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落七
一說到中國香港,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繁華」,用「寸土寸金」來形容香港,絕對不誇張。然而在香港繁榮的背後,卻生活著這樣一群人,他們一輩子都買不起一套房子,終日住在「籠屋」裡(每人一張不足2平米的床位,每張床位用鐵絲網圍住,如同一個個籠子,而籠子外面則堆滿了他們的生活用品),雖然僅僅是一張床位,但「籠屋」的租金卻高達每月1300~1500元港幣,是這些窮人一半的工資。就連一張床位的租金尚且如此,更別說香港的商鋪了。在香港,一間十幾平的小鋪子,一個月的租金就高達幾十萬,甚至上百萬。
香港商鋪價格高,是因為香港租金特別高。作為購物天堂,香港每年都會吸引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無數國家的遊客,這些人肯定會去香港瘋狂購物,所以香港的零售業特別發達。零售業的發達,也促進了香港房地產業的發展,很多人在香港靠著投資商鋪也發了大財。
幾年前,香港銅鑼灣波斯富街有一間13平方米的小鋪子成功出售了出去,但售價高達4300萬。當時創造了香港商鋪的一個歷史價格。
還有一位叫做楊受成的企業家就曾花費3.8個億買下了一個56平方米的商鋪,雖然3.8個億是一個不小的花費,但是這個處於銅鑼灣的商鋪,將來給楊受成帶來的收益遠不止於3.8個億。
楊受成買下的這間鋪子,上一個買家是在1966年買下的,當時他只花了5萬元就買下了這間鋪子,現在他卻賣出了3.8億的價格,總計賺了7000多倍。要知道,同期李嘉誠的財富也只增加了三四千倍而已。
不過,這樣的造富神話,在香港銅鑼灣可以說是常有的事了。銅鑼灣霎東街4號地鋪之前也是以1.3億價格出售的,出售的業主是在1969年買入的,當時只花了12萬元。
香港銅鑼灣羅素街是世界上鋪價最高的地方,甚至超越了美國紐約的第五大道、巴黎的香榭舍麗大街。但羅素街其實並不長,只有20來間店鋪。那麼,為何羅素街的商鋪價格如此之高呢?
其實在幾十年前,羅素街不過是個陰暗潮溼的小街市,不過在1991年,它旁邊興建時代廣場(香港最大型購物中心之一)後,羅素街也順帶得到了重建,搖身一變成為著名商街。羅素街與香港著名的購物中心相連,人流非常旺。因為時代廣場是香港著名的購物天堂,所以它每天都會吸引很多遊客前去,很多品牌就會在羅素街設立品牌旗艦店,攔截前往時代廣場的顧客。也正因為如此,進一步推高了羅素街的租金和店鋪價格。
各大商家為了爭搶這個「黃金地段」,開出的租金一個比一個高,舉個很簡單的例子,Prada(義大利奢侈品牌)在羅素街租了個門面,面積大約1000平方米,每個月的租金為900萬元,差不多1平米一個月就要1萬元,簡直是「可怕」。
玩具大王蔡志明十幾年前也在羅素街買下了一間900多平方米的店鋪,當時購買價格不過才幾個億,但是現在這間店鋪一個月的租金就高達900萬。這間店鋪之前租給了奢侈品牌PRADA,合約期為7年,總租金收入超過了7個億。
現在這間鋪子的價格至少已經漲到了50億以上了。不過,今年香港零售業受到衝擊很大,很多店鋪都是空租。蔡志明的鋪子也沒有租出去,他已經宣布將租金從每月900萬減少到了500萬,但依舊沒人感興趣。
對於為什麼有很多香港人不願意在內地買房子,也不願意離開香港的原因。其實很多專家也指出:香港人身上有一種渾天獨厚的優越感潛意識,所以哪怕是擠在人口密度比較大的香港,住房問題十分險峻,也不願意離開這裡。對此,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本文由不凡智庫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