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國家獎勵的800萬元,全捐了!後面的故事有點甜

2020-08-04 環球網

來源:央視新聞

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是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之一。

他把國家獎勵的800萬元,全捐了!後面的故事有點甜

他致力於新體制雷達研究近40年,建成我國第一個新體制雷達實驗站,研製成功我國第一臺新體制對海遠程探測雷達,讓我國海域監控面積從不足20%到全覆蓋。

8月3日,劉永坦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設立永瑞基金,旨在聚焦國防電子工程領域,助力學校培養更多傑出人才,打造更多國之重器。

為什麼命名為「永瑞基金」?

永瑞基金,從劉永坦、馮秉瑞夫婦二人名字中各取一字命名。

1953年,劉永坦、馮秉瑞來到哈爾濱工業大學求學,隨後一同留校任教。60多年來,他們夫婦二人堅守科研教學一線,奉獻教育事業,與母校結下了深厚情感。

「我個人的成長發展,離不開黨和國家長期的培養與教育,離不開學校和同志們的幫助與支持。在獲獎那一刻,我就有了將獎金全部捐出,回報國家、回報學校的想法,也得到了家人的一致支持」,劉永坦說。

他把國家獎勵的800萬元,全捐了!後面的故事有點甜

年少時,他在心裡埋下以身報國的種子

1936年,劉永坦出生在江蘇南京一個知識分子家庭。戰火紛飛、顛沛流離,這是他對童年最深刻的記憶。父親常常告訴劉永坦,科學可以救國,可以振興中華。父母的言傳身教在劉永坦的心中播下了科學救國的種子。

1953年,劉永坦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之後作為預備師資之一,被派往清華大學進修無線電技術。

1958年,劉永坦回到哈工大參與組建無線電工程系。這年夏天,他走上了大學講臺,正式成為哈工大的青年教師和科技工作者。

他把國家獎勵的800萬元,全捐了!後面的故事有點甜

「中國必須要發展這樣的雷達!」

1979年6月,劉永坦到英國埃塞克斯大學和伯明罕大學進修和工作。通過這次科研任務,劉永坦對雷達有了全新的認識。傳統的雷達雖然有「千裡眼」之稱,但也有「看」不到的地方。

他把國家獎勵的800萬元,全捐了!後面的故事有點甜

當時,世界上不少國家因此致力研製新體制雷達,從而使「千裡眼」練就「火眼金睛」的本領。劉永坦看清了現代雷達的重要發展方向,「中國也必須要發展這樣的雷達!這就是我要做的!」

1981年,進修結束後劉永坦立刻起程回國。此刻,他下定決心,開創中國的新體制雷達之路,快步躋身世界先進行列。

耗時八年

目標終在新體制雷達屏幕上出現

1986年,劉永坦開始主持新體制雷達研究,建設新體制雷達實驗站。然而,實驗室條件下的研究成果一到實際應用場景下就狀況頻出,雷達根本分辨不出茫茫大海上哪是真正的目標。

1990年4月3日,目標終於在新體制雷達的屏幕上出現,8年多不為外人知的艱辛都化作了成功的喜悅和淚水。

他把國家獎勵的800萬元,全捐了!後面的故事有點甜

1991年,該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同年,劉永坦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首屆院士。1997年,劉永坦再次做出決定,牽頭承擔研製實用型的新體制雷達。

他把國家獎勵的800萬元,全捐了!後面的故事有點甜

「榮譽屬於團隊,屬於這個時代」

劉永坦心裡很清楚,新體制雷達的研究耗時8年,接下來的新體制雷達應用可能需要若干個8年。

十幾年時間,劉永坦的團隊長期駐紮海邊。自然環境和生活條件的艱苦對他們來說都不算什麼,最難的是所有的理論空白、技術難題都需要自己一個個填補、攻克。

他把國家獎勵的800萬元,全捐了!後面的故事有點甜

2011年,具有全天時、全天候、遠距離探測能力的新體制雷達研製成功,標誌著我國對海遠距離探測技術取得重大突破。2015年,團隊再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19年1月8日,劉永坦獲得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劉永坦覺得這個榮譽屬於團隊,屬於民族偉大復興的這個時代。「國家對我們的獎勵,實際是對我們這件事、這幫人,幾十年辛辛苦苦、不求名不求利的精神的表揚。」

相關焦點

  • 800萬元獎金,全捐了!後面的故事有點甜
    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是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之一。他致力於新體制雷達研究近40年,建成我國第一個新體制雷達實驗站,研製成功我國第一臺新體制對海遠程探測雷達,讓我國海域監控面積從不足20%到全覆蓋。8月3日,劉永坦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設立永瑞基金,旨在聚焦國防電子工程領域,助力學校培養更多傑出人才,打造更多國之重器。
  • 800萬元獎金,他全捐了
    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曾從20世紀80年代起堅持自主研發新體制雷達,帶領團隊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為祖國海疆雷達打造「火眼金睛」,讓我國海域監控面積從不足20%到全覆蓋。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他全捐了
    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曾從20世紀80年代起堅持自主研發新體制雷達,帶領團隊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為祖國海疆雷達打造「火眼金睛」,讓我國海域監控面積從不足20%到全覆蓋。
  • 800萬元獎金,全捐
    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曾從20世紀80年代起堅持自主研發新體制雷達,帶領團隊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為祖國海疆雷達打造「火眼金睛」,讓我國海域監控面積從不足20%到全覆蓋。
  • 800萬的獎金,他全捐了
    「作為一名普通教師和科技工作者,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月3日,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設立永瑞基金
  • 他把800萬獎金全捐了!基金的名字還有一個愛情故事
    8月3日,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將800萬元獎金全部捐給哈爾濱工業大學,設立永瑞基金(從劉永坦、馮秉瑞夫婦二人名字中各取一字命名),旨在聚焦國防電子工程領域,助力學校培養更多傑出人才,打造更多國之重器。
  • 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
    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曾從20世紀80年代起堅持自主研發新體制雷達,帶領團隊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為祖國海疆雷達打造「火眼金睛」,讓我國海域監控面積從不足20%到全覆蓋。
  • 劉永坦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
    來源:新華社「新華視點」微博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曾從20世紀80年代起堅持自主研發新體制雷達,帶領團隊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為祖國海疆雷達打造「火眼金睛」,讓我國海域監控面積從不足20%到全覆蓋。
  • 800萬元獎金,他全捐了!其中還藏著一個愛情故事
    「作為一名普通的老師和科學技術工作者,我獲得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這一榮譽不僅屬於我自己,也屬於我的團隊,屬於這個偉大時代愛國奉獻的所有知識分子。 」。8月3日,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潭全部捐贈了800萬元。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設立永瑞基金(來自劉永坦),馮炳瑞和他的妻子分別以一個字符命名),用於培訓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與信息學科的人才。
  • 致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劉永坦!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
    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曾從20世紀80年代起堅持自主研發新體制雷達,帶領團隊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為祖國海疆雷達打造「火眼金睛」,讓我國海域監控面積從不足20%到全覆蓋。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劉永坦將800萬元獎金全部捐給哈工大
    圖集 新華社哈爾濱8月3日電(記者楊思琪)「作為一名普通教師和科技工作者,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這份殊榮不單屬於我個人,更屬於我的團隊,屬於這個偉大時代所有愛國奉獻的知識分子。」8月3日,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設立永瑞基金,用於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與信息學科人才培養。從20世紀80年代起,劉永坦院士堅持自主研發新體制雷達,帶領團隊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為祖國海疆雷達打造「火眼金睛」,讓我國海域監控面積從不足20%到全覆蓋。
  • 繼錢七虎院士後,又一名院士捐出全部800萬元獎金
    2019年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北京揭曉,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錢七虎院士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一起榮獲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800萬元(全部歸個人支配)。但是前腳剛剛獲獎,後腳錢七虎院士就把800萬獎金「花」了個精光,因為他把自己榮獲的800萬元國家科學技術獎獎金,全部捐獻給了其設立於家鄉崑山的「瑾暉」基金,重點資助西部貧困學子。
  • 將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全部捐出,這一舉動不應該提倡和宣揚!
    將最高科學技術獎8000000元全部捐出,這一舉動讓人感動,卻不應該提倡和宣揚!如果形成風氣,反而不好。8月3日,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和馮秉瑞教授伉儷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設立永瑞基金,用於哈工大電子與信息學科人才培養。
  • 兩院院士劉永坦捐出800萬元獎金,旨在培養更多人才
    8月3日,一則消息引爆全網——劉永坦將800萬元獎金全部捐給哈爾濱工業大學,設立永瑞基金,旨在為國家培養更多國防電子工程領域的傑出人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雷達與信號處理技術專家;
  • 劉永坦院士: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
    「作為一名普通教師和科技工作者,能夠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這份殊榮不單屬於我個人,更屬於我的團隊、屬於這個偉大時代所有愛國奉獻的知識分子。」8月3日,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與夫人馮秉瑞教授一道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設立永瑞基金,用於學校電子與信息學科人才培養。
  • 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
    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曾從20世紀80年代起堅持自主研發新體制雷達,帶領團隊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為祖國海疆雷達打造「火眼金睛」,讓我國海域監控面積從不足20%到全覆蓋。
  • 國家獎勵劉永坦伉儷800萬,如果是你如何抉擇800萬?
    今有劉永坦院士和馮秉瑞教授伉儷無償捐獻800萬元,未來可期。8月3日,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和馮秉瑞教授伉儷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設立永瑞基金,用於哈工大電子與信息學科人才培養。
  • 捐出800萬獎金的科學家
    作為一名普通教師和科技工作者,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這份殊榮不單屬於我個人,更屬於我的團隊,屬於這個偉大時代所有愛國奉獻的知識分子。」8月3日,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設立永瑞基金(從劉永坦、馮秉瑞夫婦二人名字中各取一字命名),用於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與信息學科人才培養。
  • 劉永坦將800萬獎金全部捐出
    【劉永坦將800萬獎金全部捐出】 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曾從20世紀80年代起堅持自主研發新體制雷達,帶領團隊打破國外技術壟斷,讓我國海域監控面積從不足20%到全覆蓋。今年8月3日,劉永坦院士將800萬元獎金全部捐給哈爾濱工業大學。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都怎麼花的?
    據新華社消息,8月3日,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設立永瑞基金,用於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與信息學科人才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