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地球來說,人類的一舉一動都將對其產生的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影響逐步加深,災難也不斷來臨,越來越多人在擔心,地球未來會是什麼樣子。為了警示人類,「世界末日」時鐘也出現了,而現在,這個時鐘,再次出現了新的變化。
據英國《每日星報》1月28日報導,目前,全球新冠確診數已破億,在新冠病毒大流行的一年後,世界末日時鐘已經被重置,時間已經變成距離午夜12點前的100秒。也就是意味著,人們離象徵末日僅剩下100秒。
在1月27的世界末日鍾直播揭幕儀式上,來自《原子科學家公報》雷切爾博士表示,非營利組織本想將指針移回離世界末日時間更遠的地方。但是時鐘的守護者認為,新冠病毒脅的威脅和變異病毒的出現,意味著在過去的12個月裡全球末日的威脅並沒有減輕。
雷切爾指出,還未解決的新冠病毒大流行是今年統計的原因之一,他說。"我們認識到,隨著新冠病毒在世界各地蔓延,人類仍在遭受苦難。場大流行揭示了多個國家和國際體系在妥善處理全球緊急情況方面是多麼的沒有準備,多麼的不情願」。
雷切爾強調,在這一真正的危機時刻,世界多政府往往推卸責任,無視科學建議,不合作進行有效溝通,結果未能保護其公民的健康和福利。
報導稱,末日鍾是一個符號,它代表著我們離人為的全球災難的可能性有多近,每年都會重置。它是由非營利性的《原子科學家公報》在1947年創造的,以此來傳達當時世界離核戰爭有多近。顯然,時鐘離12點越遠,世界就越安全。自2007年起,時鐘還將氣候變化對世界的影響納入到考核的重要指標當中。
報導指出,每年《原子科學家公報》都會開會決定上一年發生的事件,是把人類推向了毀滅的邊緣,還是更遠。但值得慶幸的是,它沒有辦法指出,人們離世界末日是近還是遠,但指針靠近12點,實際上是在警示人們。
《原子科學家公報》董事會成員也會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時鐘的指向,是在根據世界的總體狀況,衡量對人類生存威脅的擔憂程度。
目前,美國團隊已經發布報告稱,地球即將達到一個致命「臨界點」,這與氣候變化和全球變暖有直接關係,到2050年,地球吸收碳排放的能力可能會減半,如此算下來,人們還有30年的時間可以做出調整。
此前,世衛組織也強調,新冠疫情不會是人類面臨的最後一個全球大流行病毒,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流行病需要應對。
從澳洲持續性的大火導致多種生物無家可歸、到新冠疫情席捲全球,東非蝗災蔓延達到歷史新高,還是「世界末日鍾」的新調整計劃,這都說明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挑戰等待著人類。但是不管怎樣,社會各界已經意識到人們需要作出改變,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文/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