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殊榮不單屬於我個人,更屬於我的團隊,屬於這個偉大時代所有愛國奉獻的知識分子。」
8月3日,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將800萬元獎金全部捐給哈爾濱工業大學,設立永瑞基金(從劉永坦、馮秉瑞夫婦二人名字中各取一字命名),旨在聚焦國防電子工程領域,助力學校培養更多傑出人才,打造更多國之重器。
「作為一名普通教師和科技工作者,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這份殊榮不單屬於我個人,更屬於我的團隊,屬於這個偉大時代所有愛國奉獻的知識分子。」劉永坦院士說。
哈爾濱工業大黨委書記熊四皓為劉永坦院士、馮秉瑞教授頒發捐贈紀念獎牌、證書及教育貢獻獎獎牌。來源:哈爾濱工業大學官網 辛然攝
劉永坦生於1936年,江蘇南京人,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兩院院士,雷達與信號處理技術專家,我國對海探測新體制雷達理論的奠基人,對海遠程探測技術跨越發展的引領者。
從20世紀80年代起,劉永坦院士率領團隊,研製我國第一部對海探測新體制雷達,打破國外技術壟斷,陸續攻克制約新體制雷達性能發揮的系列國際性技術難題,使我國新體制雷達核心技術領跑世界,,讓我國海域監控面積從不足20%到全覆蓋。
2019年1月,劉永坦榮獲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劉永坦(右二)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實驗室鑽研雷達技術(2018年12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松 攝
「我個人的成長發展,離不開黨和國家長期的培養與教育,離不開學校和同志們的幫助與支持。在獲獎那一刻,我就有了將獎金全部捐出,回報國家、回報學校的想法,也得到了家人的一致支持。」劉永坦說。
1953年,劉永坦、馮秉瑞來到哈爾濱工業大學求學,隨後一同留校任教。60多年來,他們夫婦二人堅守科研教學一線,奉獻教育事業,與母校結下了深厚情感。劉永坦說,永瑞基金的設立旨在聚焦國防電子工程領域,助力學校培養更多傑出人才,打造更多國之重器。
劉永坦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實驗室(2018年12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松 攝
哈爾濱工業大學黨委書記熊四皓說,今年是哈工大建校100周年,劉永坦院士為全體師生樹起了奮發作為、追求卓越的旗幟。學校一定按照劉永坦院士和馮秉瑞教授的要求,高標準建設好、維護好永瑞基金,同時熱忱歡迎、廣泛吸收社會各界和廣大校友的自願捐贈,不斷擴大基金規模,充分發揮基金對人才培養、科研攻關的牽引激勵效應,引領更多青年學子投身國防電子領域、聚焦卡脖子難題、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
網友:感動,致敬!
對於劉永坦院士捐出800萬元獎金,網友紛紛表示,為老一輩科學家的愛國精神和無私奉獻而感動。
向劉永坦院士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