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譜!這 11 種熱門護膚方法不要學

2021-01-13 騰訊網

圖片來源:helloglow

從口紅色號到服飾搭配,我常去小紅書找參考。最近它被曝光了一些代寫的假筆記,但我覺得假筆記還是容易識別的,迷惑性強的反而是那些真實卻不科學的分享,例如小紅書很火的護膚偏方。

這些收藏過萬的護膚筆記中,還有不少是明星的分享,看似親民好操作,實際卻滿是隱患。

這次我們選了 11 個非常熱門但不靠譜的護膚偏方,你肯定聽過甚至照著它們做過。

01

蛋清 + 珍珠粉

估計大家都聽過蛋清能縮毛孔、珍珠粉美白吧?張韶涵等明星更是在小紅書裡介紹過珍珠粉的 DIY 護膚,所以開篇我們就從這個國民度極高的偏方說起吧。

不推薦原因:

生蛋清有細菌,根本沒有縮毛孔效果。

生蛋清看上去透明清澈,其實滿是細菌。有實驗檢測過,在部分雞蛋的細菌中測出「金黃色葡萄球菌」,它有很強的侵襲性,進入人體會產生毒素。

參考自新疆農業大學食品科學學院的檢測結果

新聞就報導過一個妹紙擠破了臉上的痘痘後,金黃色葡萄球菌通過面部靜脈進入血液,最終導致了嚴重的肺部感染。

當然,金黃色葡萄球菌不僅在雞蛋裡有,在人體的其他部位也會有,只是在你皮膚狀態不好時還用蛋清塗臉,就大大加劇了細菌感染的風險。何況蛋清無法縮小毛孔,你的錯覺其實是來自蛋清風乾成膜時,皮膚產生的緊繃感而已。

普通珍珠粉不具備護膚價值。

再來說珍珠粉,我們買到的粉末其實是粗加工產品,粉裡 90% 都是碳酸鈣,對,就是咱們化學課說的石灰。這些不經水解提純過的珍珠粉敷臉,是沒有護膚價值的。

珍珠就是一層碳酸鈣 + 一層硬角質蛋白組成的(圖片來自網絡)

有些人覺得敷完變白,其實是珍珠粉的殘留蓋住了毛孔,就像上散粉不卸妝一樣,當然白了。網上很多文章還打著「慈禧的宮廷御方」來宣傳珍珠粉,都 9102 了,咱們得信科學而不是古人的偏方對不?

慈禧:敷了幾十年石灰的我也很冤(圖片來自網絡)

02

酸奶/牛奶敷臉

牛奶美白潤膚的傳說,女生估計都知道(用牛奶/酸奶擦過手和臉的舉個手~),其實不僅是我們,明星們還直接用牛奶泡澡:

不推薦原因:

牛奶的蛋白質分子大,是沒法通過表皮被吸收的,用酸奶也是同理。而且酸奶很多都加了糖,糖和奶中的營養會加快細菌的繁殖,導致皮膚原本正常的菌群失調,所以敷臉不僅沒效,反而致痘、引發炎症的風險會變大。

03

白醋 + 甘油洗臉

少量白醋加在水裡洗臉去角質美白,加甘油能保溼潤膚...聽起來好像有點道理?甚至沈夢辰在綜藝裡也說,自己就常用白醋來洗臉:

不推薦原因:

醋酸確實能軟化角質,所以有小夥伴用醋洗完臉覺得白嫩了,只是因為老化角質剝離而已。但長期用就可怕了,皮膚屏障會弱化變得越來越敏感。就算有甘油護膚,也難以挽救白醋造成的刺激。

何況我們滴白醋不像實驗室那麼精準,比例上無法把握。連曾經沉迷美白偏方的大 S 都吐槽說這個秘方早就過時了。

04

淘米水洗臉/敷臉

傳說中淘米水富含維生素,堅持用它洗臉就能美白。這個梗從奶奶輩就有了,小紅書的博主更是深度開發——從洗頭到溼敷都有。

不推薦理由:

淘米水之所以是乳白色,這和水中澱粉多有關。而澱粉能去油,所以洗臉、洗頭覺得乾淨也不奇怪,但說能美白就有些言大於實了。

淘米水中的維生素、微量元素含量很少,何況食品中的維生素也需要口服才能對皮膚起到改善效果,外敷是不會經表皮吸收的。如果淘米水就能美白,專業護膚品還研究各種配方來幹嘛呢?

別忘了,大米上的灰塵細菌也混進了淘米水中,用不乾淨的水敷臉,還不如清水洗臉 + 常規護膚靠譜些,對不?

PS.家族群裡的老母親、老阿姨如果還在用,記得轉給長輩,為她們的智商充個值...

01

蘆薈膠 + 維生素 B

網上很火的祛痘消炎偏方,蘆薈和維生素本身給人安全無害的印象,所以躍躍欲試的人眾多,可惜啊,它們倆無論組合用還是分開用都沒啥效果。

不推薦原因:

維 B 的確能改善油脂分泌,但必須口服才有效。

我自己就出過皮膚問題,去了三甲醫院的皮膚科開維 B,醫生就和我強調過外敷不會起作用。當然大家也別自行買維 B 來吃,依然得由醫生來判斷。

罐裝蘆薈膠裡蘆薈汁含量很少,對祛痘也沒啥效果。

最熱門的韓國蘆薈膠裡,其實蘆薈汁含量還不到 1%。一起看成分表吧,裡面的苯氧乙醇依法添加量必須 ≤1.0%,而蘆薈的排名比它還靠後...這就尷尬了。

那包裝說了 92% 是咋回事?多數人都以為罐裡 92% 都是蘆薈,其實正解在紅框的韓文裡——人家是用了 92% 濃度的蘆薈葉萃取液罷了...

估計有人會說,敷了確實對痘痘有消炎作用啊,其實有些品牌往往還添加了甘草酸二鉀這種消炎成分,正常皮膚的人是不適合頻繁使用的,所以不少博主推薦蘆薈膠厚塗敷臉,甚至說當睡眠面膜用就真的誇大功效了。

那用新鮮蘆薈可以了吧?依然不建議。

鮮蘆薈有兩種高致敏成分:大黃素和蘆薈苷。當中大黃素是光敏的,盲目塗臉還容易變黑。說起過敏我是親身經歷過的,我有次曬傷,老媽就給我塗了鮮蘆薈,結果臉發紅出疹,去皮膚科才知道過敏了。

順帶一提,獼猴桃和檸檬等都容易致敏,不要用植物水果直接敷臉。

02

馬應龍痔瘡膏祛痘

馬應龍痔瘡膏用來...祛痘?很科幻吧,但網友的分析還挺頭頭是道哦。

網傳原理:配方中的冰片能消炎,爐甘石能收斂,還有牛黃和琥珀能消炎活血。而且痔瘡比痘痘更敏感,所以用在痘痘上也不怕刺激...

一搜不僅信者眾多,居然明星也在用(對,沈夢辰又出現了!我搜白醋搜到她,搜痔瘡膏依然還有她)。

點擊播放 GIF 0.0M

多次為痔瘡膏打 Call,真是個神奇的 Girl...

不推薦原因:

痔瘡膏含有凡士林和羊毛脂,它們的油脂太重是會加重痤瘡的。最可怕的是輔料中的二甲基亞碸有刺激性,塗臉會破壞皮膚屏障功能。

痔瘡膏的偏方太多,祛痘祛眼圈都有,馬應龍的官微隔三差五就得出來回應:

「痔瘡膏有刺激性,最好不要用。」

「我們有出專門的皮膚產品。」

應龍的心也是很累了。

所以人家都出正規產品了,請大家專藥專用,護膚切忌腦洞!

03

維 E/凡士林/嬰兒油... 去黑頭?

網傳「以油溶油」就能安全去黑頭,所以標題的這三種脂類產品很受歡迎。尤其維 E 因為本身的抗氧化特性,還被傳言能預防黑頭的二次生成。

不推薦原因:

黑頭真沒大家想的這麼「膚淺」,用這三種油類按摩時,稍微軟化的只有黑頭的表層,毛孔深處無法起作用。而且按摩時用力過猛、油用得太多,黑頭搞不好還會惡化成痘痘。

至於抗氧化的傳言,用來 DIY 的這種膠囊維 E 分子大,直接外塗是無法媲美專業抗氧化護膚品的,更不會對黑頭起到預防作用。

04

凍乾粉收縮毛孔

EGF 凍乾粉傳說中能修復皮膚,依靠諾貝爾得獎成分的光環,在網上非常火爆。小紅書一搜就有 4 萬多條筆記,幾乎被塑造成萬能的成分。

不推薦原因:

先說清楚「EGF 凍乾粉」到底是啥。

凍乾粉只是一種技術,也不是什麼高科技,超市的凍幹水果脆片就是這做出來的。

至於 EGF,就是表皮生長因子,也叫人寡肽-1。創傷皮膚時有修復效果,但角質層完好時是沒用的,所以別指望能收斂毛孔、祛斑美白了。

我們清單之前就提醒過大家,國家今年 1 月發文要求 EGF 不能作為化妝品原料使用或宣傳,因為存在不可測的風險。

國家藥監局原文截圖

那網上為啥還有凍乾粉在賣?

一搜某寶,熱門凍乾粉的銷量都是每月數萬...但仔細一看,它們的成分裡寫的是「寡肽-1」,而 EGF 是「人寡肽-1」。

好吧我知道你繞暈了,成分就差了個「人」字,有啥區別?我來用張圖為你總結下:

所以啊,真正的 EGF 你是不能亂用的,而能買到的「凍乾粉」裡也只是普通的護膚成分,不值得買。

01

一層霜狀/凝膠面膜 + 兩層紙膜的「三明治敷臉法」

這偏方其實 10 年前就火過了,據說能密集補水。操作是一層紙膜 + 霜狀/凝膠面膜,最後再敷上紙膜,形成三明治一樣的層次。前段時間吳昕在小紅書又帶火這個偏方,踩過坑的我很想對你們說:千萬別學。

不推薦原因:因為敷得太厚太久,反而破壞皮膚屏障。

日常的面膜多數建議敷 15 分鐘,只有醫用面膜特殊,能敷 20~30 分鐘(批號寫著「X 械」字樣的才是醫用面膜)。而從吳昕和網上的推薦來看,「三明治」敷臉法往往要 30-40 分鐘了。

那敷久了有啥問題?面膜會倒吸我們皮膚的水分,頻繁這樣用就會導致表皮浸漬出現損傷,說白了皮膚會更脆弱。

02

「萬能」薏仁水

薏仁水的銷量非常高,店鋪一般以保溼美白為賣點,但在小紅書等社交平臺卻被「開發」了各種新用途,人稱平價版健康水,那真的有效嗎?

不推薦原因:

首先薏仁提取物成分真的很少。以拿過 Cosme 大賞的娥佩蘭薏仁水分析,成分中甘草酸二鉀在護膚品中添加量一般是 0.2%(數據參考了美國 CIR 的添加規範),就算按最高的 1% 來計算,排在身後的薏仁提取物添加量恐怕連 1% 都不到...

何況薏仁提取物的美白效果,我們在知網等渠道都沒找到數據論證,含量如此微少,估計很難達到大家期待的美白功效。

那美白不行至少保溼吧,不是有甘油和多元醇嗎?

確實能保溼,不過多元醇的保溼效果也就 1-2 小時,最後還得靠面霜出馬,所以它真說不上是神器,當個普通化妝水用用就好了。

03

海藻顆粒面膜

既然提到薏仁水,就不得不提海藻面膜了,它們倆是很火的組合。海藻顆粒加水攪拌後能析出透明的膠質,博主們紛紛說這能補水 + 補膠原蛋白,連演員也在用。

不推薦原因:

不少人以為海藻面膜就是海藻做成的,以某寶上銷量最高的海藻面膜舉例,查到的成分就一種:藻提取物。

乍一看藻提取物確實和海藻有關呀,但細想有點不對勁。

有網友用了這家的海藻面膜泡水,居然發芽了...作為化學提取的物質,怎麼能發芽?

品牌的介紹說採用了小顆粒海藻,但備案中並沒寫,再說海藻本身不存在根莖葉分化的現象,那這個會冒芽長葉的小顆粒是什麼?

《博物雜誌》官微就科普過:海藻面膜往往是假酸漿(俗稱冰粉)的種子,所以在水裡能發芽。當然我們也不敢斷言所有海藻面膜都是這般操作,只是和產品的成分說明不太一致,有很多疑團。

我們還搜到該品牌 2017 年版的備案,成分更誇張,3 種都是粘稠劑!

雖然現在成分改成了「藻提取物」,但成膠也只是因為海藻酸鹽遇水膠化而已,敷臉所謂的「滋潤感」很短暫,更無法補充膠原蛋白。

其他我們能查到的海藻面膜成分,多數是用了「淡黑巨海藻提取物」成分,而且它功效是抗菌消炎,並不是宣傳說的保溼美白哦。至於這些小顆粒的真身是什麼,各品牌都依然沒提...

所以海藻面膜實在太多疑團了,建議大家還是用常規的、知名品牌的面膜。

皮膚出問題時,與其像小紅書博主那樣「神農嘗百草」,還不如老實地去找皮膚科醫生更靠譜。做好清潔、保溼、防曬這三部曲,皮膚是不會太差的。

除了這 11 個護膚偏方,你踩過哪些護膚偏方的雷嗎?歡迎來留言區幫小夥伴們充值下智商哦。

·The End·

撰文上上籤

設計毛毛蟲蟲、哪呢哪呢

相關焦點

  • 天天用TA護膚,竟然會爛臉?!
    前一段時間純露變得非常風靡,無論是馬鞭草、薰衣草還是茶樹,每一種純露都對應一個特定的功效;無論是提亮膚色、收縮毛孔還是祛痘淡化痘印,仿佛只要選對了純露,這些肌膚問題都能一網打盡,尤其是配合"溼敷"這種護膚方式,簡直一夜回春!宣傳是宣傳,噱頭是噱頭,到底純露是不是真的這麼靠譜呢?
  • 磨刀不誤砍柴工,教你11種省時又省力的磨刀方法!
    如果不急著用刀還好,急著用刀的話就很絕望了. 當我們必須用刀,但沒有磨刀器的情況下,我們也可以使用一些身邊有的日常用品來磨刀。 用11種物品磨刀,發現你不知道的技巧。
  • 好好護膚Vol.11:滑溜溜!秘密脫毛那些事——脫毛攻略大全
    歡迎來到一期一詞、閒談護膚的——好好護膚欄目。我是美妝編輯部的張KK,距離夏季徹底結束還需要近兩個月,最近北京的天氣異常悶熱,在室外時時感覺就像是汗蒸一樣,進入室內又開著極低溫度的空調,大家一定要額外增加面部保溼,最重要的還是注意身體,不要受寒。
  • 護膚丨99%的人都信的"護膚謠言」,你中招了嗎?
    然而說到正確的護膚方法,很多時候確實很難把握,再加上這兩年入駐各大平臺的美妝博主越來越多五花八門的所謂「護膚秘籍」,看完後只想搶過她們手機把帳號註銷掉!今天夢夢就來做一次「謠言粉碎機」,告訴你哪些護膚傳言是不靠譜的!
  • 鑑別玉石真假,不要被這幾種方法所蒙蔽。
    如今市場上的玉石五花八門,假玉更是到了以假亂真的境界,漸漸地各種玉石鑑定方法也越來越多,今天我們來分析一下最常見的也是最不可靠的鑑定方法,以及了解一下真正的鑑定方法。我們經常聽到的鑑定方法有:頭髮絲纏繞用火燒、滴水法、用刀刻等這些都是不可取的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
  • 找對象的11種途徑,我全部試過,就一種不靠譜
    腦中回想,你有哪些方法?是否曾嘗試?成效幾何? 多是一對一相親見面,婚介和相親對象是不是靠譜,得你自己去感受。不要輕信廣告語和接待人員的銷售術語。 傳統婚介雷區很大,需要徵婚方有一雙慧眼。我既不能說哪些婚介沒有婚託——有廣告嫌疑;也不能說哪些婚介有婚託——怕找我扯皮。
  • 難怪越護膚皮膚越差,八種常見的護膚誤區你踩了幾個?
    究其原因在於護膚需要根據自身的皮膚狀態,進行針對性的修復保護,並非按照別人的護膚需求進行生搬硬套。下邊為小仙女們整理了八種常見的護膚誤區,快來看看你踩了幾個?誤區一:面膜天天敷皮膚水嫩有光澤面膜是最常見的護膚操作了,以補水著稱的面膜可謂是妹紙必備,尤其是敷完面膜後水嫩光亮的的皮膚百看不厭。
  • 區分常見毒蘑菇的不靠譜方法
    再梳理一下,常見的不靠譜的識別毒蘑菇的方法。1.謠言:「顏色漂亮的有毒,白色的沒有毒。」事實:很多有毒的蘑菇都是淺色或者白色的,比如致命鵝膏就是純白色的,大青褶傘更是樸實無華,但是這樣的蘑菇都是致命的。2.謠言:「用大蒜炒,可以解毒」事實:大蒜中並沒有可以去除蘑菇毒素的物質,用大蒜炒,並沒有任何幫助。
  • 六種攝像頭檢測方法,實測告訴你哪一種在生活中最靠譜最實用
    >因為蘋果公司為了更好的成像,將一般拍攝情況下的主攝像頭屏蔽掉了紅外線使得主攝像頭不能直接拍攝到紅外線所以使用iPhone手機的人就不要指望這種方法可以找到隱藏的攝像頭了而其他手機用戶要記得打開相機的紅外夜視功能
  • 這8種人千萬不要來法國學法律!
    最後剩下的學生都是投入了大量時間精力,認真刻苦,一定要把這門課學好的人。如果你只想混個畢業證,下不了吃苦的決心,那法律專業是真的不適合你了。05背不了東西的人千萬不要來法國學法律說到背誦,我真是瑟瑟發抖。
  • 用蘋果、碘酒測試化妝品的抗氧化能力,靠譜嗎?
    經常看到一些測試產品的「民間方法」,比如用蘋果和碘酒做實驗,證明一款產品的抗氧化能力;把產品放在勺子內用火燒,看產品是否留有殘渣,來判斷產品成分是否天然?這類測試靠譜嗎?有科學依據嗎?今天甄垚就聊聊「蘋果和碘酒」。要講清楚這個問題,就要詳細了解什麼是抗氧化能力?
  • 孕婦護膚品牌哪個好?講真,某商家就不要昧著良心賺孕媽錢了吧
    講真,有些黑心商家,孕婦用的東西就不要昧著良心賺錢了吧!孕婦護膚品最起碼的一點,就是安全!可是現在很多護膚品,化學成分太多,對皮膚刺激性太大,甚至會影響到胎兒健康。這~所以問題來了,孕婦護膚品牌究竟哪個比較靠譜?哪個比較好呢?要儘量選擇不含防腐劑和香料的護膚品,日常護膚品成分越簡單越好。
  • 10種讓你的研究上頭條的不靠譜辦法
    平時,這一欄目主要的任務就是吐槽大眾媒體過於誇張的健康新聞報導。在吐槽之餘,該欄目的編輯寫下了這篇「掉節操」的「上頭條教程」,對大眾媒體上吸引眼球的種種不靠譜手段進行了總結。(彎兔123/譯)科學工作者們,你們是否因不知如何將自己的研究成果推廣到更大範圍的受眾而苦惱呢?
  • 網絡瘋傳的黃金護膚公式「早C晚A」真的靠譜嗎?
    前段時間有個非常火的黃金護膚公式,叫「早C晚A」。其實這個早C晚A並不是前段時間火起來的,而在2019年的時候就已經非常火了。「早C晚A」到底是什麼意思?靠不靠譜?它究竟是一個護膚玄學?還是值得一試的護膚理念?什麼樣的膚質適合?
  • 男生護膚謠言揭秘,別再讓它們毀了你的臉
    現在很多的男生也十分注重自己的穿搭和護膚,但是對於護膚這方面是男生的弱項,被網傳的男生護膚謠言毀了自己的臉,皮膚越來越差,到最後發現自己的臉部組織被破壞,到那個時候神仙都救不了你的臉。今天就為眾多男生護膚謠言揭秘。
  • 皮膚小分子代謝檢測助力賽繆斯DNA個性化定製護膚
    杭州2020年11月27日 /美通社/ -- 華東寧波醫藥旗下生物護膚品牌賽繆斯的「DNA定製」系列產品在護膚領域掀起了基因定製的個性化護膚浪潮。 賽繆斯研發團隊重磅推出的膚質基因檢測產品,通過分析特定基因序列的單核苷酸多態性(SNP),評估膚質狀態與三大基因群(抗衰老、抗炎、抗光汙)的14種肌膚能力,來深入了解受試者膚質的「前世今生」,為其找到適合他們膚質的護膚方案,從而幫助受試者解決盲目護膚的困擾,為廣大愛美人士提供精準護膚的閉環解決思路
  • 今年流行「小球藻」護膚,4大功效你居然還不知道?
    上世紀以來,人們一直樂此不疲發掘小球藻的功效,從自身的營養價值到保健功效,小球藻一直是個熱門成分。近年,小球藻的護膚功效也被發掘,各大品牌都在自家產品中添加,它到底有哪些神奇的功效,接下來讓我跟你們說說吧?
  • 3種「太空垃圾」清理方法誰靠譜?太空網,雷射武器,大型平板
    科學界看到這樣的問題,也是想了不少的辦法,希望能夠清理掉這部分的太空垃圾,以免對人類的地球產生的威脅,太空垃圾的撞擊威力是比較大的,這個不用想都知道。科學界最近提出了幾種清理碎片的方法,英國科學研究人員提出的第一個方法就是,我們可以部署一個巨大的「網」來捕捉太空碎片,也就是更大範圍的進行捕捉,捕捉後在連接通過衛星來攜帶它,在衛星停止運行迴轉地球的時候,在通過衛星的落地,將捕捉到的太空垃圾進行地面回收,這樣就可以完成太空垃圾的清理,如果能夠在大氣層中被燃燒起來
  • 這事兒不靠譜
    這事兒不靠譜  月球,夜空中最亮的星。作為地球最近的鄰居,月亮是文學作品中的常客,以至於在神話界也流傳著它的傳說。  自古以來,人類就對月球充滿了好奇,也未停止探索月球的腳步。無論是阿波羅登月還是嫦娥奔月,毫無疑問都增加了我們對月球的了解。然而,時至今日,我們對月球的了解依然非常有限。比如,月球內部到底是什麼?月球的內核結構到底是什麼樣的?
  • 讓皮膚快速變白的實用方法:防曬是變白的第一步,抗糖高效變白!
    所以想要變白的妹子一定要塗防曬霜,不論季節都要堅持,這是開始變白的第一步哦!2.了解可以美白的護膚成分美白淡斑功效是所有護膚品類型中最熱門的,現在市面上有很多護膚品都標榜自己有美白淡斑的功效,但看其成分,卻沒有任何美白效功效的成分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