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護士永遠是病人眼中可愛的白衣天使,我們的護士妹子用她們高強度、高技術、高耐心、高責任心的工作態度,為患者保駕護航。但是,在為患者解除痛苦的時候,是否注意到自身的安全了呢?
小袁是剛畢業的護校學生,剛剛入職當護士,幹什麼工作也很積極認真。一天,她去給一位患者做肌肉注射,注射前,她迅速把流程在腦海裡過了一遍,默默為自己加油:我能行!然後按照各種流程操作著,看著她還算嫻熟的動作,正想著小袁還不錯,突然聽到「啊」的一聲,我應聲望去,只見鮮血已經從拇指湧出,原來掰安瓿時劃破了自己的手指,我趕緊讓她清洗傷口,流動水衝洗,再用碘伏消毒,創可貼包紮。
看到小袁劃破手指我既心疼又忍不住想說:護士妹子,徒手掰安瓿雖說方便,但這樣的事兒你真的不能做!工作固然重要,職業防護更重要!雖說乾淨的安瓿沒有接觸過病人的血液體液,不會有什麼血源性傳播疾病的危險,但在工作時你能長點心啵?不怕感染也怕疼啊!
咱們在掰安瓿時可以墊一塊紗布嘛,碰到較厚的安瓿時,我們還一定得注意劃痕劃得深一些,這樣才能更好的工作,才能更好的保護自己啊。
說到安瓿,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是這個↓
在科室,掰安瓿最常見的就是↓
我們來看一段小視頻:
是的,視頻中飛濺的玻璃渣掉落在配藥的桌子上,在籤配藥者、核對者和執行者的字的時候很容易會刺到護士們的手。受傷的手在臨床工作中是極為不便的,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感染。另外,有碎屑落入藥液玻璃和砂輪的微粒可以造成汙染。直頸安瓿被護士掰斷時,會有很多肉眼不可見的玻璃碎屑掉入藥劑,即使是精密輸液器,也可能導致接受注射者產生血小板破裂,一旦有微粒隨血液進入心臟,甚至會引發死亡。
為了減少護士在臨床工作中因掰安瓿導致的創傷,小編特意整理一些乾貨!
看!這是啥?取帶有墨菲式滴管的輸液管10cm;將墨菲式滴管一端剪去1/3,留下2/3墨菲式滴管;將帶輸液管的另一端穿過砂輪圓孔,用膠布固定。掰安瓿器就做成了!使用的時候用砂輪劃安瓿頸;將食指伸入墨菲式管中一掰,安瓿就容易掰開,且不易傷手。如果嫌麻煩地話還有更簡易的!
除此之外,手指可以包一圈紗布或者墊一個棉球緩衝一下。雖然臨床工作忙碌,但是不能因為圖省事就忽略了自己的健康,且行且珍惜。
除了掰安瓿這種容易受傷的操作,還有些操作也是需要警惕的,比如:
護士小李,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小李作為責任護士,在為一位大叔做完肌肉注射後,處理著醫療廢物。棉籤和針管放入黃色醫療垃圾桶,針頭和安瓿放入銳器盒,她默念著流程,回想著院感科「防穿刺,防穿刺,防穿刺」的理念並默默地收拾著。
不知道是她腦抽了一下還是咋滴了,突然想到:我把針帽套在針頭上再放入銳器盒不更防穿刺嗎?想著想著,順勢就用左手拿起用過的空針,右手拿起針帽向針頭套去。看她那一氣呵成、自信淡定的表情,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仿佛耳邊即可就會聽到她「啊啊啊」的尖叫。
好在,她順利躲過了這一劫,但我想,妹子,像雙手回套針頭這種事兒,我們真的不能做。你躲得了初一,躲得過十五嗎?
《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接觸防護指導》
6.4.8職業安全衛生一般操作規程
c) 規定:禁止彎曲被汙染的針具,禁止雙手回套針帽。
《醫療廢物管理辦法》
第十六條 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及時收集本單位產生的醫療廢物,並按照類別分置於防滲漏、防銳器穿透的專用包裝物或者密閉的容器內。
《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規範》
6.1.3 在穿刺置管、導管維護等所有接觸靜脈導管穿刺部位的操作前後應執行WS/T313規定,不應用戴手套取代手衛生。
《基層醫療機構醫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
(十三)使用後的銳器應當立即棄置於符合規定的利器盒內。嚴禁用手直接接觸使用後的針頭、刀片等銳器,落實防止銳器傷的各項措施。
《醫務人員手衛生規範》
6.1 c) 穿脫隔離衣前後,摘手套後應進行手衛生
安全注射看似簡單,但是能堅持做好安全注射就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隨著現代醫學的迅速發展和對醫院感染的認識,護理人員防護問題越來越受到大家關注,實施防護措施,降低職業暴露及危害。所以無論何時無論何地我還是要說:護士妹子,任何不利於安全注射的事情,請你都不要做!希望我們所有的醫務人員都能遠離職業暴露所帶來的危害。
參考文獻:《阻斷院感注射傳播,讓注射更安全(2015-2018年)》專項工作指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