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紅樓夢》
只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經濟狀況也慢慢的越來越好,在有錢之後,通常都會想到一個問題,如何把自己的財富擴大。其中有一部分人會選擇定期投資一些基金和股票,還有一小部分人會選擇投資古玩類行業,收藏古玩也是很多人的愛好,一些收藏愛好者家裡甚至古玩的價格能夠達到幾百上千萬。
古玩的價格也不能看它大小而定價,可能看似一件非常小的擺件,他的價格就可能高達數千萬,也正因為古玩行業,他交易的金額十分巨大,所以造假也比較普遍,而有一些造假甚至都出現了以假亂真的情況,有幾名男子,他造了一個贗品,花費50萬。可是在賣的時候卻賣出了高達2.2億元的天價,專家說,這個可是國寶。
造假的文玩
"聖人敬小慎微,動不失時",有的時候即使一塊兒很小的文玩,都能夠拍出很高的價格。面對著高額的利益誘惑,很多人沒有把握住自己的本性,開始文物造假,不過我們造假也是需要很高的技術含量。
如果你的造假技術並不是很好,那麼你賣出去的東西則會被人一眼看出來是假的,最明顯的可能就是每個地方的古玩一條街,在那裡買的東西基本全是假的。
但仿造文物也不是要獲取高的利益,比如說我們國家的高水旺大師,他一生都在鑽研技術,想要在當下的時代做出最接近真品的唐三彩。
到最後他確實也成功了,他做的唐三彩甚至讓很多專家都琢磨不透,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本以為這件事情到此結束,哪成想在2011年的時候,又出現了。一件文物仿造的事件,而這次這個文物竟然拍賣出了2.2億人民幣的價格。
價值2.2億的文物
在當年的那場拍賣會中,有一件漢代的青黃玉龍鳳紋化妝檯,這件物品當時被拍賣到了2.2億人民幣,當時這一消息也轟動了社會。
畢竟2.2億並不是一個小數目,可讓很多人表示質疑的並不是它的價格,而是它的真假。
很多業內人士給出的答覆是,這件物品不是漢代的,而漢代根本沒有凳子,所以這將物品絕對是假的。不過想要把這件物品拍賣出去就要經過一套嚴格的鑑定,而鑑定師則是一位叫周南泉的專家。
在文物鑑定界,周南泉的地位非常的高,早在2010年10月份的時候,河北省就已經收到了漢代的青黃玉龍鳳紋化妝檯,請按照當時拍賣行的慣例,這件珍貴的文物是要送到周南泉老先生手上鑑定,並且出具權威的鑑定報告。
經過周南泉老先生一番鑑定,最終確定這個東西是屬於當時的漢朝。周南泉老先生在鑑定界的地位很高,尤其是對於玉器的鑑定,更被人稱為玉界泰鬥。
很多經過周南泉老先生手的玉器都拍上了很高的價格,包括這件漢代的文物,但是這次拍賣的文物區遭到了廣大網友和一些專業人員的質疑。其中就包括中國文物學會文物鑑定委員會副會長。
經過他的研究,發現漢代的時候沒有凳子,很多人都是席地而坐,所以這個梳妝檯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
凳子是在宋朝時期才出現的。通過種種的證據,他確定了這件東西確實是一個贗品,可是周南泉老先生堅定了一個說法,不能因為他不是漢代的就能說他是一個贗品,而且周南泉老先生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向其他人公布了自己的收入。每個月鑑定其他文物的收入僅有600塊,而且沒有次數的要求。
仿造的文物
這件事情在當時的網絡上引起了很高的反響,很多網友都在等待著這場事情的結果,因為無論當時的貴族還是平民,都沒有關於這種凳子的使用習慣,而且也並不符合當時漢族的特點,為了能夠求得事實真相,就連記者都介入到了調查當中,調查的時間非常的長,很多民眾慢慢的忘掉了這個事情,我以為這件事情到最後會不了了之,但是江蘇的一則消息徹底打破了原有的寧靜。
由於專業記者的介入,本以為到最後會能夠得出調查的結果,可是就在這個時候,江蘇邳州當地的論壇出現了關於這個凳子全部的生產環節。
這也就意味著這個凳子是現代人生產出來,而並非是當時漢代所流傳出來的。到此這件事情也結束了,可是讓人不免好奇。到底是什麼人能夠製造出以假亂真的漢代文物?
以假亂真的文物
"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玉石在古代的地位高,隨意也是現在仿造文物的重災區,關於這件事情的起因還是要從2010年說起。
當時在江蘇的邳州,有幾位年輕人是做文物高仿生意的,而這個時候恰巧他們也獲得了幾塊兒成色非常好的玉石,價格大概在五十萬左右,這塊玉石在市面上極其的難得,所以他們也非常的珍惜。
因為自己工作的原因,所以他們當時決定用這些玉石來做一件。仿造的誤解。當時他們的模板是來源於明朝的一個凳子,為了能夠讓這個凳子達到更高的品質,他們付出了比之前更多的努力最終製造了出來。
為了能夠製造出更完美的仿製文物,他們還特地的請來了西州律師協會的汪如棉先生,在汪如棉先生的建議下,他們改正了很多錯誤,並且最終製造出來,以230萬的價格賣給了一位外地的收藏家,這位收藏家買完之後也轉手了很多次,可能因為中間的接手的人貪心,把這件仿造的人物以真正文物的價格賣了出去,而背後的文物主人也沒有露面。
結語
這件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都非常具有戲劇性的轉折,本來以為拍賣的物品是漢代的文物,哪曾想他是現代文物仿造業的最高水準,這一向很多人展示了在文物仿造業,它的水平究竟能夠達到什麼樣的程度,幾乎可以以假亂真。
即使在非常權威的專家面前也很難鑑別經過精心仿造的文物。如果您真的喜歡收藏一些古玩。在購買的時候請擦亮眼睛,避免上當受騙。
參考文獻:《勸學》《淮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