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針對不同的人來說肯定看法不一樣,有些人可能天天「度日如年」,那就是「末日」,我們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可能也算得上是「末日」,天上掉個餡兒餅都可能將命給總結,所以其實每天都在見證末日景象。
如果站在科學的角度來講,自然災難可能就是人類的「末日景象」,並且從如今的地球變化來看,我們面臨「末日景象」似乎正在發生之中,我們有生之年會見證末日嗎?可能已在路上了。
2020年以來,不少人都在說今年是多災多難的一年,難道大家沒有看到這些災難多數與氣候的關係最大的嗎?例如極端性的高溫,乾旱,強降雨,肆虐的風暴等等,其實都與氣候變化最為直接性的關係。
所以要說世界末日,氣候變化在我們有生之年可能還能滅掉不少的生命體生命體,持續下去,遲早會因為氣候變化,引發的第六次生物大滅絕,所以綜合情況來說,人類的末日是與自然氣候變化可能是息息相關的。
2020年末日時鐘僅剩100秒
大家都知道,「世界末日鍾」雖然是人類的一個虛擬鐘面,但是它是由1945年,參與研製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彈的一些美國科學家,還有17位諾貝爾獎得主共同創辦的,主要是在人類對地球影響之下,可能帶來的危機發出警告。而在2020年的時候,由於核問題、氣候變化等方面的影響,該時鐘又撥快了20秒,而距離象徵世界末日的午夜僅剩100秒,所以2020年「末日鍾」加快了。
我們也看到了這裡面就說到了氣候問題,雖然它不是推動「末日時鐘」的主體力量,但是在如今它已經在取代其他的因素佔比量,隨著碳排放的持續上升,氣候問題已經引發了世界性的問題,兩極與高山冰川融化、多國山火等,都展現了人為活動造成的氣候變化影響。所以氣候也是將人類推向末日的景象,而人類如今還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
氣候真的會導致大滅絕的出現嗎?
從科學記錄數據來看,地球已經出現了五次生物大滅絕,而每次生物大滅絕帶來的影響可以說都非常大,大多數的生物都是在大滅絕中死亡的,雖然部分的生物躲開了生物的影響,但是這只是極少數的。
而如今氣候變化越來越嚴重,就算是格陵蘭島的冰蓋融化也超過了臨界點,所以這說明地球升溫已經達到了新狀態,這種情況也是完全符合「世界末日鍾」的情況。
那就是氣候變化正在導致這種情況在發生,如果氣候變化人類不遏制,那麼生物大滅絕的出現肯定會因為它而提前出現,這個時候人類也將是在波及的範圍之內,人類作為生物鏈之中的一部分,是避不開的,所以說氣候真的可能會導致大滅絕的出現,這並非是危言聳聽,同時科學家們已經在發出警告,地球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可能已經出現,並且還在加速之中,所以保護地球生態環吧。
如果不出意外,生物滅絕出現,人類能避開嗎?
如果真的出現了,生物滅絕我們說了肯定會波及到人類,但是人類也不是沒有辦法避開,那就是我們如今說的「火星移居」,太空移居對人類來說並非是天方夜譚,並且如今科學家們也在逐步往「火星移居」發展。
按照現有的科學發展情況來看,人類改變火星只需要「兩三百年」就行,過後人類預計就可以在火星上行走,所以這個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
綜合情況來說,移居火星我們人類是可以避開生物大滅絕的,但是人類能不能挺過這兩三百年的時間還真不好說,但是按情況是沒有多大問題。只不過人類這兩三百年的時間裡,可能面臨的極端氣候更加嚴峻。
而很多人會說,改造火星不如改造地球,但是保護地球提出了這麼多年了,有多少國家在做,可以說極少,而人類不僅沒有保護反而加劇了,所以口上說保護的多,實際行動太少,同時保護地球要全球所有人一起才行,很顯然這不是一個現實的問題。
綜合情況來說,科學家們如今發展火星的方向可能是對的,人類未來移居火星可能才是對的,畢竟地球的未來很難定義,人類不做改變肯定是糟糕透了,將不適合人類居住,如果改變了還好點,所以提前將火星改造出來也許還是很多人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