設。

「王真兒並非科班出身,但是非常聰明。」試鏡那天,她穿了一件白襯衫和一條黑色的西褲,整個人的感覺就是幹練的職場女性,出生於江蘇省徐州市,畢業於南京財經大學的王真兒,對於南方的生活環境了如指掌,於是,出生在安徽,讀書在上海的羅海燕的感覺一下子就出來了。

羅海燕就是一名女生,和她周圍形形色色的女生共同構成了「女子圖鑑」,大學室友和有錢的老闆初入宴會,拿著2萬多的範思哲,和羅海燕不經意間買的A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KATE作為一個上海囡囡生活精緻且滋潤,和剛入職場還要節衣縮食的羅海燕又完全不同,略帶勢利眼的表姐、會耍心機的同期女實習生,每一個角色都在通過與羅海燕的對比中產生了不一樣的存在效果。

「女子圖鑑」有了,上海呢?上海的味道,不是靠幾個標誌性建築的空鏡就能營造出來的,「味道」這個詞,太難琢磨了,它滲透在方方面面,它可以是說話的口音,也可以是買衣服時老闆娘的態度,甚至也可以是一棟大樓裡每一個工作的人,也可能就像沒有英文名字就會被「鄙視」的職場「特色」一樣。

和北京的開放不同,上海的社交圈層是稍有封閉的,陳可能在工體的酒吧裡和身價千萬的人在一桌吃飯,但羅海燕的社交圈非常有限,陳可對於北京的認知來自她自己的真聽真看真感受,但羅海燕對於上海的認知大多時候是「別人說。」

沒有「飯局的誘惑」,沒有地下室的遭遇,羅海燕的「滬漂」生活雖然也同樣困難,但至少過的舒服,上海的弄堂雖然略微潮溼,但外灘一大片寫字樓裡腳踩高跟鞋,下巴微微上揚,衣著幹練、雷厲風行的職業女性確實足夠吸引人。

選擇的風險

上海的摩登氣息和北京的「城鄉結合」完全不同,就像在上海陸家嘴的寫字樓出來只有咖啡廳,而在北京國貿走幾個路口就能看見煎餅果子的感覺一樣,「城市帶給人的整體感覺太不一樣了」,所以在《上海女子圖鑑》中,音樂會稍微有些混搭,也非常有衝突感,但是羅海燕的職場和生活之間是一氣呵成的,並沒有太多的差異。

相比之下,陳可則會在職場上光鮮,在生活中卻有些落差,《北京女子圖鑑》中,陳可的生活細節在每集之後番外劇場會被放大,而羅海燕的選擇則是穿插在劇中的,「導演為了讓戲劇衝突更好看,觀眾先看到的是B版,也就是偏黑暗有些小惡魔的想法,只有幾十秒後就會翻過來,表現出羅海燕的真實選擇。」

將羅海燕糾結的過程用這種方式展現出來,一方面能打破一味的講故事給觀眾帶來的疲憊感,另一方面也能滿足觀眾想看見選擇另一種結果的好奇心,「如果當初,我做了另一種選擇會怎樣?」這個問題在觀眾的心中應該比較常見,這樣的劇情設置就滿足了這一選擇題的答案。

同樣,風險也是存在的,給了觀眾更多的選擇,也就意味著觀眾可能會將自己的選擇帶到劇中,比如,在選擇是否和大學男朋友回山東老家時,也許羅海燕拉著男朋友的手,問著山東有什麼美食的選擇在一部分觀眾心中才是「正片」。

另外就是上海這座城市對於羅海燕的選擇,和努力在北京生活的陳可不同。羅海燕在上海生活,是外地人融入本地的過程,「羅海燕其實是在嘗試做一名上海人。」羅海燕身邊,和她形成最強烈對比的人就是一同入職的實習生Kate。

Kate英文流利,擅長社交,衣品出眾,懂得保養自己,在外企上班,光鮮亮麗,講話柔聲細語,沒有生活壓力,和羅海燕的境遇大相逕庭,而在前6集的內容中,從相互看不慣到通力合作,Kate是除了Scarlet之外,羅海燕的另一位「老師」。

其他同事在背後說Kate壞話,羅海燕選擇站出來為Kate辯解的時候,就說明,羅海燕已經當Kate是自己人了,而Kate選擇和羅海燕一起加班,並教她如何用好excel的時候,也說明,Kate接受了羅海燕。

「在選角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適合演Kate的演員很少,我們特別想找一個上海籍的演員。」就在幾乎崩潰的時候,「金莎」這個名字蹦了出來,狀態不錯、英文好,也確實拍出了上海囡囡的感覺。

融合

有不少網友在豆瓣評論,說「《上海女子圖鑑》找到了《東京女子圖鑑》的精髓」。的確,相比於北京的硬朗、乾脆,上海和東京的感覺更為相似,畢竟從地理和社會環境來看,上海本身受日本文化的影響就會更大一些。

從製作團隊上來看,《北京女子圖鑑》全部都是國內的團隊在操作,而《上海女子圖鑑》則請到了一些日本團隊參與到製作之中,其中美術指導、美術設計、造型設計、燈光等關於外表、視覺效果的部分都有日本團隊的介入,「在這次合作之前,日本團隊和導演、製片人都有過合作,所以這次基本就是無縫對接。」

隨著羅海燕的成長,她會接觸到更優質的生活,也會感受到優質的生活給她帶來的不同,「有一場羅海燕在畫廊的戲,牆上掛的油畫都是根據置景色調要求來畫的,要求非常細緻。」再加之主創團隊幾乎都是上海人,對上海氛圍的營造也會有自己的感受。

馬筱楠幾乎同時監製了這兩個項目,「我覺得這兩部劇都是在先立人物。」陳可和羅海燕都是個人的選擇在推進個人的成長,而非單純的事件推進,「這個人的背景是什麼?每個階段遭遇什麼?是不是符合當時的時代背景?」這些問題都是需要反覆思考的。

人們常說,是時代在推著人向前走,但反觀陳可和羅海燕,「我們希望在這兩個女生身上,觀眾能看出軌跡和時代性,能有一些共情。」

羅海燕和陳可都在第一時間學會了獨立,陳可是被北京上了殘酷的一課,一半的錢只能吃一半的玉米,沒有人會因為同情而平白無故的施捨,而羅海燕則在陳曉偉的「我養你啊」中幡然醒悟,「什麼才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自由是絕對不可能寄托在別人身上的。」

羅海燕獨立和充實自己的過程,就是將自己真正融入到上海的過程,自己吃一個月的泡麵為了報一個英語補習班、為了完成策劃方案經常在公司從早工作到晚,上海從來不缺「羅海燕」,但羅海燕卻嚮往唯一的上海。

大城市都是如此,能溫柔相待,也會乘人之危,羅海燕和陳可的成長過程都是小心翼翼的,有「奢侈品」的誘惑,有不同的情感遭遇,陳可在揮別過去,並開始新的篇章,告別初戀、告別經濟適用男、告別媽寶男等,而羅海燕的情感歸宿是很早就出現在她身邊的,「有一些男性角色一直存在於羅海燕身邊,但是最終是否會和羅海燕在一起,要到最後才會有交代。」

陳可和羅海燕在不同的城市,經歷著不同的生活,大城市賦予她們的是燈紅酒綠還是另一番對生活、對自己的審視?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

相關焦點

  • 《上海女子圖鑑》11集:Kate和羅海燕兩種不一樣的人生,你選哪個
    Kate選擇離職嫁人,而羅海燕卻並沒有動搖,她在工作裡不斷的發光發熱,讓自己從一個小小的員工慢慢的升職成公司中堅力量。Kate結婚後立馬懷孕面臨生子,而在這途中她並不好過,她的丈夫在外被實習生勾搭,而她選擇了隱忍,這一切羅海燕看在眼裡,卻不能言語,畢竟她的丈夫是她的上司。
  • 《上海女子圖鑑》羅海燕的六位男友,分手是因為「愛不起」
    只不過陳曉偉有一些大男子主義,再加上沒有什麼遠大的理想,對失敗和挫折的抗打擊能力太差了。才導致他們因為,是否留在上海/回老家的「小事情」而分道揚鑣,這期間的母親生病其實也只是一個藉口。分手不是因為「不愛了」,而是「愛不起了」。2英語教師楊呈遠(袁文康飾)其實算得上是一位比較痴情的男朋友。而且是一位溫柔體貼的人,飯點兒送飯,加班接送,還不是作秀的那種。
  • 給你一句唐詩,看你能否對得上?再看看和原作之間的差距在哪兒?
    那麼既然如此,給你一句唐詩,看你能否對得上?再看看和原作之間的差距在哪兒?今天的上聯是「雲和積雪蒼山晚」,你看看能對一個什麼樣的下聯?按照格律詩歌的平仄要求,還有詩意要表達的內容,我們可以展開相應的分析。
  • 《上海女子圖鑑》大結局時間 羅海燕答應林立求婚沒?
    由金屹菲擔任製片人的超級劇集、女性社會選擇劇《上海女子圖鑑》今晚迎來會員大結局,獨立女性羅海燕的奮鬥人生不會就此停止。回顧劇集一路播出,無論是對羅海燕的人物塑造,亦或是故事架構和思想深度,都讓更多人知道「我們的文藝作品,可以這樣來塑造女性角色」,對製片方來說也是一次「不破不立」的成功嘗試。
  • 《上海女子圖鑑》開播 羅海燕的初戀第一個男朋友是誰
    劇中,袁文康飾演女主羅海燕(王真兒飾)在上海「打怪升級」中遇到的第一位感情對象楊呈遠,二人共同演繹了一段甜蜜的戀愛時光。­  據了解,《上海女子圖鑑》講述的是小鎮姑娘羅海燕大學畢業後繼續留在上海奮鬥,過程當中遇到的工作上的挑戰和機遇讓她快速成長,最終成為精英女性的故事。
  • 贛州市羅海燕特教名師工作室線下研討會在南康區特殊教育學校舉行
    大江網/贛州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鄧同流、譚丹報導:為貫徹落實贛州市教育局關於名師工作室建設精神,發揮名師的示範引領和輻射作用,近日,贛州市羅海燕特教名師工作室線下研討會在南康區特殊教育學校成功舉行。
  • 上海女子圖鑑女主羅海燕誰演的 王真兒個人資料背景介紹
    上海女子圖鑑女主羅海燕誰演的 王真兒個人資料背景介紹  據悉,電視劇《上海女子圖鑑》的女主為王真兒,飾演劇中羅海燕一角。  王真兒個人資料  王真兒,原名王振,出生於江蘇省徐州市,畢業於南京財經大學,中國內地女演員。
  • 贛州市羅海燕特教名師工作室開展送教下鄉活動
    大江網/贛州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吳明麗、譚丹報導:為貫徹落實贛州市教育局關於名師工作室建設精神,更好地發揮名優教師的示範、引領、輻射作用,促進縣區際交流,近日,贛州市羅海燕特教名師工作室在南康區特殊教育學校開展送教下鄉活動。
  • 按哪兒哪兒痛,渾身難受……
    常常覺得渾身難受,按哪兒哪兒痛,到醫院檢查也找不出病因,被人誤認為是「公主病」,無病呻吟……今天,記者從江蘇省中醫院多學科聯合疼痛門診了解到,飽受怪病折磨多年的陳阿姨在專家們的幫助下,終於揪出了「幕後黑手」——纖維肌痛症候群
  • 看了印度新德裡,再看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瑪巴德,差距太懸殊了!
    在1947年印巴獨立之初,兩個國家的差距尚不算太顯眼。印度的GDP為200億美元,巴基斯坦在40億美元左右,為印度的五分之一。直到90年代,巴基斯坦的人均GDP還是超過印度的。現在則難言樂觀了,2019年印度經濟總量已接近2.9萬億美元,超越英國、法國,位居世界第五。巴基斯坦的GDP只有2800億美元左右,僅僅是印度的十分之一。
  • 狂熱行動:同樣是砍隕石,索隆與鷹眼的一刀差距有多大?
    的確,路飛在劇場版中「戲稱」沒有對手,包括路飛和前海軍大將黑腕澤法打成平手,要知道那可是海軍曾經的最高戰力啊,再怎麼退步也不至於和路飛打成平手吧,最後還被路飛擊敗了;還有就是路飛打金獅子,同樣也是這樣,像金獅子這種被傳說中的大海賊也被路飛打敗。當然了,劇場版中的戰力崩壞只針對路飛,其他的戰力還是和動畫很吻合的。所以說,索隆的戰力並沒有崩。
  • 援疆作品《漂著金子的河》首映 取材為村官劉國忠事跡
    東方網6月13日消息:由上海援疆指揮部、求是影視中心聯合攝製的電影《漂著金子的河》昨天在滬首映。上海援疆指揮部將該片列為第八批援疆重點文化產品,影片入選第1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展映單元,這是援疆文化產品首次參加國際A類電影節。
  • 基尼係數:衡量貧富差距的關鍵指標!
    第一次直觀感受到貧富差距,是什麼時候?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一般來說,處在同一個圈子裡的人很難讓你感受到巨大的貧富差距。當跳出了自己的圈子,遇到了不同的人和事,才會慢慢地感受到貧富差距。
  • 3-1贏世界第1獲勝奪第一種子,還打陳夢0分
    【頭號種子爭奪戰,陳夢vs王曼昱】隨著比賽的進行,來到了女子單打前兩名的爭奪戰,交手雙方分別是陳夢和王曼昱,其中陳夢之前是戰勝了丁寧晉級到勝者組而王曼昱則是贏了孫穎莎晉級到了勝者組和陳夢再度相遇,兩人可謂是老冤家對頭了,尤其是國乒內戰當中,兩人在這幾年裡交手十幾次,雖然互有勝負,但是陳夢的勝場明顯多
  • 同樣是啤酒,為啥還有瓶裝和罐裝的區別?原來兩者差距這麼大
    同樣是啤酒,為啥還有瓶裝和罐裝的區別?原來兩者差距這麼大。夏天到來之後,天氣越來越熱,很多人會因為天氣比較熱,而在晚上的時候出門溜達,當然在晚上出門溜達的時候,我們就發現到處都是小吃攤和燒烤攤,這些小吃攤和燒烤攤確實是引誘著我們肚子裡面的饞蟲,讓我們忍不住去點上一些食物來吃,當然在吃東西的時候也是少不了冰鎮啤酒的,因為在夏天就是喝冰鎮啤酒的一個季節,而且大家會覺得這個冰鎮啤酒確實是喝起來非常的美味,尤其是再配上一些小龍蝦和燒烤串之類的,那就更愜意了。
  • 火箭殘骸「指哪兒落哪兒」,我國做到了(附獨家視頻)
    這次技術驗證的成功,標誌著我國成為繼美國之後的第二個掌握這項技術的國家。先來看一下當時的視頻↓△【獨家視頻】4個視角看火箭殘骸回地球那麼問題來了,啥叫火箭殘骸精準控制呢?說白了,就是指哪兒落哪兒。它不是蒼蠅拍,它叫「柵格舵」,是一種非常規的氣動穩定和控制舵面;在火箭向上衝向天空的過程中,「柵格舵」是緊緊貼著火箭的,不工作;當火箭的一子級完成使命再入大氣層的時,「柵格舵」正式開始工作,變成火箭殘骸的「翅膀」。
  • 同樣是「當護士」,專科與本科生差距不是一點點,過來人說出實情
    那麼,同樣是「當護士」,專科與本科生差距不是一點點,過來人說出實情。 專科生與本科生當護士的不同 1. 就業環境不一樣 雖然兩者都是護理專業的畢業生,但是學歷不同的畢業生也是有差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