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證券時報記者 文星明
「我們是國內製藥裝備第一股,行業好業績好,29.3元/股的發行價,低估了千山藥機的價值。」5月11日,千山藥機(300216)掛牌首日收報33.8元/股,上漲15.36%,但公司董事長劉祥華仍然略顯遺憾。
千山藥機募資將投向塑料安瓿注射劑生產自動線、全自動智能燈檢機以及研發中心建設等3個項目。分析師普遍認為,作為國內製藥裝備第一股,千山藥機的產品一直替代進口,在引領國內注射劑生產裝備更新換代的同時,部分產品性能超越國際同行。
發明家劉祥華
「我本人就是一個發明家。」在面向機構投資者的每一場路演中,劉祥華總會如此強調。
2010年,湖南長沙以6209件的專利授權量,名列全國省城之首。其中千山藥機以508件的授權量,成為湖南企業和全國同行業專利排名雙料冠軍。再往前追溯,千山藥機從2002年創立至今,擁有各項專利781項,雄踞同行榜首。
劉祥華每年用大量時間和護士打交道,因為注射工作最終由護士完成。千山藥機的很多發明,都是以降低護士的勞動強度、改善護士的工作安全為出發點。「只有降低護士的勞動強度,保護老百姓的用藥安全,製藥廠的注射劑才好銷,從而推動製藥廠對製藥裝備的需求量。」這是劉祥華的發明邏輯。
資料顯示,千山藥機擁有2個研究所,12個專門研究室,擁有同行業唯一一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每年用於研發的支出,超過營業收入的5%。「千山藥機的研發工作,順應國際趨勢,發明成果能快速轉化為產品,最終依靠高性價比,逼退國際競爭者。」劉祥華告訴記者。
塑料安瓿隱形冠軍
「注射劑行業發展趨勢,是塑料瓶替代玻璃瓶,塑料安瓿取代玻璃安瓿,千山藥機作為龍頭,在這個變革中將極大受益。」申銀萬國醫藥行業首席分析師羅鶄在報告中如此評價。
在大輸液領域,塑料包裝已經基本完成對玻璃瓶的替代。千山藥機先後研發國內第一條非PVC膜軟袋大輸液生產線和塑料瓶大輸液生產線,2010年,這兩項產品銷售收入為1.3億元,佔千山藥機銷售總額的77.6%,貢獻了55%的毛利。
千山藥機在大輸液生產線領域位居行業第一位。2010年,在國內前10家大輸液製藥廠中,就有8家使用千山藥機的生產線。「我國大輸液的銷售價格,遠低於國際平均價格,加上患者和護士都偏好大輸液,所以大輸液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劉祥華告訴記者。
安瓿瓶俗稱小水針,是一種用途廣泛的注射劑。在當今國際市場,塑料安瓿佔據70%的市場,但目前我國塑料安瓿僅佔1%的市場。「未來5年,塑料安瓿注射劑自動生產線年均需求量約為216臺。」羅鶄在報告中預測。
記者了解到,包括千山藥機在內,全球目前只有3家企業擁有塑料安瓿自動生產線製造技術,千山藥機是國內唯一一家。目前其塑料安瓿線已經籤訂多臺供貨合同,單臺銷售價格約為500萬,性價比遠高於國外同類產品,對製藥廠具有較大吸引力。
按照千山藥機目前的銷售價格測算,塑料安瓿自動生產線的市場容量,每年約為11億元,未來5年約為55億元。千山藥機憑藉技術優勢,或將重演其在大輸液領域的冠軍奇蹟,打造塑料安瓿生產線領域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