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彭斯,共和黨的一些國會議員們也在努力,假若彭斯到1月6日也沒有行動,那麼其他共和黨議員的行動將同樣受到關注,只是最終勝算相比之下,沒那麼大。早在本周一,共和黨聯邦眾議員Mo Brooks表示,已經有至少72名國會議員願意加入挑戰大選關鍵州的選舉結果,包括參議員和眾議員,他們每個人可能都會發表至少5分鐘的演說。這意味著,共和黨將可能成功觸發國會兩院對各個關鍵州結果的辯論,這場辯論將至少持續12小時,加上對每一份動議的投票表決,這很可能讓1月6日的國會討論,一直持續到1月7日。
有意思的是,拜登的搭檔,副總統人選哈裡斯,身為聯邦參議員的她,會不會也參與1月6日的國會討論和表決。通常如果議員在總統大選中宣布獲勝的話,那其原本的位置很快要交給其他人。目前,哈裡斯所在的加州,州政府已經選好了接替人選,可是哈裡斯仍然遲遲不退,賴在參議員位置上。唯一的解釋只能是,她對大選問題有多嚴重,自己心裡是有數的。
大選問題還沒有最終塵埃落定,如果不能成功,川普的總統權力將在1月20日中午終止。
而川普或許是做了兩手準備,特赦或許是為了下一任期的順利展開掃清更多障礙。他在23日一口氣發出至少26道特赦令,包括他的2016年選戰經理曼納福特( Paul Manafort),忠實顧問羅傑·斯通(Roger Stone),他們都因為「通俄門」問題遭到構陷。而川普大女婿的父親查爾斯·庫什納(Charles Kushner),此前,查爾斯·庫什納因為逃稅等罪名被起訴,因而坐牢兩年,在2006年8月就刑滿獲釋了。這次特赦,是基於查爾斯·庫什納的慈善事業。總統特赦是美國憲法賦予美國總統的權力,特赦不能抹去定罪的記錄,但是可以免去由於犯罪而面臨的任何後果,例如不能投票啊、不能買槍啊,特赦之後,這些問題就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