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卜勒》包裝出了一張「孫燕姿的新專輯」,卻沒包裝出一個「新的孫燕姿」,有人對《克卜勒》感覺平平,也有人覺得感動連連,前者應是求新求變的一群聽眾,而後者則顯然是更念舊的歌迷。於是最終《克卜勒》引發的不再是孫燕姿以往所能引發關於她唱功、風格、甚至造型的研討,而變成了一種聽眾心態的不同觀點之碰撞。
孫燕姿推出新專輯《克卜勒》。 >>>>[點.擊.試.聽]
網易雲音樂官方下載地址
網易音樂獨家報導 (文/三石一聲)孫燕姿!這是一個曾經在樂壇締造過輝煌戰績、近年來專心相夫教子、發片越來越慢卻依舊能一呼百應、令人充滿期待的名字。孫燕姿生在能以音樂就締造輝煌的年代,所以她的音樂永遠都是最能說服聽者的利器,當她把喜歡的、擅長的音樂風格都曾逐一嘗試演繹之後,她似乎是找到了最對路的那一套唱作思路,《克卜勒》是近七年來孫燕姿放慢發片腳步後的又一張專輯,比《是時候》有更紮實的音樂根基,也或許,更能打動歌迷;再加上「一閃一閃亮晶晶」一詞近來在不同單曲(尚雯婕《小星星》、芒果群星《爸爸去哪兒》等)中高頻率的出鏡率,《克卜勒》從單曲曝光到全碟面世都可謂吸盡眼球和話題度。
創意思路:
曾有人打趣說,女歌手到了一定年紀,一定會信一樣東西,要麼皈依佛門,要麼親煲雞湯,這樣的打趣就連放在曾經「愛誰誰」的獅子座孫燕姿的身上也沒例外。
《克卜勒》以天文奇景作為專輯的靈感啟蒙,十首歌「埋藏了許多孫燕姿對人與人之間情感的細膩與奔放,沒有刻意煽情的眼淚,也沒有風花雪月的分離,只有情到濃時的輕嘆」,專輯文案上的描述已經足以概括這張專輯的收歌指向性了,就連孫燕姿在發片前都有表達過類似「已為人妻、人母,不想再唱失戀歌」的想法。於是,《克卜勒》理所應當地成為了一張滿溢著心靈雞湯香氣,從內到外都在散發正能量的作品。
包裝設計:
《克卜勒》從封套設計、到孫燕姿的造型,都貫徹了星空天際般的概念,實體CD雖以正規的四邊形為包裝外殼,不過內頁裝歌詞本和CD的地方都是有著不規則邊緣剪裁的卡槽,造型上似足天文學的形狀;而孫燕姿的造型,也以暗色系的螢光妝容表達星空中天文奇景的味道,身體力行把《克卜勒》專輯的概念給視覺化呈現了出來。
正式版專輯包裝的巧思設計,倒是有點顯得預購版贈送的筆記本和海報不是那麼的吸引人了。
幕後陣容:
《克卜勒》的幕後創作陣容十有八九都是歌迷熟悉的名字。李偲菘、李偉菘、Martin Tang、郭文賢、陳鎮川、Terence Teo、廖瑩如、伍家輝等等,暢銷金曲創作人蔡健雅、林夕也有加盟創作,這些和孫燕姿合作到輕車熟路的創作人依照《克卜勒》專輯的概念方向,努力打造出一首首溫暖的、動人的、傳遞正能量的、卻也難免有些風格雷同的作品,整碟下來,在一眾暖歌中,從編曲和製作來聽,最為出挑的也正是專輯中唯一的快歌《無限大》。
暖心之作稍嫌多了點,但由臺灣新生代樂團Hush!創作的同名主打《克卜勒》以及專輯結尾曲《雨還是不停地落下》還是非常經得起推敲的新風格之作。《克卜勒》從開頭電子聲製造的迷幻情景到後面層層疊加進來的弦樂不斷渲染情緒,全曲可謂鋪陳地十分到位;《雨還是不停地落下》的副歌旋律部分較為出彩,不同於其他情歌的有板有眼,久未有創作面市的郭文賢在一些尾音的處理上,把節奏處理玩得很有聰明勁兒;還有第一次和孫燕姿合作的岑寧兒,她創作的《錯覺》在五月天石頭的編曲作用下起了很好的化學反應,有了點東南亞音樂的異域風味。剩下的歌曲,就連第二波主打歌《天使的指紋》也只是質量平平。
歌手表現:
孫燕姿從《是時候》開始,已經一掃以往唱腔中的「衝」,改而以更溫和、平緩的情緒抒發來帶出歌中的暖意。
《克卜勒》聽得出我們熟悉的「姿」式唱腔,卻又因為受限於選歌的大方向過於溫暖,情緒上的張力不足夠大,所以遺憾聽不到的是「姿」式唱腔中的力道感。全碟除了《克卜勒》一曲聽得出孫燕姿的唱腔對這樣一首編排豐富的英式搖滾駕馭之輕車熟路、且掌控力卓越之外,她在其他民謠小調(《比較幸福》)、抒情搖滾(《銀泰》《錯覺》)等單曲中的演繹只能說中規中矩,不是孫燕姿沒用心在演唱方面,而是這些選曲遠不及她早年像《yanzi同名專輯》《我要的幸福》《風箏》等專輯能給她發揮的空間更大。
樂評人點評:
流水紀:別試圖復活已逝青春夢
記得寫《天黑黑》的廖瑩如曾說:「燕姿是那樣一種女生,見到她,你就覺得不拿最好的東西給她都不好意思。」而現在的孫燕姿,已經竭盡全力給了我們她所想表達的最好的東西。不要試圖復活曾經的青春夢,因為我們和她真的都已經不同,但青春其實從來都沒有消失過,那些燃燒過的感動還是會一直在的,因為孫燕姿也一直在。 [詳細]
琳距離:產後復出中規中矩
對於患有「孫燕姿依賴症」的燕窩來說,《克卜勒》不會令他們失望。因為等的太久太久。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克卜勒》中的燕姿還是那個燕姿,沒什麼特別大的驚喜。畢竟這是一張產後復出的唱片,延續口碑,一切維穩才是最關鍵的。有一首成功的主打歌足矣。對於現在這個世道,還能奢望什麼呢?! [詳細]
沉默電話:《我要的幸福》後續篇
或許,我們就是需要金志文這樣的獨特選手來改變現狀,打破好歌人人唱的庸俗堪況。用想當然的方向去聽這張專輯,明顯是不可靠的,但是,也正因為這種想當然的常態,讓《夢想·家》帶給我們很多出乎意料的驚喜。 [詳細]
Sean:不必一味緬懷青春
《克卜勒》像是孫燕姿對青春的一種戀戀不捨,無法成為新的刺激,便多少提一提還記憶猶新的舊情。這很難看作一個母親成熟的心態,哪怕我們可以理解萬人擁戴的力量。青春到了某一個地步,就不能賴在那裡緬懷,而要拿來跨越。 [詳細]
網友點評:
網友Beryl姑姑
原來只能懷念的聲音,在過去的未來的現在聽到,真好。
網友鶴頂紅冷靜
毫無亮點啊…
網友安渚是超高校級的蹭得累
特別耐聽的專輯,內心浮躁的人估計不會覺得好聽。
網友殘影白牙
渴是憂傷中的希望 無限大則是信心百倍。
網友王以以
尚好的青春都是你,再遙遠都跟隨你!
總結點評:
《克卜勒》整體以「星球」的概念企劃、包裝出了一張「孫燕姿的新專輯」,卻沒包裝出一個「新的孫燕姿」,有人對《克卜勒》感覺平平,也有人覺得感動連連,前者應是求新求變的一群聽眾,而後者則顯然是更念舊的歌迷。於是最終《克卜勒》引發的不再是孫燕姿以往所能引發關於她唱功、風格、甚至造型的研討,而變成了一種聽眾心態的不同觀點之碰撞,喜歡或不喜歡都無法以簡單的好聽或者不好聽來形容概括了,轉而成了一種你「是不是還接受這樣一個孫燕姿」的觀點總結。
從孫燕姿的樂壇地位來看,她是為數不多發片能引起廣泛關注和討論的,但業界顯然還希望她能引發的是在這之外的東西,比如在音樂上新的建樹、在實體唱片設計操作推廣上衍生出對市場的刺激、在比如對新一批的音樂唱作人還將產生何種影響亦或其他種種,《克卜勒》沒做到以上這些,除了同名主打頗有新意之外,餘下的只夠給歌迷懷舊之用,不足以產生像過往的「孫燕姿現象」,表面上天后之名難負,但其實,這反倒令當下的孫燕姿顯得是如此有人味,是如此接地氣。
面對眾口難調,《克卜勒》只調了一部分人的口,但還好,這大部分人好的都是孫燕姿當前音樂狀態的這一口,樂評人或評論界其實也別無他法。
本文來源:網易娛樂專稿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