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上海並非出土青銅器之地,但上海博物館卻藏有中國最多最好的青銅器。而曾經的上海博物館館長,馬承源先生在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出生於1928年的馬承源先生,主要從事青銅器、簡牘研究和鑑定。而浸淫學海多年的他,不僅著作等身,更練就了一雙鑑定青銅器的慧眼。人們還曾評價他為當今中國青銅器鑑定第一人。他曾為上博收集了數以萬計的珍貴青銅器文物。數十年來,經馬承源之手,更是為國家搶救了大量珍貴文物,其中僅在香港就收歸青銅器、陶瓷、玉器等300多件流散文物。而西施的「遺物」,也是吳王夫差送給西施的禮物,著名的吳王夫差盉正是其中之一。
在1995年的歲末,時任上博館長的馬承源正在香港荷里活道閒逛。而在一家古玩店中,馬承源盯上了一件形態別致、製作精良的青銅器,並且在其肩部還刻有「吾王夫差吳金鑄女子之吉器」12字銘文,可知這是夫差為一女子專鑄之器。而按照古代禮制和常見青銅器銘文的慣例,馬承源推斷,這是春秋晚期吳王夫差為一位身份低微的平民女子專鑄的酒器。而這女子,應為西施。西施的遺物,也是吳王夫差禮器的首次發現,其價值幾何?當時古董商開價150萬港幣,而上博的帳上僅存資金20萬元。馬承源先生多方設法,終於使香港著名實業家何鴻章先生斥資購下這件珍貴文物,並捐獻給上博。那時有人問馬承源先生,為何一定要把它買回來。他說:「這是件國寶啊!我是搞文物工作的人,看到了不想辦法把它搶救回來,那麼我上愧對祖宗,下愧對子孫!」
吳王夫差是我國春秋末期的吳國君王,流傳至今,有關於他的歷史實物已是少之又少。而吳王夫差盉,就是兩千多年前吳王夫差遺留下來的、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件青銅酒器。現今這件價值已達上億的國寶級文物,被收藏於上海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