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南加州,一隻7尺長(約2.15米)的海洋生物被衝上岸。引得各個專家學者一陣圍觀,這隻海洋生物最初被鑑定為一種生活在南半球的珍稀物種,但之後事情好像並沒有這麼簡單...
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Barbara)表示,上周,一名實習生在大學煤油點自然保護區(Coal Oil Point Natural Reserve)的沙灘(Sands Beach)上發現了這條擱淺的怪魚。
這條怪魚長得很奇怪,形狀扁平又有點橢圓,它的鰭像一對小翅膀。
怪魚長7英寸(約2.15米)多,鰭尖到鰭尖大概2.27米寬,它的背鰭只有不到2.5英寸(約75釐米),不清楚重量。
這名實習生不知道這條怪魚是個啥物種,她便告訴了煤油點(Coal Oil Point)保護專家Jessica Nielsen。Jessica一開始認為這是只普通的本地翻車魚(Hoodwinker sunfish),就拍下了照片上傳到保護區的Facebook網頁。
不過,這張照片引起了加州大學生態學、進化和海洋生物學副教授Thomas Turner的注意。他仔細查看照片,認為這條魚的真實身份另有蹊蹺。於是Thomas就將照片又發布到了iNaturalist在線社區( iNaturalist online community)。
隨後澳大利亞默多克大學(Murdoch University)科學家Marianne Nyegaard看到了這張照片。
她曾在2017年鑑別過這一物種,並將其命名為Mola tecta。由於它善於偽裝,就給它取了個綽號,叫「騙子太陽魚」(hoodwinker moniker)。
科學家Nyegaard與南澳大利亞博物館(South Australian Museum)的魚類學家Ralph Foster仔細探討了這些照片後,告訴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UCSB),她認為這條魚並不是翻車魚(hoodwinker)。
因為圖片並沒有清晰地展現出翻車魚的明顯特徵,它與翻車魚有太多不同之處。
於是科學家Nyegaard向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UCSB)發送了一些,關於應該怎樣拍照片、提取什麼樣的組織樣本的具體說明,讓生物學教授Turner和保護專家Nielsen幫助她更好地鑑別這條怪魚。
由於這條魚已經被潮水衝走,兩位專家在歷經幾番周折之後,終於在幾百米之外找到了它。
科學家Nyegaard查看了拍攝的大量清晰照片後,她說她沒有找到一張能符合翻車魚特徵的照片,這條魚顯然不是翻車魚(hoodwinker sunfish)。
難道說,人類又發現了一個新型物種?不過小編認為,這條怪魚說不定是翻車魚的遠房表親呢! 你這麼看呢?歡迎給小編留言!
英文報導參見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