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多遊客到知名景點參觀時熱衷於刻名留念,就連北京故宮也難逃此劫。前不久,據媒體報導,故宮保和殿內,一塊懸掛在正廳內高近30米的匾額上竟然被發現塗有「××到此一遊」的字跡。
當下,外出旅遊已是人們度假的首選,據國家旅遊局發布的旅遊經濟分析報告顯示,2010年上半年國內旅遊人數達10.97億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7500億元。然而在一些名勝古蹟和參觀景點,亂塗亂畫、亂扔垃圾、隨意插隊、高聲喧譁等行為隨處可見。這不禁引起我們的反思:文明旅遊,離物質日漸豐富的國人究竟還有多遠?
不文明旅遊現象叢生
暑假期間,北京某遊樂園內人流如織,很多熱門娛樂項目前,遊客們排成了長龍。正值中午時分,很多遊人一邊排隊,一邊吃著零食,不到半個小時,被隨手丟棄的紙巾、塑膠袋便處處可見。在園內一處飲食中心,吃剩的飯盒、筷子、飲料瓶等垃圾擺滿桌子,而距離桌椅僅有幾米遠的一個大垃圾箱卻是空空如也,甚是刺眼。
8月15日,周末,朝陽區某公園裡人來人往,不少遊人四處拍照留影。公園內標誌性石像雕塑,則成了遊客眼中最佳的合影「道具」,很多人甚至騎到雕像身上擺出各種姿勢拍照,而旁邊立著「請勿攀登」的警示牌形同虛設。記者走上前去發現,由於攀爬的人太多,石像的背部都被磨得異常光滑。園中的管理員訴苦說,很多遊客都攀爬上去留影,人太多了,根本來不及制止。
在全國各地,遊客的不文明行為也多見諸報端。上海海洋水族館內的一條娃娃魚,吃下一份來路不明的「零食」,幸虧飼養員及時發現,通過搶救才挽回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生命。經調查,娃娃魚吞下的是遊客投放的一塊有機玻璃。
「亂刻亂畫、亂丟亂扔、亂攀亂爬、亂嚷亂譁、亂摘亂採、亂擁亂擠、亂拍亂攝。」有媒體將遊客中的常見陋習,總結為「八大醜」。
當習慣成了自然,出了國門也就照樣習以為常了。隨著我國出國旅遊的人數增多,這些陋習也被越來越多地帶到了國外,「中國人」甚至成了不文明的代名詞,直接損害了中國「禮儀之邦」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